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用陷阱相机追踪野生动物

 红瓦屋图书馆 2014-06-21

用陷阱相机追踪野生动物

  斑林狸
  果子狸
  白翅烂雀
  豹猫
  菊头蝠
  印支绿雀
  白鹇
  北数蠼
  扫尾豪猪
  短尾猴

  图/文 肖诗白

  红外感应相机拍摄是目前国外非常热门的一种针对森林物种的调查取证方式,它可以对一个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的健康程度作出判断。本文作者用此拍摄方式在桂西南获得丰厚的发现……

  1中国最后一片兽类栖息净土——弄岗

  提起中国的野生动物保护,我们首先会想起大熊猫、金丝猴、长臂猿这些老掉牙的旗舰性物种,而那些由于栖息地丧失而面临灭顶之灾的其他兽类,可能永远也无法被大多数人所了解。

  2009年,第一本权威的《中国兽类野外手册》在北京举行了简短的发布仪式,当时我恰恰遇见了中科院动物所的张劲硕博士,他也开始对我国中小型兽类资源的研究空缺开始担忧。他说:“如果从最小的说起,我相信中国境内起码还有十种以上的啮齿类动物没有被定名,以灵猫科为代表的中小型兽类,近年由于森林的开发和非法皮毛贸易的猖獗,生存状态已危机重重,如果保护工作再跟不上去,中小型猫科类动物在国内的分布有可能因一些重要种类的灭绝而改写。”

  在张劲硕诉苦的时候,站在一旁的老动物学家汪松慢慢凑了过来,也感慨地说:“哎!现在各个环保组织都把钱投在那些根本不用再关注或是根本没有希望的物种上,比如老虎保护,到头来华南地区几乎一只也找不到,根本没有意义,还不如多去做做这些关于中小型兽类的事情,它们现在情况虽危,但做好了还是大有希望的。”

  对于从事了两年野外中小型兽类拍摄的我,只能无奈地说:“现在国内大部分森林的环境都不太理想,再加上多年的捕杀,中小型兽类几乎很难观测并记录到。”汪松回答说:“是呀,比起30年前真有天壤之别,现在唯一不错的地方,恐怕只有广西的西南了。”

  的确,从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到海南的热带季雨林,在近代都经历了一场空前的浩劫。从卫星遥感的航拍图来看,中国大部分地区已经被扩张的城市、公路、农田所取代,森林渐渐形成斑块状,成为一个个小面积的孤岛,这对于生活在那里的物种来说,孤岛效应恐怕使它们更加凶多吉少。但细心的人们会发现,在广西西南部还能隐约看到绿幽幽、黑压压的一片喀斯特丛林,仿佛是一片世外桃源,这便是中国兽类栖息的最后一片净土——弄岗。

  2生物经过改变了红外信号,

  相机就会自动拍摄

  我的弄岗寻兽之行是从去年刚一入秋开始的,由于丛林中的野生动物对人类天生警惕,加上嗅觉又异常灵敏,因此必须将相机进行改装才能拍摄得到,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红外感应相机——这种相机通过外接一个红外线接收和发射装置来控制相机快门,如果有动物从红外线发射器前走过,接收器的信号断开就可以触发快门,从而拍摄。当然,相机要伪装好。

  中秋节那天,弄岗保护区管理站的护林员农伟宏在甘蔗地里忙碌了一天,提前到管理站西头的村子里买米酒。天刚刚擦黑,站长陈天波拿着电话正和“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的广西项目负责人商量“金猫”调查项目。针对这一物种的调查我还是头一次听说,这也增强了我对此行的信心。

  其他几个护林员将饭菜摆满了保护站前露天广场的桌子上,不远处的峭壁上传来几声清脆的“咯丐,咯丐……”的叫声。护林员小农一边倒酒一边回头向峭壁上张望,自言自语地说:“好大一只,这几天频繁出来。”

  这个居高临下鸟瞰我们中秋晚餐的家伙是广西最富传奇色彩的动物,当地人依据它的叫声给它起了一个类似的名字“蛤蚧”。蛤蚧实际上是世界上体型最大的壁虎,性情凶猛,在我国较多地分布在广西和云南喀斯特地貌的峭壁或枯树上,每当到了发情季节,雄性和雌性便互相通过鸣叫来吸引对方注意。

