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弘扬传统美德的代表-仁义礼智信

 王兆善 2014-06-25

弘扬传统美德的代表-仁义礼智信

  •   中华民族的新道德必须与中国人意识和潜意识中的传统美德相承接,才能生根成活,才能持续发展。这样做也便于将潜藏于国人心中的传统美德复苏起来,培育起来。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传统美德”。这是经过几十年、近百年的曲折才总结出来的正确方针。如果再说具体一点,以什么德目代表传统美德呢?我以为,作为整体德目,可以“仁、义、礼、智、信”这“五常”为代表。 

      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由此“四心”产生的“四端”是人之常道。西汉时期的董仲舒首先把“仁义礼智信”作为整体道德要求概括为“五常之道”,东汉建初四年(公元79年)的白虎观会议之后,“仁义礼智信”被官方确认为整体德目“五常”。常者恒也,古人认为其精神可以超越时空永恒。在宋代,这五常就已经被整合成为一个整体道德体系,在中华伦理道德体系中一直居于核心地位。五常不仅是五种具体的核心道德项目(德目),成为其他诸多传统美德的“母德”、“基德”;而且形成并高度概括了中华传统道德的核心价值理念和基本精神。作为中国传统伦理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在华夏神州已影响人们两千多年,贯穿中华伦理和中华文化的发展中,成为民族精神的构成元素,成为全世界华人文化的根,是中华文化能发挥凝聚剂作用的重要因素。 

      道德观念植根于一定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基础,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传统美德的合理内核包含着具有相当普适性的内容,但也要经过现代转换,才能适合当今新时代而得以传承。而只适合封建时代的那部分内容,就应当或予改造或予扬弃。仁义礼智信在当前仍有顽强的生命力,弘扬它们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基础,经过我们的现代诠释,不但可以适应现代社会,包括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而且可以对市场经济所诱发的如过分重利等观念和风气,起某种调节和抑制作用。中华传统美德所重视的群体和谐精神,与西方道德文明所突出的个体人格精神,也可以“优势互补”,互相调节整合,这对于制约个人主义和极端自由主义倾向,将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试对仁义礼智信作粗浅的诠释: 

      仁 仁是中华民族道德精神的象征,孔子倡导“仁者爱人”,并把仁爱由亲人推广到所有的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仁几乎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德和恒德,不仅是最基本的、最高的德目,而且是最普遍的德性标准,成为传统道德理念。至今仍称有德者为“仁人”,骂无德者为“不仁”。在中华文化中,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特性。以仁为核心形成的古代人文情怀,经过现代改造,可以转化为现代人文精神,成为“以人为本”的精神资源。 

      世间万物万事中,人是最宝贵的,人是社会的惟一主体,是万物之灵长,宇宙之精华,是最应当受重视、关心、尊重、爱护的,是高于一切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我理解为:对人的价值、人格尊严的尊重,一方面千方百计改善和提高人的生存状态、生存意义和人生境界,另一方面构建高尚的人类价值体系以引导人如何做人。长期的封建社会和封建观念就是不把人当人,只重权力不重人;到了资本主义那里则是只重金钱不重人,使人异化为物的附庸。要铲除这种人类不自爱的思想恶习可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在物质生产还不能充分满足人需要的历史条件下,在人类还不能平等相待的历史条件下,重权不重人、重物不重人、重钱不重人的恶习总会或此或彼露出头来。冷漠、缺少爱心,已成为当今的社会病,比如因没有谈好价钱,竟然见死不救,睁着眼看活泼泼的生命被吞噬。面对这种现实,我们应当大力弘扬和培育人文精神。而现代人文精神应是现代道德的重要基本元素,甚至是核心。 

      义 义者宜也,是合宜、应该的意思,是作为人,应该遵循的最高道义,应该依归的人间正义。把义作为人的根本特点和基本价值取向,是中华道精神的精蕴。在中华文化中,义是人的立身处世之本,是人之为人的根椐,对人生的终极目标和根本价值的思考与追求,体现为对义的思考与追求。义与仁并用为道德的代表:“仁义道德”,“仁至义尽”,“假仁假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义成为一种人生观、人生价值观:“义不容辞”,“义无反顾”,“见义勇为”,“大义凛然”,“大义灭亲”,“义正辞严”。义是人生的责任和奉献,义诊、义演、义卖、义务……,至今是中国人崇尚道德的代名词表现。 

      “义”与“利”关系的处理是价值观的核心,至今仍是道德的试金石。见利思义、以义制利、义以为上,是重要的中华传统美德,在市场经济中尤应大力提倡,以此来抑制见利背义、要利不要义、赚昧心钱、发害人财等道德沦丧之风。 

