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形意拳

 美丽人生1991 2014-06-26

 形意拳,又称行意拳、心意拳、心意六合拳,中国传统武术,与太极拳、八卦掌齐名,同属内家拳之中。打法多直行直进,与八卦之横走,太极之中定有显著之差别.形意拳之短打直进用于战阵中最为适合,无花俏之招法,长劲亦是最快.两军交战,千军万马中,要能有闪转腾挪之地不易,只有直行直进,走亦打,打亦走.如黄河之决堤.

形意拳是中国三大著名内家拳拳种之一(形意、太极、八卦),位列中国四大名拳。但是,形意拳的风格却是硬打硬进,几如电闪雷鸣,在内家拳中独树一帜。

  形意拳发源于山西太谷,山西形意拳讲究功力,形松意紧,外形不拘一格,打法变幻多端的风格特点。在形意十二形中,重点突出所取动物的进攻技巧,不求形象但求意真的练法,五行中讲究金、木、水、火、土的内涵。

   形意拳是明显的枪拳,枪术是中国周朝以后出现的战场绝艺,有护王定国之功。古有名将赵子龙、姜维善枪。姜维有传人宋朝周侗,乃禁军教头,其徒豹子头林冲继其位,周佟晚年有徒岳武穆王,神枪定北疆。达摩祖师隋朝入主少林寺,其时中土神枪自赵子龙已有300年以上的历史,所以达摩创枪术不可能,创枪拳更不可能。而且佛家尊棍棒为慈悲,嫌刀枪剑戟太霸道,所以少林早期只精于棍法,武僧也称棍僧。形意内功属内家功,源于道家,自商朝就已大成,老庄孔孟皆以此修身,此法比达摩入少林更早了500年以上,从黄帝内经中就可以见其踪迹,因此形意拳内功也不可能是达摩所创。形意拳注重实战,打法凶狠,没有花招,直进直退,身法迅疾,较少窜高翻筋斗,此种打法尤其适合战场作战,或在群殴中以一敌十。由此可见此拳是经历数代人经历战场厮杀而得,不可能是某人所思而得。然而是谁所创,无法考证,且尊姬际可为祖师。少林寺流传的心意把究竟是姬际可出家传入少林,还是少林传给姬际可有待考证。
形意拳出现于明末清初,为山西蒲州(今永济)人姬际可(字龙峰)所创。当时正值天下大乱,姬际可考虑到处于乱世可执枪护身,倘若处于太平之世,不带兵刃,一旦遇到不测,将何以自卫?于是他变枪为拳,取“以意为始,以形为终”之意,创编出迅猛雄悍的形意拳。
后来,形意碰撞逐渐衍化成三大流派,内容也不断丰富。第一是山西派,代表人物是山西祁县人戴龙邦。第二是河北派,代表人物是李洛能。李洛能是河北深县人,以经商为主,拜戴龙邦次子戴文勋为师,苦学十年,人称“神拳李”,回到河北原籍后传授不少弟子,形成河北一派,并南传无锡,北传东三省。第三是河南派,代表人物是戴龙邦的师兄弟马学礼。马学礼是洛阳人,回民,所传多为河南回民,形成河南一派。民国初年,河北、河南两派形意先后南传至四川、安徽、上海、武汉等地,其后又远传海外。山西一派至今流传不广。
形意拳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华武术内容之一,经过历代传人不断钻研、实践、总结、提高,逐渐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其各派拳法虽各有千秋,便其拳理却渊源颇深。讲究以意领气,以气导力,意形二表,形意一体。通过对形与意的相互调节,内与外的相互作用来达到体用兼修的功效。形意拳以冶炼操守、强健体魄的宗旨,不仅有强身健体,修身养性之功效,而且具有富于实战的技击效果。
形意拳基本属于象形拳,它的主要套路多是摹仿一些动物的捕食及自卫动作而成,即所谓“象形而取意”,如龙、虎、猴、马、鼍、鸡、鹞、燕、蛇、鸟台、鹰、熊、等等。山西、河北两派多用梢节(拳掌),河南派更注意发挥中节、根节的作用,多以肘膝和肩胯击敌。
形意拳雄浑质朴,动作简练实用,整齐划一,讲究短打近用,快攻直取。形意拳的基本套路,如五行拳、十二形等,多是单练式,一个动作左右互换,来回走趟。日积月累,年复一年,一个动作可重复演练达数万次之多。一旦遇敌,在速度、力量、准确性方面均可达到惊人的进步。
在技击原则上,形意拳主张后发先至,抢占中门。拳谱说:“视人如蒿草,打人如走路。”“练拳时无人似有人,交手时有人似无人”。在交手时,则要求“遇敌犹如火烧身,硬打硬进无遮拦”,“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形意拳要求在最短时间内解决战斗:“不招不架,只是一下”。意思是敌人打来,我根本不必招架,只须致命一击,便可取胜。清末时,有的形意高手常常是一拳即将强敌打飞(如李洛能、郭云深),神拳李洛能超形意拳一步杀改二步,一拳将一武士击飞又将其接住,后有一拳将强敌击毙(如马学礼的外甥马三元)。所以形意拳门规甚严,不准轻易与人交手。河南派形意规定:凡忤逆不孝者,贪财如命者,逞能欺人者,贪酒好色者,概不得收为弟子;凡练此拳者不得惹是生非,遇事必须忍让,也不准在街头卖艺。
形意拳也属于道家拳派,讲究内功训练,在应敌时要求以意念调动出体内的最大潜能,以意行气,以气催力,在触敌前的一瞬间发劲,而且要求肘部不得伸直,缩短了出拳距离,使得形意拳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往往可对敌人内脏造成伤害。所以,形意好手们在一般情况下,绝不轻易出手,也不敢轻易出手。
形意拳动作简约,切于实战,顺应了武术发展的潮流,所以传播很快。此外,该拳系的历代传人较少保守性,并致力于理论研究。它与太极拳系一样,都是以其潜在的文化优势而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
形意拳古朴、纯厚、富于攻击性,是目前保存最为完整的武术拳种。  

