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会计职场中快与慢的交锋

 联合参谋学院 2014-06-21
    职场中,有一种奔跑的人,他们努力把握机会,考证、参会、做项目,你总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从某种程度上,他们正在积极地将这种工作方式变成其在职场上的一种快捷通道,他们是职场中那个以“快”为标志的人。职场中,还有一类人,他们偶尔驻足,更希望能在专业上做到最牛,他们是温和职场人的代表,在人群中并不那么出类拔萃,但总能在关键时刻解决问题,他们是职场中那个以“慢”为标志的人。

    在快速发展的社会中,似乎一切都是要“快”才会有市场。那么,在职场中,当快与慢狭路相逢,究竟谁会更胜一筹、抢得先机呢?

    快是一种能力

    在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希望形成快的风格、走得更快的人大有人在。大学毕业后,从选择去企业还是去会计师事务所起,财会人已经开始了快与慢的抉择。是在企业中耐心从一个岗位过渡到另一个岗位,还是在会计师事务所短时间内大量地接触不同的行业和业务;而当你选择了一个机构,对于分配给你的每一个任务,你是力求极致、每一项都尽全力做到自己的100分,还是为了做得更快更多,每一个任务完成到90分就感到满意,这仍然是一道艰难的选择题。

    杨烈飙在一家外企担任财务部内控经理,长时间的忙碌已经让他十分适应这种快节奏的工作。或许是工作环境使然,杨烈飙认为,快已经成为他工作的一种印记,甚至从某种程度上代表了财会人的一种能力。

    每天上班,有一半的时间你会在办公室看到杨烈飙工作的身影,这时的他总是很专注。对于财会人熟悉的数字工作,他从来不是简单地做统计,而是更加注重分析,挖掘数据背后的因果。

    同时,另一半的时间,你可能会在很多地方找到他,比如采购部门、销售部门、研发部门等。在杨烈飙看来,能够快速地做好跨部门的沟通已经成为财会人必不可少的技能之一,而要使财务管理在企业中能真正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和影响力,也需要做好沟通。

    杨烈飙说,快是一种战略,这种习惯会让人了解到你是一个潜在的优秀种子。同时,快也是你与你的上司一起成长的一种标志。

    你要与你的上司一同思考,了解企业当下最需要财会人做什么,这样才能与你所在的企业、你的领导一起成长和进步。

    慢也可能被发现

    在资深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王需如看来,对才是最重要的,只要做得正确,在专业上过硬,慢的财会人也将会被发掘。对于财会人而言,表现得比较快有时只是一种表面的东西,如果不求甚解未必是一件好事。慢的人看起来慢,但若走得很正确,这样的发展或许更为长远。

    王需如说,在学习阶段,大家掌握的会计知识基本上差不多,但工作后不同人的专业能力慢慢显示出差别。这是因为人们在运用知识时思考的程度、将知识与实际工作结合的程度存在不同,最后表现出来的工作表现也就大不相同。知识只有经过自己的消化、运用,才会变成自己的。学习知识得到的就只是知识,而运用知识服务社会才能得到社会承认,实现自我价值的累积。

    比如,一个大学毕业生刚到一家企业的时候可能是去银行做现金盘点,这个工作看似很简单,但不同的人去做,收获实际上是不同的。当你晋升为管理人员,指导别人去做现金管理的时候,你能够指导的内容和程度也就不同,而你能否从下属的工作中及时发现问题,也取决于你曾经的工作积累。

    向往远方,更要关注当下。每一个财会人都不会重新去走自己在职业道路上走过的路。过往的每一件事、每一项工作都是在打基础,都是一个人走向未来的阶梯。

    但对于更为看重专业的以慢为标志的财会人,王需如提醒说,这也不一定是正确的。有的慢的财会人在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可能更多,他们每天埋头苦干,但没有针对工作目标进行工作,方向不对,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可能存在过分机械强调程序化,做事情失去了重点,把精力花在其他并不需要的方面,最重要的工作却没有完成。

    经营你的职业

    快与慢是财会人常困惑的一个问题,无论自己在工作中表现得是快还是慢,他们最终希望实现的目标都是在职业发展上能够更快、更顺。榜样固然有之,但每个人本身不同、工作的环境不同,无论是快还是慢的成功案例都是难以简单复制的。

    在杨烈飙看来,快和慢并不是一个现象,本身就是一个结果,快有快的理由,慢有慢的原因。财会人在工作中要每天跟自己进行对标,看看自己是否在加速前行,至于速度,还是适合自己的比较好。

    作为在会计师事务所培养过诸多人才的一名合伙人,王需如说,每个人都希望能把自己的工作做好,这种心理是相同的。

    但关键在于每个人的工作表现是不同的,如在做工作底稿时,有些人若没有人监督就应付一下,但有些人不管有没有人监督都会认认真真地完成。

    职业生涯从来不是由某一件大事来决定的,而是由无数个星期一到星期五的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所决定的。

    固然,在职业的道路上,每一个人都迈上顶峰是不现实的。

    但随遇而安这种生活的哲学却不太适用于工作。杨烈飙说,每个人都有优势,财会人要学会经营自己的职业,无论你的风格是快是慢,重要的就是你是否能把自己的优势集中发挥出来,做到优势最大化,将优势最终变成自己的闪光点和影响力。

    职场中,快比慢更有市场吗?

    每天清晨,当你走进拥挤的地铁车厢或者跑步赶上即将启动的公交车,这意味着新一天已开启了快速运转模式。有时候,你或许也疑惑这样的追赶究竟是通向哪里,但人流已然促使你惯性般这样下去,瞬间即淹没你片刻迟疑的心绪。

    对于财会人而言,随着会计工作的日新月异,这种忙碌的状态、紧迫的感觉常常围绕着自己,一边工作一边考试,一边做专业一边学业务,一边立足财会一边参与管理。那么,作为财会人的你,当你也投身这样的生活与工作,你是否已经在快与慢之间毫不犹豫地做出了选择?当然,不可忽视的是,当今财会人团队中那种传统的、埋头于数据工作的财会人仍然不在少数,他们选择财会工作是因为专业,他们耕耘这份事业的落脚点仍然在专业,他们仍然坚守着慢的节奏。

    那么,对于财会人的职业发展而言,究竟是“快”更有市场,还是“慢”更为有利?近日,中国会计报就此进行了一项调查。

    调查显示,财会人中有46%的人认为,财会人在发展中并不受快与慢的影响,而是主要看发展机遇;30%的人认为,虽然慢看起来处于劣势,但专业仍然是财会人职业发展的王道;24%的人认为快比慢具有优势,快才能被关注,获得上升的机会,快更有市场。

    但在调查中,有部分财会人表示,快与慢的影响在短时间内是很难显现出来的,但如果一个财会人回望自己走过10年以上的职业发展历程,其就会很清楚。职场发展不能光凭机遇,要不断总结自己,勇于改变自己,每一个阶段都走得快慢得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