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李俊民是怎样成为“陵川七状元”之一的呢?

 枫叶红178 2014-06-23

李俊民是怎样成为“陵川七状元”之一的呢?

(2013-01-14 15:56:07)

李俊民[陵川状元]

         

         崔有孚、赵安时、赵安荣、武明甫、武天祐、李俊民和武天和,史称“陵川七状元”。

 

李俊民[陵川状元]考(1)【转】

众所周知,宋、金、元之际是陵川文化发展史上的一个鼎盛时期。在这一时期,陵川共出了七名状元、九十余名进士。其中,七名状元分别是崔有孚、赵安时、赵安荣、武明甫、武天祐、李俊民和武天和,史称“陵川七状元”。

在陵川的七名状元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那就是:崔有孚二十五岁中状元,是最早的一个(北宋景祐年间);赵安时、赵安荣是兄弟二人;武明甫、武天祐、武天和三人属叔侄关系,一家人(武明甫是叔,天祐、天和是侄)。而李俊民却是七状元中最特殊的一个,他并不是陵川人。

那么,李俊民究竟是哪里人?是怎样成为“陵川七状元”之一的?可有什么文字或实物凭证吗?

下面,我将根据自己所调查和掌握的资料,对这几个问题作出粗浅的探讨。其中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之笔者的水平有限,本文在叙述过程当中,有些地方难免缺乏应有的准确性和说服力。总之是,我将尽自己之所能,不妥之处还请方家不吝指正。

一、李俊民究竟是哪里人?

2002年1月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音序本)第995页有这样一个辞条:

【李俊民】(1176—1260)金文学家。字用章,号鹤鸣老人,泽州晋城(今属山西)人。少习二程理学。承安间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弃官教授乡里,后隐居嵩山。金亡后,忽必烈召之不出。卒,赐谥庄靖。能诗文。其诗感伤时世动乱,颇多忧愤之音。有《庄靖集》。

很显然,李俊民是“泽州晋城”人,即现在的晋城市泽州县人。

又据《承安五年庚申四月十二日经义榜》(见《庄靖集·题登科记后》),榜列当年举经义进士名单,共三十三人,李俊民“以经义举进士第一”。该榜文是这样记载的:

李俊民,字用章,年二十五,泽州晋城。

另外,与李俊民同年及经义进士第的还有一位陵川人,榜文是这样记载的:

赵宇,字公定,年二十八,泽州陵川。

由此进一步可知,晋城与陵川在当时的确是分属泽州的两个县,在行政区域上没有存在过任何瓜葛。

1985年晋东南地区分而为长治、晋城两市后,编写的《晋城县志》载其为晋城(今泽州县) 崔庄人,与《庄靖集》所云一致。然,该修《晋城县志》在记载李俊民时出现了三处较大的错误,应予更正:1、李俊民的出生时间应为1176年,而不是1177年。1984年由山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写的《山西历史人物传》又记为1175年,亦误。李俊民状元及第时,“年二十五”,金“承安五年庚申”,公元为1200年,古时以干支纪年,依次推之,李俊民当出生于金大定十六年丙申,即公元1176年。2、李俊民系唐高祖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而非“恭王元嘉”。3、李俊民系之才之子,故应为兄弟三人,俊民最小,而非“兄弟六人,俊民最小”。所谓“六人”者,当是之邵之孙、楫之子也,而非之才。

所以,确切地说,李俊民是泽州晋城(今晋城市泽州县)崔庄人,系唐高祖渊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之后。父名之才,生有三子:植、构和俊民,以俊民为最小。

二、李俊民是怎样成为“陵川七状元”之一的呢?

李俊民是泽州晋城(今晋城市泽州县)崔庄人,金承安五年(1200年)庚申四月十二日经义榜也分明标其为“泽州晋城”人。那么,他又是怎样成为“陵川七状元”之一的呢?

从某个角度说,这似乎是一个较为沉重的话题,因为这恐怕涉及到泽州和陵川两县人民的感情问题。泽州县人可能会说:李俊民分明就是我们泽州人,怎么后来又成了陵川的呢?陵川人则会说:我们始终没有否认李俊民是泽州人,可他的确是“陵川七状元”之一啊!我们不仅有数百年来的文字记载,还有许多的实物凭证,难道这些还会有假吗?