  形意拳以五行拳(劈、蹦、钻、炮、横)和十二形拳(龙、虎、猴、马、鸡、鹞、燕、蛇、鼍、骀、鹰、熊)为基本拳法,其桩法以三体式为基础。山西一些地区有以“站丹田”、“六合式”为基本桩法的。其他单练套路有五行连环、杂式锤、八式拳、四把拳、十二洪捶、出入洞、五行相生、龙虎斗、八字功、上中下八手。对练套路有三手炮、五花炮、安身炮、九套环。器械练习以刀、枪、剑、棍为主,多以三合、六合、连环、三才等命名。河南一带流行的形意拳多称为“心意拳”,拳法以十大形(龙、虎、鸡、鹰、蛇、马、猫、猴、鹞、燕)和四拳八式(头拳、挑领、鹰捉、粘手)为基本拳法。桩法有鸡腿桩、鹰熊桩。单练套路有龙虎斗、十形合一、上中下四把等。各地流行的形意拳,除技术内容有所不同外,在风格上也各具特色。如河北一带的形意拳,拳势舒展,稳健扎实;山西流传的形意拳,拳势紧凑,劲力精巧;河南一带的心意拳,拳势勇猛,气势雄厚。

拳术起源

  形意拳尊岳武穆为始祖,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清初山西姬际可。据说姬际可曾习艺于河南少林寺学习心意把,又精通六合枪法。后又得到岳武穆拳谱,后以岳飞拳谱为理论,把大枪术化为拳法,并融合原来学的心意把,创出此拳。姬际可门下,分成河南、山西、河北等不同派系,分化成不同的名字传承,包括心意六合拳、心意拳、形意拳等。

  现代盛行的形意拳,是由河北深州李洛能从山西戴氏心意拳发展出来的,并加以定名。

拳术特点

  形意

拳具有以下特点:①简洁朴实,其动作大多直来直往,一屈一伸,节奏鲜明,朴实无华,富于自然之美。②动作严密紧凑,"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发拳时,拧裹钻翻,与身法、步法紧密相合,周身上下好象拧绳一样,毫不松懈。③沉着稳健,身正,步稳,“迈步如行犁,落脚如生根”,要求宽胸实腹,气沉丹田,刚而不僵,柔而不软,劲力舒展沉实。④快速完整,形意拳要求“六合”,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动作强调上法上身,手脚齐到,一发即至,一寸为先。拳谚有“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之说。形意拳讲究“三节”、“八要”。三节是:“梢节起,中节随,根节催”。从全身讲,头与上肢为梢节,

躯干为中节,下肢为根节;上肢以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下肢则分为胯、膝、足三节。做到三节的要求,就能保证周身完整一体,内外合一。八要是:顶(头要上顶,掌要前顶,舌尖上顶)、扣(肩要扣,手背足背要扣,牙齿要扣)、圆(胸要圆、背要圆、虎口要圆)、敏(心要敏,眼要敏,手要敏)、抱(丹田抱,心意抱,两肋抱)、垂(肩下垂,肘下垂,气下垂)、曲(臂要曲,腿要曲,腕要曲)、挺(颈要挺,脊要挺,膝要挺)。这样,就可保证身体各部姿势正确舒展。 形意拳包含着丰富的技击理论和技术、战术内容,强调敢打必胜、勇往直前的战斗意识。拳谚说:“遇敌有主,临危不惧”。在战术思想上,主张快速突然,以我为主,交手时先发制人,“乘其无备而攻之,出其不意而击之”,“有意莫带形,带形必不赢”。在攻防技术上,提倡近打快攻,抢占有利位置,“眼要毒,心要奸,脚踏中门裆里钻”,“进即闪,闪即进,不必远求”。形意拳主张头、肩、肘、手、胯、膝、脚七法并用,处

处可发,“远了便上手,近了便加肘;远了用脚踢,近了便加膝”,并且要求虚实结合,知己知人,相机而行,不可拘使成法,做到“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方算上乘功夫。形意拳的技击理论有6项原则,即工(巧妙)、顺(自然)、勇(果断)、疾(快速、突然)、狠(不容情)、真(使敌难于逃脱),称为"六方之妙"。这6项原则对培养攻防意识,训练技击技术具有指导作用。

  形意拳注重力量的训练。第1步功夫是“筑其基,壮其体,使骨体坚如铁石”,为技术提高打下良好基础,这称为“明劲功夫”。第2步要练“暗劲和化劲功夫”,要求周身完整,刚柔相济,精神贯注,形神合一,以意导体,以气发力。可见,形意拳对人体各项生理功能要求是相当高的。形意拳动作中正不倚,打法可刚可柔,不同体质的人都可从事锻炼,近年来医疗体育方面也已采用。

