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里曾经是大海11

 欣欣茶楼图书馆 2014-06-25

                                    

                                     三色土地(1)

 

     黄河三角洲上的土地,大体是褐白黑三种颜色,这三种颜色,是黄河冲击与渤海侵蚀造就。黄河故道是连绵不断的褐色粘土,黄河决口处是起伏不平的白色沙滩,渤海侵蚀的低洼地带,大都是黑色的碱场。一场小雨过后,黑色的盐碱地上泛起白茫茫的盐渍,好像大海并没有认输,还在坚守阵地似的。

    河海百年战争,毕竟黄河占了上风,且不说这一片新大陆,只从中间隆起、两边低平的地貌上看,也完全是黄河意志的体现。黄河往来奔突,泥沙俱下,分路入海,河口陆地不断延伸,从卫星影像图上,还能依稀看到那十几条呈放射状的故河道痕迹,像扇骨一样撑开了三角洲这把扇子。

    一九七六年罗家屋子截流,黄河尾闾上一万八千人苦干一个多月,在清水沟两岸修做大堤束水,截留成功后,大河改道南下清水沟入海,清代治黄能臣靳辅之“束水攻沙,舒畅尾闾”主张由此展现,只不过如今的河口形状像个巨鸟长喙一样了。

三色土地上有不同的景象。黄河故道褐色的土地抗旱耐涝,地身子肥壮。大旱之年地表不龟裂,深藏了湿润哺育庄稼,酷暑中满地禾苗让毒日头晒搭落了叶子,看似活不成了,待到太阳西沉、刮来一阵凉风,又伸枝展叶,现出一派生机。大雨滂沱,地里明晃晃一片积水,眼瞅着一地庄稼全泡汤了,人们在地里抽了几条毛沟,一夜之间水渗地下,庄稼黄了一阵,蔫了几天,又慢慢地变绿了。遇上风调雨顺年头,庄稼更旺象,玉米棒斜刺里翘出来,谷子穗垂下沉甸甸的脑袋,全都籽粒饱满,收获喜人,乡亲们把河身地称为“粮食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