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在线直播

 数字电视302 2014-06-21

  今天非常有幸跟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在物联网到来的这个时代,电信运营企业在想什么,准备做什么,以及已经做了哪些工作,与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我们看看在这个时代,现在运营商在物联网发展的热潮中是怎么看的。物联网应该说是现在与我们传统行业结合最为紧密的一项通信技术,也是继互联网以后又一次技术的浪潮。思科给出了一个预测,2011年开始给出的预测,未来十年产生14.4万亿美金的新增社会价值,其中M2M将达到45%,人对机器将占到21%,其余的部分是人对人。有这么大的市场机会,我想各行各业把这个热情投入到物联网之中,也就不可避免了。当然,作为担心企业,我们也不是例外,也自然关注到物联网的发展中。


  对于物联网怎么发展,实际上大家的看法还是不一样,作为电信企业的角度,我们要打造自己的商业模式,能有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物联网的业务。从我们分析来看,物联网运营存在两种模式,其中一种就是以目前垂直行业应用为主的ICT服务,信息化应用为主的这种物联网发展。在这个物联网发展里,电信企业起到的作用主要就是一个垂直管道的提供者,另外通过ICT服务,通过BT、BOT等等形式,去给用户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另外一种形式,就是在目前一种M2M的水平共享模式正在悄然兴起,这种形式运营商不仅仅是管道提供者,而且提供的是一种智能化的管道,同时,也通过标准的API的开放,来为用户把电信的猛烈开放给用户,这样可以包装更多的电信服务和能力。这种变化当然也带来新兴的商业模式的变化。


  物联网这个市场,我们可以感觉到,是一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市场。但是,这个市场怎么去发展,在这个市场中去抓哪一点来说,这个来说,对于我们每一个从事物联网的从业者来说,因为它诉求的主体不同,诉求的价值不同,所以出发点也不一样。作为电信运营企业,我们可以看到,在传统的互联网时代,我们虽然在电信的宽带增值领域,在内容领域等等都做了很多工作,也花了很大力气。但是,实际上真正在互联网中所取得的收益,它的核心的盈利点仍然是宽带接入。其他点,比如在增值业务上,像我们和电信,可能也都是在10%左右,而且这是一个分出来的数字。真正的收入仍然是在宽带连接,而在物联网这个时代,我想这个道理也是同样的,更应该关注的还是M2M的连接,也就是机器对机器的连接。基于这个连接再去发展它的应用,再去发展它的业务,这样才有可能在物联网中取得一个好的商业模式。


  那么,既然说到连接,我们就要看看这个连接到底有多大?是不是像宽带这样足够我们取得效益。从国际移动通信联盟给出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从2011年到2020年,人与人的通信从63亿增长到96亿,当然这个方面还有很大的移动通信的终端的增长。而物的增长是从20亿增长到122亿,这个空间是相当大的。而基于蜂窝连接终端的增长是能达到23亿,所以现在国外的运营商在研究的是怎么把122亿的物的终端,物联网终端怎么能尽可能的向蜂窝移动通信连接上转移,这是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那么,预测中,将来运营商40%的连接来自于物的通信,这个市场对我们来说也是相当大的。


  但是,现在虽然有这么大市场,国内我们也感觉到,包括运营商内部,很多人对物联网经营上还是存在很多疑虑,主要的观点就是物联网的ARPU值太低,资源投入过大,投入产出对比过小,所以这一点比人与人的效益更小,这一方面没有那么高的积极性。是不是这样,从趋势分析,给欧美这些物联网经营者的一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到ARPU值远低于人与人的通信,但是成本也是远低于人与人的通信。另外就是资源的使用成本,现在电话号码工信部给的成本是一个一毛二,机器对机器码号的成本是两毛四,另外它使用的是网络的边界的效益化。所以,物联网另外还有一个特点,和用户的关联度非常高,它的转网门槛非常高,一旦被运营商锁定,将很难进行转网。所以,在物联网的发展上,对运营商提出了一个课题,就是怎么进行低成本经营,才能获取更高的效益,这是一个关键。我们看看物联网采取哪些策略推进物联网的运营。


  首先,垂直化系统的管道建设,这方面,中国联通在城市管理,数字工商等等分析做了很多工业,也建立了50多项行业信息化标杆性的一些应用产品,通过标准的范例和模板去推进这项业务。但是,总体上来讲,这类业务针对性很强,个性化很强,基本上都是按照用户的服务要求进行定制。所以,它未来带给我们的就是服务成本下不来,是很高的。另外有一种,就是水平化的M2M的物联网的这个模式,应该说国际上的运营商已经纷纷对此加大了力度。运营商通过基础的共享能力的打造,把网络连接层、业务能力层和应用服务层的能力通过标准的API开放出来,开放给应用服务上一级开发者,这样使得业务不但可以对聚类的业务,对公众业务进行支撑,还可以向我们垂直的系统来提供支撑。


