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性味理论在组方配伍中的意义

 johnney908 2014-06-25
关键词:性味理论;四气;五味;配伍
自古以来各种本草书籍在论述每一药物时,首
先标明其性味。中药的性与味反映了药物自身属
性,提示了药物主治功能,体现了疾病治则治法。以
药物性味为中心,经过长期实践和经验总结,发展形
成了中药特有的性味理论。性味理论是对中药功效
主治的高度概括,是中药理论的核心,也是指导临床
用药的重要依据,对组方配伍有着深刻影响。
1  性味理论的基本内容
111  四性
药性有寒热温凉之不同,称为四性。四性最早
在《神农本草经》中称为四气,此之“气”在古代做为
哲学概念,非指一般意义上的“香臭之气”,而是对自
然界的普遍规律和特性进行的表述。后来“气”逐渐
衍化为气味之义,至宋代寇宗为了避免与药物的
香臭之气相混淆,主张将药物之四气改称为四性。
他在《本草衍义》中提出:“凡称气者,即是香臭之气,
其寒热温凉则是药之性??序例(指《本经·序例》)
中‘气’字,恐后世误书,当改为‘性’字,于义方允”。
故不论称“四气”,还是称“四性”,含义皆同,都是指
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四性中温热与寒凉属于两类不
同的性质,从本质而言,实际上是寒热二性。
药物四性的划分以病证寒热为基准,用药反应
为依据,从药物对机体阴阳盛衰、寒热变化的影响这
一特定角度来概括药物作用性质。
112  五味
古人很自然地将口尝滋味与作用联系起来,用
滋味解释药物的作用。《周礼·天官》所载“凡药以酸
养骨,以辛养筋,以咸养脉,以苦养气,以甘养肉,以
滑养窍”即是当时代表性的论述。后来,由于五行学
说的盛行和影响,这种原初的“滋味说”遂被改造成
为“五味说”。五味一词用作概括描述药物的性能最
早也见于《神农本草经》:“药有酸、咸、甘、苦、辛五
味”。但《本经》未对五味功能进行论述《, 内经》根据
五行学说,将五味与自然界众多的事物、属性联系起
来,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提出“五味所入”,
“色味当五脏”以及“五禁”等告诫,关于五味学说的
内容更为全面和系统,对于指导临床用药具有一定
的实际意义,奠定了中医治疗疾病注重药物气味配
伍的理论基础。
“入口则知味”,药味的确定最初是依据口尝的真
实滋味。经过长期实践,人们逐渐发现药物滋味与其
作用间有一定联系,不同滋味的药物一般有不同的治
疗作用,而滋味相同的药物,作用往往相同或相近,因
此发展为以药物的功能推断其五味。此外还有一些
药物作用很难用其滋味来解释,人们也运用已形成的
五味理论,根据药物的作用确定其药味。另外,受“五
行相配”理论的影响和限制,还有一些药物的五味划
分是按五行理论机械比类取象的,并无实际意义。如
《本经》说:“赤芝,味苦??;黑芝,味咸??”等。
113  四气五味理论实质的研究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些学者对四气五味理论
的实质开展了很多研究。如管氏[1 ]认为:各种无机
元素含量水平是决定植物类中药四性的主要因素之
一。王氏、刘氏[2 ,3 ]研究认为药味与有效成分及药
理作用有关:如辛味药多含挥发油,具有刺激汗腺分
泌而发汗的药理作用,还有的辛味药具有健胃祛风、
缓解胃肠胀气的作用;甘味药多含氨基酸、糖类,其
药理作用能缓能补,能增强免疫功能,对内分泌、造
血系统等有增强免疫调节等作用;酸味药多含鞣质
及有机酸,有收敛止血、止痢等作用;苦味药多含生
物碱、甙等,具有抗菌、消炎、通便等作用;咸味药多
含碘及无机盐类,能软化肿块而具有抗肿瘤作用,另
外有部分咸味药如矿物类药多含有硫酸钾钠盐,具
有通便作用。以上研究认为中药有效成分及所含的
微量元素是防治疾病的物质基础,其组成结构和含
量以及理化性质、药理活性都与药物性味有着本质
的联系,中药性味与中药有效成分的关系是现象与
