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交易的风险何在?

 nswdtt 2014-06-23



看见上图了吗?

这是一张15秒周期的股指期货的走势图。这一段时间总共交易94次,88次成功对6次失败(红色之处)。

关键不是交易的周期和交易的品种,在其他的周期和品种,同样会走出类似的走势。较大的操作周期,只是需要更长的时间,波动更大;不同的品种,波动产生的时间不同而已。缠中说禅说得对,交易的周期只是和一个交易者的资金量有关。一般来说,资金量和交易周期的选择成正比关系。

用这张图,想说明交易的风险究竟在哪里。

这是一个用【双均线+平台】的简单的、明确的交易规则进行交易的结果。具体的交易规则不在此叙述了,以免读者住相。

规则交易法,不需要去分析任何东西,比如说成交量、MACD、KDJ、换手率、外盘内盘等等等等,只需要明确当下价格(K线)和市场平均价格(均线)的位置关系就可以简简单单地买进和卖出了。

交易的风险,犹如缠中说禅说的,基本上没有。这样说,是说在一段时间范围内,不是指单一的某一单交易。

如果在一段时间范围内经过交易而产生了亏损,那一定是因为没有合理的交易规则、或者没有严格执行合理的交易规则所致。不要把亏损归罪于其他因素。

最近没有什么太忙的事情,所以把以前看过的缠中说禅的东西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之。我喜欢缠中说禅的极大多数思想理念,从中学到了很多,心存感激。但是,在方法上,我个人以为他的方法又太过于复杂,不符合大道至简之道。这套方法,对于他自己来说,可能用的得心应手,可是对于大多数的学习者来说,就不可复制了,为什么?因为经验的东西太多了,即主观的东西太多了。经验,因人而异。因此学习缠中说禅方法的人,少有真正能够赚钱的。但是,学习缠中说禅东西的人,如果把注意力放在他的思想上,那将会大有斩获。

交易能否赚到钱,从身外讲,以市场是否存在价格波动为前提条件。没有价格波动,无论你的交易思想理念方法执行多么好,无法赚钱。而所谓的市场,就是以价格波动为前提条件而存在的。没有价格波动,谁来此玩?没有人来玩,哪来市场?

而市场的价格波动,又是由人的主观欲望来推动的 -- 也就是说,市场的产生是必然的事物 -- 因为人的欲望必然要得到宣泄。

所以,以人群总体来说,市场又不是身外之物,是由人类自己的欲望而致。说它是身外之物,是以人的个体来说的。

所以,我们不需要担心是否存在赚钱的外在前提条件 -- 市场必然存在。

能否赚到钱,是每一个个体的交易者自身的问题 -- 牵涉到每一个交易者的思想理念方法执行诸因素。

在存在赚钱的外在前提条件下,如果一个交易者在一段时间范围内在市场里赚不到钱,那么就要扪心自问了 -- 自己的【思想理念方法执行】出了什么问题了?而不是抱怨环境。

附图,某一个股票,1分钟操作周期:



这是一个我打开通达信软件后,用Pagedown键连敲数下随机打出来的个股。然后按照我的规则,用1分钟周期模拟操作,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操作,留给做股票的人参考。

 青春就应该这样绽放  游戏测试:三国时期谁是你最好的兄弟!!  你不得不信的星座秘密
作者:寻我--永恒的知行合一 | 来自:寻我:永恒的“知行合一”
今天看到一篇文章,不知是否是事实,但是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是值得深思的。转载于此,供大家参考。

看看这些市场大鳄是如何栽跟头的?

即使牛如索罗斯、格雷厄姆、基金公司总经理,也有血本无归的时候。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那些顶级大牛是如何死在山脚下的。

1,格雷厄姆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后在1931年抄底,结果破产。在这之后他的金融分析学说和思想在投资领域产生了极为巨大的震动,影响了几乎三代重要的投资者,他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失败原因:无规则抄底 -- 根本原因是主观、不尊重客观

2,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雪已经预见1929年股市泡沫破灭,但是还是买入自认为是便宜的股票,结果几天之中损失了几百万美元,一贫如洗。

失败原因:认为优秀企业可以穿越周期不计价格买入 -- 根本原因是主观、不尊重客观

3,索罗斯1987年前认为日本股市泡沫巨大,放空日本股票,结果惨败,日本股市牛一直延续到了1989年。1999年索罗斯曾不看好科技股,但2000年后却用量子基金高位买入科技股,最后大亏。

失败原因:坚持己见、不及时改正已经被市场证明了的错误 -- 根本原因是主观、不尊重客观

4,物理学家牛顿在1720年还是造币厂厂长。那时英国南海公司股票开始大涨,牛顿就把自己的7000英镑投了进去,仅过了两个月,就翻了一番。在当时,这笔钱是他当造币厂厂长年薪的3至5倍。当年7月,南海公司的股票继续涨,到1000英镑一股,涨了8倍,这时牛顿加大资金买入。到12月,股价跌剩八分之一,南海公司的股价跌回起点,牛顿损失了20000英镑,相当于他干十年厂长。

失败原因:不懂交易追涨 -- 根本原因是主观、不尊重客观

5,上海一基金管理公司总经理,当初是从中国台湾地区股市1000多点开始进入的,一直做到10000点,入市50万的资金滚到了8000万,挺进势头一时无俩。之后,在台湾股市由12000点跌到7000点时,她又进去了,股指又跌掉了5000点,她不得不全部认赔清仓,三年的财富又都化为灰烬。

失败原因:把或然当成必然 -- 根本原因是主观、不尊重客观

6,香港有个知名股评曹仁超,1972年香港股灾前1200点看空,结果差点被公司解雇。1973年港股达到1773点后大幅下跌。到1974年跌至400点,老曹躲过大熊,信心百倍。1974年7月港股跌至290点后认为可以捞底,拿全部积蓄50万港币抄底和记洋行,该蓝筹股从1973年股市泡沫的43块一直跌到5.8。老曹全仓买入。结果后来5个月,港股再度跌至150点。和记洋行跌至1.1元。老曹最后斩仓,亏损80%以上。

失败原因:猜测分析 -- 根本原因是主观、不尊重客观

7,徐兴博年近半百,是南京市一家药材公司的普通职工。1992年,我国证券交易市场还刚刚起步,徐兴博在这里面淘得了第一桶金。2001年10月,形势急转,而他仍认为能象以前那样安然度过低谷,接受委托资金超过100万元。2005年6月,沪指跌破1000点大关,一夜间回到了13年前,徐兴博和朋友委托给他炒股的财产,在这次大跌中损失殆尽。

失败原因:根本不明白交易而把或然当成必然 -- 根本原因是主观、不尊重客观
------------------------------------------------------------------------------------------------------------------

纵观上述,我们大概可以明白在交易中发生巨大亏损的几个主要原因:

第一,根本不明白什么是交易。这样的人,一般在大牛市后就进入了慢性自杀的时间段,因为他们都会把【或然当成必然】。

第二,没有规则。交易完全凭主观臆测。

第三,不能做到及时纠错。即便是有规则交易,也会发生错误,要及时纠错。

第四,即使你是某个行业的佼佼者,请记住,进入金融交易市场,你就是一个尚未得到启蒙的“孩子”-- 请问不要自视过高。不信?那么市场会给你严厉地上课和教训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