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江苏阜宁邓家灶邓氏家谱

 deng公馆 2014-06-26

江苏阜宁邓家灶邓氏家谱

时间:2013-1-29 19:26:45 点击: 609

  核心提示:一世祖邓公名瑾,字德恢,福建莲城人。为避元兵之乱,于南宋景炎年间,挈妇将雏,到此定居...

附:历代辈字说明

(一)邓家灶邓氏由一世至四十三世辈字:

一世、二世、三世、四世均单字名,辈字无考。

五世    (成)、   

六世    (芝)、     

七世    (瑞)、惟    东门(天)

八世    (朝)、   

九世    (世) 惟   东门(玉)

十世     中门(泉、冈)  南门、北门(鼓)  东门(淮)

             又中门(西)    西门(仲)

十一世   中门(仰、怀), 北门(岗),       南门(凤),

             东门(峰)      又中门(步)      西门(尚)

十二世   中门、北门、南门、又中门(吾),东门(所),

             西门(怀)

十三世   中门、北门、南门(国),东门(从),西门(可),

             又中门(昂)

十四世    中门、北门、南门、又中门(三),

东门(国), 西门(汉)

十五世   (之),惟东门(永)。  

十六世   (有),惟东门(兆)。

十七世   (亦),惟东门(钜)。 十八世   (曰)。 

十九世   (如)。   

廿十世   (立)。    

二十一世 (修)。

二十二世 (诚)。   

廿三世   (正)。    

廿四世   (克)。

廿五世   (明)。   

廿六世   (峻)。    

廿七世   (德)。

廿八世   (爱)。   

廿九世   (华)。    

卅世     (敬)。

卅一世   (业)。   

卅二世   (奉)。    

卅三世   (孝)。

卅四世   (扬)。   

卅五世   (廉)。    

卅六世   (知)。

卅七世   (行)。   

卅八世   (忠)。    

卅九世   (信)。

四十世   (礼)。   

四十一世 (义)。    

四十二世 (勤)。

四十三世 (贤)。

(二)邓沟族人先祖所订八个辈字“道其本原、家资荣昌”,今后使用,由邓沟族人自主。待至第三十六世开始,吾邓氏辈字,统一使用“知行忠信、礼义勤贤”。

二、序文篇


邓家灶邓氏宗谱三次续修序

邓家灶邓氏建谱时间虽没有明文记载,但从保存完好的清朝同治十二年(公元一八七三年)谱看,从一世祖到第十四世祖脉络清楚,支派完备,足以证明我们先祖是有谱存在的。限于当时的人口不多和印刷不便,所建之谱应当是世代相传相续的手抄谱牒。

可以断言:有了邓家灶,便有了邓氏家谱,始祖德恢公公就是建谱的第一人。

    我邓氏第一次续修家谱时间是在清朝乾隆五十七年建成的,主持修谱的是第十五世祖体舒公,此谱已无存。

第二次续修距第一次续修已有七十多年,即于清朝同治十二年完成的,倡导并主持修谱工作的是体舒公的曾孙养东公,此谱目前保存完好的已很少。这要感谢邓灶修发公夫妇及其全家人,因为近六十年来,我们邓灶村遭受过日军的《三光》和伪军的扫荡,也经过《文革》中《破四旧》的荡涤,但他们做到《人在谱存》,保谱功不可没。

我们祝愿献谱人、现已八十五岁高龄的发大老太百寿长春。同样要感谢东门修官、又中门修明,据说他们家也各保存着二次续修的家谱。

这次修谱是第三次续修,本月中旬脱稿,计划在年底前印成分发。这次续修与第二次续修(同治十二年,为公元一八七三年)相距整整一二八年了。这么多年没修谱,我们不应轻易埋怨前人,因为战乱和社会变革是人所共知的。直至一九八七年,距结束已经十年,族中有识之士推举二十一世伟人邓公修昶主笔,各门代表组成修谱班子,分头进行采访登记。这次修谱是在冲破《左》的思想束缚下进行的。二年后,一种手抄扫描油印的三次续修谱面世了。由于它是在《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情况下完成的,所以从内容到形式都只能因陋就简,显得粗劣。这次修谱实在是难为修昶公了,他因家庭成份偏高,所以,一九五七年就成了“反右”的受害者,记得当年他有一首自吟诗:“狂奴故态未尝收,卖尽痴聋四十秋。陋质难为巧媳妇,人前犹自逗风流。”《文革》使他再一次受害。所以,这次修谱(一般人认为是复旧)他更是心有余悸,但他还是承担了主笔任务,一盏煤油灯陪伴这位耳背且略显背驼的白发老人在泥草屋的卧房里伏案书写达二年之久。几年后,他带着如释重负的满足离开了人世,写到这里,真是感慨良多,令人怆然成肃然起敬。

新谱面世后,族众在高兴之余又深感不足,设法补救和完善。至一九九五年,北门二十一世孙邓志戎先生在上海重新印就了红色封面的《邓氏家乘》卷一上修订本,取代了原油印的卷一上。此本增写了多篇族源考证文章,补充了大批漏登的族人,扩展充实了家谱的内容。其中志平、孝诚、鸣皋等参与组稿、润笔,做了大量默默无闻的工作,其奉献精神也是可贵的。

新的红本卷一上分发后,族众在第二次高兴之余,又感到有三点不足:一是其它各卷纸质差,扫描油印字迹不清晰;二是受老谱影响,谱中书男未书女,这样就丢掉了“半边天”,影响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显得不合时宜;三是仍有不少漏登族人没有入谱。于是,在一九九九年夏天族人自发成立邓氏家谱三次续修委员会,主要成员是立钧、修彬、鸣皋、翘诚等一些离退休干部,各门负责人做了大量采访登记工作,同时雉经费,整理文稿,对每篇文章进行集体审稿,决定取舍。力求使原有的存在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不久大家将看到的这部三次续修谱,从八七年开始到现在的十五年时间,经历了初修、完善和重修三个阶段,修谱人员付出的劳动是可想而知的。十五年来,修谱工作始终得到海外族人和远离乡土的离退休和部分在职干部的关心和支持,对此表示由衷的感谢。

修谱实非易事,保存尤为重要,希望此谱能够永久珍藏。

 

邓立钧 邓孝诚 恭撰

二〇〇一年四月五日


祭一世祖文

时维

一九九九年四月七日,吾邓氏六门裔孙,谨以鲜花、供果不腆之仪,致祭于始祖德恢公之灵前。呜呼!始祖于南宋景炎年间,为避元兵之乱,挈妇将雏,离别故土福建莲城,沿途跋山涉水,风餐露宿,疫疠相侵,身世浮沉,如雨打萍,其胆识和勇气是我们后来者的精神和财富,值得永久继承。

古人云:“吉人自有天相”,月之某日,始祖一家三口,终于有幸踏上古淮东庙子湾头射湖南岸,遂定居于此,开基创业。初始建灶煮盐,因之,才有“邓家灶”地名诞生于世。

屈指祖来至今,已有七百二十余年,人丁繁衍,已逾万众。人才济济,代多贤哲。在清代,十载寒窗,奋战文武考场,博得科名者十八人。在当代,奋斗于戎行,为国捐躯而流芳百世者二十一人。在政界,位居县级、市厅级以上者五十余人。在学术上,刻苦攻关而登博士学位者七人,教授十人;各类大学生二百三十五人。今日裔孙昌盛,奋进有为,皆始祖之德所荫也。

值此振兴中华、改革开放年代,吾辈裔孙,当效法始祖排除万难、艰苦创业之精神,为祖国经济腾飞、及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喜迎新世纪,勇担新任务,多作新贡献,庶不负始祖之厚望焉。

    仰祈尊灵,来格来歆,尚飨!