  由于这种动物属一味名贵的中药材,据说可以用来治疗肺结核、哮喘、肺气肿、肾脾两虚,在最近几十年来,滥捕情况十分严重,数量急剧减少,已濒临灭绝。

  不过,站长陈天波微笑地说:“我们这是广西搞得最好的一个保护区,现在管得严,没人敢抓蛤蚧了。我们这里赤鹿、食蟹獴、云豹都有分布,有的地方连我们都没有进去过。”

  陈天波是学动物学业的,对工作抱着热情,话里话外总不离弄岗的一草一木。随着几杯“土茅台”下肚,他风趣地说起了那个金猫的调查项目:“我们这里是唯一有可能出现金猫的地方,这种金猫的数量少过老虎。”

  老陈的话虽然有些主观,但也有一定的可信度,弄岗地处桂西南石灰岩季雨林地区,尚有10077平方公里天然林,植被种类尤其是石灰岩植物种类丰富。植被的多样导致生物的多样,加上这里地势险峻人类很难涉足,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坚信这片土地还藏匿着我国最濒危的兽类品种。

  十五的月亮又圆又亮,随着月亮升起,我们这一桌子人喝得都有点高。我望着月亮略带抱怨地说了一句:“这几天红外线相机落了空,什么都没拍到!”老黄是当地最有经验的一位老护林员,年轻时是出了名的猎手,他说:“月亮!因为月亮!动物都不肯出来了。我们这里的动物都是喜欢夜晚出来的,用你们的话应该叫夜行动物,如果月亮很大,就把林子照得很亮,动物没有安全感,因此就会躲在洞里,要等阴天或刮大风的时候才会出来。”

  老黄借着酒劲向我倒出了不少宝贵的经验,这对我来说可是求之不得的。红外相机拍摄是目前国外非常热门的一种针对森林物种的调查取证方式。它可以很好地为一个地区生物多样性的健康程度作出判断。我的几部相机已经连续工作了近一个星期,但拍摄到的只是偶尔飞过的蝴蝶。

  广西人喜欢喝酒,尤其是这里,凡是大事小事都喜欢干上几杯,中秋之夜就更不用说了,6-7个人喝上十斤米酒还不嫌多,可要是换成喝水,这里的人就没那么大方了。由于广西在上世纪60-80年代森林遭遇了几次大规模的全方位砍伐,面积大幅减少,山地的存水能力也随之大幅下降,一到秋天少雨,许多地方就出现干旱。

  在喀斯特的岩溶地区,山体主要依靠苔藓和地衣形成的原始土壤进行存水,因此乔木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山体植被遭到砍伐后,就存不住水了,因此有些地方便出现了石漠化现象。广西西南部的弄岗保护区虽受牵连,但好歹算躲过一劫,雨水在每年的夏季光顾,当地人就趁机蓄水,然后等待秋冬旱季的到来,所以用水是有所节制的。

  3两桶水引来了动物们的连锁反应

  过完中秋大约半个月后,弄岗保护区的表面就好比死了一样,走在山路上,叶子干得都打了蔫,连一只虫都很难找到,只能看到忍不住饥渴钻出地面的蚯蚓,蛤蚧的叫声也越来越少,已经连续一个多月没有下雨了。

  “下个月也不会再下!”老黄一边说着,一边从自家门前的小鱼塘中挑了半桶水。鱼塘里的水已经不太多了,偶尔能看到缺氧的鲶鱼游到水面足足吸上一口。老黄将水桶放在那里沉淀,然后取上层的清水煮沸。老黄家就住在保护区的核心区弄礁,要是到保护站上打水要走4公里山路,相当麻烦,因此这时是他最难熬的日子。

  打完水,他就到周围的“弄”里去照看他的玉米和龙眼了。广西人口中的“弄”,是指山谷中的平地,只要有地方耕种的都叫“弄”。我并不是神经有问题,恰逢在这个最难熬的时候来到这喝水都成问题的地方,因为在丛林中藏匿的那些野生动物也和我一样在四处求水,这是一个拍摄的最佳时机。

