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4世界杯 一场精神病的盛宴

 蕙籣留香 2014-06-22

 鲁尼该起诉给他植假发的那间美发公司,是不是用了义乌A货。或许光头的反弹系数更合理一些,那记头球就不是砸在门梁而是进了,也就不会发生巴洛特利向女王索吻以拯救大不列颠队这么没尊严的事。英国人最善纠结,整个宫廷弥漫着TO BE OR NO TO BE……土鳖还是LOW土鳖,最后真是一土鳖队解决了这个问题,哥斯达黎加突突把意大利队办了。

 

哥斯达黎加一点也不土鳖,所有中国球迷都知道了,世界上仅有的三支战胜过中国队的它,横扫了加起来得过六次世界杯冠军的乌拉圭、意大利,打进乌拉圭3球、意大利1球、中国队2球,中国队实力在乌拉圭和意大利之间。一股大国崛起的自豪感油然而升……

 

英国人终于省心了,大不列颠,大不了颠儿。本来一脸淫笑想揩油的意大利人忽然发现自己很可能跟英格兰一趟航班回家,杰拉德说:亲,俺这儿有淘宝打折票,点个赞吧。

 

如果不吐槽,作为皮尔洛的粉丝我会严肃承认很喜欢意大利队,之所以在意哥之战前发微博说意大利夺冠很难,让南都的小党果断买进哥斯达黎加,是因为,它太慢了。同样的问题出现在西班牙身上。世界杯赛制打到冠亚军决赛也只有七轮,你按联赛38轮的节奏,穿燕尾服特别注意吃相,头盘没上刀叉就被收了。这届世界杯说文艺点是弥漫南美枭雄的味道,往俗了说是小流氓巷战,你还跟那儿思量圣诞树阵型钻石中场,节奏率动、体力分配……冲上来一生瓜蛋子对你说,打架就打架,摆鸡毛什么造型。砰一板儿砖拍你脑袋上。出手快而残忍。

 

何况他们技术普遍很好,互联网+全程直播教育他们迅速掌握每一种新技术。89年生的阿朗吉斯脚尖捅穿西班牙那一脚比12年前罗纳尔多更不讲理。后来才发现,这个身背20号球衣的孩子居然不着调穿着19号球裤,这精神病。

 

更快、更凶狠、更精神病,这种打法在联赛未必管用,但在世界杯(至少是小组赛)管用。开赛以来打得好的球队都一个特点,智利、墨西哥、哥斯达黎加,连过去被诗人大仙评为“像在低头慢慢丈量每一寸草皮”的哥伦比亚队都快如泼风,抢死他们憋死他们让他们没有空间倒脚传球。欧洲老炮像患上密集恐惧症,在中场就无路可走,像来到世界尽头。

 

智利国名的含义,真的是“世界的尽头”。

 

央视在西班牙出局后大念叶芝的诗《老了》。可小白才30岁,皮克27,水爷才28,佩特罗才27,大卫席尔瓦28,当打之年。他们不是年龄老了,而是心老了。澳大利亚的卡希尔以35岁高龄却可以来一脚凌空得分,34岁老炮布雷西亚诺抢得荷兰队头晕。所以,不要叶芝,而要叶问。

 

叶问说: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分析技战术流于装逼了。我不知道最后谁会夺冠,但打得优雅打得讲理打得慢的球队在这届世界杯上会死一大片。没点精神病特征,哪儿有本钱跑南美混。这一届世界杯其实是精神病盛宴。乌拉圭的龅牙苏进球后门牙闪闪,但这哥们吵架竖中指骂人还咬人,他咬埃因霍温队的巴卡尔,咬切尔西的伊万诺维奇,那张图片,他抱着对手毛胳膊咬的样子认真而痴迷,啮齿类动物在啃一根甜美的印弟安原产玉米。可惜裁判没看见,这个精神病就在补时阶段打进关键球。

 

不疯魔,不成戏。英格兰最好的岁月是精神病重度患者加斯科因的时代,再往前一点是乔治-贝斯特时代,如果要提1966年,整个赛事就是精神病日志。日本人技术越来越细,可是打法和长相都越来越娘泡,踢得太乖,面对少1人的希腊队不敢往里突……还不如三浦知良时代,更像三浦友和时代。你们丫总不能是来表演专业捡垃圾的吧。对了,钓鱼岛是我们的。

 

作为阿根廷死忠……

 

我们阿迷往往热烈地说起上面这句时,会不自信地停顿一小会儿……啪嗒,什么东东碎。旁边的人特别是德迷会哦一声,用看着处女座的眼神盯着你。然后我们通常会做的事情则是固执地说:作为阿根廷死忠,我相信一定会夺冠……当然,那个后防,还有梅西……

 

这,差不多是阿根廷的全部叙述。

 

虽然这届世界杯可能是精神病的盛宴,但这个分析不包括资深精神病的阿根廷……哦,死忠的我坚信阿根廷能夺冠。什么叫死忠,就是明知道它可能要死,还要忠。

 

阿根廷必赢伊朗,阿根廷最终夺冠,我阿……上网查一下就知道,权威机构统计,世界上人均心理医生比例最高的国家,是阿根廷。

 

说点令人欣慰的事,哥斯达黎加足协主席爱德华多-李表示:我是中国人,中国是我的祖国,我的根,中国队总有重新打入世界杯的那一天。满满的代入感,谁说中国人管不好足球。

 

在巴西,满大街的球迷举着的大力神仿杯产自于东莞。就此,我的世界杯四强预测是:巴西、中国、德国、阿根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