我们不妨再换个角度去考虑这个问题:李俊民是泽州人,是泽州状元,这是历史事实;同时,李俊民也是“陵川七状元”之一,这也是历史事实。这样考虑的话,于泽州何损?于陵川又何损?毕竟,李俊民与陵川的渊源也太深了。

1、先从李俊民的身世说开去。

据李俊民于癸卯年(即1243年,时68岁)自撰的《李氏家谱》可知:李俊民确系唐高祖渊第二十二子韩王李元嘉的后裔。“武氏盗国,宗室潜谋恢复,事露,皆被害。”唐中宗在位时,武则天临朝称制,时任泽州刺史的李元嘉响应中宗之诏,图谋起兵反武,谋泄,被武后逼令自杀。元嘉的子孙深感祸及家门,则纷纷逃散至晋城、高平、陵川等地。逃至陵川的一支当时便避居于“距邑东北偏五里许”的姚庄。姚庄,后改称尧庄,以取“上古唐尧盛世”之意,尧庄之名也沿袭至今。陵川民间现在尚有唐高祖李渊便是陵川尧庄人一说(自然是讹传),其因便缘于此。1985年时,尧庄尚有李氏祠堂四处,另外北关村有一处,共五处。遗憾的是,今年7月初笔者到达尧庄时,李家祠堂独剩一处且年久失修了,北关村的一处也业已不存。

在《陵川县志·人物》中,记载的李氏第一个人是李大节:

李大节,北宋陵川人,唐高祖第二十二子韩王元嘉的后裔。志尚高洁,为当代所推崇。生平研习《春秋》、《毛诗》,对天文地理尤为精通。孙李异,曾受学于大愚公,著有《切韵门庭》。

李氏向为陵川望族,李异子李森、李林,孙李晏、李曼及曾孙李仲略、李顺、李仲立皆中进士,俱以文章称著国内。

李异时曾一度迁至高平,李顺时又从高平迁陵川。李氏祠堂在陵川尧庄、北关。

其中提到的李晏是熙宗皇统六年(1146年)经义科进士,是世宗大定年间名臣,为官刚正不阿,屡获嘉奖。李晏告老还乡后,章宗又先后任命其子李仲略为晋城令、泽州刺史,其意即是让他能够就近侍父。李仲略是大定十九年(1179年)进士,曾是李俊民的父母官,按照王云鹏老先生的话说:“在宗法制度十分盛行的封建社会,李俊民必定会与李晏、特别是李晏之子李仲略有频繁的交往。李仲略的胞弟李顺被封为陵川男,又注籍陵川,李俊民与他的关系一定也很亲近。至于李俊民到尧庄寻宗问祖,自然是情理中事。”

2、李俊民的生平究竟如何?

关于李俊民的生平,恐怕我们再也无法从《庄靖先生年谱》中去读得一清二楚了。从去年初春到现在,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为了找到李俊民的年谱,我该托的人托了,该跑的路我也跑了,迄今仍无结果。所以,我只能从自己搜集到的零散的资料中,小心翼翼地去追寻他当年所走过的足迹。

金世宗大定十六年丙申(1176年),李俊民生于晋城县崔庄。是年1岁。

金章宗承安五年庚申(1200年)四月,以经义举进士第一,即得中状元。是年25岁。

金宣宗贞祐三年乙亥(1215年)七月,南迁至河南福昌县侨居。〔后又至嵩山、怀州(今河南沁阳)等地隐居。〕是年40岁。

宋理宗淳祐三年癸卯(1243年)四月初一日,有《李氏家谱》。是年68岁。

蒙古定宗二年(宋理宗淳祐七年)丁未(1247年)八月二十二日,在陵川西溪自书自撰碑文《重修真泽庙记》。是年72岁。

蒙古宪宗三年癸丑(1253年) 初,经刘秉忠推荐,被皇弟忽必烈召见,并欲授以官职,李俊民以“年事已高”婉绝;五月,复召之,并留他在藩邸住了两个月,至七月十二日,才许他辞归,并赐号他为“庄静先生”。同年秋,忽必烈复召之,因李俊民“求归心切”,并未多作停留,正如《晋城县志·李俊民传》所言:忽必烈则下令怀州(今河南沁阳县)、孟州(今河南孟县)和泽州(今晋城市)三州长官对李俊民的衣食起居“一切所需,以时奉赡”,而且要求三州长官定期拜见,“勿忘敬礼”,并对李俊民的缺嗣无后问题,进行了安排,令李仲修(李俊民之侄)为李俊民的直系继承人。是年,李俊民78岁。