形意拳术的发展变化
艺一、心意六合拳的发展特点 据古拳谱记载:姬氏际可初创拳时,以"心之发动曰意,意之所向为拳"作为拳理.以"六合"为法则,即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为内三合;手与足合,肘与膝合,肩与胯会为外三合.统称"六合".即以思维意识活动为诱导,使之作用于形体.使意(大脑思维和意识活动)、气(通过意念使经络系统发生变化)、力(形体配合之拳术运动)三者互为作用,逐步达到"六合"的高度协调统一,内外兼修之目的,故称之为"心意六合拳".其拳架为侧身弓箭步,要求头、肩、背、胯、后腿、后足斜成一线,头、前肩、前膝、前足要上下垂直,形成一个直角三角形.其拳术动作表现为手打、肩打、胯打、足打、膝打、头打的用法.其拳法分为前六式后六式.前六式气柔. 每一式可变为十二式,最终十二式仍归于一式.其静功以站桩为主.
曹继武先生根据姬氏所授"心法"及前后六式的拳法特点,取其精华归纳为五行、十二形练法.其十大形为:龙、虎、猴、马、鸡、熊、鹞、燕、鹰、蛇.以单式练法为主,每式既是桩功,又可单习.动作强调六合.其要领为龙腰、熊膀、鹰捉、虎抱头、雷声.
戴龙邦先生根据心意六合拳的原理,结合自己的体会,创编了五行拳:即劈拳、崩拳、钻拳、炮拳、横拳,依古代哲学思想五行学说为理论依据,内含金、木、水、火、土生克变化之理,将十大形扩展为十二形,并增加了套路练习法.其拳术训练内容有:截、裹胯、挑顶、云领、出势、虎扑、起手、鹰捉、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练习戴氏拳法,要求神形一致,内外相合.意识、动作、呼吸三者协调配合.其动作无手木圆、无势不圆,其练习程式由站而练,由慢而快,以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形成戴氏"心意六合拳"的特点.
二、形意拳的发展和特点 形意拳术原于戴氏"心意六合拳".李飞羽先生、字熊然,尊称洛能,河北深县人,根据"心意诚于内,肢体形于外"的道理,认为"心意近于理,心理作用于生理方是人之本途."而拳术特点是由内与外的相互作用表现的.因引将心字改为形字而称形意拳.李先生根据拳术的原理原则及特点,反复实践,对形意拳术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创新.其将拳理发展为"练精化气,练气化神",在练法上采用了以掌代拳;将基本拳架中的步法由侧身弓步改为"三七"步,即将重心移至后腿,比例为前三后七,形成了当今流行的和形意拳基本步法.这一改革克服了原拳法中步大不灵的弱点.李先生重新修定了十二形,并增加了新编套路和 对打套路,如:杂式锤、五形生克及安身炮等. 经过形意拳前辈们在理论和实践上的不断钻研和创新,使形意拳术得以很好地继承和发展、充实、提高,成为中华武术的重 要流派之一.
河北形意拳师继承发展概况
形意拳术自李能然先生革故鼎新,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将心意六合拳易名为形意拳,并带往河北一带广为传授.其较为著 名的弟子有山西车毅斋、宋世英、河北刘奇兰、郭云深. 河北形意拳主要传人刘奇兰先生的著名弟子有其长子刘文华、次子刘锦堂、三子刘荣堂和王福元、李存义、张占魁、耿继 善、周明泰、刘凤春、田静杰等多人. 李存义先生的主要传人有:尚云祥、郝恩光、李彩亭、李文亭、李跃亭(号称定兴三李)、黄柏年、马玉堂等人.尚云祥传艺于其女尚艺蓉、弟子陈子江、许笑羽、王凤章、高秀亭、李文彬;郝恩光传艺于李玉琳、郝家骏、骆兴武、李文事传艺于唐风亭、唐凤台、李敦东、李春博、李春防;马玉堂传艺于朱国福、朱国债等人. 耿继善先生主要传人有弟子耿霞光,弟子刘彩臣、邓云峰、赵德祥等人.刘彩臣传艺于其子刘清泉;耿霞光传艺于其于耿德福;邓云峰传艺于其子邓文英、邓文顺,弟子吴子珍、李纲、张文元等人. 王福元先生传人主要有王继武、彭映玺、彭喜泰等. 河北形意拳主要传人郭云深先生的著名弟子有李魁元、许占螯、钱砚堂、王芗斋.李魁元先生的主要传人有:孙禄堂、田慎泽、李汉章等人.孙禄堂传艺于其女孙剑云,其子孙存周、弟子齐公博、郑怀贤、李玉林等人.

形意拳技法原理
形意拳技法除遵循"武术技法原理"外,还强调下述基本技法规律,形成其技法特色.这些基本技法包括:顶垂扣抱,上下相照;犁行踩砸,疾动紧随;沿直簪翻,护中夺中;齐蓄齐发,内外六合.顶垂扣抱,上下相照,是形意拳静止姿势的技法."顶垂扣抱",指头顶向上顶领;肩、肘、腕、腰、胯、膝、足各部关节由上向下节节松垂;两肩微向前扣合,手指和足趾梢节屈扣;两肘环换两肋而不远离.由于上顶下垂,还使头正脊直,颈项顺竖.由于两肩松垂内扣,还使躯干形成涵胸、圆背状."上下相照"包括"三洒相照"和"外三合"."三尖相照",指顺势拳式的鼻尖、前手尖、前脚尖在一个矢状面内上下相照.拗势拳势的此三尖向同一矢状面合聚形成上下相照."外三合",指肩与胯上下相照而合,肘与膝上下相照而合,手与足上下相照而合.
犁行踩砸,疾动紧随,是形意拳步法的基本技法."犁行踩咂",指两脚移动要像犁耕地样,有向前掀翻障碍的意识和推进力,保持脚贴近地面(不能拖地)行进.脚落地时,要有欲踩死毒虫般的砸劲,踏地有声."疾动紧随",指一足动,另一足必随.一足进步,另一足心跟;一足退步,另一足必撤步.而且,领先前进或后退的足要疾速,尤其是进步和上步脚要大步急进.随之跟进或后撤之足,亦要紧随前足而动.
沿直簪翻,护中夺中,是形意拳手法动作的基本技法.指两臂都要以护住自己,身体正中、进攻对方正中为基本目标.臂的伸屈出入要循着这个正中面中的直线起簪(旋外)落翻(旋内),转旋出入"彷中夺中"、"沿直",皆使拳式严谨地保护住自身正中部的要害,站据住进攻对方的最近途径.转旋出入能借助臂的拧转,加强出发力,并齐蓄齐发,内外六合,是形意拳运动的整体技法.指上述"外三合"要与"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的"内三合"相合为一,内外一致地进行招势和劲力的蓄发.蓄劲与蓄势一致,发劲与发招一致.蓄时心意内导,吸气敛劲,肢体屈缩束身.发时心意外催,呼气助力,肢体伸长舒身.这种一蓄全蓄、一发全发的整体动作,使拳式表现出一动俱动、一到俱至、一停俱停的鲜明节奏.