本质的关系。上述研究结果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2  性味为遣药制方之根本
药物性味是遣药制方的根本依据,如成无己云:
“制方之体,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
方焉”。张景岳说:“用药之道无他也,惟在精其气
味,识其阴阳。”
211  性味反映药物本身属性
药物性味体现的是药物本身的自然属性,反映
了药物的本质特征。成无己《伤寒明理论》曰:“其寒
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
生存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
212  性味提示药物主治功能
药物的性味理论明显受到中医基本理论的影
响。如《内经》说:“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
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
之。”治法上既有收、散、润、缓、软、坚、补、泻等不同,
就需要有相应的“药性”去体现,那就是上述的“性
味”。中医有关性味功能的概括是和中医对病证、治
法的概括相呼应的,性味提示包含着药物的功能,二
者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知悉药物之性味,便可
“格物致理”,推测并验证药物的功能。成无己《伤寒
明理论》曰“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性具
矣。”一般来说,寒凉之性的药物每有清热、泻火、解
毒、定惊等功用,多兼抗菌、消炎、镇静而具抑制性
质,如黄芩、板蓝根等;温热之性的药物每有祛风、散
寒、温中、助阳等功用,多兼刺激、鼓动、强壮而具兴
奋性质,如附子、干姜等。
213  性味体现治则治法
疾病的发生是机体阴阳失衡的结果,药物的治
疗作用是借药物之偏来调整机体的阴阳之偏,使其
在新的条件下恢复平衡。对于药性与治则治法《, 本
经》提出“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 素问·至真要
大论》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热证用寒凉药,
阴寒证用温热药是临床用药的一般原则,王叔和谓
“桂枝下咽,阳盛则毙,承气入胃,阴盛以亡”便是此
意。至于寒热错杂之证,往往寒热并用。对于真寒
假热之证,则当以热药治本,必要时以寒药反佐;真
热假寒之证,则当以寒药治本,必要时以热药反佐。
《素问·至真要大论》说:“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
苦甘。以甘缓之,以辛散之;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
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湿淫于内1 治以苦热,
佐以酸淡,以苦燥之,以淡泄之??。”张景岳指出临
床选用药物时:“欲表散者,须远酸寒;欲降下者,勿
兼升散”;“甘勿施于中满,苦勿施于假热,辛勿施于
热躁,咸勿施于伤血。酸木最能土,脾气虚者少
设”。由此可见药物性味的选择取舍是治则治法的
具体体现。
3  性味配伍理论的发展
药性皆偏,徐灵胎指出:“若皆以单方治之,则药
性专而无制,偏而不醇,有利必有害。”配伍是中医用
药的突出特色,经过适当配伍,方能达到既用药性之
偏以疗疾,又防其偏之有弊,“能如人之所欲以致其
效”的制方目的。性味是进行药物配伍的根本依据,
依据药物性味进行配伍组方形成了性味配伍理论。
《内经》奠定了药物性味配伍的理论基础,张仲景作
为“医方之祖”充分发挥和运用了《内经》中的性味理
论,以其为制方配伍之原则,十分重视药物性味。自