蒙古宪宗四年甲寅(1254年) 五月二十七日,忽必烈派人至泽州,请李俊民向他推荐人才,李俊民依之。同年七月二十日,忽必烈再派人至泽州示曰:“庄靖先生呈本州见有进修学业的刘璋、张贤、张大椿、申天佑等,乞劝奖事,准呈。”是年,李俊民79岁。

从李俊民25岁得中状元开始,到甲戌兵火的第二年40岁,其间的15年时间里,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在朝做官阶段,初为应奉翰林文字,后又做沁水县令、长平佥事(一说“沁水县令兼长平佥事”),再后擢为朝请大夫,可是他恶于应酬,漠于为官;一是返乡办学阶段,陵川郝经在《宋两先生祠堂记》中说:“泰和中,鹤鸣先生俊民得先生之传,又得邵氏《皇极》之学,廷试冠多士,退而不仕,教授乡曲,故先生之学复盛。”可见他在晋城兴办教育是很有成就的。                           (未完待续)

李俊民[陵川状元]考(2)2007-03-05 17:41甲戌兵火,泽州被蒙古军队攻占,时年39岁的李俊民亲历了家乡百姓遭受战争抢掠之苦,教育事业也难以维系,遂于次年七月开始躲避兵火,侨居或隐居于嵩山等地。

 “金源南迁,隐于嵩山,后徙怀州(今河南沁阳),俄复隐于西山。”(《元史·窦默李俊民附》)

 “弃官教授,南迁后隐于嵩山。”(《山西通志》)

 “南迁后,隐于嵩山,自号鹤鸣道人。”(纪昀《庄靖集·提要》)

 “遂于次年秋七月,南迁至河南省福昌县侨居。后又至嵩山、怀州(今河南沁阳)等地隐居。”(《晋城县志·李俊民传》)

 “弃官教授乡里,后隐居嵩山。”(《辞海》第995页,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

 “宣宗贞祐二年(1214)南渡黄河,隐于嵩山。”(吴庚舜《李俊民》)

 “遂于次年七月迁至河南省福昌县,后又至嵩山、怀州(今河南沁阳)等地隐居。”(秦海轩《程颢兴乡学与李俊民办教育》,载于《政协论坛》2002年第4期)

以上资料,未必完全准确,但有一个共同的地方是无可异议的:那就是都提到了嵩山。嵩山,真是个教人魂牵梦绕的地方。可是,这个“嵩山”究竟指的是哪一个嵩山呢?

在《陵川县志·李俊民传》(第十一修)中,关于李俊民避兵之事则是这样记载的:

 “金源南迁,避兵于本县嵩山。后迁于怀州,再后隐居西山。”

在该修县志的《大事记》中又有这样的记载:

 “元光二年(1223年),蒙古成吉思汗大将木华黎(本人三月时已病死)的军队攻破陵川。”

甲戌兵火是1214年,李俊民39岁,至1223年木华黎攻破陵川时李俊民48岁,其间相隔整整九年。也就是说,由于陵川所处的特殊的地理位置和环境条件,在甲戌兵火的1214年,蒙古军队虽攻破并占领了泽州,但至1223年的这九年中间,战争的烽烟并未燃烧到陵川境内,此时的陵川仍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同时,与李俊民同宗同族的李氏在陵川不仅是一大望族,而与其同辈的李曼、李晏,长辈李森、李林以及侄辈李仲立、李仲略、李顺等还有不少都家居陵川。所以,无论是从当时陵川相对和平的客观环境上,还是从李氏宗族的血脉情缘上,李俊民避兵于陵川嵩山,不是没有可能的。基于这样的理由,我无法肯定上面其它资料所提到的嵩山就是河南嵩山,更没有充分的依据去否定《陵川县志·李俊民传》中所记载的“金源南迁,避兵于本县嵩山”的正确性。而在李俊民“后迁于怀州,再后隐居西山(等地)”的说法,基本上是一致的。

