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陵三首-李白

 银河一星 2014-06-26
从本质上讲,李白应该属于政治诗人、社会诗人,李白最出色的诗,最有代表性的诗,即是社会诗,或者叫做政治诗。他的那些社会诗,自然也包含了那些具有政治性意蕴的作品,如《蜀道难》、《行路难》、《将进酒》之类。而最能够表现政治李白的理想和形象的诗歌,具体明言其政治主张的诗歌,恐怕要首推他的那些金陵怀古诗了。他的《金陵三首》无论从思想性还是艺术性上,都可称之为其怀古诗的经典之作。
作品名称
创作年代
盛唐
文学体裁
作    者

1作品原文编辑

【其一】
晋家南渡日,此地旧长安⑴。
地即帝王宅,山为龙虎盘⑵。
金陵空壮观,天堑净波澜⑶。
醉客回桡去⑷,吴歌且自欢。
【其二】
地拥金陵势⑸,城回江水流⑹。
当时百万户⑺,夹道起朱楼⑻。
亡国生春草,王宫没古丘⑼。
空余后湖月⑽,波上对瀛州⑾。
【其三】
六代兴亡国⑿,三杯为尔歌。
苑方秦地少,山似洛阳多⒀。
古殿吴花草,深宫晋绮罗。
并随人事灭,东逝与沧波。[1] 

2注释译文编辑

作品注释

⑴晋元帝南渡江,于金陵即位,遂都之。
⑵钟山龙蟠,石头虎踞,诸葛武侯称为帝王之宅。
⑶《隋书》:陈祯明三年,隋师临江,后主从容言曰:“齐兵三来,周兵再来,无勿摧败,彼何为者?”都官尚书孔范曰:“长江天堑,占以限隔南北,今日北军岂能飞度耶?”
⑷颜师古《汉书注》:“楫谓棹之短者也。今吴越之人呼为桡。”
⑸拥:环抱的样子。金陵:这里指金陵山,即今南京的钟山。《艺文类聚》:徐爱《释问略》曰:建康北十余里有钟山,旧名金陵山,汉未金陵尉蒋子文讨贼,战亡,灵发于山,因名蒋侯祠。故世号曰蒋山。
⑹这句意为:江水绕城而流。
⑺当时:指六朝
⑻谢朓诗:“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搂。”
⑼国:都城。亡国:指相继灭亡的六朝的故都金陵。两句意为:金陵到处是春草,王宫湮没于丘墟中。
⑽空余:只剩下。后湖:一名玄武湖,在今南京市东北。《初学记》:建业有后湖,一名玄武湖。《景定建康志》:玄武湖亦名蒋陵湖,亦名秣陵湖,亦名后湖,在城北二里,周回四十里,东西有沟流入秦淮,深六尺,灌田一百顷。《一统志》:玄武湖,在应天府太平门外,周回四十里,晋名北湖。刘宋元嘉未有黑龙见,故改名,今称后湖。
⑾瀛洲:传说中的仙山。这里指玄武湖中的小洲。
⑿《小学绀珠》: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皆都建业。
⒀《景定建康志》:洛阳四山围,伊、洛、瀍、涧在中。建康亦四山围,秦淮、直读在中。故云:“风景不殊,举目有山河之异。”李白云“山似洛阳多”,许浑云“只有青山似洛中”,谓此也。《太平寰宇记》:《丹阳记》云:出建阳门望钟山,似出上东门望首阳山也。[2] 

作品译文

【其一】
晋家朝廷南迁长江,金陵就是当时的首都——长安。
地势有帝王之气,山水则虎踞龙蟠。
金陵空自壮观,长江亦非天堑。
酒醉回船归家去,口吟吴歌独自欢。[3] 
【其二】
金陵地势雄壮,江水空摇,高墙巍峨不动。
东晋在这里建都,百万富豪纷纷在这里夹道修建高楼。
东晋终于灭亡,宫殿被荒草湮灭。
只有玄武湖上的明月,在波浪上空注视着曾经繁华的江洲。[4] 
【其三】
魏晋六代,兴衰迭起,我且痛饮三杯,为金陵高歌一曲。
这里的宫殿不比长安的少,四周山峦围城,比洛阳的山更多。
古殿傍边吴王种植的花草,深深宫院里美女穿戴着的晋朝样式的绮罗绸缎的服装。
都随着人事变换而消失,就像东流的江水,一去不回。[5] 

3作品简析编辑

这三首诗是李白于公元756年(至德元年)在金陵时所作,吊六朝遗迹,抒兴亡之感。金陵是六朝建都之地,当时“朱楼”、“王宫”,备极华丽,到唐代都湮没不见了。这和唐代天宝(742—756)、至德(756—758)年间两京残破的景象,颇有相似之处。[6] 

4作者简介编辑

李白像

李白像

(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附近),先世于隋末流徙西域,李白即生于中亚碎叶(今巴尔喀什湖南面的楚河流域,唐时属安西都护府管辖)。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他一生绝大部分在漫游中度过。公元742年(天宝元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动一时,颇为唐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公元756年,即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失败之后,李白受牵累,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阳冰,不久即病卒。李白诗歌以抒情为主。他真正能够广泛地从当时的民间文艺和秦、汉、魏以来的乐府民歌吸取其丰富营养,集中提高而形成他的独特风貌。他具有超异寻常的艺术天才和磅礴雄伟的艺术力量,一切可惊可喜、令人兴奋、发人深思的现象,无不尽归笔底。李白是屈原之后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7]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