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回孩子的生活能力

 风_萧萧 2014-06-26

现在许多家庭都存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孩子。孩子真的是不会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吗?其实不然,比如孩子找到一个适合自己洗手的洗手台,大人见状都会立即赶过去,害怕孩子将衣服打湿或者感冒;再比如孩子自己端着碗吃饭,大人们又会嫌弃孩子将饭粒撒满地……

我们孩子的这些习惯究竟是怎样造成的,相信答案一目了然。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一篇——《征服4大阻碍 ,找回孩子的生活力》,看看我们怎样找回孩子的自主生活的能力。



一个拥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独立、自信,而且勇敢、负责。根据蒙特梭利的「吸收性心智」理论,六岁前是生活好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在这个阶段所奠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与习惯,将内化成为孩子的一部分。也就是说,六岁之前的努力,可以让育儿如倒吃甘蔗般的甜美,等到孩子上了学,父母就不用扮演佣人或书童的角色,每天帮孩子收书包、整理学用品,甚至还要喂他吃饭……

「现在孩子的生活能力在退化,」恩主公医院儿童发展联合评估暨早疗中心职能治疗师苏秀婷说,孩子上学后,因为学习障碍或是注意力问题前来求诊,经评估有不少是婴幼儿时期生活自理能力的发展不足。例如两岁时就可以拿着杯子喝牛奶,可是到了三岁,依然还要用奶瓶吸吮。

台安敦南儿童专注力中心技术长廖笙光指出,许多生活的能力,其实与学习效率息息相关。例如许多家庭面临的功课战争:小学生写字太慢或写不好,经评估多是手指小肌肉或是腕关节处的肌肉无力。而造成这两处发展不足的原因,即是幼年时期的吃饭习惯。

他观察,现在少见幼儿端着碗吃饭,因为幼儿拿得动的塑料碗,父母担心有毒,用瓷碗又怕打破,而不锈钢碗小孩拿着又嫌太重、太累,所以就常见幼儿吃饭多以口,就碗趴着吃,要不然就是妈妈喂、长辈喂,小孩只要张开口就好。

但是,拿着碗吃饭却是手腕关节肌肉最自然也是最佳的锻炼。

想要日后的学习好,六岁前的生活自理能力要先建构完备。拥有十多年临床经验的廖笙光,在门诊中长期观察孩子从零岁到十五岁的发展历程,发现拥有自理能力的孩子,在国、高中时期的学习效率优于沒有自理能力的孩子。

但是,专家一致认为,现在的教养环境有四大不利于小小孩发展生活自理能力的阻碍:



阻碍一:不相信那么小的孩子可以照顾自己

「照顾自己是与生俱来的渴望及本能。」全美最受推崇的蒙特梭利教育家提姆.沙丁(Tim Seldin)于《在家也能蒙特梭利》一书中点出了孩子天生具有生活自理的能力。但是,成人往往忽略了孩子的渴望,不相信这么小的宝宝有能力照顾自己。

一个两岁的小男孩来到「ivy’s house life亲子空间」,一进门就冲到符合他高度的洗手台旁,打开了水龙头,听着水声稀里哗啦,兴奋的开始玩水。只听到妈妈在一旁斥责:「叫你不要玩水,你为什么讲不听,你看,弄得到处都是水,我说不要玩了,你还玩……」

以零到三岁蒙特梭利教养方法见长的「ivy’s house life亲子空间」创办人庄建宜发现,这个孩子平常在家被限制「探索」或使用水龙头,才会每次来到这,第一个目标就是冲到洗手台。

于是,她走到小男孩身旁,柔声告诉孩子:「你想洗手吗?这样是打开水龙头,这样是关起水龙头,洗手可以用这块肥皂,像这样搓搓手,再用水把泡泡沖干净。」在她亲身示范水龙头使用的过程中,「小男孩的眼神告诉我,他很专注,也很乐意学习,事实上在我告诉他洗手的方法之后,他也做得很好。」庄建宜说,父母因为不相信孩子做得到,所以沒有为孩子创造练习的机会,更少了六岁前教养最需要的亲身示范。

事实是,从生命的最初开始,孩子就渴望学习让自己独立自主的技能。幼教界的大老、理想园园长吴玥玢认为,从宝宝会坐开始,就能协助他们自己用餐,为宝宝准备好合适他们的学习环境,宝宝就能做得很好。当她看到一岁的孩子因为可以拿着小小的杯子,成功的喝下第一口水,因而脸上露出惊喜的笑容时,「我知道他对自己的信心已经在此刻建立了,」她说。