  由于冬季即将到来,丛林里的食物和水都极度的短缺,野生动物就会将自己觅食路线向人类居住的地方偏移,来到“弄”的周围打些主意。每天凌晨,山上的一大群猕猴总会有个别大胆的到鱼塘来偷水。老黄家的鸡也要每天过过数,就怕“抓鸡虎”(豹猫的当地土名)来偷。而我的任务正是要拍摄到这些动物。  

  历史上,像老黄这样的猎人通常用下夹子的方法捕捉兽类,然后到市场上卖掉或换些日用品。而对于我,同样要找到那些动物的必经之地,也就是在兽道上安放红外线发射器。

  其实,看似杂乱无章的浓密丛林是一个非常有规律的奇异空间,丛林就好比我们人类生活的城市,大小不一的植物就像我们高矮不一的建筑。因此丛林分为地面层、中间层和树冠层。这三种层级里都生活着许多奇特而行动诡异的动物。所谓兽道,就是在丛林中穿梭的宽窄不一、时断时续的小路,这些小路虽然貌不惊人,也很难被我们注意,但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却是重要的交通网,类似我们城市中的公路,野生动物的活动路线都是按照这些大大小小的兽道进行的。不过在干燥的季节,兽道是根本无法找到的,因为土壤丧失水分后,兽道的颜色会与地表土壤的颜色浑然一体,无法分辨动物的爪印,掉落的枯叶也会淹没丛林的地面。即使这样,老黄还是告诉我:“我们可以用水。”

  一天,我与老黄从鱼塘灌了两桶水,翻过了一座小山,披荆斩棘,来到了一个被老黄称作“弄方”的地方。此处的植被相对茂盛,藤本植物错综复杂,是野生动物再合适不过的栖息场所。老黄指着一块带有凹槽的巨石上方说:“看,那树枝上有块青色的苔藓,证明下雨时那个凹槽里面存过水,动物应该很熟悉这里。”正说着,老黄将两桶水洒在了巨石块上的凹槽里,水并不会下渗。“等着吧,一会就会有虫子过来,虫来了,鸟就会来,不少动物是通过鸟来找水喝的,因此兽类也会随着来。”

  我将一台相机安装在石头的下面,然后用旁边的落叶做好伪装,并用羊的尿液喷洒在上面掩盖人体的气味,因为许多食肉动物的嗅觉相当灵敏,丝毫的异常气味都会引起它们的怀疑。

  在艰苦而漫长的拍摄中,我们发现了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当我们的相机布置了12个小时后,我回到拍摄现场,发现石坑里的水并没有少,好像任何动物都没有来过,在被水浸泡的外围部分,有3-4只枯球罗纹蝶在静静地趴着,正享受着这点难得的湿气。我小心地打开数码相机的后屏幕,发现拍摄到一只正好展翅飞过的扁颅蝠。我想,水源吸引到了零星的昆虫,从而将这只蝙蝠吸引过来。

  过了48小时,情况变化明显了,石坑中的水减少了大半,但仿佛依旧没有什么动物来过,而照相机却记录到了一只印支绿雀。通过照片时间来看,这只鸟凌晨过来喝水,黄昏再次到来时嘴里却叼着一条被咬断的小蛇,我想可能是一些爬行动物也被水源吸引了过来。这个阶段相机记录到的全是鸟类,白翅蓝雀、鹊鸲纷纷来喝水,一只小的真毛鼠也在屏幕上出现了两次,故此引来一只饥饿的斑头鸺鹠。

  过了78小时,情况就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此时的石坑里并没有太多水了,基本上只剩下了潮乎乎的淤泥,但这些淤泥被扒得松松散散,有一处被不知是什么动物挖了一个深15厘米左右的坑。我迫不及待地打开相机查看,惊喜随之而来,一只缅甸鼬獾正好奇地看着我的镜头,前爪抬起,上面还沾着刚刚刨泥所留下的泥土。这种食肉动物也只有在桂西南才能够有幸见到,它们最喜欢的食物就是蚯蚓。

