分享

读书时光最美好

 杂货店伙计 2014-06-21

夏日长长好读书

夏日长长,宜于读书。

好比人之中年,去了浮躁,多了沉稳,人生渐趋佳境。夏天也是如此,暗了“嗾人狂”之春色,远了“迷人眼”之乱花,有的只是沉静、淡定和从容。这正是静心读书的最好时光。

夏天,书房的颜色宜简不宜繁,宜冷不宜暖。“绿满晴窗草不除”,周边环境得自然之景为最佳。倘使地面无草,窗前有树也行。参天高树,几根树枝,披一身丛丛簇簇的碎叶,于窗前探头偷窥;或挂几片宽大的叶儿,于窗前轻轻摇曳。这样,夏日阴阴,屋内凉凉,想想真是醉人。如果身处闹市,不幸房前无绿,可换上深蓝墨绿的窗帘。阳光透过窗帘,屋内映满蓝幽幽之光,同样使人沉静安然。

书房最好不用冷气,冷气使得空气失却自然,失却夏天本来的味道。可将吊扇调至低档,节奏平和,不疾不徐。微风习习,仅能吹动纸角和鬓边发丝;扇叶轻轻地摇晃、摇晃,永远的旋转、旋转,似在述说着古老的故事,又似在记载着夏日的悠悠长长。书房里宜茶不宜抽烟,烟味同样破坏了夏天太阳的味道,甚至将蓝幽幽的色彩贮入了闷热与浮躁。书房里也可设简陋之床,铺上凉席。可坐着读,躺着读,或蹲着读,怎样舒服就怎样读。

“蝉噪屋愈静”。没有任何声音的自然接近于寂灭,反而不宜读书。静,是要有声音的静。在我看来,除却人声,只要是自然中无意识发出的声音,即使是像剪刀般的乌鸦声、锯子般的鹳鸟声,也都会被大自然厚重的寂静所吸收融化,成为一种有声音的寂静。就像这蝉鸣,不管它如何悦耳,如何千篇一律的枯燥,久而久之,也成为了长长夏季中不可缺少的有声音的寂静。况这声音无限拉长,与这长长夏日配合得如此默契,算是为读书添香了。

“阴雨绵绵懒出门,炎炎夏日好读书”,在连绵的雨天里和炎炎夏日里读书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人们都蛰居屋里懒于出门,用不着担心有人打扰。屋外也无人声喧闹,层层叠叠的雨声与长长短短的蝉鸣,无意间给心灵敷上了一层镇静剂,可静心静意读书了。

夏日读书与冬夜读书,其趣都在一“长”字,但又不尽相同。冬夜读书,着眼于一“冷”字,适合钻研学习,纵向深入。夏日读书,则着眼于一“闲”字。清晨,太阳开始了它一天漫长的旅程。它从从容容,慢慢悠悠,在天庭里踱着方步。时间似乎停滞不前了,光阴被无限拉长,窗前映入的幽幽之光似乎走向永恒。一切外界人事上的干扰都可从心灵中摈弃,此时的心绪,也悠闲散漫。漫无目的性的读书,可从名著中旁征博引,顺藤摸瓜,横向发展。这种不带功利性的轻松阅读常常给人以惊喜,原来一直懵懂无知的内容,会在一瞬间豁然开朗;许多不相宜的东西却能找到骨子里的契合点,许多近似的内容也能找到本质上的区别。读得累了,倦了,懒卷诗书,自然入梦乡。“日长与睡也相宜”,“睡起芭蕉叶上好题诗”,可谓是尽享夏季读书之妙了。

大抵冬夜读书显深邃,秋天读书显清幽,春阳中读书有奋进。而夏日的悠悠长长、宽延绵远的特点,读书就显得随意与闲适。 

灶旁读书

年少时,家里没有专门的书房,读书没有固定的地点。饭桌边、床上、卧室的梳妆台前、堂屋里、屋后的竹林里,只要有坐的地方,而且坐得比较舒适,就是我的临时书房。如今,印象最深的,还是暑假里在灶旁读书的情景。