 

德恢公二十二世孙鸣皋九诚顿首拜撰

                                        一九九九年四月七日

 

一世祖墓迁葬记

吾始祖德恢公与始祖母张氏及其二子之墓,座落于茆桥安乐沟边。一九九九年二月一日,迁回邓灶庄西村级公墓安葬,墓址西距串场河约一百米。

祖墓历来为陈姓所看管,陈氏数代尽职至今,吾族人深表敬意。如今此地规划作居民点,祖墓迁葬则成必然。去寒一日,陈姓来到邓灶,找吾族中耆老,告知祖墓必迁之由,族人聚首议商,遂决定搬迁。

翌日,家翘诚、鸣皋二人,招集族众二十余名,挖土、开廓、抬骨、捡陶罐、古剑等殉葬品,以及拆运郭砖,连续三日,完成迁墓事宜。

为迎接始祖归来,裔孙各尽所能,值得称道的正根先生,驾驶拖拉机,将墓郭陈砖等一趟又一趟运至邓灶新墓址。给其运费,分文不取,他说:“我是德恢公裔孙,为祖宗迁墓,是我分内事,我若收一分钱,就不像德恢公子孙了。”

又如戴春梅女士自己掏钱买糖买纸,烧纸敬祖,糖散众人,履行乡俗旧例。她说:“迁祖宗的墓,也该有妇女参加,旬邓家儿媳,应当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更感动人的是,在迁墓结束时,她从墓地捡起古砖两块,捧回家中,用红布包封,当神供奉,敬祖之心,可见一斑。

再如家嫂张国珍,从自家小店中拿出香烛纸箔,谢绝收钱。她说:“祖宗是大家的上人,我也该有一点敬意。”

为做好安葬事宜,家正涛、克天冒着风沙,到百里之遥的北洋、新锅等地,晓于众人代表,参加葬礼,并请著名堪舆师修恒先生前来立茔安祖。老干部邓成木不顾年老体病,亲赴邓舍、山桥等地,请族众献款,筹集费用。

为使祖墓造型入时,鸣皋、翘诚等,先后到阜宁考察县级公墓和阜城镇公墓,择优从之。为立碑事,家孝诚、鸣皋、翘诚、克天等,到滨海选购大理石为碑石,并请书法名流书文、由石公镌刻,然后又装车运回。

一九九九年四月七日,是清明节后一天,也是始祖立碑礼成后五日,举行祭祖活动,祭礼由修彬主持,祭文由立钧宣读。六门族人云集墓地,七世同堂,礼拜祖宗。同时还有一世祖母、二世祖母姓氏的裔孙代表,敬献花篮、花环。墓前,松柏圈门,彩绸飘飘,旌表腊腊,礼炮与烟火齐放鲜花与松柏共荣。供果陈列,祈灵享受。长城先生,专门为此摄像,以资纪念。

 

德恢公二十一世裔孙 孝诚 鸣皋

谨记于一九九九年四月八日

 

附:参加迁墓人员:

翘诚、鸣皋、诚仲、干诚、举诚、相诚、诚超、纬诚、宁诚、

耀清、正辉、正标、正清、正旺、正根、四元、戴春梅。

二、出席安葬始祖仪式的六门代表

    中门:干诚、鲤诚、宁诚、克苏。

    北门:修彬、修恒、梦坚、见豪、见昶、诚轩、正飞、正涛、正治、克天。

    南门:诚木、鸣皋、诚杭、诚仲、举诚、纬诚、诚骏、正标、正清、正煌、正瑜。

    东门:立钧、修耀、修贵、邓彩、诚洋、修韬、修锦。

    西门:诚元、正友

    又中门:修贵、修华、锦章、翘诚、正旺。

三、六门族人献资金额:

总计七六二七元。其中又中门加诚、佑诚、风诚兄弟三人献资一千元,特为记之。

碑志

一世祖邓公名瑾,字德恢,福建莲诚人。为避元兵之乱,于南宋景炎年间,挈妇将雏,到此定居。初,建灶煮盐,邓家灶由此得名。

公饱读诗书,于事善谋,有仁者风。生子二:长瑛、次琰,皆精明有为。今裔孙逾万众,人才辈出,卓然于世。

原墓座落于茆桥安乐沟边,为追思祖恩,遂于一九九九年二月一日迁葬至此。特立碑纪念。

 

二十二世孙 孝诚 拜撰

一九九九年三月


“南阳郡魁宿堂”建堂考

江苏省阜宁县邓家灶的邓氏堂号为“南阳郡魁宿堂”。这是邓家灶邓氏所独有的专用堂号,国内其他地方邓氏,无此堂号。

我邓家灶邓氏族人之先祖为何取“南阳郡魁宿堂”为堂号呢?按我考证,因我一世祖德恢公是福建(客家人)大猷公的后裔,而大猷公又是禹公的后裔。德恢公后来列祖,皆知我们邓氏根深叶茂,源远流长,早在商朝,应有殷商高宗(武丁)之季父--曼公德阳受封于邓,以国为姓,南阳为郡;传至第四十七世禹公(字仲华)时,禹公辅佐光武帝中兴东汉,功列二十八宿将之首,敕封赞侯、梁侯、高密侯,可谓功名垂竹帛,光辉耀千秋。

南阳郡既是邓国之发祥地,也是禹公的出生地,“魁宿”二字的出处是“功列二十八宿之首”或“云台首将”之意。云台的二十八将对应于天上二十八星宿,故“首将”对应“魁宿”,一世祖德恢公或者是后来的列祖,为了昭示我们后裔不忘本源,故在建谱或修谱中以“南阳郡魁宿堂”为堂号。

从一世祖德恢公起,各代人均在各门支自家草谱是详细记录每人生卒年月日时和族中大事。现举德恢公一例就足以说明:家谱中记录德恢公生于南宋理宗祐六年丙午年(即公元一二四六年)十二月初四日丑时,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四月初八日未时,寿七十岁。此种草谱各门支族人,世代相传,故称之为建谱。

直至第十五世祖北门体舒公在各门支族人中,主要是东门国泰公和大中门亦安公等和协助下,排除万难,将草谱整理修补编印成册,刻印成功,名曰《邓氏家乘》。此是邓家灶邓氏第一次以“南阳郡魁宿堂”的堂号可能是十四世以前草谱中就有的,更可能是十五世体舒公第一次继修时才确定的,我倾向于后者。

“魁宿堂”是否是邓家灶邓氏所独有专用的堂号呢?从已出版的《邓氏族乘》和我搜集到的全国各地邓氏资料来看,采用“南阳堂”的有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台湾、江苏、安徽、广西、江西、四川和马来西亚等地的邓氏宗亲。

邓氏宗亲采用其他堂号则有:桂南堂(广东南海)、存恕堂(广东南海)、承经堂(广东中山)、远昌堂(广东顺德)、应奎堂(香港九龙)、天和堂(江西宁都)、积余堂(江西铅山)、忠厚堂(山东聊城)、仁德堂(湖南湘潭)、万兴堂(山东文登)、维善堂(江西高安)、风德堂(福建南靖)、修德堂(湖北城)、承启堂(安徽怀宁)、华尊堂(江苏江阴)、恒望堂(河南偃师)、两寿堂(广东博罗)、云鹤堂(安徽阜阳),还有邓氏宗亲采用《安定郡》和《高密堂》的,凡此种种,不下数十个堂号。

由于中国历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的北方人南迁的潮流,一是东晋末南北朝时期,即五胡乱华时期,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入侵黄河、淮河流域。二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三是南宋末期。这三个时期,均有大批黄河流域中原地区人民避乱南迁,过长江,散居南方各省区。同样,原发源于南阳和安定地区的邓氏族人也纷纷南迁,到各地落户谋生,限于当时的社会条件,年久就与原住地的族人失去了联系,也无法续修原来的家谱,就各自为政,自成体系,建立自己堂号,这是形成全国各地邓氏宗亲数十个堂号的缘由。

基于同样的原因,我阜宁县邓家灶邓氏也就在乾隆五十六年左右第一次续修家谱时独立创立自家堂号—“南阳郡魁宿堂”。在这以前的草谱中创立堂号可能性不大。因为十四世以前连辈字也没有排。

从《邓氏家乘》老谱考实文中查知,我阜宁邓家灶始祖后裔中也有少人迁出县境(本世纪四十年代前原阜宁县治辖今阜宁、滨海、射阳、建湖等县地区),而去外省外县谋生,年久不知下落者,称为“外出无考”,如三世祖辉公(在元代外出),四世祖杰公和七世祖天榘公、天荷公(均在明代外出),他们的后裔就在外地繁衍,自成一统,若不知先祖“南阳郡魁宿堂”的堂号,就在可能建立自己一宗的自家堂号。从七世祖以后又分成各门支(如中门、又中门等),他们的后裔中就在许多人外出无考。当然,近几十年来社会发展了,交通与通讯已日益现代化了,不要说去外县外省,就是去海外,也可保持联络,通过家谱续修而达到敬宗收族的目的,此次续修中已将去台湾、美洲加拿大和巴西定居的族人记录于谱中,就是明证。在古代是做不到的。

