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孟珙家世源流述略

 东莱愚公 2014-06-24

 

孟珙之父为孟宗政,仕南宋,守襄、蜀为荆鄂都统制,累赠太师永国公,谥忠毅王。卒葬今大冶市灵乡镇清水潭(灵乡镇原为灵溪乡,属古武昌县即今鄂州)。

孟宗政生有九子:玺、琛、璟、珙、 玘、璋、珠、璇、瑛。皆仕宋为显官。其第四子孟珙,仕南宋,与其父孟宗政皆有传于《宋史》、《武昌县志》、《鄂城孟氏宗谱》中,史称为名将。孟珙自号“无庵居士”,卒葬鄂州市涂家垴金紫山(今梁子湖区公友茶厂)。生子二:孟之经、孟之缙。

孟珙长子孟之经,在宋为荆鄂都统制,生子八。其第八子孟汉,即鄂州市孟氏直系之祖,孟汉在元代为永州府祁阳县令,遵父孟之经临终遗命云:“毅(孟宗政)、襄(孟珙)二公,俱葬武昌。毋舍先公丘墓,远徙他所”。及孟之经殁,亦葬于武昌县球山。

孟汉生子三:、松、柏。孟生受益,益生谷铭。孟谷铭生五子,即今鄂州孟氏宗族五大房,史上曾分为“东孟”和“南孟”,清中期后又合系为一。《鄂城孟氏宗谱》称:鄂州孟氏,为亚圣孟子后裔。“族在鄂城”,自孟汉始焉。

孟氏历史上已沛然成为本邑大姓家族之一。其家族名人辈出,如孟嘉、孟陋、孟宗政、孟珙、孟、孟习孔、孟登、孟人吉等。人品德操堪称鄂邑楷模,所建树的功勋业绩,亦彪炳华夏。

自明以后,鄂州孟氏代有传载邑志,今选录于后。 

孟,字元吉,永乐举人。授广东香山(今广东中山)知县。廉政为官,升太原府(今山西太原)同知。

孟庭柯,字培之,正德进士,授大理寺少卿,升云南参政。子孟仿。

孟仿,字思哲,由嘉靖举人授兴安(今广西)知县。在任疏浚水渠,灌溉数万顷农田,士民感悦,号所浚渠为“孟公塘”。年七十余卒,祀乡贤。子孟绍庆,字谷余,进士,除户部郎,历任建昌知府,升云南右参政。以征功转按察使。孟绍席,恩贡,江西彭泽知县。孟绍勋,号中沙,副贡,授江西袁州府教授。

孟登,字诞先,读书强识,倜傥负奇气,由举人署兰阳教谕,授云南腾越州(今云南腾冲)知州。著有《〈诗经〉匡说》、《史纲韵语》、《壮心草》诸书行世。

孟绍序,号耕虞,少博学,弱冠以恩贡授彭泽(今江西彭泽)县令。潇然自远,奸弊自绝、民不乐讼。解组绶归,一邱背郭,诗酒咏歌,陶然自乐。著有诗文行世,诗多汉魏音。

孟(1540-1621),号莲湖,少孤,抚于祖父。豪爽高迈,不乐仕进。祖父见背,事继祖母以孝闻。万历八年(1580)、十七年(1589)两灾,殍谨藉道,孟莲湖罄产赈济,所活数万人。还资助修葺西山寒溪寺、城东报恩寺,桥梁道路等。其事迹载《武昌县志》和家谱中。年八十余卒,葬葛山东麓孟家畈(有碑记)。子孟习孔、孟心孔、孙孟道翼、道宏(亦为弘)、道一、道行等,各有传。

孟习孔,字鲁难,孟莲湖长子,万历进士,授广东香山知县。晋太仆寺少卿。与竟陵(今天门)谭元春友善。谭元春为其作《孟习孔墓志铭》。

孟心孔,字我岩,号邹难(1567—1621),孟莲湖次子。笃学嗜古,少补弟子员,明万历甲辰岁贡,初任山东登州府(今山东蓬莱)、宁海州(今山东牟平)同知,爱民如子,值岁旱,赈灾救旱,全活饥民数十万众。著有《后鸣草》。

孟道翼,字高是,太仆卿孟习孔长子,少随父任,留心经世务。太学生,任儒林郎。由两淮盐运判,晋光禄署正,遂告归侍养。崇祯十三年(1640),大饥,道翼变产得三千金,散济灾民。

余后,孟道一、孟道行、孟鼎第、孟绳祖、孟绍甲、孟道弘、孟易吉、孟进、孟人吉、孟世魁、孟光虎、孟光第、孟见齐等名人均各有建树。其后世孟继旦参加辛亥武昌首义,后被湖北军政府委为麻城县知事。鄂州孟氏,杰出人物,代不乏人,不胜繁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