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自助游:泉州~清净寺

 互联网分享 2014-06-21

     几乎可以天天看到泉州在央视的城市广告,对这个‘海上丝路起点’、‘东亚文化发源地’早有耳闻,特别是‘惠安女’和那首《爱拼才会赢》,更是印象深刻。但到了泉州才会感受到它的文化多元性,在一个不大的区域里,佛、儒、道、伊斯兰、基督交融并存,且都具国保标签,还是令人感叹,不愧是世界宗教博物馆。

    结束雁荡山之旅,我们驱车赶到泉州,第二天早餐后便前往文庙。但由于时间还早,文庙大门紧闭,转到附近涂门街的伊斯兰教古寺清净寺,先见北门外古玩街已是一片热闹景象,仅一门之隔是不是打扰寺内的清静?顺小桥来到清净寺大门,见已经开门纳客,这里就是我等泉州第一站了。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模型

    这可是中国有记载的第一座清真寺,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二年,距今已经有千余年历史。据载,宋代寺院毁于金元战火,元至大二年伊朗人艾哈默德重修,仿叙利亚大马士革清真寺建筑格局,名‘艾苏哈卜大寺’,主要是现存大门楼和奉天壇部分。奉天壇原为寺内礼拜堂,后穹顶坍塌,形成了现在四周墙体和残存石柱的遗迹。

    为了穆斯林礼拜需要,奉天壇坍塌以后,于明隆庆年间在寺西北建设明善堂,后清代又有重修。时至近代,随着清真寺发展,又在院东重建新礼拜堂,形成了奉天壇、明善堂、新礼拜堂风格各异年代不同的三组建筑群。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大门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大门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奉天壇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奉天壇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奉天壇

    寺大门与奉天壇为元代建筑遗存,特别是大门具有典型伊斯兰建筑特色,墙体条石砌筑,纵深分外、中、内三个层次,第一、二层为半圆形穹顶拱门,高度依次递减,最内层为圆形穹顶。门楼顶部为石砌平台,周围砖砌垛口女儿墙,犹如城门垛口,平添几分威严。

    明善堂则为典型中式建筑,砖石结构具有闽南建筑特色。主建筑由大门与礼拜堂组成,红砖红瓦,硬山燕尾脊,南北各有侧门合围。大门面阔三间,外有石刻门柱,上有木刻斗拱垂花,内外悬民国时期书写中文匾额。礼拜堂同样面阔三间,前出石柱廊上有木刻斗拱。门正中上悬‘万殊一本’匾额,为清嘉庆年间重修时所书。院内尚存有元代石刻莲花香炉,而明永乐年间皇帝钦批‘敕谕’则镶嵌在大门外的北墙上,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清净寺当时的地位。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明善堂院门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明善堂大门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明善堂大门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明善堂大门匾额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明善堂大门匾额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明善堂礼拜堂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明善堂礼拜堂与侧门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明善堂礼拜堂匾额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明善堂明代皇帝《敕谕》刻石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新礼拜堂院门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新礼拜堂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北门
    泉州清净寺
    泉州清净寺北门外古玩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