  这项工作应该说国外的运营商已经开始,我这里从两个做的比较好的国际上先进的物联网运营商上给大家做一个简单介绍。一个是AT&T,目前它的连接数超过1500万,占到整体用户数的13%,从2008年起开始专门成立一个部门做物联网的服务和连接,后来它又通过与Jasper一个平台商的合作建立了整套系统,这样它吸引力在汽车车联网走在前面的一个公司,整体的专网的AT&T。它这个特点,就是把我们现在的网络,实际上它虚拟出了一个物联网的专网,通过专门的独立的HR五,独立的计费支撑系统,打造一套虚拟的专网,目前通过AT&T开放社区合作,通过它在五个地区的业务孵化基地已经认证了2037款的物联网的终端,通过终端的认证,把这些业务引入了它的网上。这样它就打造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生态环境。另外德电,德电的方式应该和AT&T基本比较相似,但是它更强调全球性的开放能力,推进物联网运营商之间建立联盟。目前,已经有46个国家,500多个合作伙伴加入了它的开放平台。


  从国际上运营商物联网的发展道路来看,给我们也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就是我们要如何加快自己的物联网的使能能力建设,为下一步的物联网运营奠定一个很好的基础。


  怎么做运营呢?有六点关键的能力我们首先要保障。第一、网络的基础能力。这一方面,目前应该说在物联网联盟组织推荐的这么一个“三层两域一支撑”的标准构架,应该被大家比较认可。也就是通过这种构架实现网络连接层、业务能力层和应用服务层在终端域和网络域通过管理支撑系统把这能力开放出来。过去我们运营商有很多内部的一些管理能力,通过这样的一个架构,把这些能力开放成业务,当然这些方面还是需要有专业网络,专用的物联网的HR,GDSN,专用网连进行支撑。


  第二、动态码号的管理技术,目前人与人通信来讲,这个卡可以说拿到现场去写卡,而在物理通信上,嵌入SIM卡不可能从设备商卸下来,而且还要经常进行上线、捆绑,下线,再测试,再给用户,解绑用户给用户,用户同样有这么一套环节,再进行捆绑。所以,几道环节,对运营商对码号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需求,我们现在的管理技术已经完全不适应,另外这个SIM卡也不适应在SIM卡上进行创新。中国联通影响多年的探讨,在码号管理上已经取得了突破。


  第三、我们虽然实现了码号的动态管理,也就是基于接入健全的一个SIM的管理,这个在国外运营商也是基本做到这一步了。更重要的还有一点,对于签约规则,按规则怎么进行管理,这就涉及到物联网的智能管道的技术,实际上在PCC技术在4G网络上已经是一个标准的4G的网源,但是在2G和3G长期并存的这样一个网络情况下,怎么把PCC的技术用起来,这就是一个关键的运用了。通过PCC技术,可以把时间、位置、速率这些变量进行逻辑关系固化下来,形成模板,然后通过开放平台,让用户自行的对变量之间的参数进行设置,形成业务管控规则,方便用户进行业务的开发和管理。未来以后在大数据应用以后,我们还可以基于用户的内容进行分析,形成三阶段,对数据进行管控。


  第四、模卡一体化的集成技术,现在运营商都在探讨,像AT&T与高通,还有Oracle进行了合作,在它AT&T  6270  3G的功能芯片上,现在在6270T进行优化,形成物联网的专用芯片,通过和Oracle合作,把JAVA的虚拟机加入它的芯片的底层,同时把运营商的这些通信管理也加入芯片,形成物联网专用芯片,这样有了它才能降低用户的使用成本,提高网络效率。


  第五、安全的问题。物联网能不能推广,安全很重要,过去运营商主要负责是传统层的安全管理,现在我讲的包括AT&T提供的模卡一体化的模组,包括现在几个运营商都在推广的协议,这些都已经嵌入到终端里,这些问题实际上从安全管理上,运营商的责任已经从一个传统层向感知处理层进行延伸,这一部分的安全问题是一个大的问题。从去年赛门铁克公布的数据可以看到,已经开始向物与物之间的终端进行攻击,这种病毒攻击已经开始了,过去都是在互联网的攻击,现在已经转移到M2M的攻击。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有一个开发者社区的建设,如何建造一个适合于物联网发展的生态环境,仅仅靠运营商推进物联网,推进M2M,这一个主体做一个创新我想是没有活力的。前面我们举的例子可以看到,像德电、AT&T等等,都是通过打造出这么一个生态环境,尤其是建立这么一套能够使得用户很方便的进行开发、设计的这么一种开发者环境的系统,才使得它物联网的业务进行广泛的推广。所以,建立基于开发者社区的这种生态系统至关重要。当然,在这方面,除了这个创新以外,它有一些政策上的创新,管理上的创新等等这方面。像巴西政府,它现在对机器SIM进行减免税,推动M2M的发展,这些在政府管理上也有一些相应的支持。


  最后,物联网的发展,要保证它的可持续性,对于电信运营企业来说,目前所实施的策略应该说很多。我们现在为什么提出来通过这种方法推进电信运营企业的物联网的发展呢?主要考虑到和我们的现实能力相结合,以及能把传统的电信的能力怎么向社会进行开放,共同建立一个物联网的生态系统,以这么一个目标为核心。目前中国联通在实施3G、4G的协同一体化,推进网络,在发展移动宽带的战略,应该是在这种形势下,我们希望通过网络上的一些优势,能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物联网的专业的服务。


  我们最近联通物联网办公室也刚刚完成了一本书,在邮电出版社发行了,就是《物联网的运营之路》,这里我们对物联网在电信运营企业这个运营和发展上提出了一些想法,也希望以后能和大家一起共同交流,为我们推进电信业的繁荣和发展共同努力,谢谢大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