我们阜宁邓氏始祖德辉公于宋朝末年景炎年间由福建莲城迁来,与江苏其他地方历史久远的邓氏族人的渊源又如何呢?据苏州邓氏家谱记录,其始祖为邓攸(字伯道),原为襄陵世族,东晋初年元帝时任吴郡太守,定居苏州,以后年久子孙繁衍,南至浙闽,西至皖赣,均有散居,到元朝末年,苏州族长德成公已是攸公的第四十五世孙。 

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群雄逐鹿,朱元璋兼并陈友谅后,传檄苏常,战事将起,德成公为保全户族,析产为三,谕长子安一公(字元芬)留居苏州祖宅,次子安二公(字仪斋),北渡长江迁至通州,三子安三公(字鼎铭)越皖南迁江西,冀获保全其一。安二公北渡长江到通州如皋县白蒲乡定居,成为通州如皋邓氏始祖,安二公夫妇于宅旁筑造深井济闾里饮用,远近百里闻名,誉为《邓家井》。后裔绵延,分居如皋县城,磨头镇、加力镇、马塘镇、石港镇、南通县城,泰兴县城,东台县城等地,目前已传二十余世。

苏州邓氏始祖攸公为曼公德阳的第五十七世孙,迄今已在苏州定居一千六百余年,而安二公定居通州如皋(元顺帝至正二十六年,即公元一三六六年)已有六百二十余年,比之德恢公迁至阜宁邓家灶要晚约九十年,所以说德恢公是迁到苏北定居的邓氏第一人。

江苏省另一处邓氏族人居留地为无锡兴道乡,尊奉邓尔瞻(字民望)为始祖,宋高宗建炎年间,邓尔瞻拜为镇国上将军秀州控扼使,爱无锡山水,迁居兴道乡吴唐二村,迄今已有八百六十余年。无锡邓氏始祖民望公为东汉禹公(字仲华)的第四十二世孙,目前民望公在无锡已传二十五世子孙。

由苏州、如皋和无锡三处邓氏族人始祖资料来看,如同我阜宁邓氏始祖那样,都是禹公的后裔,是我国邓氏始祖曼公德阳的后裔,只是迁居的时代不同,是同族同宗同是一家人的不同宗支而已,正如我在《邓氏姓氏探源--黄帝后裔》一文中所论证那样:邓氏族人都是黄帝的后裔。

邓家灶东北隅,有古“三元宫”故址,原是元明时代的古刹,为邓氏家庵,每年春秋在此祭祀祖先,亦可称为邓氏家祠,也是“南阳郡魁宿堂”的圣殿,可惜不幸毁于抗日战争的烽火。

 

二十一世孙 志戎撰于上海

一九九三年六月六日

 

邓家灶《邓氏宗谱》创建和第一、二次续修考

本文要点

①一到十四世有《邓氏家谱》的雏形,属创建谱;

②十五世体舒公的草创谱属第一次续修谱;

③十八世养东公的谱是第二次续修谱

余读二次续修文与先祖考实得知,我邓氏自始祖德恢公七传,仅有从兄弟四人,这当然无须建谱牒。再查八世至十四世的列祖考实,凡先体舒公而生者,均未见正式建谱之事,但必有世代相传的家藏遗草。否则,这十四代人的世系图是不会在二次续谱中出现的。因此,十四世以前的草谱是事实上的创建之谱,开始建谱执笔的第一人就是始祖德恢公。

至十五世时,我族人丁发展,支派增多,传承下来的家藏遗草,实有疏保致失之虞,嗣续无凭之患。此时,修建正式宗谱,进行第一次续修就成了族人的当务之急。

二次续修谱中对体舒公考实云:“暮年建修宗谱,承先启后,虽年迈中阻,未及付刊,而草创已成。公生于康熙(丙戌)四十五年(一七○六年),卒于乾隆五十七年(一七九二年)享年八十六岁。据此,可得出三个结论:      (一)我十五世祖体舒公是第一次续修邓氏宗谱的第一人;(二)时间是在暮年,大约在乾隆五十年至五十六年(公元一七八六至一七九二年);(三)这第一次续修的邓氏宗谱没有来得及付印,属于完整的手抄本。这就是没能留传下来的主要原因。”

    带有创建性的第一次续修宗谱是族众大事,决非一人所能善成,所以,续修始终,体舒公得到东门国泰公、中门亦安公之鼎力相助。老谱中对国泰公考实有云:“至率族众,续修宗谱,可谓不愧于慎终追远,承先启后者矣。”这里称《续修》是符合史实的直叙,用语平实,无夸张之词。

根据老谱记载,当年大中门亦安公也曾协助体舒公续修家谱,对其考实有云:“修辑宗谱,以笃本源。”这里的《修辑》和国泰公的《续修》是一致的,足以证明体舒公所谓《建修》和《创》是不能成立的。经核:亦安公后国泰公七年而生,后体舒公五年而卒,三公生同时代,合力修谱,是符合情理的。

我《邓氏宗谱》,自体舒公等第一次续修后,历经七十余年,复由公之曾孙--养东公倡导第二次续修之。养东公于辛未岁,会集六门支长:曰睿、曰耆、曰璐、曰顺、曰桃、曰体等诸公商榷而整理之,并延族中戚谊,如顾公汝金、汝馨、于公兆龙、骆公天纯等为之参校,作叙作传,于清同治《癸酉》十二年告成。此为第二次修谱。

我《邓氏宗谱》之创建,以及第一次、第二次修谱之事,作如是考。

 

一九九三年六月 二十二世孙 鸣皋 孝诚拜考

 

邓家灶邓氏分门考

吾氏族属,向分六门,始于何时?起自何世?

查老谱,骆公香舫所作之《邓氏谱序》中有云:“初分四门,后递增中与又中二门”。《邓氏六门世系总图·附说》中亦云:“邓氏迁庙湾传七世而支派多,人丁众,遂分五门,以东、西、南、北、中五字别之,阙后增分又中一门”。

曾考吾邓氏自始祖德恢公六传至彦芝公,而生廷瑞公,天瑞公、邦瑞公三人;斌芝公生天榘公一人,外出;秀芝公生天庥公、天荷公二人,天荷公外出。故邓氏七传,仅剩此从兄弟四人。而《附说》中云:“传七世而支派多,人丁众”,此言未免失实。想昔日老谱排版时,可能于“传七世而支派多”句中,“世“后面漏掉“后”字,应更正为“传七世后而支派多,人丁众”。更正后,说明吾邓氏分门,起自七世是合理的。

初分东、西、南、北四门,门主为廷瑞公、天瑞公、邦瑞公、天庥公兄弟四人。根据兄先弟后之序,应是廷瑞公一支为东门,天瑞公一支为西门,邦瑞公一支为南门,天庥公一支为北门。查邦瑞公大于天庥公,故天庥公为北门。

七世以后,至十五世体舒公第一次修谱时,因廷瑞公一支人丁众,遂增分其次子朝明公一支为中门,至十八世养东公第二次续修宗谱时,复将廷瑞公长子朝用公之次子--世立功增分为又中门。至此,吾邓氏六门,已经形成。

初分四门,以东、西、南、北四字别之,此谓四方定位分门法;后递增中门,以东、西、南、北、中五字别之,此谓五行方位定位分门法;再递增又中门,以东、西、南、北、中,又中诸字别之,此次先祖采用徙居方位分门法。

何谓徙居方位分门法?即根据各门人迁居方向分门。此次分门,调换原东、西、南、北、中五位门主位置,首将廷瑞公一支改为中门,其长子朝用公继承本门;朝用公之次子世立公一支为又中门,因从其父朝用公中门分支,故名又中门;其天瑞公一支因十五世体舒公徙居北洋,居住方向在北,则谓之北门,邦瑞公一支世居庄南,则谓之南门;天庥公一支十四世之国祥公,徙居东海(邓舍及以东地方),则谓之东门;廷瑞公次子朝明公一支十七世之亦焕公、亦学公,徙居西滩(今阜南崔湾),则谓之西门。此徙居方位分门法,既定之后,迄今未变。

    查才谱分卷,仍按长幼之序,廷瑞公为长兄,其中门一支谱为卷之一;天瑞公为二弟,其北门一支谱为卷之二;邦瑞公为三弟,其南门一支卷为卷之三;天庥公为从弟,其东门一支谱为卷之四;朝明公因属侄辈,其西门一支谱为卷之五;世立公属孙辈,其又中门一支谱为卷之六。今日新谱分卷,仍按此序。