那时的灶房,是在正屋的旁边盖成的一间屋,有一层半楼高。那是我在小学教书的父亲带着我们几个孩子利用假期,一块砖一块砖砌上去、一片瓦一片瓦盖成的。灶房里陈设很简单,只有用黄泥打成的大小二灶,没有木板的二楼,堆积着一些干柴。

暑假里,正是农忙时节,父母每天都要外出劳作,烧柴火煮猪饲料的事情就落在我头上了。其实烧柴火是一种很轻松的事情,看着火候,往灶里适当的位置放上适当的柴,就可以坐在灶旁看书了。有幸的是,父亲爱好文学,家里有一柜子的文学作品,还有一捆捆他每年订的《短篇小说选刊》杂志,平时他是不让我们看的,现在偷偷拿来摊于膝上,添一灶柴,便看几行字。四周里很安静,大人们都外出劳作,孩子们到村头树荫里玩耍,偶尔传来他们的嬉戏声。窗前的树叶被烈日晒得发蔫,蝉儿拉长了它单调的声音。束束阳光从瓦缝间射下来,在泥地上投下大大小小的光圈。柴一烧起来,灶里时时发出“哔啵”之声,火焰吞吞吐吐,浓烟在束束光里翻滚上升,屋里弥漫着种种柴香。此时读书,感觉静谧而惬意。

那时候,我最不喜欢烧的是晒干的稻梗。它质地松软,放进灶里,只“哄”地一声,火势就软下来了,留下的柴灰又多,来不及看完一行字就得添柴、清空灶里的柴灰,很麻烦。最喜欢烧的是劈成条条的树干树兜,架起一烧,火势很烈,延续十几分钟,可以尽情读书。暑假里烧的最多是我们在河那边砍来的杂柴,杂柴里缠绕着各种荆棘,往灶里一烧,“噼里啪啦”地很是热闹,火焰也灿烂,灶房里散发出好闻的清香。为了不耽误读书时间,我把各种杂柴分成一束束再首尾相连。灶里火势软下来了,只须夹住柴往前送下就可以了。但有时看得入迷了,火焰沿着杂柴烧到了脚边才惊觉;有时灶里漆黑一团了,只得重新点燃柴火。

记得有年暑假,父亲从同事那里借来一本厚厚的小说,遮遮掩掩地躲着读,读后藏好。这更引起了我的好奇,在父亲外出劳作后,我在衣柜里折好的第三件衣服里终于找到了这本书,那时它安安静静地躺在那里,露出它漂亮的封面,原来是张恨水的《啼笑因缘》,我小心捧起它,如获至宝。为了不让父亲发现蛛丝马迹,我记好放书的位置和书的朝向,看完后,按照原来的样子放好。父亲在他看完的地方折起纸张做记号,我不敢做记号,只有记住页码。每天短短的时间里只能看几十页字,看得正入迷时,父母回来了,只得万分不舍地赶快把书放回原地。整个人便恍惚在小说的情节里,盼望着第二天烧柴火的时候快点到来。那时,在我眼里,烧柴火成了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后来,我超过了父亲,并先他看完。而父亲到现在都不知道,我就在灶旁看完了那本他不想让我看的书,而且比他还先看完。那本书给我的印象很深,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书中的故事情节,书中各个人物的名字。

如今,我有了自己专门的书房。从桌椅的搭配,到窗帘桌布的颜色,我都精心设计好,并随着四季的变化而变化。在书房里读书,舒适而随意。但是,在灶旁读书,已成了一种习惯,并一直延续下来了。在等待饭熟的空隙里,只要听到厨房里高压锅发出“噗噗”的声音,整个人便坐立不安,自觉不自觉间,来到书房里、卧室里找来一本书或杂志,随便翻到哪篇文章,一坐在炉子旁,全身心就投入进去。此时文字极易入目入心,读书效率是最高的。一篇文章看完了,待回过神来,厨房里已飘满了饭香。恍惚间,又回到了儿时,回到了那个散发出清香的灶房里。