阻碍二:生活步调快速,出现了太多「快一点」父母

50%的双薪家庭比例,让现代小家庭的生活步调快速,嘉义大学幼儿教育学系副教授兼系主任葉郁菁观察,现代家长最常对幼儿下的指令即是「快一点」。从起床后,早餐要吃快一点、衣服和鞋子要穿快一点、快一点背书包……

偏偏幼儿的能力要在「慢活」中才能养成,葉郁菁指出,很多的生活能力是感官的刺激,穿衣的触觉、吃饭的视觉与味觉,而幼儿是运用感官在学习,孩子需要多一点的时间去感觉,同时要花多一点的时间去操作、练习这些能力。

「因为赶时间,怕麻烦,又怕弄脏家里要收拾,很多父母干脆帮孩子做,」苏秀婷说,贪图一时的方便与轻松,却剥夺了孩子的学习机会。她曾在一场喜宴中看见一位小学生吃饭还要妈妈喂,也遇过大学生晚上睡觉要妈妈陪,帮孩子「传便便」(台语),家长日后要付出的代价可能是面对生活失能的惯宝宝,不但害了孩子,自己也辛苦。

试着调整家庭生活的步调,给孩子一些余欲练习自己吃、自己扣扣子,「生活教养的投资报酬率很高,有努力就有回馈,」苏秀婷说,花半年的时间教会孩子自己吃饭,以后喝喜酒,妈妈就可以轻松的享受美食、优雅的与朋友聊天。

更何況,小小孩的学习速度比成人想象的更惊人。曾有一位五岁儿来到苏秀婷的门诊,她要求小孩穿鞋要练习自己绑鞋带,不要每次都让妈妈绑,每周一次,一个月后他就能自己绑好鞋带。还有次她与一位妈妈带着两岁儿吃饭,席间小孩很无聊,玩起妈妈外套的扣子,而且对于把纽扣塞进洞洞中展现高度兴趣,不断重复操作扣扣子的动作,一餐饭两小时后,这个孩子已经可以熟练的扣扣子。



阻碍三:忽视了生活能力是学习的最基础能力

生活自理不像数学、英文、语文……等学习领域那么受到台湾父母的重视。「很多孩子都是在上了幼儿园,甚至是上小学之后,出现了学习障碍,或是专注力问题,才带来求诊,」苏秀婷说。庄建宜也发现,很多一到三岁的孩子都是妈妈遇到了小孩不好好吃饭、睡觉之后,才前来求助,却沒有想到,需要在孩子的发展年龄未到之前,「提前」了解婴幼儿的生活能力关键发展。

生活自理攸关着孩子的认知、动作、专注力,甚至行为态度等品格发展,以及情绪的发展。廖笙光认为,学习最基础的能力即是生活自理能力。

从家长最在意的认知能力来看,穿衣服关系着区辨能力,从辨识衣服的正、反面,到长、短,再进一步到颜色的配对,都在协助孩子发展区辨能力。而已被魔鬼托取代的蝴蝶结鞋带,可以协助孩子发展空间的概念,这些能力在日后的数理学习都用得上。



阻碍四:对孩子抱着不当的期待

「你怎么连饭都不会吃,弄得满身都是。」、「你怎么连个杯子都拿不稳,水打翻了你自己收拾。」苏秀婷和葉郁菁在现场看过很多妈妈这样对待想学习照顾自己的孩子。

生活自理的能力无法一步到位,需要认识与了解孩子的能力发展,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协助孩子发展那个年龄该有的能力。以吃饭为例,小孩一定先从用手「玩」食物开始,透过用手抓取食物,宝宝已在练习手部的小肌肉能力,有助于为他之后的拿汤匙学习打底。可以把手上的食物对准嘴巴,也是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可以缩短他之后用汤匙把食物放嘴巴的学习历程。

吴玥玢提醒父母,生活自理的能力非一蹴可几,是一层层像螺旋般的堆叠上去,上一个阶段的发展确实做到,会在一定的基础上协助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是一个累进的过程。父母对孩子过度、不当的期待,反而会挫折小小孩天生的探索、学习意愿。

其实,协助孩子发展生活自理能力,在六岁前奠定生活好习惯并不难,只要相信孩子做得到,並选在对的时间做对的事情,掌握孩子每个阶段的关鍵发展,创造环境让孩子练习,每个孩子都可以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好好穿衣、收好玩具以及戒掉尿布。

【小编后记】每一位家长都要理解自己的孩子,究竟这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是怎样酿成的?作为父母,我们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权限,让孩子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不要一概的阻止孩子,相信我们的孩子自己能够照顾好自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