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沈阳元素:《红楼梦》中的文化瑰宝

 金品之文集 2014-06-25

  刚刚亮相的《沈阳地域文化通览》一书揭秘——《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续写者高鹗、
         最早刊印者程伟元等都与沈阳有缘,专家认为——

 

 

                            

          沈阳元素:《红楼梦》中的文化瑰宝

 
                                                       《沈阳日报》 2014年1月28日星期二 
 

                                                   
 
 
 
 
  中国古代文学四大名著的研究一直很火,其中对《红楼梦》的研究更成为令人瞩目的“红学”。2014年1月中旬出版,由沈阳市文史研究馆编著的《沈阳地域文化通览》让人眼前一亮,书中提到《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续写者高鹗、最早整理刊印者程伟元、最早评论者裕瑞都与沈阳有着深厚的渊源。1月26日,记者采访了该书编委之一徐光荣,他说:“完全可以说,《红楼梦》是独树一帜的盛京文学的组成部分,沈阳元素也是《红楼梦》中的文化瑰宝。”

                                             

沈阳元素:《红楼梦》中的文化瑰宝



  《红楼梦》中沈阳元素处处可见

  一唠起《红楼梦》中沈阳元素,徐光荣首先提到了作者曹雪芹。曹雪芹,名霑,字梦阮,号雪芹。他到底是哪儿的人?一直有争论。但据冯其庸、周汝昌先生的研究认为,曹雪芹家族之始祖是正白旗满洲包衣佐领下人曹锡远。据《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卷七十四附载,关于曹雪芹祖先曹锡远的记载条目如下:“曹锡远,正白旗包衣人,世居沈阳地方,来归年份无考。”而曹雪芹上世族祖、沈阳中卫指挥曹辅和曹铭还曾为重修沈阳长安寺捐过款。

  过去一直认为《红楼梦》后40回的续写者是高鹗,对于他的籍贯也是众说纷纭。但近几年,研究人员发现了他参加科举时自己填写的履历表,其中祖居地填写的是“沈阳三台子。”而现今沈阳城北的“三台子”仍在,按当时八旗驻守分布,这里也正是正黄旗和镶黄旗的驻扎地,而高鹗也是镶黄旗人。

  《沈阳地域文化通览》还披露,最早刊印《红楼梦》120回本的程伟元也在沈阳生活过。徐光荣对记者说:“据研究表明,高鹗曾与程伟元一起整理的《红楼梦》程甲本刻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嘉庆五年(1800年),时宗室晋昌授盛京将军,程伟元作为他的幕僚来到了沈阳。”另外,最早评论《红楼梦》的人物是宗室裕瑞,他于嘉庆十八年(1813年)因林清攻入皇宫案被发配盛京,永不叙用。于是,他在沈阳生活了25年,直到68岁去世。在沈阳期间,他写下了17篇评论《红楼梦》续书的文章。

  值得深入挖掘的沈阳元素

  与《红楼梦》关系最为重要的人物都与沈阳有关,因此,对他们加以全面深入研究,也会对《红楼梦》的研究起到重要的作用。

                       沈阳元素:《红楼梦》中的文化瑰宝
                                          徐光荣

  徐光荣告诉记者,在他编写的《辽宁文学史》中,对《红楼梦》里的沈阳元素有更多的阐述。包括书中的生活场景、方言、民风民俗等多方面,都是根植于辽沈地区。比如,东北地区冬天冷,家家都住火炕。而在《红楼梦》后四十回里就多处提到炕,而且很多活动也是在炕上进行。《红楼梦》97回就写到:“黛玉点头,意思叫挪到炕上来。雪雁只得端上来,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再就是《红楼梦》中的方言使用,在《辽宁文学史》中也特别提及。《红楼梦》中出现过几百个方言词语,其中沈阳方言少说也有百八十句。例如“把头碰的生疼。”“起来又要抖搂着了。”还有家雀儿、擤鼻涕、畸角、疤瘌等词语。徐光荣认为,加强对《红楼梦》中沈阳元素的挖掘、研究,会对提升厚重的沈阳历史文化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本报记者 陈凤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