在《陵川县地名录》(1985年10月版)中也有这样的记载,照录如下:

 “松山大队 在冶头东北2.5公里处。原名嵩山,后因村庄周围的山坡上松林茂密,遂改名为松山。考县志,金末状元李俊民曾避兵于此。为独村大队。有居民204人,耕地583亩。”

陵川本就“民淳俗厚,表里河山”,加之“群峰”、“列嶂”、“万古青苍”,迄至1985年时,才有居民204人,不过40户左右人家,十三世纪初期的嵩山村能有多少人、多少人家?可想而知,当时的嵩山也的确不失为一个避兵的绝好去处。

李俊民在嵩山避兵住了多长时间,迁到怀州、再后迁到西山又分别住了有多长时间,我们无从、在这里也无需去详考。但我们必须清楚:李俊民是何时离开西山的?离开西山后的情况又是怎样的?

《元史》的编纂非常仓促或者说有缺陷,这是史学界所共知的。李俊民值甲戌兵火之后,因其“恶于应酬”、“漠于为官”,于是为了躲开忽必烈的一而再、再而三地召请为官,选择了一条适合自己性格特点的隐居之路。所以在编纂《元史》时,对于李俊民的生平事迹并未像其他的历史名人一样,能够搜集到更多的资料,去作出一个详尽的记载。所以在《元史》中,没有专门的李俊民传,而只是在为窦默(字汉卿)作传时,因为元世祖忽必烈的“朕求贤三十年,惟得窦汉卿及李俊民二人”一句话,才在《窦默传》之末尾,将李俊民附了进去,只有187个字,不妨照录以证其实:

李俊民,字用章,泽州人。得河南程氏传受之学。金承安中,举进士第一,应奉翰林文字。未几,弃官不仕,以所学教授乡里,从之者甚盛,至有不远千里而来者。金源南迁,隐于嵩山,后徙怀州,俄复隐于西山。既而变起仓猝,人服其先知。俊民在河南时,隐士荆先生者,授以邵雍《皇极》数。时之知数者,无出刘秉忠之右,亦自以为弗及也。世祖在潜籓,以安车召之,延访无虚日。遽乞还山,世祖重违其意,遣中贵人护送之。又尝令张仲一问以祯祥,及即位,其言皆验。而俊民已死,赐谥庄静先生。

从中我们无法获取其何时离开西山的丝毫线索。

于是继续从《元史》中查找在《庄靖集》里李俊民文中经常提到的泽州长官段正卿的资料,略有所获:

段直,字正卿,泽州晋城人。至元十一年,河北、河东、山东盗贼充斥,直聚其乡党族属,结垒自保。世祖命大将略地晋城,直以其众归之,幕府承制,署直潞州元帅府右监军。其后论功行赏,分土世守,命直佩金符,为泽州长官。泽民多避兵未还者,直命籍其田庐于亲戚邻人之户,且约曰:“俟业主至,当析而归之。”逃民闻之,多来还者,命归其田庐如约,民得安业。素无产者,则出粟赈之;为他郡所俘掠者,出财购之;以兵死而暴露者,收而瘗之。未几,泽为乐土。大修孔子庙,割田千亩,置书万卷,迎儒士李俊民为师,以招延四方来学者。不五六年,学之士子,以通经被选者,百二十有二人。在官二十年,多有惠政。朝廷特命提举本州学校事,未拜而卒。

这段文字所提供的时间“至元十一年”显然是错的,因为元世祖忽必烈至元十一年,是公元1274年,而李俊民在元世祖中统元年(宋理宗景定元年),即1260年,就已经谢世了。但后面的文字却起码让我们知道,李俊民是段正卿迎请到泽州,出山重新“教授乡曲”的,“故先生(程颢)之学复盛”,所以“不五六年,学之士子,以通经被选者,百二十有二人”,可见其教授成效之著。