综上所考,可知吾族初分东、西、南、北四门,实始自七世。七世以后,至体舒公建谱时,递增中门;养东公续修宗谱时,递增又中门,此即吾族属三次公门之始末。谨作斯考。

 

德恢公裔孙仲晖修昶考订 鸣皋附笔

 

第三次续修凡例与说明

一、吾邓氏自始祖德恢公定居邓灶,七百余年来,人丁繁衍,支派增多,必须有以使后之人能分清行辈,班次分明,方不致伦礼悖礼,长幼不分。此即续修家谱之目的也。

二、吾邓氏家谱,先有体舒公续修,后有养东公再续修,此谓之老谱;今日吾辈三次续修,此谓之新谱。新谱是一部新老合一之完整家谱也。

三、老谱中所订之宗规、族规、凡例、原行等项,中有封建礼教之旧道德旧观念者,新谱略而不录,中有符合新社会制度范畴者,一仍旧制,保留老谱面貌。

四、老谱凡例有云:“自十八世以上,死者皆称公,十八世以下,生死皆不称公,但以名、讳别之”。新谱规定:“二十一世以上,死者称公,二十一世以下,生死皆不称老。惟二十一世死者书讳,生者书名”。二十一世以下,死者不书讳,但留空白,生者书名。

五、为国牺牲之革命烈士,毋论长幼,不限年龄,皆称公,书讳不名。

六、老谱考实,爵谥者例必特书,有科名者亦书其概。新谱考实,并载其文化程度,生平简历有善必记,一如才谱。

七、老谱考实,配偶称氏不名,新谱由有名必书,并载其文化程度和简历。

八、凡出继者,则于其名下,书明“某人嗣子,某人第几子”。此亦不忘本源之意。

九、子女皆是父母之血统,无子可以入继己女,女之子可以跟随母,有权承祀,认宗入谱。

十、炎黄子孙,皆吾种类,襁褓养子,能尽赡养责任者,准其认宗入谱。

十一、新谱中主要内容,计分世系图与考实两大部分。长房在前,先后有序,不得紊乱。

十二、老谱内所用之名,后经改用新名者,新谱从新不从旧,但称旧名为原名,并为之注释。

十三、为统一用字,凡用单字为名者,须补上辈字,今以“克”字辈为例,如邓杰,补上“克”字为邓克杰。原单字名,一并录之。或有两字为名者而未用辈字,则将其中一字换上辈字,如建华,变为克华,原名建华併录,以免长幼辈分紊乱。

十四、老谱十四世以前,常见兄弟一行命名无统一辈字。今择其多数所用字为辈字,如中门第十世择“泉”、“冈”字,十二世择“宇”、“吾”字,又中门十一世择“步”、“仁”字,十三世择“昂”、“仁”字。此乃是明行辈,分班次也。

十五、凡有传记叙文者,新谱亦如老谱,例得采人家乘。或得到有关邓氏珍贵史料,亦可采人家乘。

十六、族属外出失踪,老谱则于其名下书“外出”,新谱中类似亦然。但仍有人虽失踪,似乎犹不能肯定其无传者,由于其名下书“待续”二字。并于卷尾辟补遗一栏,此亦望其来归之意也。

十七、族属久居外地而入客籍者,为明其支之所在,必为注明地址,以示毋忘。

十八、族属散居各处,且人丁繁衍,命名雷同,新谱中制订检名表,以备检查。

十九、凡是人未出生而命名入谱者,谓之“预名”。凡已婚未生,或订婚未娶者,均准予“预名”。

二十、老谱原分六卷,兹因人丁繁衍,版面倍增,特将原卷之一,分订为首卷,凡各门原卷中所载之传,赞、序文等一律划出,与原序文、宗规、凡例、原引、说明等各项,一并收入首卷,使之成独立卷。首卷加六卷门头谱,便是七卷,成为今之一部新谱。

二十一、新谱内增历代人物表及三次修谱职员表两项。凡是德恢公之裔孙,有科名者,有登大学籍者,有任职县科局长级及营团长级以上者,有为革命牺牲者,皆例得列名于《人物表》,配偶亦然;为续修家谱作出贡献者,皆得列入职员表。

二十二、老谱世系图,原采用"五世周始"法,今新谱因结合排版需要,特改用“六世周始”法。

二十三、新谱统计人数,从""字辈起,分门分世统计,最后合计。

二十四、老谱仍需保留,原封不动重新印出,刊于首卷。以备后世稽考。对于古代木刻版本要悉心保存,使后人能体现先世治谱之艰难,剞劂之不易。从而珍惜新谱,而永宝之。

 

一九八八年岁次戊辰秋九月 邓氏族人公订

 

邓氏东门七世祖后裔联谱记

吾宗从七世起开始分东、南、西、北四门,后增分中、又中两门,计六门。我东门七世祖天庥公(本门始祖)在邓灶《魁宿堂》老谱中载:天庥公娶张氏生子一,朝镇。在邓沟《新野堂》谱中开载:天庥公配周氏生子朝轩。前者朝镇公裔孙在《魁宿堂》谱中所在东门;后者朝轩公裔孙在《新野堂》谱中所在二房(门)繁衍至今,已十多世矣,世系和考实各自载在所在地的老谱中。邓灶、邓沟两地同在阜宁县境内,相距并不很远,却分成两部谱头,为何不联合起来修谱?这一历史问题,今人不得而知,亦不能妄加猜测。这次家谱续修,为了尽量恢复同宗史实,在采访中,通过对邓沟诚培珍藏的老谱对照,证实了朝镇公和朝轩公皆是七世祖天庥公之子。在两地有识之士修祥、修良、修信、诚新;立钧、修美、邓彩等人共同协商中,达成联谱共识,终于得以解决这一历史遗留问题,实在是件幸事。

邓沟老谱中的大房后裔,按邓灶六门的老谱编排规则,应当属于北、西、中、又中四门。但是,他们在原来谱上统编在一起已有几百年了,关系紧密,不愿分散。通过修谱委员会研究,尊重他们的心愿,决定大房这一支,仍和东门朝轩公一支,统编在东门谱卷四(二)上。若有不妥,只能待以后再续修家谱时,由后世裔孙另作勘酌。

谨留此记,昭于后世。

 

二十世孙 立钧敬撰

二〇〇一年四月

 

三、探源篇

 

邓氏家谱年代悠久

   《新民晚报》剪贴

    邓州讯(翻印原文)

马来西亚邓威廉先生,其祖父国华公远下南洋,已逾三世,近来为续修家谱,特回国到邓州市寻根访祖,下为邓州讯剪贴,(文载《新民晚报》)一九八九年四月九日第五版。

本报邓州讯:《孔府家谱》因其时间长,脉络清和传代衔接严密,被誉为我国《第一家谱》,日前,马来西亚华裔邓威廉先生回河南省邓州市寻根问祖所带来的《邓氏家谱》,共一百一十四代,历时三千三百多年,比《孔府家谱》还要早近千年历史,多四十代传人。

《邓氏家谱》记载:邓氏家祖的太师祖是商代时期商王武丁的季父曼公德阳,被武丁封为邓侯。后商王以邓姓赐于曼公。邓氏家族从此开开始繁衍。直至今天,邓威廉先生是邓氏家族的第一百一十四代传人。据邓自己说,其祖父邓国华(第一百一十二氏)带同宗下南洋时,将《邓氏家谱》带到了马来西亚。其父邓志浦(第一百一十三代)为续写家谱,找到邓氏的发祥地。今天,邓先生在邓州市统战部门的大力协助下,终于如愿以偿。

《邓氏家谱》结构严紧,脉络贯通,其上所言之人之事与《嘉靖邓州志》的记载和邓州现存古物相符,并且每一代人在当时的为官及品弟,均记述详清。(许平安)

本网题记:

上文中所提到的马来西亚邓威廉先生是福建省汀州府邓氏后裔,是简公----志斋公这一房的后人。

邓威廉先生所带来的《邓氏家谱》目前已经被证实是由河南邓州市邓志荣(已经过世)以福建省汀州府今福建省龙岩市上杭县中都镇仙村1881年所修撰的清代邓氏族谱为底本所杜撰的手抄本。目前已经证实这份手抄本歪曲原谱的内容。