李洛能先生论形意拳
头打落意随足走,起而未起占中央,足踏中门抢他位,就是神手也难防,肩打一阴返一阳,两手只在洞中藏,左右全凭盖势到,束长二字一命亡,肘打去意占胸膛,起手好似虎扑辩羊,或往里拨一旁走,后手只在肋下藏,把打起落手头当,降龙伏虎霹雳闪,天地交合云遮月,武艺相战蔽日光,胯打中节并相连,阴阳相合必自然,外胯好似鱼打挺,里胯抢步变势难,尾打落意不见形,猛虎坐卧藏洞中,背尾全凭精灵气,起落二字自分明,膝打几处人不明,好似猛虎出木笼,和身展转不停势,左右明拨任意行,足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后足蹬,与人较勇无计备,去意好似卷地风,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浮心意随时用,硬打硬碰无遮拦,腹打去意要占阴,好似反弓一力精,丹田久炼灵根本,五行合一见奇能.
步法手法五恶:
步法者,寸步、垫步、剪步、快步是也.一尺远近则且寸步;三五尺远则用垫步;六革尺远则剪步;八尺远则用快步.步法中为快步最难,是起前足则后平飞而去,如马之奔,虎之 ,步法者足法产之要意是起翻落钻,起者如手之上翻撩阴,落钻如石之沉水,夫足之进忌踢,进则用踩,踩者如鹰捉物也.
手法者,单手、双手是也.单手起往上长身而钻,往下落缩身而翻,形如鹞子穿林,束身而起,展身而飞;双手上起,两肱似直非直,似曲非曲,形如举鼎,手落似猛虎搜山,然其要者有五恶:即抓、扑、裹、舒、抖也.抓为毒,扑如虎,形拟猫扑鼠,裹为护,身不露,抖要绝,力展舒,心要毒,手如弩.总而言之,手不离足,足不离手,手足不能离身,分而言之则为万法,合而言之则乃归一气,三回九转是一势,正此之谓也.
上法以手足为妙,进步以手足为厅,以身为纲,其运用进身而发势,三节要明,四梢要齐,内五行要合,外五行要随,远近应时而用,心一动而即至,其理法行于外,发著于六合之远,承上接下,势如连珠箭,何虑他有邪术,知此道理,神奇技也.
战手要法:
二人初见面,未交手前,要凝神聚气,审查敌人五行之虚实(精神体格),注意敌人这动静,贴近敌人之身旁,成三角形,占左上右,上右进左,进步退身灵活要快,形似蛟龙翻浪,发拳要擤紧,拳紧增气力,发掌要扣手心,掌扣气力增,三节四梢要相齐,心李虚空而狠毒,不毒无名,俗云:"人无伤虎心,虎生食人意",气要上下三田联络往返,精气能灌溉四肢,以心为主宰,以眼为统帅,以手足为先锋,不贪、不欠、不即、不离、胆要大,心要,面要善,心要毒,静似书生,动似雷鸣,审查来人之形势,彼刚我柔,刚柔相济.进步发掌,先占中门,肘不离肋,手不离心,束身而起,长身而落,随高打高,随低打低,远发手足,近发肘膝,上打咽喉下撩阴,,左右两肋在中心,发手莫有形,身动勿有势,操演时面前似有人,交手时面前似无人,拳经云:"打法定要先上身,足手齐方为真,身似蛟龙,拳打烈炮,遇敌好似火烧身".起无踪,落无影,手似毒箭,身如弩弓,全凭后足蹬,进退旋转灵活妙,五行一动如雷声,风吹浮云散,雨打尘灰净,五行合一处,放胆必成功.
形意摘要:
一要塌腰,二要垂肩,三要扣胸,四要顶,五要提,六要横顺知情,七要起钻落翻分明.
塌腰者,尾闾上提,乃阳气上升,督脉之理,又谓之开督.
垂肩者,肩垂则气贯肘,肘垂则气贯手,气垂则气贯丹田.
扣胸者,开胸顺气,乃通任脉之良箴,能将精气上通泥丸,中通心肾,下通气海,而至于涌泉.
顶者,头顶、舌顶、手顶是也,头顶而气冲冠,舌顶而吼狮吞象,手顶而力推山.
提者,谷道内提 也.古从云:"紧撮谷道内中提,明月辉头上飞".而又谓之醒醐贯顶,欲得不老,还精补脑.
横者,起也.顺者,落也.起者钻也,落者翻也,起为钻,落为悉,起为横之始,钻为之终,落为顺之始,翻为顺之终.头顶而钻,头缩而翻,手起而钻,手落而翻,足起而钻,足落而翻.腰亦然,起横不见横,落顺不见顺,起是去,落是打,起亦打落亦打,起落如水之翻浪,方是真起落也.无论如何,起钻落翻,往来总要肘不离肋,手不离心,了洞入洞紧随身,手起如钢锉,手落如钩竿,起者进也,落者退也,未起如摘字,未落如堕字,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营四梢要合全,气浮心意随时用,硬打硬碰无遮拦,打人如走路,视人如蒿草,旦上如风响,起落似箭钻,进步不胜,必有怯敌之心,此是初步明劲,有形有象之用也.
至暗劲之时,用法现妙,起似蜇龙升天,落如劈雷击地,起无形,落无踪,去意好似卷地风,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低,打起打落如水之翻浪,不翻不钻以寸为先,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营 四梢要合全 浮心意随时且打破身势无遮拦,此是二步暗劲,有无穷之妙用也.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节不见形,如形影 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于饮食之间,皆可能且,或有人处,或无人,无处不用,所以无人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随通,无可无不可,此是三步化劲,神化之功用也.
然而所用三步功夫,虚实、奇正,也不可专有意用于奇正虚实.虚者,并非用于彼,已性在彼手之上,用劲拉回,落如钩竿,谓之实.彼手不着我之手,用劲将彼手闰回,谓之虚,并非专用意于虚实,是在人之形势感角耳.奇正之理亦然,奇无不正,正无不奇,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之变化,如循环之无端,所用无穷也.拳经云:拳去不空回,空回非奇拳,正谓之此意也,学者深思能悟此理,而要意得矣.