在这里,“不五六年”四个字是非常值得加以注意的,它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信息,那就是:他在出山重新“教授乡曲”之后,很可能不过五六年时间。还有一点就是,他在撰写《李氏家谱》时是68岁,其中有这样一句话:“甲戌兵火值甲午二十馀年间,皆物故矣”,也就是说甲戌兵火整整持续了二十年(至甲午),而他的出山只能是在甲戌兵火之后,甲午年应是59岁,出山则是60岁以后的事,加上“教授乡曲”的五六年时间,一位年近古稀的老人,可能还有多少精力去继续“教授乡曲”吗?我们可想而知。

那么,隐居了二十余年,又“教授乡曲”五六年,已经年近古稀的李俊民,是怎样、又是在哪里度过其后来的十多年余生的呢?

答案很简单:寓居陵川嵩山,但偶尔也到当时泽州的晋城等县走走。

我们无法排除李俊民甲戌兵火之后曾经隐居河南嵩山的可能性,或者说在甲戌兵火之后,事实上他的确就在河南嵩山隐居过一段时间,但他的晚年却是在陵川度过的,而且是在陵川的嵩山村。

在《陵川县志·李俊民传》中,是这样记载的:

晚年隐居陵川,《重修真泽庙记》碑是他72岁那年在西溪自撰自书的。

 “晚年隐居陵川”,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下面还有相关论证),《重修真泽庙记》碑上面已经提到过,现存于陵川西溪真泽庙内,且保存完好,即是县志中所说的“是他在72岁那年在西溪自撰自书的”,该碑的最后落款是:

鹤鸣老人撰

时岁次丁未八月二十二日癸卯前进士李俊民书丹

据笔者调查访问所知,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李俊民自撰自书的唯一的一通碑,对我们来说,这实在是一件非同寻常的文物。而该碑并未被收入当时的《庄靖集》中,至于补入之事,笔者也就当仁不让了。

李俊民《庄靖集》中收入的《陵川县重修庙学疏》、《崇安寺重修山门上梁文》(均见于《庄靖集》卷之十)两文,文后亦无确切撰写时间。

以上三文均出于李俊民之手,当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陵川县志·李俊民传》中提到他“晚年隐居陵川,《重修真泽庙记》碑是他72岁那年在西溪自撰自书的”之后,紧接着还有一句话非常重要,那就是:

逝世后,世祖赐谥庄靖。

3、李俊民逝世之谜。

李俊民于金世宗大定十六年丙申(1176年)生于泽州崔庄,卒于元世祖中统元年庚申(即宋理宗景定元年,1260年), 高寿85岁。考《晋城县志·李俊民传》,其中并没有提到李俊民是在哪里逝世的。其它资料也无其逝世的相关记载,包括《元史》在内,最多也只在最后说了一句“卒谥庄靖先生”。而唯独在《山西历史人物传》中,有这样一句话:

景定元年(1260年)死于嵩山,赐谥庄靖先生。

先撇开“庄靖先生”四个字不说,李俊民之“谥”本身就是个问题(下面将专门叙及之)。“景定元年(1260年)死于嵩山”,死于哪个嵩山?河南嵩山?陵川嵩山?其实这个问题不难回答。

李俊民隐居陵川时已是古稀之年,卒年85岁,以其85岁的高龄,凭藉当时的交通条件特别是交通工具,再到河南嵩山去,根本就是没有可能的事,这是其一;其二,从《陵川县志·李俊民传》记载的内容看,虽简约却颇合情理,即是上面已经提到的两句话,连起来就非常明白了:

晚年隐居陵川,《重修真泽庙记》碑是他72岁那年在西溪自撰自书的。逝世后,世祖赐谥庄靖。

这样联系起来去考虑的话,就不难得出结论了:李俊民是逝世于陵川的。笔者就这个问题,也访问过不少前辈和老者。直至现在,在陵川和陵川嵩山村的上了年纪的人中间,也都有这一说法。史学界有这样一句话:“口碑资料也是史学研究的重要资料之一”,正因为如此,有人说李俊民中年时期曾隐居于河南嵩山,年老之后隐居陵川嵩山,是出于一种怀旧心理,对于这种说法,在无确切史料证实的情况下,谁能说不是合情合理的呢?