邓志荣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服务于邓州政府招商引资,欺骗天下邓氏所用。具有严重歪曲邓氏族史的不当行为。

 

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

周官小吏,定系世辨昭穆之制,上而君公卿,下及士大夫之家,不相越俎。至我国朝挚虞以来,始有谱牌之作。闲当考魏书所载谱系编,有四海大姓、郡姓、县姓等纪,大都以门弟相尚,故魏书九品官人之法,多出于世族大家,而世族之所显者,则莫如南阳邓姓为最著。

粤稽邓氏正商王武丁封其季父曼公于河北,南阳之邓国,遂以国为姓,南阳为郡,分封食采,世袭侯爵,历晁、徽、庆、桓、昆、忠、晖和、日浩、煦和、杞、熹、怡、沛、璧、淳、衡、略、至宣公字吾离,经一十九代。周桓王时,离侯楚,与蔡、郑二国交会,以是尊周室而朝服于周,再传尚、粹、明渊,计二十二代,周襄王时,被楚灭,失守茅土。

传至侃公,周景王时,复任徐州刺史,监公为晋阳县令,安国公任南城宰,铭公州牧刺史,文仲公河东县令,缙光公安陵刺史,成汉公沧州牧,敏公中书大夫,通公佐汉有功,文帝赐之铜山。广汉公宣帝中丞,明公平帝刺史厥后四十七世祖禹公东汉功臣,永平三年加封云台首将,夫人严、谢、任氏,共生十三子:训、谦、让、说、读、诒、议、诗、论、谋、识、谟、诰。公孙、父子显宦朝臣,家声赫奕。

训公封校尉,陟公汉将军封蔡侯,卓公讳聪生,与万世公相继,后先辉映,词赋著名。闻舜公汉将军,艾公安西将军,忠公晋陵都亭侯,遐公字安远,,东晋隆和元年任竟陵太守,始乱新野,徙于源湘地家焉。汉晋之间,历代功臣,屡朝将相,炳炳麟麟,益见于世勋矣。

余与遐公嗣君镇国将军羌公,同力王事,路出湖湘,其家编修谱牒,将军与其族人,具册请为之序,因阅其世族源流,详览其前后绘图,洵足为探本清源,有条不紊,朗然编绪,一派贯通,盛元相仍,庆流未艾,诚哉!家之有谱,犹夫国之有史也。余中不敏,不得不为之文辞,因略数言于简端,用锓诸梓,俾邓氏云礽,以垂永久纪云。

    

晋宁康二年甲戌岁菊月谷旦

             右将军会稽内事史兼理节度机务事通家同寅弟 王羲之顿首拜撰

 

德恢公二十一世孙 志平选自《邓氏族谱》

   注:晋孝武帝宁康二年为公元三七四年,与书法家王羲之同时代的姜公,晋孝武帝时封镇国大将军,是曼公的第六十二世孙。

 

本网题记:

这份由王羲之所撰写的谱源流序目前也被证实是可能是清代某个先祖所杜撰的。江西的邓必哲宗亲已经指出了这份流序的诸多不实之处。还有本网也指出如“侃公,周景王时,复任徐州刺史”这是严重的与史不符。

在周景王时期,徐州这个地名尚未出现。当时这个地方叫彭城并不叫徐州。从这些细节就可以看出这份流序是人为杜撰。不可轻信!

第三:刺史这一官职名称在此序中被提前了数百年。换句话,要是按这序来看,刺史这一官职,是数百年之后才有的事。


邓氏姓氏探源

(一)

我《邓氏家乘》二次谱中的引文、谱序和考实文章,都确认德恢公(名瑾)是邓家灶邓氏的始祖。始祖是何时到达邓家灶的呢?

谱中提到的南宋景炎年间背景到底怎样呢?公元一二七六年是宋恭帝赵显德祐二年,元将伯颜侵入临安(今杭州市),掳走六岁的恭帝北去,主战派将领文天祥、张世杰等拥立端宗赵昰于福州,改国号为景炎元年,后被元兵追击,去广东,景炎三年,年仅十一岁的端宗病亡,又拥立端宗之弟赵中为帝,改年号为祥兴元年,第二年元兵围困崖山甚急,陆秀夫抱昺帝投海自尽,南宋灭亡,时为公元一二七九年。因此,景炎年间应为一二七六--一二七八年,元兵侵入福建时间当为一二七六年后,我一世祖逃难到达阜宁当在一二七七--一二七八年之间。

关于一世祖的情况,由老谱一至二世考实篇得知:我始祖德恢公生于南宋理宗淳祐六年,卒于元仁宗延祐二年,寿七十岁。始祖的长子名讳瑛,生于咸淳己巳年,卒于泰定四年,寿五十九岁,南宋理宗淳祐六年为公元一二四六年,南宋度宗咸淳己巳年为公元一二六九年,由此可知:始祖德恢公二十四岁时在福建莲诚生长子瑛公,到了南宋景炎年间,离开莲诚向北逃难时,德恢公已三十余岁,而长子瑛公也已近十岁了,全家三人在逃难中相依为命。到达阜宁邓灶落户不久,始祖母又生下次子琰公,时为元世祖庚辰年,即公元一二八○年。为铭记德恢公的历史功绩,特作《邓灶怀古》七律诗一首:

祖来落户景炎年,今有裔孙越万千。

宋灭元侵河兵碎,人亡家破梦魂牵。

跋山涉水经风雨,挈妇将雏到海边。

庙子湾头新建灶,泽被万世涌群贤。

(二)

福建莲城的邓氏族人又来源于何处呢?据台湾某报特约撰述员林定斯由福建宁化报导:相传西晋末年永嘉年间(四世纪初),唐末(九世纪末)以及宋末(十三世纪末),均大批黄河流域的汉人,因战乱南徙,过江南下赣、闽、粤等地,为别于原有的居民,这批移民被称为"客家人",宁化石碧村被认为客家人的祖地。

英国教师--艮贝尔著《客家源流与迁移》一书中说:“岑东之客家,皆称祖先来自福建省宁化县石碧村”,据洪氏家谱称:太平天国洪秀全之祖是宋末迁出石碧村迁出到广东梅县开基的。当代文豪郭沫若在其《我的童年》中称其祖先是由宁化石碧村迁往四川东山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和宋庆龄女士,也均为宁化石碧的后裔。而莲城与宁化两县相邻,同属闽西,均为客家人祖地,因此,莲诚的德恢公也不会例外,当属于客家人,邓家灶邓氏族人是客家人的后裔。

据《客家史料汇编》(罗香林著)引自广东南雄南阳堂《邓氏联修族谱》载:宋末元年,邓禹后裔--邓向、邓升等俱为雄州邓氏族人的开基祖,又引广东兴宁《邓氏家谱》载:宋时邓大猷为入闽邓氏始祖。宋宁宗庆元五年(公元一一九九年),邓志斋由福建宁化迁居广东梅县松口,成为邓氏入粤始祖。下边是广东梅县《邓氏族谱》入闽始祖邓大猷的有关世系表:

那么,邓大猷从何处到福建去的呢?邓大猷为宋朝联捷进士,钦点御前侍卫挂帅大将军,因乱而去福建,以身许国,卒死于军中,葬于泉州府仁铺试剑乡,皇恩赐坊表联为:"山河带砺膺新宠,文武箕裘振世勋",其子孙从此定居福建,查阅邓大猷家谱,他属河南省南阳邓氏世系。曼公德明为一世祖,邓大猷为第八十九世孙,而邓志圣、邓志贤、邓志斋三兄弟为曼公的九十四世系。

前面已述公元一一九九年邓志斋以进士出身任粤东布政使,由福建宁化迁往广东梅县;而德恢公于一二七六年由福建莲城迁往江苏庙湾,两者时间相距七十七年;再一点就是邓志圣的子孙移居汀州,宋代时宁化和莲诚均属汀州府管辖,两县又相邻,由以上事实和线索可以推断:汀州府莲城的德恢公极有可能是大猷公的后裔,也极有可能就是志圣公的子孙。志斋公和德恢公离开福建外迁时,两人均为中青年,以每代人间隔二十五--三十年计算,七十七年约相隔三代,那么德恢公就是曼公德阳的第九十七世孙。对于这样衔接和论断,我们德恢公后裔是应当认同的。由于没见到德恢公父辈和祖辈的文字材料,这就给我们到福建寻根访祖联谱带来困难,但是,如果我们能从福建《邓氏家谱》中找到德恢公的名字(公名讳瑾),或者找到有""旁或""字头的同辈,而同辈生卒年代又与德恢公大致相当时,那么,就可与之直接联谱了,此事有待于我族后人去探索了。

本网题记:

文中所说的“德恢公极有可能是大猷公的后裔,也极有可能就是志圣公的子孙”,个人认为目前不能轻以断言。因志圣公这一支目前宋代的先祖可供核实的并不多。

同时,本网收集到的族谱中倒有可能有涉及到德恢公的,本网将尽力作为德恢公迁出地的邓氏,尽力帮助核实德恢公上支世系!

