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海东盛国”渤海国的兴亡史:消失的华夏东北古国

 小记历史馆 2014-06-24

    而投奔中原地区的,史书只记了三批:第一批在954年(后周显德元年),乌思罗等率30人投后周;第二批在979年(宋太平兴国四年),有酋帅大驾河率小校李勋等16人、部族300骑归北宋;第三批在986年(辽统和四年)“渤海小校贯海等叛入于宋”。 

    逃入女真地区的,史书未具体记其数字,然据《辽史》说渤海人在被南迁时,“或亡新罗(即高丽)、女直”,即使没有逃往高丽的人数多,但为数当不下万计。 

    契丹贵族强迫渤海人迁离故土,主要的有两次:一在阿保机攻下扶余府和忽汗城后,将渤海大氏王族和战争中俘获的军民迁到辽上京临演府周围;二是928年(辽天显三年)东丹国都南迁,大批渤海人同被迁至以辽阳为中心的辽东一带地区。经过这两次大迁徒,渤海5京15府的居民大多数不在原住地,大体为:上京龙泉府居民一部分被迁到辽临潢府西,即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境,大部分徒居今辽宁省辽阳市及附近地区;中京显德府民少数远移至夕老哈河流域,多数被分散在包括北镇县在内的今沈阳市与辽阳市一带;东京龙原府的渤海人被迁到今辽宁省凤城县附近;南京南海府民被移居以今海城市为中心的营口市至鞍山市地区;西京鸭禄府被俘者被迁到辽临潢府南;扶余府被俘者被迁至临潢府西;鄚颉府民部分迁到今辽宁省昌图县西北;定理、安边二府居民被南徙今沈阳市及其以北地区;率宾府部分居民被分别迁往辽宁省盖县和北镇县境;东平府民被分散至辽宁省新民、开原、康平等县一带;铁利府部分居民被迁至辽上京西北和今西拉木伦河附近、长春市北、沈阳市西南的浑河北;怀远和安远二府民被移居今铁岭市及辽河上游地区、吉林省浑江市北。迁至上述地区的渤海人户,约94000余户,470000余口。 

    除了外逃和被强迫迁离故土的外,尚有约2万户10万口左右的渤海人留居故地。 

    公元1114年女真首领阿骨打起兵反辽后,对辽管辖下渤海人在用武力兼并的同时,以“女直、渤海本同一家”为号召招抚,于是渤海人纷纷倒戈,降于女真。女真贵族将其能为兵者编为渤海军,他们在金代跟随女真人转战各地,住在今辽阳市一带的五千余户渤海人及3万“胜兵”,“金人虑其难制,频年转戍山东,至辛酉岁(1141),尽驱以行”。1145年(金皇统五年),金熙宗??理。1177年(大定十七年),金世宗完颜雍诏禁渤海男女婚娶沿用旧俗。女真贵族的这一系列措施,使渤海人在金中期以后,不再以一个独立的民族共同体活动,分散在金统治区内的渤海人,逐渐与女真人融合;在金亡以后,大多融合于汉族。 

    今天故国早已灰飞烟灭。我们只能从她留给我们的遗迹中来发现她的文明与辉煌,来回顾她229年的春秋故事。 

    渤海国上京故城,俗称东京城,又作忽汗城、火茸城、古大城、沙兰城、讷讷赫城、讷佛贺城等。故城地处今宁安市东京城盆地之中,四面环山、三面水绕,远山为屏,近水成堑,山河险固。故城所处之地平坦开阔,江河纵横,城沃山饶,宜于耕垦牧猎。 

    根据考古发现,上京故城规模宏大,由外城(廓城)、内城(皇城)、宫城(紫禁城)及内苑等部分组成。俯视这近16平方千米的故都遗址,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舞台,满族的先民粟末革末革曷人曾经在这里演出229年。城内的残砖断瓦俯拾皆是,有的刻印着文字,有的琢磨着花纹,有的挂染着采釉,它们就像剧后遗失的道具,仿佛还在演奏着1000多年前的历史乐章。它是悉仿唐都长安模式设计营筑的大城,因此上京城可谓牡丹江畔的小“长安城”。 外城呈长方形,东西宽,南北窄,与唐长安城形制基本相同。城垣以土筑为主,间有石筑,外城垣周长16千米,现已知有11门,南三北四,东西各二门。外城内的北部正中筑宫城、内城和内苑。外城区有5条大街与外城9门直接相通。其中有一条中心大街(朱雀大街)是全城的中轴线,经起内城南门(相当于长安城后城朱雀门),全长2100米,街宽110米,直通外城南门,把全城分为东西两城区。另外还有6条街道5条大街纵横交错,将城区分为若干区域,其内开辟里坊,外筑坊墙,内辟曲巷,修建院落。民居、寺院等建筑在坊区。据考古调查及文献资料考证,上京城约有82坊。 

    宫城在故城北部成中,平面呈规整长方形,城垣周长2.5千米。宫城分东西中三区,中区有一座门址和五重殿址。宫城东侧有禁苑和离宫遗址。内城在宫城之南,由于建制、布局与唐长安城和洛阳城中的皇城十分相似,故称其为皇城。在故都遗址的周边还有渤海国时期的桥址、窑址;以及当时上京辖下的府、州城址和防御外敌的城墙址;还有由故都通向外城的驿站和道路遗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