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最新研究发现多愁善感或许源自人类基因

 Oumuamua 2014-06-26

最新研究发现多愁善感或许源自人类基因

[摘要]多愁善感是人的一种固有特性,这种特性与基因关系非常密切。

最新研究发现多愁善感或许源自人类基因

这是高度敏感参与者的大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腾讯科学讯 在《大脑与行为》杂志发表的一项最新研究,科学家发现大脑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提供的证据证实,高度敏感的大脑对情绪图像会产生强烈反应。

之前的研究表明,感觉处理的敏感性(SPS)是一种固有的特性,会对环境和社会刺激产生更强的敏感性或者同情心。据Arthur Aron博士称,这种特性与可确认的行为、基因、生理反应以及大脑活动模式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密切。高度敏感的人(HSP)占据了人类大约20%的比例。

人类高度敏感的特征会表现出对轻微刺激感觉敏锐,信息处理更彻底,而且对于积极和消极刺激的反应更强烈。相比之下,大多数人的感觉处理敏感性较低,而且不太注意轻微刺激。

研究人员在18位已婚参与者观看笑脸或者苦脸图片时,对他们的大脑进行了扫描。其中一组照片来自陌生人,另一组则来自他们(她们)的妻子或者丈夫。当他们看到自己配偶的情绪时,大脑活动更加强烈。最强烈的大脑活动出现在他们看到自己配偶快乐的照片时。

心理学教授Aron博士称:“与意识和情绪有关的大脑区域,特别是与同情心有关的大脑区域,高度敏感的人与敏感度较低的人相比,这些大脑区域会出现更多的血液流动。这就使我们找到了大脑内的直接证据,高度敏感的个体对于引发情感的社会刺激反应特别强烈。”

Aron博士认为,这些结果提供进一步的证据证实高度敏感的人通常很容易受到环境影响,高强度的意识和情绪反应也是高度敏感人群的基本特征。(过客/编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