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研发激光陀螺历程:表面加工精度优于纳米级|激光陀螺|龙兴武

 心明显 2014-06-23

罗晖在陀螺测试间与学员交流。 何书远摄

原标题:方寸陀螺竞显英雄本色

战争年代,军人为国,当马革裹尸,血洒疆场。

和平时期,军人报国,该如何作为?

瞧,高伯龙院士走来了。每天清晨,他穿着黄胶鞋,踩着校园小径走向实验室,43年如一日,他攻关的脚步如时钟一般精准。

瞧,龙兴武教授走来了。无论何时,他总是步履匆匆,充满着激情和力量,即使身患癌症后,他也没有放慢自己的脚步。

瞧,罗晖、张斌、黄云、金世龙走来了。无数个日夜攻关中,白发悄然爬上了这些昔日青春小伙的鬓角……

这,是国防科大激光陀螺创新团队三代人用43年执着坚持书写的一份生动答卷——他们虽然没有在训练场上挥汗如雨,没有在雪域高原站岗放哨,但他们的付出,丝毫不亚于在战场上披肝沥胆的共和国军人。

整整43年,他们不懈地创新攻关,创造了世界激光陀螺领域里的“中国精度”。该校一位90后新学员在网上发帖:“苍茫神州大地,今日英雄何在?是他们——校园里,这一张张平凡而亲切的脸庞。”

如今,追寻他们43年的创新足迹,宛如在聆听一首嘹亮的军歌。这首歌,是用军人特有的忠诚填词,用军人的无私奉献谱曲,用军人的勇于拼搏歌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