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岩石学的角度出发,还是有规律可寻的。在岩石鉴定中,有一种对风化后岩石的鉴定,即通过岩石的风化产物的鉴定,去推断原岩。我们称这种方法为“原岩的恢复”。例如:更长石风化产物为高岭石及绢云母;中长石风化产物为绢云母及黝帘石;角闪石风化产物为绿泥石;钛铁矿风化产物为白钛石及褐铁矿等。这样通过风化产物可知原来岩石是何种岩石。对翡翠原石的判别也可通过这个规律来判断。对于翡翠原石赌的内容有赌种、赌雾、赌底、赌裂、赌软、赌硬、赌色等。但赌的中心是赌颜色,赌的关键是对原石的评价,价格适中就可赌。判断原石的可赌性,也就是观察与研究翡翠原石风化的外壳(人称皮壳),根据风化壳的外表特征来确定其可赌性。
皮壳与透明度的关系
翡翠原石一般分为两种,即新山石和老山石。新山石多为没有风化壳新开采的翡翠原料,属于原生翡翠。老山石又分为山石,半山石和水石,这是依据原石风化层的厚与薄而确定的。老山石是指翡翠原石经过自然界的搬运、滚磨等过程而形成的翡翠砾石,皮壳厚者为山石,次之为半山石,无沙状皮壳者为水石。由于在地表经过风化侵蚀而形成皮壳时,因各自内所含化学元素的不同,外部地质环境的不同,所以风化层的(皮壳)的颜色也各有不同。翡翠风化层即壳的颜色基本有白色、黄色、红色、棕色、铁锈色、灰黑色、黑色和乌黑色等。翡翠(赌石)皮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翡翠内部的本质。因此,通过赌石皮壳上的种种迹象及现象,去了解、认识和掌握赌石的内部本质和特点,对赌石有无可赌性是必不可少的。根据皮壳的结构特征可鉴定赌石质地(即透明度,业界人士称为水头)。
赌石皮壳粗糙
皮壳表现松软、粗糙,而且皮壳厚,表明赌石内部颗粒较粗,透明度差,即水头不好。俗称皮松。常会出现棉柳、石花或石脑。
赌石的皮壳细腻
皮壳细腻,且风化层较薄者,表明赌石内部颗粒较细,透明度好,即水头足,俗称皮紧。内部棉柳少。总之,赌石内部结构与皮壳的表现相吻合。这种吻合对鉴定赌石的可赌性起着主要作用。通过对赌石皮壳的了解来认识内部质地特点,以便更准确地断定赌石的价值。
皮壳与颜色的关系
翡翠的颜色是因为含有微量的致色元素,由于致色元素的不同,则翡翠会呈现出多种多样的颜色。在所有的颜色中最珍贵、最具有价值是鲜艳的绿色,所以下面讨论的是皮壳与绿色的关系。一般来说,赌石内部具有绿色,则在皮壳上会以某种特征和迹象表现出来,如业界人士称之松花、癣、蟒带等等。这些迹象和特性对赌石来说是最有价值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