第三:目前证实,大猷公是前人杜撰,并查不到这个人及相关坟志、历史记载!

(三)

前面已论证过德恢公为入闽始祖大猷公的后裔,是曼公的第九十七世孙。查阅史书和邓氏族谱,晋孝武宁康二年,南阳邓氏率先编谱,请当时的书圣右将军王羲之作《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称“世族之所通显者,则莫如南阳邓姓为最著”,“历氏功臣,屡朝将相,炳炳麟麟,益见于世勋矣”。官职显赫之前辈诸公数不胜数,现略举几例以昭示族人:五十七世攸公,字伯道,西晋惠帝时为河东太守,因八王作乱,被乱追赶,攸公携侄与儿渡河,情况危急,不能两全,弃儿而存侄,妻泣而从之,攸公因此无传,此是《伯道守义》的典故。攸公后来因五胡乱华,元帝南迁建康,被任为吴郡太守,就在苏州定居下来,成为苏州邓氏之始祖,他是迁居现今江苏省的邓氏第一人,迄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邓氏历史上也有一位执掌朝政大权的有名太后,她就是四十九世孙女(禹公孙女),名讳绥,东汉和帝皇后(公元八一至一二一年),和帝死后,邓太后迎立刘隆为殇帝,殇帝夭折,又迎立安帝,两代皇帝临朝执政共十六年之久。邓皇后天资聪慧,十六岁入宫时初为"贵人",后为皇后和皇太后,兴利除害,以一位中年妇女总揽全国大政,举措安详,应付裕如,成为中国历史上贤后的典型。邓绥四十一岁驾崩,死时全国百姓哀恸如丧考妣。在汉和帝邓皇后之后,还有一位邓氏之女为为汉恒帝皇后,她就是曼公五十一世孙女,名讳猛女。再向上叙述就是邓氏历史最光宠时代,即四十七世禹公,字仲华(公元二年--五十八年)南阳郡新野人,汉平帝时为御史,后辅佐汉光武刘秀中兴汉朝,功劳卓著,位云台二十八宿之首将(我阜宁邓家灶邓氏堂号--南阳郡魁宿堂的由来),先后被拜为大司徒、右将军、赞侯、梁侯、高密侯和太傅等官职。死后谥曰元侯,留像于云台,故有"元台首将,卫国元勋"之称,生有十三子。今天海内外邓氏很多均以"南阳""高密"为堂号,是以禹公为始祖,而引以为荣耀。当代伟人邓小平是禹公的后裔,他是邓氏三千三百多年来最显赫的人士。

历史上最早的邓氏名人:邓析(公元前五四五--前五○一年)春秋末期法家先驱,做过郑国大夫,创办私学,以所作竹刑(刻在竹子上的法律)教人,宣传法制,著作有《邓析》两篇,列名家,是与孔子同时代的名家(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辞海》)。

(四)

进一步向上古追溯,到达南阳邓氏世系的一世祖曼公德阳,看曼公的世系表:

    祖丁是商朝开国始祖成汤的第九世孙,公元前一四三三年祖丁去世,由阳甲继位,二十五年后崩驾,当时为使国有长君,采用"兄终弟及"的方式,由盘庚接位,依序是盘庚、小辛、小乙、曼。等到小乙在位二十八年临终时,由于曼公年迈,未传位于弟,而传位于其侄儿武丁。为了安抚回报,刚继位后的武丁(高宗),便把叔叔曼封在河北(今河南)的邓国,曼的子孙便"以国为氏",而开创了中国人姓氏邓氏。其时是公元前一三六四年,迄今已有三三五七年了。

关于邓国立国的年代,最近有另一说法,考古学家对殷墟甲骨文武丁时的卜辞进行考证,认为武丁在位为公元前一二四一年----一一八二年,即邓国立国在公元前一二四一年,迄今已有三二三五年(《新民晚报》一九九○年一月七日刊)。从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史历日和中西历日对照表》查出殷王武丁即位于公元前一二七三年,迄今已有三二六八年(参见上海《解放日报》,一九九五年二月二日刊文《从乙亥年说开去》)无论从哪种论证说来,邓氏立国已有三千三百年的历史了。邓国是侯国,世袭侯爵,当传至第二十二世渊公时为南方的楚国所灭亡,当时是周襄王十三年,鲁庄公十六年,即公元前六七八年。我邓氏起源于三三五七年前曼公封于邓国,从此天下才有邓氏。口占七律:

邓州怀古

邓氏神州自古雄,三三五七继无穷。

根深叶茂缘邓国,源远流长溯曼公。

首将云台功冠汉,两朝太后主中宫。

吾族男女齐奋进,兴振中华建大同。

本网题记:

上文的“口占七律”本无可厚非。只是因历史上的“邓州”与今天的邓州并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本网建议标题换成“怀古”或是“邓国怀古”,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祖丁是成汤第九世孙,曼公是成汤第十世孙。那么商朝开国君王又是谁的子孙呢?再向上进一步追溯:成汤是""的第十四世孙,契是帝喾之子,受封于商,赐姓子氏。而帝喾又是黄帝的玄孙,以下是黄帝世系表:

(轩辕) (少昊) (颛顼) (封于商赐姓子氏)

黄帝--玄嚣--乔极--帝喾----昭明--相士--昌若--曹国--------喾丁--喾乙--喾丙--主壬--主癸--天乙(商朝成汤始祖)(子履)

综上所述,德恢公是曼公德阳的第九十七世孙,而曼公德阳又是商汤的第十世孙,商汤则是黄帝的第十八世孙,这样,前后推论得出结论:我们阜宁始祖德恢公是黄帝的一百二十三世孙,如何计算各人是黄帝的多少世孙呢?以笔者为例,本人是德恢公的二十一世孙(用一百二十三加上二十),则笔者是黄帝的第一百四十三世孙。

 

德恢公第二十一世孙 志戎敬撰于上海

一九九五年十月十六日

 

轩辕黄帝的历史传说

轩辕黄帝是我们邓氏族人的始祖(详见拙作《探源》一文)。所以很有研究的必要。

传说大约在四千多年以前,黄河流域有许多部落,几个部落结成部落同盟,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黄帝是一位杰出的部落首领,黄帝部落在阪泉(今北京市郊区居庸关附近上、下阪泉)打败炎帝,又在涿鹿(今河北涿鹿)击杀舟尤。炎帝战败后服从黄帝领导,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结成联盟,在黄河流域长期生活、繁衍下去,构成了以后华夏族(即汉族前身)的主干成份,黄帝后来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当时中国历史上处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即由原始社会母系氏族公社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时期。

黄帝生于四千七百年前(公元前二七○九年),父为少典氏,母为附宝,姓公孙,因生于轩辕之丘(今山东省曲阜市寿丘,另一说为河南省新郑县轩辕山),又称轩辕氏,因建国于有熊,又称有熊氏。因长大于姬水,故又姓姬。黄帝名茶,又名轩辕,字玄律。有土德之瑞,故号称为黄帝,定都于涿鹿。

黄帝发明指南车,创立制度,作六书,造文字,制定历法,教民耕稼和养蚕。教民正衣裳,刻杵臼,铸弓矢,营宫室,造车。又教民习音律,创货币,制棺椁等这些物质文明,奠定中华大地万世根基。今有《内经》一书,即是托名黄帝与岐白、雷公等评论医学的著作,故又称《黄帝内经》。所以中医学又称“岐黄”。

    黄帝有四妃,生二十五子。无妃为西陵氏之女,名嫘祖,生昌意、玄嚣、苗龙、。二妃为方雷氏之女,名女节。生休、清。三妃为彤鱼氏之女,生夷鼓。四妃名嫫母,生苍林、禹阳。其余从妾共生十六子。其子共得十二姓氏: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结、依等。子孙得姓氏还有熊、卓、芋、庄、严、雷、薛、傅、石、阮、张等。