郭云深论形意拳
一则
形意拳术有三层道理,有三步功夫,有三种练法.
一、三层道理
1、练精化气;2、练气化神;3、练神还虚(练之以变化人之气质,复其本然之真也).
二、三步功夫
1、易骨:练之以筑其基,以壮其体,骨体坚如铁石,而形式气质,威严状似泰山.
2、易筋:练之以腾其膜,以长其筋(俗云:筋长力大),其劲纵横联络,生长而无穷也.
3、洗髓:练之以清虚其内,以轻松其体,内中清虚之象:神气运用,圆活无滞身体动转,其轻如羽(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义也).
三、三种练法
1、明劲:练之总以规矩不可易,身体动转要和顺而不可乖戾,手足起落要整齐而不可散乱.拳经云:"方者以正其中"即此意也.
2、暗劲:练之神气要舒展而不可拘,运用要圆通活泼而不可滞.拳经云:"圆者以应其外"即此意也.
3、化劲:练之周身四肢动转,起落、进退皆不可着力,专以神意运用之.虽是神意运用,惟形式规矩仍如前二种不可改移.虽然周身动转不着力,亦不能全不着力,总在神意之贯通耳.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即此意义也.
四、详论明劲、暗劲、化劲
1、明劲:明劲者,即拳之刚劲也.易骨者,即练精化气,易骨之道也.因人身中先天之气与后天之气不合,体质不坚,故发明其道.大凡人之初生,性无不善,体无不健,根无不固,纯是先天.以后,知识一开,灵窍一闭,先后不合,阴阳不交,皆是后天血气用事,故血气盛行,正气衰弱,以致身体筋骨不能健壮.故昔达摩大师传下易筋洗髓二经,习之以强壮人之身体,还其人之初生本来面目.后宋岳武穆王扩充二经之义,作为三经:易骨、易筋、洗髓也.将三经又制成拳术,发明此经道理之用.拳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与古之五禽、八段练法有体而无用者不同矣.因拳术有无穷之妙用,故先有易骨、易筋、洗髓,阴阳混成,刚柔悉化,无声无臭,虚空灵通之全体.所以有其虚空灵通之全体,方有神化不测之妙用.故因此拳是内外一气,动静一源,体用一道,所以静为本体,动为作用也.因人为一小天地,无不与天地之理相合,惟是天地之阴阳变化皆有更易.人之一身既与天地道理相合,身体虚弱,刚戾之气,岂不能易乎?故更易之道,弱者易之强,柔者易之刚,悖者易之和.所以三经者,皆是变化人之气质,以复其初也.易骨者,是拳中之明劲,练精化气之道也.将人身中散乱之气,收纳于丹田之内,不偏不倚,和而不流,用九要之规模锻炼,练至于六阳纯全,刚健之至,即拳中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至此,拳中明劲之功尽,易骨之劲全,练精化气之功亦毕矣.
2、暗劲:暗劲者,拳中之柔劲也(柔劲与软不同:软中无力,柔非无力也),即练气化神、易筋之道也.先练明劲,而后练暗劲,即丹道小周天止火再用大周天功夫之意.明劲停手,即小周天之沐浴也.暗劲手足停而未停,即大周天四正之沐浴也.拳中所用之劲,是将形气神(神即意也)合住,两手往后用力拉回(内中有缩力),其意如拔钢丝.两手前后用劲:左手往前推,右手往回拉;或右手往前推,左手往回拉,其意如撕丝绵;又如两手拉硬弓.要用力徐徐拉开之意.两手或右手往外翻横,左手往里裹劲.或左手往外翻横,右手往里裹劲,如同练鼍形之两手,或是练连环拳之包裹拳.拳经云:"裹者如包裹之不露".两手往前推劲,如同推有轮之重物,往前推不动之意,又似推动而不动之意.两足用力,前足落地时,足根先着地,不可有声.然后再满足着地,所用之劲,如同手往前往下按物一般.后足用力蹬劲,如同迈大步过水沟之意.拳经云:"脚打采意不落空",是前足;"消息全凭后脚蹬",是后足;"马有迹蹄之功".皆是言两足之意也.两足进退,明劲暗劲,两段之步法相同.惟是明劲则有声,暗劲则无声耳.
3、化劲:化劲者,即练神还虚,亦谓之洗髓之功夫也.是将暗劲练到至柔至顺,谓之柔顺之极处,暗劲之终也.丹经云:"阴阳混成,刚柔悉化,谓之丹熟".柔劲之终,是化劲之始也.所以再加上功夫,用练神还虚,至形神俱杳,与道合真,以至于无声无臭,谓之脱丹矣.拳经谓之"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是谓化劲.练神还虚,洗髓之工毕矣.化劲者,与练划劲不同.明劲暗劲,亦皆有划劲.划劲是两手出入起落俱短,亦谓之短劲.如同手往着墙抓去,往下一划,手仍回在自己身上来,故谓之划劲.练化劲者,与前两步功夫之形式无异,所用之劲不同耳.拳经云:"三回九转是一式",是此意也.三回者,练精化气、练气化神、练神还虚,即明劲、暗劲、化劲是也.三回者,明、暗、化劲是一式;九转者,九转纯阳也.化至虚无而还于纯阳,是此理也.所练之时,将手足动作,顺其前两步之形式,皆不要用力,并非顽空不用力,周身内外,全用真意运用耳.手足动作所用之力,有而若无,实而若虚.腹内之气所用亦不着意,亦非不着意,意在积蓄虚灵之神耳.呼吸似有似无,与丹道功夫,阳生至足、采取归炉、封固停息、沐浴之时呼吸相同.因此,似有而无,皆是真息,是一神之妙用也.庄子云:"真人之呼吸以踵",即是此意,非闭气也.用工练去,不要间断,练到至虚,身无其身,心无其心,方是形神俱妙,与道合真之境.此时能与太虚同体矣.以后练虚合道,能至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无可无不可也.拳经云:"固灵根而动心者,武艺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术与丹道合而为一者也.
二则
形意拳起点三体式,两足要单重,不可双重.单重者,非一足着地,一足悬起,不过前足可虚可实,着重在于后足耳.以后练各形式亦有双重之式.虽然是双重之式,亦不离单重之重心.以至极高、极俯、极矮、极仰之形式,亦总不离三体式单重之中心.故三体式为万形之基础也.三体式单重者,得其中和之起点,动作灵活,形式一气,无有间断耳.双重三体式者,形式沉重,力气极大.惟是阴阳不分,乾坤不辨,奇偶不显,刚柔不判,虚实不明,内开外合不清,进退起落动作不灵活.所以形意拳三体式,不得其单重之中和,先后天亦不交,刚多柔少,失却中和,道理亦不明,变化亦不通,自被血气所拘,拙劲所捆,此皆是被三体式双重之所拘也.若得着单重三体式中和之道理以后行之,无论单重双重各形之式,无可无不可也.
三则
形意拳术之道,练之极易,亦极难.易者,是拳术之形式至易至简而不繁乱.其拳术之始终,动作运用,皆人之所不虑而知,不学而能者也.周身动作运用,亦皆年常之理.惟人之未学时,手足动作运用无有规矩而不能整齐,所教授者,不过将人之不虑而知、不学而能、平常所运用之形式入于规矩之中,四脚动作而不散乱者也.果练之有恒而不间断可以至于至善矣.若到至善处,诸形之运用,无不合道矣.以他人观之,有一动一静,一言一默之运用,奥妙不测之神气.然而自己并不知其善于拳术也.因动作运用皆是平常之道理,无强人之所难,所以拳术练之极易也.中庸云:"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难者,是练者厌其拳之形式简单而不良于观,以致半途而废者有之,或是练者恶其道理平常而无有奇妙之法则,自己专好刚劲之气,身外又务奇异之形,故终身练之而不能得着形意拳术中和之道也.因此好高务远,看理偏僻,所以拳术之道理,得之甚难.中庸云:"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即此意义也.
四则
形意拳术之道无他,神气二者而已.丹道始终全仗呼吸.起初大小周天,以及还虚之功者,皆是呼吸之变化耳.拳术之道亦然,惟有锻炼形体与筋骨之功.丹道是静中求动、动极而复静也;拳术是动中求静,静桓而复动也.其初练之似异,以至还虚则同.形意拳经云:"固灵根而动心者,敌将也;养灵根而静心者,修道也".所以形意拳之道,即丹道之学也.丹道有三易:炼精化气、炼气化神、炼神还虚;拳术亦有三易:易骨、易筋、洗髓.三易即拳中明劲、暗劲、化劲也.练至"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亦与丹道练虚合道相合也.丹道有最初还虚之功,以至虚极静笃之时,下元真阳发动,即速回光返照.凝神入气穴,息息归根.神气未交之时,存神用息,绵绵若存,意兹在兹,此武火之谓也.至神气已交,又当忘息,以致采取归炉、封固停息、沐浴起火、进退升降归根.俟动而复炼,炼至不动,为限数足满止火,谓之坎离交妒.此为小周天.以至大周天之功夫,无非自无而生有,由微而至著,由小而至大,由虚而积累,皆呼吸火候之变化.文武刚柔,随时消息,此皆是顺中用逆,逆中行顺,用其无过不及、中和之道也.此不过略言丹道之概耳.丹道与拳术并行不悖,故形意拳术,非粗率之武艺.余恐后来练形意拳术之人,只用其后天血气之力,不知有先天真阳之气,故发明形意拳术之道,只此神气二者而已.故此先言丹道之大概,后再论拳术之详情.
五则
练形意拳术有三层之呼吸.
第一层练拳术之呼吸,将舌卷回,顶住上腭,口似开非开,似合非合,呼吸任其自然,不可着意于呼吸,因手足动作合于规矩,是为调息之法则,亦即练精化气之功夫也.
第二层练拳术之呼吸,口之开合、舌顶上腭等规则照前,惟呼吸与前一层不同.前者手足动作是调息之法则,此是息调也.前者口鼻之呼吸,不过借此以通乎内外也.此二层之呼吸着意于丹田之内呼吸也.又名胎息.是为练气化神之理也.
第三层练拳术之呼吸,与上两层之意又不同.前一层是明劲,有形于外,二层是暗劲,有形于内.此呼吸虽有而若无,勿忘勿助之意思,即是神化之妙用也.心中空空洞洞,不有不无,非有非无,是为无声无臭,还虚之道也.此三种呼吸为练拳术始终本末之次序,即一气贯通之理,自有而化无之道也.
六 则  
       
