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治理 “禁烧”措施得力埇桥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启动以来,全区上下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面打响“禁烧”大会战,力保不现“黄泥天”。 未雨绸缪,超前谋划。区委、区政府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使命担当意识,立足早字,超前谋划,时不我待,不等不靠,于5月份及早召开了全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千人“誓师大会”,吹响禁烧“集结号”。区成立了以区委书记孙勇任第一组长,区长刘博夫任组长的高规格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土甬桥区秸秆综合利用和禁烧工作实施意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誓保任何地点、任何时间“不着一把火,不冒一股烟,不留一片灰”零火点的工作目标实现。 宣传造势,攻心为上。全区通过宣传车、条幅、短信、电视、广播多种方式,对广大群众宣传“清洁空气、人人有责,秸秆禁烧、从我做起”。对村民宣传“点火必惩罚,不烧有奖”;对农机手宣传“茬高不付钱,购机有补助”。同时,发放“五个一”宣传材料,即每个农户一封禁烧公告,每个村民一封公开信,每个学生一张家长一封信,每个机手签订一份承诺书,每个农民一份高茬播种技术彩页,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全区形成了不能烧、不敢烧、不愿烧的社会氛围。 一线紧压,全线跟进。全区绷紧秸秆禁烧高压态势,各级层层签订责任状,区直单位抽调80%人员进驻到村,下到一线,拉紧“网格”束力,落实田块包保。各村成立了由村两委成员、青壮劳力组成的禁烧巡逻队和秸秆清运专业队、应急分队,同时配备了消防器材、汽油抽水机、喷灌机等各类灭火工具,一级备战迎禁烧,全力确保“零火点”。全区上下责任捆绑,同心同力,切实做到区四大班子领导干部包到乡镇、乡镇干部包到村、村组干部包到户,形成区、乡镇(街道)、村、组四级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 “问责”利剑,严格奖惩。区委、区政府制定严格制度,高悬“利剑”。强化问责,建立领导责任机制;依法行政,建立执法监督机制;科学预警,建立监测监控机制;防患未然,建立应急处理机制。全区成立九个督查组对全区秸秆禁烧工作进行全方位高频次巡视,一天一督查,一天一通报,严督实导,铁腕治烧。对全区发生“第一把火”的乡镇(街道),将免去火点所在地乡镇 (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乡镇(街道)包保班子成员的职务,扣除全部保证金,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还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检讨;乡镇(街道)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包保班子成员一年内不得交流、提拔、重用,并在年底考核中对所在乡镇实行“一票否决”。区直部门包保负责人责任捆绑,同奖同罚。 强化服务,源头治理。区邀标采购秸秆粉碎机4000台,高茬免耕播种机3000台,秸秆打捆机300台,装备到所有农机,发放到所有村组。严格秸秆茬口必须在15cm以下,严格秸秆清理标准,做到田间净、地头净、路边净、沟边净、树下净、庄里净“六净”;同时全区成立了2000多个助困小分队,帮助在外打工、留守家庭无劳力困难户、军烈属等困难群众搞好午收夏种,抢时抢墒,以“种下去”为标准检查验收秸秆禁烧工作。同时区财政拿出2000万元对全区秸秆禁烧工作实行以奖代补,提高农机补贴额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