高阳氏蛴极(即黄帝之孙),其子孙得姓氏有岳、黄、童、彭、董、己、秃、嬗、斟、曹、芋、程、连、邬、罗、苏、顾、湿、司马、娄、江、朱、李、徐、钱等。

又如陶唐氏尧(黄帝五世孙),其子孙得姓氏有:刘、杜、士范、陶、祝等。

又如虞氏舜(黄帝七世孙),其子孙得姓氏有:姚、陈、胡、虞、田、余、徐、涂、佘、俞、丁、王、陆等。

又如夏后世禹(黄帝五世孙)其子孙得姓氏有:曾、覃、顾、侯、姒、杞、窦等。又如商汤子履(黄帝十八孙),其子孙得姓氏有:孔、邓、汤、肖、林、皇甫、锺、宋、耿、简、华等。

黄帝之子的十二个"母姓氏",加上上述的七十二个"子姓氏",再加上"子姓氏"派生出众多的"新子姓氏",四五千年来,逐渐发展成具有数百上千个的中国人姓氏,俗称《百家姓》。(此书成书于宋代初年,千余年来是流行的蒙学读物之一,共收录四百四十个姓氏)上面已列出的共八十四个姓氏的族人后裔,当然是黄帝子孙,这是确定无疑的,即使未列出的其他姓氏族人后裔,其大部分也是黄帝子孙。其姓氏产生于何时的"子姓氏",有利于进一步追溯探源罢了。

属于炎帝(神农氏),其子孙得姓氏有:姜、封、吕、许、焦、檀、邵、申、柴、孤竹、丁、纪、骆、崔、高、卢、邱、齐、章、尚、厉、井癸、隰、庆、甫、向、芮、方、洪、江、翁、龚、汪、驾、柯等三十七个。此三十七姓氏族人,自然也是炎帝的子孙,也是确定无疑的。我们通常说中华民族是炎黄子孙,就是炎帝和黄帝的子孙。

幸运的是我们邓氏族人是黄帝的直系后裔,血管中流着始祖黄帝的脉血,邓氏家谱堪称天下第一家谱,可以从今天的世系表起,向上一世一世地追溯到四千七百年前的始祖轩辕黄帝,正如一六一七年之前晋孝武帝宁康二年(公元三七四年)时,右将军会稽内事史书圣王羲之所撰写的《南阳邓氏族谱源流序》中所说那样,“因披其世族源流,详览其前后绘图,询足为探本清源,有条不紊,朗然编绪,一脉贯通,盛元相仍,庆流未艾,诚哉!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也。余虽不敏,不得不为之文辞,因略数言于其简端,用锓诸梓,俾邓氏之礽,以垂永久纪云”。

黄帝在位百年(公元前二六九七年--前二五九八年),崩于桥山(今陕西省黄陵县桥山),享寿一百十一岁。传位于次子玄嚣,玄嚣名挚,邑于穷桑,又称穷桑氏,国于青阳,又称青阳氏。以金德王天下,又称金德氏。能修太昊之法,又称少昊,定国都于曲阜,崩后葬于云阳,又称云阳氏。

 

德恢公第二十一世孙 志戎敬撰于上海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古代邓国史略

据南阳《邓氏族谱》载:“一世曼公,字德阳,商王武丁封其季父于河北之邓国,即以为姓,以南阳为郡,赐姓受氏曰邓。夫古之所谓湖北,乃今之湖南也。南阳邓氏,系出于此”。

一、邓国位置:

就其地理自然概况来说,位于汉水以北,伏牛山以南,唐河(汉水支流)以西,汉水及淅川河以东之"南阳盆地"。就现在行政区域来说,位于河南省南部和湖北省北部,此地域历朝均属南阳府治。(参阅古代邓国地理略图)。

二、邓国国君:

公元前一三六四年,商高宗武丁封其叔父曼公德阳于邓国开始,一世曼公,二世晁公,三世徽公,四世庆公,五世桓公,六世昆公,七世忠公,八世晖公,九世浩公,十世煦公,十一世杞公,十二世熹公,十三世怡公,十四世沛公,十五世璧公,十六世淳公,十七世衡公,十八世略公,十九世宣公,二十世尚公,二十一世粹公,二十二世明渊公。到明渊公时,邓国被楚灭亡,当时是周襄王十三年(即鲁庄公十六年),是公元前六七八年。邓国国君共二十二世,邓氏历代均封侯爵。邓国历史共绵延了六百八十六年。

本网题记:

可能是志戎宗亲长者在编撰此段内容时手上可信的族谱资料相对比较少。志戎宗亲长者在上文中所陈述的这些祖公,并不是真实的。这份谱的底本在福建龙岩。且本人也收集到了与史料记载更为合理、准确的族谱,里面记载的这些祖公完全不是这样的。

三、邓国都城:

古代邓国都城,考诸史料有四种解释:(一)据《春秋左传注》:都城位于今河南省邓州;(二)据《大清一统志》载:都城位于今襄樊以北的汉水北岸;(三)据《水经注疏》、《太平寰宇》、《湖北通志》等均载:都城在襄阳以北二十余里,据上海辞书出版社一九七九年版《辞海》注载:邓,曼姓,古国名,今湖北襄樊市北郊城镇,其疆域达到今河南邓县,公元前六七八年被楚灭。综上所述,疆域均指襄樊以北南阳平原之邓州。

再从古城遗址来看:(一)据清代乾隆襄阳府志《古迹篇》载:襄阳城之西北二十余里,有春秋邓国古城,城基尚存,高丈余,濠池淤塞成农田;(二)据考古学家实地考查,古城基仍很完整,城基略呈方形,周长六十三里。附近居民说,邓城虽久,已不是城镇,但至今周围百城内外人民仍很闻名,邓城比襄城古老得多;(三)据《三国志蜀志》卷五诸葛亮传:“亮家于南阳之邓县,在襄阳城西北二十里,号曰隆中”。该地即刘备三顾孔明于卧龙岗之地。

四、军政外交:

邓国位于南阳平原,物产富饶,商工繁盛,在古老列国中,地近中原,南下可达江汉平原,位居南北交通要冲,战略要地位置显赫,正如《正理志》载:邓国地势,北望梁晋,南下荆襄,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左传》桓公二年:蔡国和郑国国君同时拜会邓侯,目的是加强三国合作以对付楚国。《左传》桓公七年夏:邓侯吾离(即十九世宣公)和彀伯绥同时走访鲁国,必有其军事政治目的。《左传》桓公九年:巴国派专使请楚国与邓国修好,楚国对邓国表示退让,而邓国拒不接受,为了救助颜国曾三度派大军驱逐巴国军队,而未达目的。《左传》庄公六年:楚王出兵攻打申国,路必经邓境,还师那年,楚军攻伐邓国。《左传》庄公十六年:楚国再次攻打邓国,邓国被强楚所灭。

    从上述史书记载的邓国六起军政外交活动中,可见当时在列国强邻争夺下,奋发图存之不易,作为侯国绵延商周两朝共六八六年。此后子孙皆以邓为姓,以南阳为堂号。

五、邓氏后裔:

我邓氏一族,源远流长。河南省南阳地区是邓氏第一个繁衍中心,以后逐渐发展到山西与陕西省之间的安定地区,此后又从两地逐渐发展到全国各地。近数百年来,北走南奔,又发展到海外各地,旅居台湾,南下南洋群岛,更有远赴欧、美、澳、非洲各地,人数众多,历史悠久,其中策名清时,名绅巨贾,科技精英,人才辈出。在邓氏族人聚居的地方,多建有邓氏宗亲组织,邓氏宗亲仅广东省就有八十万人,广州市就有南阳书院,高密书院,邓氏大宗祠(即嘉址祠)等宗亲组织。台湾省邓氏人口约五万人,其宗亲组织有台北“邓氏宗亲会”。此外,香港有“邓氏宗亲会”,新加坡有“邓氏总会”,马来西亚有“邓氏南阳堂”和“世泽堂”,美国有“邓高密公所”,缅甸有“邓高密馆”,从上所述海内外邓氏宗亲组织看来,我邓氏族人后裔不仅遍布全国,而且也走向世界,奋励自强,承先启后,万世辉煌。

本文参考资料:

(一)邓氏渊源有关资料(奇峰著)

(二)邓氏渊源与南迁梗概(新加坡邓氏总会三十周年特刊)

附:古代邓国地理关系略图

 