  整个森林就好比是一个无形的信息网,动物之间也在通过某种特殊的手段相互传递信息,鸟类的活跃使兽类也找到了水源,水的出现又会吸引周围的蚯蚓,然后又给食肉动物提供了良好的觅食场所。

  4记录下豹猫、树鼩、斑林狸等珍稀动物影像  

  一个月的拍摄中,我们通过了水源引诱和食物引诱等方式,在弄岗自然保护区进行着不间断的拍摄,豹猫、树鼩、斑林狸等珍稀的野生动物都出现在了相机中,真是让人既激动又欣慰。因为如果能够在短短的一个月时间里记录到4种以上的食肉动物,就证明了森林的健康程度是很高的。回忆起以往在其他自然保护区类似的调查活动中,不但记录不到什么物种,相机反而会被偷猎者拿走。

  老黄告诉我,现在保护区对周围社区村民的教育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原来的猎户都主动上交了枪支,种起了甘蔗,采伐事件也很少出现了,因为我们这里的人吸取了别处的教训:如果山上的树和动物没了,我们这里也就什么都没有了。

  老黄说得一点没错,在弄岗保护区内,岩石上总能看到厚厚的苔藓或地衣,苔藓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出有机酸,通常情况下可以直接生长在石灰岩之上,并渐渐溶解着岩石。慢慢的,岩石表面就会逐渐呈现出蜂窝状,这样的蜂窝空间就可以在雨季时存住水,就此形成了适宜生物生长的环境。这些被侵蚀的小孔可能只有2-3毫米,但却从根本上改变了岩石的营养环境,随后地衣便可以萌生出来。  

  地衣属于藻类和真菌类的共生物,它可以向下钻得更深一些,可以到达几厘米,并存储更多的水分,这就形成了喀斯特岩石上的原始土壤(主要是碳酸盐随雨水溶解的残留物和空气中的灰尘),这时候,当野生动物通过进食野果,然后在此排泄后,粪便中的种子就会落在这些地衣和苔藓上,当碰到适当的营养和水分,就开始生根发芽。

  在这里能够一直生存下去的植物根系都非常发达,只有这样才能够吸取更多的水分,这里的树种还学会了适应不均匀的降雨,学术上叫“植物的提水效应”,这些丛林中的大树在雨季和旱季根系的提水效应明显不同:雨季少提,旱季多提。但这样有趣的特点也决定了这里的植被和生态系统易损难生,一次破坏就有可能使土壤丧失。

  在我拍摄结束的那天早上,站长老陈带着一群鸟类专家刚刚赶回站里,刚刚观测到的弄岗穗眉使他们兴奋不已。这种近年在弄岗保护区发现的鸟类新品种震动了整个生物界,但我依然坚信,在这片神秘的净土上,藏匿着许多比大熊猫还要珍贵的物种,比如金猫、云豹、长颌带狸等。其实,无论生活在地球上的哪一个物种,都在自然界担当着一份可能是我们并不了解的任务,因此每一种生物都必须得到平等的保护和对待。

  5你也来试试野外陷阱相机拍摄

  在这里,再简单说说利用陷阱相机拍摄野生动物的事。这种拍摄方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你必需要比动物更加聪明。选择合适的季节,在一个特定环境中了解动物们的活动规律,并且安装相机陷阱,但拍摄的成败往往就隐藏在细节中,为了更好地骗过动物,不但要对照相设备做巧妙的伪装,而且还要把伪装物浸泡过山羊的尿液,这味道对摄影师来说可真够受的!

  使用陷阱相机的技术参数是这样的:首先,我们应该选用一个适当的镜头,太广或太长都不合适,建议选择28毫米的镜头,将光圈设置在f16,相机感光度设置与环境有关,雨林环境设置在iso400,湿地或草原环境设置在iso200,曝光速度调节在250分之一秒,不要超过闪光同步速度。闪光灯的设置建议使用ttl自动。相机镜头的焦点设置在动物可能经过的区域。

  设备建议:使用美国trailmastter公司生产的1550ps(图像处理软件),结合尼康d300相机使用,电池采用碱性c号最好,可使相机坚持工作两个月。

  需要准备一个防雨的外罩,建议使用电工使用的配电箱,外面需要做好伪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