冬夜读书

冬天,最美的事情,莫过于寒夜读书。

一直以为,读书是个仪式感很强的事情,任何细节都不能错过。就像孩时过年,必须准备好鞭炮、毽子,从头到脚焕然一新,以无比激动的心情迎接新年的第一天。冬至前后,六点入夜,有长达六小时的读书时间。没有辅导的晚上,对我来说,不亚于盛大的节日。晚饭后,夜幕低垂,先到校园里溜达几圈,白天里留在头脑里的紧张与浮躁,让寒冷的风吹拂平息。或是泡个热水澡,让僵硬的身体舒展开来,以空灵的姿态投入漫漫长夜里读书的境界中。

冬天的书房,最好换上暖色的窗帘。桌布,沙发椅垫,床罩的颜色要协调。当然,书房的摆设应该简陋,除了书柜,一桌一椅而已。椅子是长条形的,配上松软被褥,可坐着读,躺着读。读着读着,书本从手中滑落,人便自然进入梦乡。这个时候的睡眠像棉花糖一般,蓬松、香甜。

我一向不赞成书房里用暖气,暖气只能使人头脑晕胀。空调会发出一种“轰轰”之声,给清冷的寒夜注入了一丝烦闷。在我看来,一切天籁之音,都是一种有声的静,而人工之音,就会破坏自然的和谐。理想的书房应该有火炉,林语堂说过:“在风雪之夜,靠炉围坐,佳茗一壶,淡巴菰一盒,哲学经济诗文,史籍十数本狼籍横阵于沙发之上,然后随意所之,取而读之,这才是读书的兴味。”儿时的乡下,家家户户都有地炉,地炉靠着墙壁,一家人围炉而坐,聊天纳鞋织毛衣。对着地炉的天花板上,吊着宽宽的菜篮,篮里铺着厚厚的稻草,稻草上排满自家做的豆腐,豆腐上已有了深深的灰霉。深夜,村人陆续进入梦乡。窗外,寒风像刀一样扑向万物,窗台发出“呜呜”怪响。窗内,炉火正旺,暖气融融,满屋里弥漫着豆腐乳儿香。一书在手,竟能如痴如醉。当然,这只是儿时。现在,我用一种移动很方便的火炉。门缝里不断侵入的冷空气,给我的头脑敷上一层镇静剂。而火炉像我儿时亲密的伙伴,蓝幽幽的火苗,左右摇曳,房间里充满了温暖清香。房间里的寂静,也有了一丝甜蜜的味道。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冬夜读书时”。冬夜读书,适宜系统学习,纵向深入,是读书人最好的“进补”时光。无论是读诸子百家、人物传记、诗词曲赋,还是笔记小说,其间的哲理幽趣雅韵,都能使人神清气爽,有效地滋精补气。我个人在冬天最喜欢阅读的文字是名著。这个冬天,我到学校图书室借来了托尔斯泰、雨果、巴尔扎克全集,它们都是今年下期语文教材里所涉及的内容。当时来不及细细阅读,成为心中一块心病。学生时代走马观花似的掠过,印象又不深。现在重温,自是另有一种风情。

冬夜读书,喜欢在厨房里准备蒸红薯。读得累了,红薯也熟了,正飘来丝丝诱人的薯香。于是,来到厨房,拿起筷子,拨开薯皮,挑出点点温润,又软又甜,三下两下趁热吃下肚去,又回到火炉边,进入书的世界里。美好的时光总是过得太快,读着读着,时光飞逝,不觉已是深夜。想想古人“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的境界,城市的喧嚣、红尘的纷扰皆已远去,一书在手,物我两忘。能在似箭光阴、似水流年中填满读书的快乐,该是多么欢喜的事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