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我跨越了千年的镜子
2014-06-27 | 阅:  转:  |  分享 
  
2004年湖北省高考满分作文我跨越了千年的镜子



是李世民说的吧,“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妄加一句,以植物为镜,可以照人性。

说的这株植物,它叫铁树,长在我每天必经的路旁,很硬,很直,很绿的叶条生机勃勃地兀立着,向上挺拔着,注意它缘于一次捡气球。我跳上花坛,拿过挂在它的长叶上的气球的时候,突然,瞥见一个淡褐色的苞,昂扬地长在树心,忆起一句话:铁树开花,千年的事儿。

从未像这般欣喜,窃窃地欣喜,旋即的,是满心的感动。

像是千年前的一个诅咒,它被塑造成了矮墩肥厚的模样,还顺手抛给它这样一个名字:铁树。仿佛是千年前就已注定它将没有柔情,铁铮铮的金属的声响一阵阵穿越身体。

千年,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大江奔流。

它就这样静静地站在那儿,看一个人,两个人,一群人从它面前或傲慢.或恼怒,或狂笑着走过去,看一天,一个世纪,十个世纪如流水般过去,人走了,戏台垮了,天地还在,它还在,还在孕育那一个花苞,还在遵守自己出生之日就许下的诺言。

乾坤之中,有多少人能够在如此漫长历程中静静而平和地等待,安然而坚定地守望自己的坚持?

在狂风暴雨中,我们摇摆了,动摇了;在金钱名利前,我们迷失了,狂妄了;在静默等待里,我们灰心了,绝望了;在漫长守望中,我们哭泣了,放手了;生命里的花苞,本不是如此容易地孕育,这株快要开花的铁树却如一面明镜,映照出了人性的焦躁、伪饰与空洞,映照出了人类的浮夸、空虚与哀号。

舒婷曾把自己想象为一株植物,对着那密密的云彩,感受它们的爱恋。那请把我们自己想象为一株植物,在与铁树对话的过程中,在它清澈而明亮的双眸里,感受人类最原始的坚持,找到在沙漠中迷失的灵魂。

对着这株铁树,这株孕育了千年花朵的铁树,像是完完全全地将自己周身照了个遍,那虚空中的镜光将我包围得一阵灼痛。

[点评]

黄石高中高级教师王子灿:这是一篇哲理性较强的散文,但字里行间飘逸着馥郁的文学气息。文章的构思并不奇妙:先写作为“镜子”的铁树的形象和特征;然后笔锋一转,由树及人,两相对照,印证了以铁树为人镜的合理性和必要性;最后以自己的感触结束全文。而本文有三个突出优点:开头一段用语高雅而洗练;文中排比段落的运用,强调了岁月移人的难以抗拒的力量,从而表达以铁树为镜的重大意义;结尾由实而虚,因物及人的架构,使文意深邃而飞扬。

(2004年12月7日《楚天金报》)





献花(0)
+1
(本文系邰汉生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