德恢公第二十一世孙 志戎撰

一九九一年十二月十六日于上海

本网题记:

志戎宗亲长者在上文中所提到的“邓州”并不是今天的邓州。历史上的区域变动也比较大。这一点继团宗亲于2013年在专门撰文进行了剖析。

从大量的史料考证来说,我们邓氏的发源地当以现在的湖北襄阳邓城为中心。

四 传略篇

始祖德恢公传略

江苏省阜宁县邓家灶邓氏始祖名讳瑾,字德恢,于南宋末年景炎年间(公元一二七六年至一二七八年),因避元兵入侵福建之乱,由福建省莲城县故址,携带妻子和长子瑛公(时年约十岁),一家三人,相依为命,背井离乡,向北逃难,越过浙江和长江,风餐露宿,历尽艰难困苦,到达江苏淮阴盐渎庙子湾头射湖南岸,落户谋生。而当时的庙湾,射湖两岸,逼近海滨,土地荒芜,人烟稀少,始祖德恢公就此择地住下,建造房屋,开荒种田,养家糊口。又领盐荡,煮制海盐,以求发展。躬耕乐业,人仁者风,远近闻名,故名其居留地为“大邓家灶”。灶者,煮海水制盐之锅灶也。又经过数百年后,嗣入海防庙湾场灶籍,耕读传家,忠厚处世,逾元代,历明、清两代,子孙后裔,安居乐业,皆始祖之德荫也。

德恢公生于南宋理宗淳祐六年(公元一二四六年)丙午十二月四日丑时,卒于元代仁宗延祐二年四月八日未时,享寿七十岁。配张氏,生于淳祐八年(公元一二四八年)戊申七月二日寅时,卒于元代武宗至正三年八月十五日申时,享寿六十三岁。生子二,长名讳瑛。瑛公,字美斯,号位中,赋性敦厚,生于南宋咸淳己巳年(公元一二六九年)六月十三日,卒于元代泰定西年八月十七日,寿五十九岁。配赵氏,生子名讳辉。琰公字嘉质,号图南,有隐士风,生于元代世祖庚辰年(公元一二八○年)二月十二日,卒于元代顺宗元统二年正月二十九日,享寿六十一岁。配王氏,生子三;长名讳恒、次名讳朗、三名讳耀。

由上述得知,德恢公二十四岁时在福建省莲城县生长子瑛公,直到南宋景炎年间离开莲城向北逃难时,德恢公已三十余岁,而长子瑛公也已近十岁了,全家三人,到达庙湾安家落户之后,不久又生下次子琰公。古之庙湾,即今之阜宁。射湖,即射阳河。大邓家灶,即邓家灶,位于阜宁城南约六公里多,即为今之施庄镇邓灶村。

始祖德恢公到邓家灶落户已逾七一七年,七百余年来后裔耕读传家,兴旺发达,至今人口已逾万众。

为仰知始祖德恢公奠基邓家灶的千年功绩和万世家基,特搜集老谱《邓氏家谱》中序文和考实的有关资料,归纳综合成文,以昭后世。

附:七律二首

一、邓氏颂

邓氏神州自古雄,开来继往运无穷。

根深叶茂由殷氏,源远流长溯曼公。

东汉功高魁列宿,南阳德英灿中宫。

绵绵后代皆灵秀,耀祖光宗世世同。

二、德恢公颂

开基邓灶亦奇缘,背井离乡百虑煎。

挈妇投荒贫似洗,思亲避乱泪如泉。

披荆斩棘耕原野,煮海成盐代俸钱。

闲读诗书茅屋下,乐天知命日陶然。

 

三 德公传略

公讳名宽,字三德,从群公三子,是吾始祖德恢公第十四世孙,在东门为国字辈。生于一七五三年八月十六日,卒于一八二五年十月四日,享年七十三岁。

    公精明强干,正直大度,乐善好施,老陈练达,言行一致,颇有仁风。年轻时,携眷由邓家灶外出,植家黄甫镇(今阜宁城)。初始,驾海船以捕鱼为生,后上岸从事麻网编织,由于生意红火,产销两旺,后发展成规模宏大的麻网厂,麻网畅销沿海一带,财源广进,富甲一方。

公进入而立之年以后,为防匪劫,逐步开始买滩田,置圩荡,发展到家有滩田,圩荡千顷,人称之为“邓百万”,出骑高头大马,保镖跟随左右。公一生扶贫济困,遇贫困者,必予资助,见孤寡无依者,更加怜抚,获其救助者,难以数计。每逢冬令及三春青黄不接之际,总是想着穷人,尽力赈济,远近者皆誉之为“大善人”。

公届中年之后,热心公益,于清嘉庆八年(公元一八○三年)独自出资,在施庄镇岗北村一组与宋家村六组之间淤深河上,造起一座大桥,名曰南阳桥。桥的石枕上不留自己真名,只刻上“清嘉庆八年邓西南造”,以方向代其名,个中寓意,令人难猜。据调查,今日宋家村六组一户人家河码头上,有南阳桥一根遗桩,桩上刻有一联:“桥架南北人来往,河朝东西水长流。”其后,公又在阜宁南门建起三宫殿庵,接着建起了三宫殿桥,方便行人。

缅怀公之一生,仗义疏财,种德社会,堪称吾邓氏贤哲,故作此传,供后来者效法。

 

德恢公二十世孙 立钧拜撰

注:此传根据家藏手抄本家谱所载整理

 

体舒公传略

公名讳之润,字体舒,三宝(名讳大有)公子,阜宁邓家灶邓氏始祖德恢公第十五世孙,为我族祖辈中最杰出之人士。

公自幼聪慧,勤奋好学,饱读经史,学以致用,清代国学生也。处事果断英明,老成练达,虽遇险阻,如履坦平,创新基,增旧业,经营创造,备受艰辛。由本城迁居北洋二十层(今滨海县新港乡一带),此地是水面荡滩,盐碱薄地,公不畏艰难困苦,率众披荆斩棘,开挖河渠,灌溉碱地,终于把这里改造成大片良田。又兼业盐场,晒制海盐,因而在不很长的时间内,田产房屋俱称富有,规模愈大基业愈宏。尤难能者乐善好施,矜孤恤寡,有仁者风。

公念九族繁衍,而思有以纪之,于暮年续修家谱。爰上溯鼻祖,下入耳孙,推义祖仁亲之谊,明左昭右穆之班。序长幼,别亲疏,仰足以裕后昆,凡瓜之绵,椒之衍,无不缕晰条分,具于谱牒。立规模于不朽,敬宗收族,创为家乘。虽年迈遭中阻,未付诸枣梨,而草创已成。此为我阜宁邓家灶第一次有了正规的谱牒,祖宗有所凭依,子孙得以嗣续。实为吾族千古大事,影响深远。

公生于清代康熙四十五年丙戌闰八月十三日午时(公元一七○七年),卒于乾隆五十七年壬子四月二十日戌时(公元一七九二年),享寿八十六岁。配李氏,本泰公女,有妇德,生四子。皆学业有成,业建树,名闻遐迩。

特以家兄志平先生《体舒公颂》七律诗结束此文:

捷足开基二十层,雄心创业振家声。

承先启后编宗谱,睦族仁亲续氏乘。

保泰持盈财力足,行高志广显荣增。

光前裕后千秋仰,伟业丰功万世称。

 

体舒公六世孙 志戎敬撰于上海

一九九三年十一月十一日

 

尚林公传略

公名尚林,聚公长子,是吾德恢公第十六世孙。公先祖数世,皆住邓家沟,此地人稠地少,难以发展,尝羡东乡膏腴之地,故素有向外建业发展之意。清道光年间,岁逢歉收,为生活计,携眷偕行,至射阳河东草埝口南汗蒲港而暂栖(现此地改名为邓家墩)。初始,公则谨慎守分,生产毫无扩充,继则天遂人愿,各事顺手,得以购置田产数十亩。公治家以勤,教子有方,后又置田产数顷,发家致富。其后裔丁财两旺,皆公之遗德也。

公处世以忠,帮人办事尽心尽力,乐于助人,为人排忧解难,无不玉成其事。尤其值得歌颂的是公为收族归宗,奋然率众续修家谱,并印制成功,成为爱族敬宗之楷模,此精神永垂后世。

注:此文根据邓沟家谱《尚林公传》中文字整理。

 

二十二世孙 邓彩  整理

                                               二○○一年季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