人未练拳术之先,手足动作,顺其后天自然之性,由壮而老,以至于死。通家逆运先天,转乾坤,扭气机,以求长生之术。拳术亦然。起点从平常之自然之道,逆转其机,由静而动,再由动而静,成为三体式。其姿势:两足要前虚后实,不俯不仰,不左斜,不右歪。心中要虚空、至静无物,一毫之血气不能加于其内,要纯任自然虚灵之本体,由着本体再萌动练去,是为拳中纯任自然之真劲,亦谓人之本性,又谓之丹道最初还虚之理,亦谓之明善复初之道。其三体式中之灵妙,非有真传不能知也。内中之意思,犹丹道之点玄关、大学之言明德、孟子所谓养浩然之气。又与河图中五之一点,太极先天之气相合也。其姿势之中,非身体两腿站均当中之中也。其中是用规矩之法则,缩回身中散乱驰外之灵气,返归于内,正气复初,血气自然不加于其内,心中虚空,是谓之中,亦谓之道,心因此再动。丹书云:“静则为性,动则为意,妙用则为神”。所以拳术再动,练去谓之先天之真意,则身体手足动作即有形之物,谓之后天。以后天合着规矩法则,形容先天之真意,自最初还虚,以至末后还虚,循环无端之理,无声无臭之德,此皆名为形意拳之道也。其拳术最初积蓄之真意与气,以致满足,中立而不倚,和而不流,无形无相,此谓拳中之内劲也(内家拳术之名,即此理也)。其拳中之内劲,最初练之,人不知其所以然之理。因其理最微妙,不能不详言之,免后学入于歧途。初学入门,有三害九要之规矩。三害莫犯,九要不失其理(八卦拳学详之矣)。手足动作合于规矩,不失三体式之本体,谓之调息。练时口要似开非开,似合非合,纯任自然。舌顶上腭,要鼻孔出气。平常不练时,以至方练完收势时,口要闭,不可开,要时时令鼻孔出气。说话、吃饭、喝茶时,可开口,除此之外,总要舌顶上腭,闭口,令鼻孔出气,谨要!至于睡卧时,亦是如此。练至手足相合,起落进退如一,谓之息调。手足动作,要合不于规矩,上下不齐,进退步法错乱,牵动呼吸之气不均,出气甚粗,以致胸间发闷,皆是起落进退、手足步法不合规矩之故也。此谓之息不调。因息不调,拳法身体不能顺也。拳中之内劲是将人之散乱于外之神气,用拳中之规矩,手足身体动作,顺中用逆,缩回于丹田之内,与丹田之元气相交,自无而有,自微而著,自虚而实,皆是渐渐积蓄而成,此谓拳之内劲也。丹书云: “以凡人之呼吸,寻真人之处”,庄子云“真人呼吸以踵”,亦是此意也。拳术调呼吸,从后天阴气所积,若致小腹坚硬如石,此乃后天之气勉强积蓄而有也。总要呼吸纯任自然,用真意之元神,引之于丹田。腹虽实而若虚,有而若无。老子云:“绵绵若存”;又云:“虚其心,而灵性不昧;振道心,正气常存”,亦此意也。此理即拳中内劲之意义也。 
七 则  
       
