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日禅:成败自清醒 是非一笑过|一日禅|人生

 上善若水415 2014-06-27

 

在原文中提到了“修正”和“省悟”二词,“在修正中砥砺品性,在省悟中拓宽心胸”。
——请思考一下,人能“修正”自己的“品性”吗?请看清楚:那个修正者是谁,是谁在观察自己的品性,并发现自己的品性是不完善的,或不纯净的,那个观察者是谁?是不是我自己?那么,也就是说那个“想要修正”的与“要被修正”的是同一个自己——那么我本身就是那个“品性”表现者,现在,我用自己的“品性”能修正自己的“品性”吗?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我们许许多多的人一直在原地打转,我们一直无法走出“自我”的认知?就是因为我们把自己分成了两个人——修正者与被修正的,改善者与被改善的——所形成的矛盾与分裂,而这种矛盾与分裂是基于对自己的不满,想把自己变成“应该是”什么样的人。这就是就所有的挣扎与痛苦了。我们就是生活在这种不断修正自己,但永远无法修正的情形之中。了解这种矛盾与分裂,对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请仔细。

认识自己,看到自己的真相,并接受自己如是的真相——这就是省悟。省悟无须慢慢的、渐渐的、一点点的来修正自己。其实修正、改变、改革其实都是在“原来”的样子上面修修改改,缝缝补补,但那个本质的“自我”是不会被触及到的,所以,如果那个“自我”的真相不被显露出来,我们是无法改变的。这就是人为什么一直是老样子的,我们天天遇到的,或过年时一年一遇的人,他们三十年前是什么样子,三十年后,他们的知识结构,思维模式,行为习惯还是过去的。他们甚至一直在说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事。他们对自己的“形象”是非常非常执著的。然而这种人则一直认为自己在不断的进步、不断的修正、不断的升级……。但这是一切都是假象,人不可能在不省悟的情况下改变自己。那个过去的“我”不直接死掉,人是不会彻底改变的。

所以原文提到的两个词:修正与省悟——这二个词不是同义词,也不是近义词,而是反意词。实际的情况就是:如果你在修正自己,那么你就不可能是省悟的,你一定还在黑暗之中。相反,如果你是省悟的,那么你就不需要修正,省悟就如同你拿着蜡烛走进了黑暗的房间,黑暗立即消失。所以,修正与省悟这两者永远不可能同时发生。了解自己确实很难,人的“品性”如顽石一般,有时甚至像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