根据以上的论述,终于可以明白我们的先辈为什么要把李俊民列为陵川状元,使之成为“陵川七状元”之一了。同时,也使我们更清楚了我们的先辈对文人、对文化是怎样的一种尊重,又是怎样的一种崇敬。                                (未完待续)

李俊民[陵川状元]考(3)2007-03-05 17:45三、与李俊民有关的建筑和诗文

陵川实在是个神奇的地方。在陵川,曾经有过不少关于“七状元”的建筑和专门祭祀“七状元”的地方。在县城东南五里许有一座大山,叫菊巘山(山上原有一座规模颇大的龙王庙,故俗称龙王山),山上原有一座高十二层、呈六角形的塔,系清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陵川县令王宏远创建,起因是王宏远在任时, 见陵川文风委靡, 创建此塔, 以图振兴,王宏远之弟王封[氵荥]撰文立碑,名之曰“王公卓笔峰”,现碑亭已不存,但该碑还保存完好。菊巘山脉蜿蜒而西,至县城的狮口处,依次有两座渐次于菊巘山的山峰,都叫状元峰,因为有两座,所以也合而称之为“双状元峰”,而且原来每座峰上都建有一座塔,人称状元塔。离县城最近的一座状元峰,距原来的陵川县城约里许,即是现在人们所说的南岭(俗称小塔岭),南岭上面的状元塔,高六层(一说三层),亦呈六角形。可惜的是,这三座塔在民国三十二年时(1943年)均被毁于日本侵略军之手。

第八修《陵川县志》所绘的陵川古城图中标注的状元峰,即是最小的一座,从图中看到的该座状元塔,塔高六层。在这座状元峰下,原有一座专门为祭祀陵川“七状元”而修建的祠堂,即名“七状元祠”,第六修《陵川县志》有这样的记载:

七状元祠:在状元峰下。祀宋崔有孚,金武明甫、武天祐、武天和、赵安时、赵安荣,郡人李俊民。

 “郡人李俊民”,在李俊民的名子前面冠了“郡人”两个字,也就是说,我们始终都是承认李俊民是泽州人的,只是因为他在陵川住的时间太久了,对陵川影响很大,我们有理由把他与陵川的其他六名状元并列而祭祀之。

陵川旧志即载有一位名叫姚德亮的前人写的一首题为《过七状元祠有感》的七律诗:

过七状元祠有感

事过中原问去因,状元名号七前人。

独夸虎榜先多士,并占鳌头利用宾。

一邑金元乘际会,百年乡国叹殊伦。

闲寻祠庙空山下,若个连茹接凤麟。

清代的石鹓翥(湘潭人)所作的《陵川吊庄静先生》五言古诗,分明就把笔者该文的论点叙述得清清楚楚,录之如下:

陵川吊庄静先生

丹川七才子,先生乃翘楚。高才卓尔雄,早年驰艺圃。

蔡州已沦亡,不肯事蒙古。避迹空山中,浮云视簪组。

嵩岭空蕨薇,荒坟已宿莽。何处荐苹繁?落日空延伫。

在这一点上,清代傅弼(字筑岩,陵川人)的见识也与之相同,他在自己的《陵川赋》中有这样一段话:

寓贤之磊落,则有如元好问比黄公苏子,申环金拟璞玉良琼。路尚书称品齐包拯,李状元号庄靖先生。清直无如宋董沔,教化谁匹魏继隆?捍卫莫若元张黼,勤政首推明任通。天非循吏名宦之卓异者乎?通真子风雨立化,乐真人跨鹤上升。珍讲王禅机洞晓,都进士医政独矜。夫非技术方外之奇谲者乎?

