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讨中医里的“组方变化”(3)

 johnney908 2014-06-22

  我们用“一分为三”理论“探讨组方变化”:一是药味加减变化;二是药量加减变化;三是剂型更换变化。

我们在《探讨“组方变化”》(1)和(2)两篇小文章里,探讨了“药味加减变化”和“药量加减变化”导致方剂治疗方向和功能发生变化的情况。本文继续《探讨组方变化(3)》,复习“剂型更换变化”的有关情况。还是用《伤寒杂病论》的“经方”为例讨论,不能“数典忘祖”。

中医方剂的“功能”与“剂型”有密切关系,即使是“药物组成、剂量完全相同”的同一个方剂,由于配制的“剂型”不同,其治疗作用也不完全相同,主要是依据“辨证”病情需要而定。

例如“理中汤(又名“人参汤”)”和“理中丸”都是由“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四味药各三两组成,但是由于“剂型更换变化”,功能和主治也发生变化。

“理中汤”又叫“人参汤”,在《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之第五条原文为“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枳实薤白桂枝汤主之;人参汤亦主之。

枳实薤白桂枝汤方:枳实四枚、厚朴四两、薤白半升、桂枝一两、瓜蒌实一枚(捣)。右五味,以水五升,先煮枳实、厚朴,取两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温三服。

人参汤方:人参、甘草、干姜、白术各三两,右四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其实这也是“同病异治”的一个例子,对于“胸痹”属于虚寒的证治,除了有喘息咳唾、胸背疼痛之外,又有心中痞气、胸满胁下逆抢心之证,说明病势由胸部向下扩展到胃脘两胁之间,胁下之气又逆而上冲。此时如果阳气不太虚,可用“枳实薤白桂枝汤”,通阳开结,泄满降逆;如果阳气虚而有四肢逆冷、倦怠少气、脉沉细等阳虚之证,可用“人参汤”补中助阳,阳气振奋,阴邪自散。

《伤寒论》385条原文:“理中丸方:人参、白术、干姜、炙甘草各三两。上四味,捣筛,蜜和为丸如鸡子黄许大,以沸汤数合和一丸,研碎,温服之。日三四,夜二服。腹中未热,益至三四丸,然不及汤。汤法:以四物以两数切,用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若脐上筑者,肾气动也,去术加桂四两。吐多者,去术加生姜三两。下多者,还用术。悸者,加茯苓二两。渴欲得水者,加术足前成四两半。腹中痛者,加人参足前成四两半。寒者加干姜足前成四两半。腹满者,去术加附子一枚。服汤后,如食顷,饮热粥一升许,微自温,勿发揭衣被。”

“理中丸”主治中焦虚寒,自利不止,呕吐腹痛,舌淡苔白,脉沉迟无力等患者。

“理中汤”(即“人参汤”)主治上焦阳虚而导致“胸痹”,证见心中痞闷,胸满胁下逆抢心,四肢不温,少气懒言,脉沉细等患者。

临床根据“病位”有上焦和中焦之别,“病势”有轻有重之异,所以用“理中丸”为缓治,“理中汤”为急治。同时《伤寒论》明确提出“然不及汤”,就是明说“丸药不如汤药效果好!”

临床上,以胜也体会到“汤药”比“丸药”治病效果好!但是“丸药”比“汤药”携带和服用都方便,随时可用。还有“三省”:省事、省力、省钱。外国人大都喜欢用“丸药”和“成药”;真想治病还是“汤药”。

“中医药”是以“中国文化”为母体的传统医学,“丸药”和“汤药”就体现“丸、汤”的文化内涵:汤的本意为“热水”,煮东西的汁液,如“米汤”、“肉汤”、“汤药”。

古人说“丸”者“缓也”;“汤”者“荡也”。以胜理解,一个“汤”字“一分为三”而又“函三为一”:一是氵(水),二是日,三是月;上日下月合成“易”之大自然“阴阳”和谐,说明“汤药”是运用自然界之物经过“煎煮”成汁液,能够“调和阴阳”使人体处于气血相对平衡状态之药。

“汤药”是能够“涤荡”病邪的“汁液”,作用大,效果好。但是“汤药”需要“煎煮”,制作麻烦,多数“汤药”不好喝,但是中国人都知道“苦口良药”的道理。

(2014-2-11周二休息于伦敦)150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