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典私家园林—十笏园

 雅荷淡香 2014-06-27

 

十笏园是中国北方园林袖珍式建筑,最早始建于明代,园中的砚香楼原是明朝嘉靖年间刑部郎中胡邦佐的故宅。




十笏园位于山东潍坊市胡家牌坊街中段,坐北向南,青砖灰瓦,主体是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约2000平方米。因占地较小,喻若十个板笏之大而得其名。有“鲁东明珠”之称。



十笏园在清光绪年间建成的十笏园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座,也是仅存的一座。由于潍坊处于南方和北方的交界地,故园林的风格也显出南方和北方两种风格。



这里的商人、文人既可南下苏杭,也可北上京都。两处各具的优点长处在这个宅园中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当年康有为在园中居住三个晚上后写了《十笏园留题》:“峻岭寒松荫薜萝,芳池水石立红荷。我来山下凡三宿,毕至群贤主客多。”园中不仅松萝荫深,而且池清亭秀。高朋满座,文士竞骚,给这个私家园林更增添了文人气氛。


十笏园西接郭家巷,东、北是宅院。全区分三跨。东西都是较为疏朗的园林式庭院。中跨是纯园林。三跨并行,中跨辟园,呈现前园式,与江南园林的后院式、别院式还是有所差别的。



中区水池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是园林的戏剧中心。把四照亭置于园池的中心部位,这是大园水景的处理手法。



十笏园表现为北方园林的特点,但尽量做一些变体,使园林兼具江南园林的自由风格。第一是轴线与对称。中轴上分南庭院、中山水、北庭院的格局。又是南北两院夹一庭的形式。



中轴上由南到北分别为十笏草堂、院门、岛石、四照亭、院门、砚香楼。南院以十笏草堂为倒座(即坐南朝北)主厅,左右出耳房。耳房间数、大小不一,以此打破严格对称。



北院是以砚香楼为主厅,左右出耳房,再配以厢房。但是,东厢一层,西厢二层。东耳两间,西耳一间。



第二是建筑形态。园林建筑的梁架用了斗拱、翼角起翘较为平缓,装饰风格较为浑厚,这些都是北方园林的典型特征。



第二是建筑形态。园林建筑的梁架用了斗拱、翼角起翘较为平缓,装饰风格较为浑厚,这些都是北方园林的典型特征。



第三是池周堆山、理水和建筑的布局深得江南园林的衣钵。池岸的进退、驳石的堆叠与江南园林无异。



东山的耸秀,孤石的玲珑;亭楼的高居,廊舫的依水,都是江南园林的格局。但是这个山水格局是统一在轴线格局之下。



十笏园面积虽小,但由于设计精巧,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呈现自然山水之美,含蓄曲折,引人入胜。整个园林疏密有致、错落相间,集我国南北方园林建筑艺术之大成,是我国古典造园艺术中的奇葩。

 

 
 
 
 文图/网络    雅荷淡香书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