形意拳之用法,有三层:有有形有相之用,有有名有相无迹之用,有有声有名无形之用。有无形无相无声无臭之用。拳经云:“起如钢锉(起者去也),落如钩杆(落者回也)。未起如摘子,未落如坠子。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起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足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硬打硬进无遮拦。打人如走路,看人如嵩草。胆上如风响,起落似箭钻。进步不胜,必有胆寒之心”。此是初步明劲,有形有相之用也。到暗劲之时,用法更妙:“起似伏龙登天,落如霹雷击地。起无形,落无踪,起意好似卷地风。起不起,何用再起;落不落,何用再落。低中之中望为高,高之中望为低。打起落如水之翻浪。不翻不钻,一寸为先。脚打七分手打三,五行四梢要合全。气连心意随时用,打破身式无遮拦”。此是二步暗劲,形迹有无之用也。“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能”,随时而发;一言一默,一举一动,行止、坐卧、以致饮食、茶水之间,皆是用;或有人处,或无人处,无处不是用,所以无入而不自得,无往而不得其道,以致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此皆是化劲神化之用也。然而所用之虚实奇正,亦不可专有意用于奇正虚实。虚者,并非专用虚于彼。己手在彼手之上,用劲拉回,如落钩竿,谓之实;己手在彼手之下,亦用劲拉回,彼之手挨不着我的手,谓之虚。并非专有意于虚实,是在彼之形式感触耳。奇正之理亦然:奇无不正,正无不奇;奇中有正,正中有奇,奇正之变,如循环之无端,所用不穷也。
八 则  
       
形意拳术明劲是小学功夫。进退起落,左转右旋,形式有间断,故谓之小学。暗劲是大学之道。上下相连,手足相顾,内外如一,循环无端,形式无有间断,故谓之大学。此喻是发明其拳所以然之理也。论语云:“一以贯之”,此拳亦是求一以贯之道也。阴阳混成,刚柔相合,内外如一,谓之化劲。用神化去,至于无声无臭之德也。孟子云:“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丹书云:“形神俱杳,乃与道合真之境”。拳经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如此者,不见而章,不动而变,无为而成,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也。老子云:“得其一而万事毕”。人得其一谓之大。拳中内外如一之劲用之于敌,当刚而刚,当柔则柔,飞腾变化,无入而不自得,亦无可无不可也。此之谓一以贯之。一之为用,虽然纯熟,总是有一之形迹也,尚未到至妙处,因此要将一化去,化到至虚无之境,谓之至诚至虚至空也。如此“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神之道理得矣!  
       
九 则  
       
拳术之道,要自己锻炼身体,以却病延年,无大难法,若与人相较,则非易事。第一存心谨慎,要知己知彼,不可骄矜,骄矜必败。若相识之人,久在一处,所练何拳,艺之深浅,彼此皆知。或喜用脚,或善用手,皆知其大概。谁胜谁负,尚不易言。若与不相识之人,初次见面,彼此不知所练何种拳术,所用何法。若一交手,其艺浅者,自立时相形见绌。若皆是明手,两人相较,则颇不易言胜。所宜知者,一见面先察其人精神是否虚灵,气质是否雄厚,身躯是否活泼,再察其言论或谦或矜,其所言与其人之神气形体动作是否相符,观此三者,彼之艺能,知其大概矣。及相较之时,或彼先动,或己先动,务要辨地势之远近、险隘、广狭、死生。若二人相离极近,彼或发拳,或发足,皆能伤及吾身,则当如拳经云:“眼要毒,手要奸(奸即巧也),脚踏中门往里钻。眼有监察之精,手有拨转之能,足有行程之功。两肘不离肋,两手不离心,出洞入洞紧随身。乘其无备而攻之,由其不意而出之”。此是近地以速之意也。两人相离之地远,或三四步,或五六步不等,不可直上,恐彼以逸待劳,不等己发拳,而彼先发之矣。所以方动之时,不要将神气显露于外,似无意之情形,缓缓走至彼相近处,相机而用。彼动机方露,己即速扑上去,或掌或拳,随左打左,随右打右,彼之刚柔,己之进退,起落变化,总相机而行之。此谓远地以缓也。己所立之地势,有利不利,亦得因敌人而用之,不可拘着。程廷华先生亦云:与彼相较之时,看彼之刚柔,或力大,或奸巧,彼刚吾柔,彼柔吾刚,彼高吾低,彼低吾高,彼长吾短,彼短吾长,彼开吾合,彼合吾开,或吾忽开忽合,忽刚忽柔,忽上忽下,忽短忽长,忽来忽去,不可拘使成法,须相敌之情形而行之。虽不能取胜于敌,亦不能骤然败于敌也。总以谨慎为要。  
十 则  
       
