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人生(271---300) 尚贵中
271、虽未享过大福,但也没吃过大苦,平平安安、顺顺当当地度过了一生的人,决难称得起是一个有大志者。 272、一滴水融汇在江河里虽证明了它的存在,但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却是它奔腾着激起浪花的时刻。 273、人生如流水,默默地流淌和奔腾澎湃,最后的归宿都是大海。风平浪静、水波不兴固然有很多人喜欢,而“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则更为壮观。 274、一个人在一生中若不曾有过值得回味的几个“镜头”,当他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今人和后人是很难记住他的。 275、过分计较世俗庸人褒贬的人,实际上已经把自己归拢于世俗庸人的行列了。 276、为父母者,未见不爱子孙而爱他人稚童;为官者,未见不爱妻儿老小而爱人民大众。为人,必先自爱然后才爱他,若无自爱之心更有何资本爱他? 277、学问多者同学问低者聊天,学问低者能领悟到“高见”,而学问高者往往也能从学问低者的言谈中获得“高见”,为何?只因知识的海洋里门类繁杂,学问高者和学问低者只要专的不是同科,任何人都会留下知识的“死角”。 278、历史本来是最公正的,有些历史之所以不公正,其错不在历史,而在记录历史的人执笔时揉入了不公正的个人好恶。 279、古今中外,有志于事业者不可谓不多,细考起来,失败者远远多于成功者。若失败者知道了这个比率而心安理得,那失败者的失败则是必然的;若能将失败的经验教训加以总结,留下一面镜子给后来者,亦不失为一件功德。 280、人们从事的事业并非都是一分耕耘就能得到一分收获,有时候一分耕耘连半分收获都没有。 辛勤的耕耘虽然不一定就会有理想的收获,但它毕竟给你带来了收获的希望。如果怕没有收获就不进行耕耘,那么,收获的希望就彻底完蛋了。 281、高尚的人品和孜孜不倦的创业精神是一笔莫大的精神财富,若能将其传承给子孙,何愁不能“百世其昌”! 282、假如把历史上干过一番事业的人看成是参差不齐的一座座山峰,你若是有心人就一定会大体上记得山峰的标高。然而这标高并不是恒定的,他将随着时光的推移而不断更新你的记忆。 283、若享口福,必得有食欲,青少年食欲好,易享口福;老年人大多食欲不济,口福便享得少了。 有些享受的事儿,绝不都是“老少皆宜”。 284、躺在华美床上的人不一定就比躺在简陋床上的人睡的香。 285、敢于发表言论,虽有自我炫耀之嫌,却是自信之人;遇事不论是非,虽有持重老成之誉,终归少利他人。 286、淡泊能明志,一生淡泊志不明;宁静能致远,一生宁静远几何? 287、失败并非全都可耻,但失败者都应“知耻而后勇”;成功实在可喜可贺,但成功者须知“天外尚有天”。 288、一个人若不经历年轻时的血气方刚、创业拼搏,则很难成就年老时的心平气和、知足常乐。 289、人在忙碌的日子里,能忘掉烦恼,使生命充满生机;人在闲暇的日子里,易滋生贪欲,常感到岁月难熬。 290、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学做任何事都会专心致志,自觉有恒;没有兴趣,却又无奈地去学做事情,其结果常常会穷于应付,成效迟缓。 291、一个人只有常将众人放进心中或追求“我在众人心中”,才算具备了做一个领导者的起码条件。 292、创业时时时不忘有我,利益分配时常常心里无我,这种人是极少数的。正因为有了极少数这样的人,才在人类历史的各个阶段上出现了精英和圣贤。如果人人都是自私自利的,“人吃人”的模式将会使地球上“无人”。 293、成功日常想无功日,务求功德圆满;得意时莫忘失意时,牢记谨慎谦虚。 294、称得上一代伟人者,必是那个时代立大志、做大事成功的人,而历代有志且事业有成者,虽无缘做大事成伟人,却也成就了很多圣贤。 295、父母教育子女的义务是让子女“走正道”,有些做父母的虽然在年轻时走了一些“歪道”,但却能对子女严格要求,此类父母可钦可敬;而有些做父母的年轻时走的“歪道”尽人皆知,自觉没资格管教子女,此类父母实属错上加错。 296、子女若因为知道了父母曾经如何如何就轻视父母对自己的正义教诲,这样的子女日后的“如何”程度有可能比其父母当年的“如何”更甚。 297、生活中,尽量使冷藏箱多装一些东西备用,空着就应断电;人活着,大脑就应多存一些知识,大脑空这人就成了行尸走肉。 298、舒心的日子使人感到一忽儿又是一年;烦躁的日子使人感到度日如年;没有盼头的日子使人感到一年不如一年;播种希望的日子使人感到挺好的今年还有更好的明年。 299、一个不自尊的人却偏要别人尊他,正好比满身臭气却硬要人说他香一样。 300、无志后生不足畏,有为耄耋真丈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