      礼 礼是中华文化的突出精神,其主要作用是规范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礼的观念比较复杂。在政治制度层面,作为等级制度和伦理秩序,旧时的“礼制”和“礼教”,其特定的具体内容已经不适于今,应当扬弃。在精神文化层面,孔子说“内仁外礼”,礼与仁互为表里,人心爱人、恭敬谦让,是礼的内在精神,重礼是“礼仪之邦”的重要传统美德。《公民道德健设实施纲要》中20字基本道德规范就有“明礼”。 

      “明礼”从广义说,就是讲文明。从狭义说,作为待人接物的表现,谓“礼节”、“礼仪”;作为个体修养涵养,谓“礼貌”。这些行为规范都是提升人类道德修养和文明水平的途径,已经成为一个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一种表征和直观展现。北京迎奥运正大力开展礼仪教育。用于处理与他人的关系,谓“礼让”。如果一味讲竞争,就像一味讲斗争一样,会导致偏差。礼让与竞争是辩证的两面,应同时讲,才可能和谐。 

      “礼之用,和为贵”。“和”是礼的最高境界,其价值取向为“和谐”。继承发扬礼,不是恢复旧时的等级伦理,而是要构建在人格平等基础上的人际行为规范,以达于和谐。 
    智 智在传统美德中主要指明辨善恶是非,并能力行。孔子就以“知、仁、勇”为三达德,“知”通“智”,明智可以知仁遵道、明辨是非善恶。“智”从道德智慧可延伸到科学智慧,把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结合和统一起来,这是我们今天仍要发扬的。科学发展观是治国的智慧。创新精神是智慧的重要品格。 

      “信” 信是做人的根本,也是社会正常运行的道德基础。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诚信被儒家称为“进德修业之本”、“立人之道”和“立政之本”。讲诚信是中华民族共认的价值标准和基本美德。信用危机绝不仅仅是商业危机,而且是深刻的道德危机、精神危机;它不仅破坏经济,而且腐蚀人心、涣散社会、毒害民族。《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把“诚信”列入20字基本道德规范中,并将它作为当前着力抓的重点,是非常正确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由家至国至天下,一切从修身做起。而修身的起点是“诚意正心”,要从根本的心、性修养起。“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心性是内在的,根本的,修养内化到心性才算修养到家,所以也是修养的目标。这也是古代的改造主观世界。心性不正,学一些政治用语,那只是外在的,只用来修饰门面,这就叫不诚。古人强调“诚为本,术为末;诚则人多自附,术则物终不亲。”这是对的。现在社会上有一股风,津津乐道如何弄权术、耍手腕,介绍历代名人的“谋略”、“智慧”、“权术”的书一套一套层出不穷,充斥书摊,有的简直就是改头换面的“厚黑学”,却美其名曰“领导艺术”。干部、政治家,尤重真诚,只有真诚才能取信于民,提高公信力,推动社会风气好转。弄权术可以耍弄人一时,但“终不亲”——被人民和历史所疏离。文学艺术中曹操“奸雄”形象之遭唾骂,就是证明。舍“诚”逐“术”是“讲正气”所应拒斥的,如果让它占了上风,我们的民族正气就遭玷污了。可怕的是受污染的一部分人还总以能耍手腕、善诡辩为聪明,笑诚实人是书呆子、傻瓜。这是善恶是非颠倒的大不智。 

      以“五常”为传统美德的代表,既不是说其中没有旧时代的烙印和封建性的糟粕,也不是说它已把传统美德全部包括。道德观念和道德人格的养成是整体性的。同一道德系统中各个德目之间的道德精神是相通的。古人说忠臣出于孝子。在家是孝子,一般说,在朝就容易是忠臣,因为忠与孝其道德精神是相通的。道德建设并非把德目列的越多越全就越好,而是要着重抓好基础性的母德或基德的养成,那样就可以收到举一反三、一通百通的效果。所以,传统美德的代表不必多,也不能多,要简明扼要、易记易传。我门要通过公开认可“五常”,并加以现代诠释,让人领悟传统美德的精髓,用以滋养我们的道德精神、培育我们的道德人格。 

      精神文明是整体性的系统工程,就道德抓道德是不够的。应当以文化涵养道德,以道德提升文化。传统美德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优秀传统文化是传统美德的重要载体,传统美德依托优秀传统文化而传扬。建议在学校教育和整个国民教育中加大优秀传统文化的份量。把“仁义礼智信”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纳入到学校的教学内容之中,逐步实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并落实到精神文明建设中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