拳经云:“上下相连,内外合一”。俗云上下是头足也,亦云手足也。按拳中道理言之是上呼吸之气与下呼吸之气相接也。此是上下相连,心肾相交也。内外合一者,是心中神意下照于海底,腹内静极而动,海底之气微微自下而上,与神意相交,归于丹田之中,运贯于周身,畅达于四肢,融融和和,如此方是上下相连,手足自相然顾,合内外而为一者也。  
       
十 一 则  
       
练拳术不可固执不通。若专以求力,即被力拘;专以求气,即被气所拘;若专以求沉重,即为沉重所捆坠;若专以求轻浮,神气则被轻浮所散。所以然者,外之形式顺者,自有力;内里中和者,自生气;神意归于丹田者,身自然重如泰山;将神气合一,化成虚空者,自然身轻如羽。故此不可专求。虽然求之有所得焉,亦是有若无、实若虚,勿忘勿助,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而已。  
       
十 二 则   
  形意拳术之横拳有先天之横,有后天之横,有一行之横。先天之横者,由静而动,为无形之横拳也。横者,中也。易云:“黄中通理,正位居体”,即此意也。拳经云:“起无形”,“起为横”,皆是也(此起字是内中之起,自虚无而生有,真意发萌之时,在拳中谓之横,亦谓之起)。此横有名无形,为诸形之母也。万物皆含育于其中矣。其横则为拳中之太极也。后天之横者,是拳中外形手足,以动即名为横也。此横有名有式,无有横之相也。因头手足肩肘胯膝(名七拳)外形七拳,以动即名为横,亦为诸式之干也,万法亦皆生于其内也。  
       
十 三 则  
       
形意拳术,头层明练,谓之练精化气,为丹道中之武火也;第二层暗劲,谓之练气化神,为丹道中之文火也;三层化劲,谓之练神还虚,为丹道中火候纯也。火候纯而内外一气成矣。再练亦无劲,亦无火,谓之练虚合道。以致行止坐卧,一言一默,无往而不合其道也。拳经云:“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至此无声无臭之德至矣。先人诗曰:“道本自然一气游,空空静静最难求,得来万法皆无用,身形应当似水流”。  
       
十 四 则  
       
拳意之大道,大概皆是河洛之理,以之取象命名,数理兼该,顺其人动之作之自然,制成法则,而人身体力行之。古人云:天有八风,易有八卦,人有八脉。拳有八势,是以拳术有八卦之变化。八卦者,有圆之象焉。天有九天,星有九野,地有九泉,人有九窍,拳有九宫,故拳术有九宫之方位。九宫者,有方之义焉。古人以九府而作圜法,以九室而作明堂,以九区而作贡赋,以九军而作阵法,以九窍九数(九数者,即九节也。头为梢节,心为中节,丹田为根节;手为梢节,肘为中节,肩为根节;足为梢节,膝为中节,胯为根节。三三共九节也)而作拳术,无非用九,其理亦妙矣。河之图,洛之书,皆出于天地自然之数,禹之范,大挠之历,皆圣人得于天地之心法。余蒙老农先生所授之九宫图,其理亦出于此而运用之神妙,变化莫测。此图之道,夫妇之愚可以与知与能,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不能矣。其图之形式,是飞九宫之道,一至九,九还一之理,用竿九根布之四正四根,四隅四根,当中一根。竿不拘粗细。起初练之,地方要宽大,竿相离要远,大约或一丈之方形,或一丈有余,或两丈,不拘尺寸,练之已熟,渐渐而缩小,缩至两竿相离之远近,仅能容身穿行往来,形如流水,旋转自如,而不碍所立之竿。绕转之形式用十二形:或鹞子入林翻身之巧,或如蛇拔草入穴之妙,或如猿猴纵跳之灵活。各形之巧妙,无所不有也。此图之效力,不会拳术者,按法走之可以消食,血脉流通;若练拳术而步法不活动者,走之可以能活动;练拳术身体发拘者,走之身体可以能灵通;练拳术心中固执者,走之可以能灵妙。无论男女老少,皆可行之,可以却病延年,强健身体,等等妙术,不可言宣。拳经云:“打拳如走路,看人如蒿草。武艺都道无正经,任意变化是无穷。岂知吾得婴儿玩,打法天下是真形。三回九转是一式”之理,亦皆在其中矣。此图明数学者,能晓此图之理;练八卦拳者,能通此图之道也。此图亦可作为游戏运动。走练之时,舌顶上腭。不会练拳术者,行走之时,两手曲伸,可以随便;要会拳术者,按自己所会之法则运用可也。无论如何运动,左旋右转,两手身体不能动着所立之竿为要。此图不只运动身体已也,而剑术之法,亦含藏于其中矣。此九根竿之高矮,总要比人略高。可以九个泥塾,或木塾,将竿插在内,可以移动练。用时可分布九宫,不练时可收在一处。若地基方便,不动亦可;若实在无有竿之时,砖石分布九宫亦可;若无砖石,画九个小围走之亦无不可。总而言之,总是有竿练之为最妙,此法走练,起初按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之路,反之九八七六五四三二一。此图外四正四隅八根竿,比喻八卦。当中一根,又共比喻九个门。要练纯熟,无论何门,亦可以起点,要之归原,不能离开中门,即中五宫也。走之按一至二,二至三,至九,返之九至八,八至七,又还于一之数。此图一圈一根竿也。一至九,九返一,即所行之路也。名为飞九宫也,亦名阴八卦也。河图之理藏之于内,洛书之道形之于外也。所以拳术之道体用俱备,数理兼该,性命双修,乾坤相交,合内外而为一者也。走练此图之意,九竿如同九人,如一人敌九,左右旋转,曲伸往来,飞跃变化,闪展腾挪,其中之法则,按着规矩;其中之妙用,亦得要自己悟会耳。
其图之道,亦和于乾坤二卦之理。六十四卦之式,皆含在其中矣。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得之莫不有拳术之奥妙之道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