张仲景之后,成无己、张元素、吴鞠通、叶天士等医家
对性味配伍理论又多有阐发。
如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篇注重用性味理
论来阐发《伤寒论》方中药物的作用,并阐明其君臣
佐使关系。张元素《医学启源》强调制方必须“明其
气味之用也。若用其味,必明其味之可否;若用其
气,必明其气之所用也”。他以当归拈痛汤为例,阐
发苦温化湿的性味组方之理,并提出脏腑标本用药
式,遵循《素问·至真要大论》“六气之邪内淫而病”的
治疗原则,拟定出风制法、暑制法、燥制法等制方大
法。吴鞠通临证中注重药物性味配伍及配伍后的性
味转化规律,对所用之方的组方原理多从药物性味
角度予以阐发。如治太阴温病时依据《内经》“风淫
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
以甘苦”的性味配伍原则,用药独选辛凉,以银翘散
为辛凉平剂,桑菊饮为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
剂。《温病条辨》所载方剂70 %以上都分别注明性
味,还在每方下阐明该方之性味组方法则:如栀子豉
汤为酸苦法,三黄二香汤方为苦辛芳香法等。叶天
士最为“推重气味”,多据性味理论创制组方。比如
治络病制方以辛味为主,或配芳香之品,或配性温之
品,或配甘润之品,创制了不同作用的辛香通络之桂
枝桃仁方、辛温通络之桃仁牡蛎方、辛润通络之辛润
宣络方等诸方。叶氏还将性味理论与辨证论治相结
合,对用药经验进行概括。如治上焦药用辛凉,治中
焦药用苦辛寒,治下焦药用咸寒等。
4  性味配伍理论在组方中的具体体现
411  以性味阐明君臣佐使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杂病论》中治寒热错杂之心
下痞的名方,以姜、夏之辛开温燥,配伍芩、连之苦降
寒凉,参、草、枣之甘缓温润,辛开苦降、寒热并用,体
现出仲景重视药物气味配伍的制方思想。成无己在
《伤寒明理药方论》中以药物性味明其君臣佐使,释其
组方之意为“: 黄连味苦寒,黄芩味苦寒《, 内经》曰:
‘苦先入心,以苦泄之。’泻心者,必以苦为主,是以黄
连为君,黄芩为臣,以降阳而升阴也。半夏味辛温,干
姜味辛热《, 内经》曰‘: 辛走气,辛以散之。’散痞者,必
以辛为助,故以半夏、干姜为佐,以分阴而行阳也。甘
草味甘平,大枣味甘温,人参味甘温。阴阳不交曰痞,
上下不通为满,欲通上下,交阴阳,必和其中。所谓中
者,脾胃是也。脾不足者,以甘补之,故用人参、甘草、
大枣为使,以补脾而和中。中气得和,上下得通,阴阳
得位,水升火降,则痞消热已,而大汗解矣。”
412  以性味体现制方之法
汗法多用辛甘组方,如桂枝汤辛甘温以治表虚,
麻黄汤辛甘苦以治表实。辛甘发散的组方之法,体
现了“其在表者,汗而发之”的治疗原则。
吐法多用酸苦组方,如瓜蒂散以瓜蒂苦味涌泄,
能涌吐痰涎宿食为主药,辅以酸味之赤小豆以治痰
涎、宿食壅滞胸中胃脘。酸苦涌泄的组方之法,体现
了“其高者,因而越之”的治疗原则。
和法多苦辛甘合化组方,如半夏泻心汤、小柴胡
汤等方,多从辛开苦降、苦甘辛合化组方,具有“和阴
阳、顺升降、调虚实”之功。
下法多酸苦咸寒组方,皆为“涌泄为阴”之味。
下剂之轻只用气分药,如酸苦的厚朴、枳实、芍药等
组成的小承气汤、麻子仁九; 下剂之重宜入血分之
品,如苦寒咸寒之大黄、芒硝等组成的大承气汤。
温法多辛甘之品组方。《内经》“寒淫于内,治以
甘热”,阴寒盛于内,宜大辛大热之品,如四逆汤用附
子、干姜之辛热温阳回逆、散寒,辅以甘草之甘缓,温
养阳气,共成温阳散寒、回阳救逆之功。
补法多以甘温之品组方。如甘温之黄芪、人参、
甘草组成的保元汤,常作为补气组方的基础方;甘温
之熟地、大枣是补血组方的常用药物。
清法多以苦寒、甘寒组方。如大黄黄连泻心汤
用苦寒直折之大黄、黄连以泄热;白虎汤共用甘寒之
石膏、苦寒之知母以清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