他把李俊民列入陵川之“寓贤”,说“李状元号庄靖先生”,也充分证明李并非陵川人,而是寓居陵川的贤人之一。

 

关于两座状元峰,古代文人多有吟咏,此录两首见示:

双状元峰

       严炳元归安人

七子金貂七叶荣,一家更占两魁名。

兹峰留得芳馨在,山鸟喧传胪唱声。

双状元峰

       韩 彬前 人

山城匼匝绕崇墉,双乳中撑剑气冲。

七子钓鳌三岛外,至今争说状元峰。

很显然,“七子金貂七叶荣”、“七子钓鳌三岛外”之句,无疑都指的是陵川“七状元”,而李俊民正是我们所说的陵川“七状元”之一。

王云鹏老先生说:“过去县城的文庙和会馆,都敬有陵川七状元的位牌”,这些都足以证明李俊民与陵川的关系确是有着极深渊源的。

四、也许是题外的话

1、忽必烈给李俊民的赐号,一说是庄静先生,一说是庄靖先生,一说是李俊民生前赐的,一说是李俊民卒后赐的。依笔者之见,当是忽必烈于蒙古宪宗三年癸丑(1253年,时李俊民78岁)五月召之、留他在藩邸住了两个月后的七月十二日许他辞归时赐的,并且是“庄静先生”四个字,而非“庄靖先生”。《晋城县志·李俊民传》中对此所记甚详,只是也记作了“赐他号为‘庄靖先生’”;《元史》中虽记作“庄静先生”,前面却加了“卒谥”两个字,误。一般地讲,卒谥多为两个字,是皇帝根据死者一生的事迹赐给王侯、贵族、大臣们的称号。而忽必烈此时只是以皇弟(宪宗的弟弟)的身份开府于金莲川,他赐给李俊民的号是四个字,并且尊称之为“先生”,由是可见。至于后世因何改“静”为“靖”字,“静”与“靖”有通意,其它原因则不得而知。

2、《晋城县志·李俊民传》说,李俊民“幼时在河南学习程氏理学”,似为主观臆断,《元史》中所言李俊民“得河南程氏传受之学”,应以此说视为可信。因为程颢(字伯淳,人称明道先生,河南洛阳人)于1067年任晋城县令时,在任的三年当中,最突出的政绩就是办乡学、兴教育,他是北宋时期程朱理学的奠基人,程氏理学在晋城及其周边地区都是相当普及的,不存在李俊民到河南学习程氏理学的必要。

3、该文旨在考证李俊民被列为“陵川七状元”之一的历史原因及其有关的生平事迹,而绝无与现在的泽州县争不争状元的意思,所以该文首先提出并予以证明的第一个大问题就是“李俊民究竟是哪里人”。李俊民也曾做过沁水县令、长平佥事,并没有在陵川做过官,也在其它地方侨居或隐居过,而为什么又独被称为陵川状元,其理由何在?这也正是该文的中心议题。

4、一代大家元好问,从14岁起即就学于陵川郝经之祖父郝天挺门下,时间长达6年之久,而并未被列入《陵川县志》的历史人物篇,这不是陵川人知趣,而是陵川人在编修县志时的一大缺憾。

5、陵川郝经数百年来都被江苏仪征列为当地的历史名人,是仪征“三贤祠”中供奉的“三贤”之一;河北保定也同样把郝经列为当地的历史名人,保定的“二贤祠”、“三贤书院”,郝经都在列其中,霸州则更甚,把郝经列为当地的第一历史名人,这些都是很开明的做法,他们的这种做法是非常值得赞赏和需要我们学习的。

总而言之,历史文化人物是有地域性的,这是客观的存在,但历史文化是没有地域性的,也不应该有地域性。因为,文化传承的不仅仅是一种历史,更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民族的精神,也更应该成为世界的、人类的一种精神,但最重要的,首先是我们的精神。

2004.08.23午时落笔于清荷斋中

值得陵川人永远纪念的12位县令和1位县丞2007-03-04 18:20值得陵川人永远纪念的12位县令和1位县丞

    陵川史料,从记载第一位县令——唐·崔琛,到清朝的最后一位县令——李锡金,共记载了185位县令(不包括失载的)。其中唐1位,宋9位,金3位,元26位,明68位,清78位。然而,能够让陵川老百姓象神明一样把他们的名字请进明宦祠进行敬奉的,却只有13位(包括1位县丞),我们应当对他们有所了解。他们的名字是:

唐  崔琛

宋  吕由庚  董沔

金  田居敬  魏致隆

元  张黼

明  孙磐  袁淮  孙绍先  杨时盛  王肇生

清 胡拱枢(县丞)  孙必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