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找到真正的自己(日记和摘抄)

 梦游当代 2014-06-27

6.27

王小波说过:“人的一切痛苦,本质上就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

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群居性的动物,而随着社会结构的完善和社会进程的发展,人类必不可少的便是与人认识、沟通、学习。随之而来的便是人与人之间差异性的体现,从而导致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纠纷。

当一个人如果处于一个外向型的圈子:每个人通过各自的交流,幽默、夸赞、认同从而获得自身的能量,通过外界的良性刺激使自己处于一个平衡的过程。而内向型的人就会始终感觉格格不入,他不会学会奉承一个人,很难在这个氛围中去融入自己,由于本身的思考方式及信息的接收的方式不同,也很难将自己的能力表现出来,慢慢的就会让这个圈子的人感到不适,甚至于厌烦,恶性循环的开始最终导致事态的更一步变化。

当这时候碰到一个比他更有能力、更有表现力的人时,就会感到紧迫感、压力。当这种外向的人不断的通过学习和表现,他的幽默与认识很容易获得别人的赞同,在这个有利的环境中使他如鱼得水,从而获得更高的积极性与动力。而往往这时候会让原本于这个圈子的内向的人活动的范围更窄,更容易被针对,在这种时候,就需要从中做出改变,对自身的一种定位,改变所扮演的角色,古人的中庸之道,其实不在意你是说了多少,做了多少,关键是你在那个点,做了你该做的事情,就像男女朋友,女朋友真正在意的是在她的是生日那天、情人节那天,认识几周,几月、几年纪念日那天你的所作所为,而你其他无关紧要的时间里面付出再多,这几天却没有表现,那最终结果就是全盘否定。

开篇的那句话,让我想到很多,一个人的痛苦,往往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我们经常会跟人做比较,怎么这个做法我怎么没想到,怎么他做的那么好我却做的那么差,不断的贬低自己,不断的否定自己,而让自己一直处于这种不被认同、自卑的氛围中。话又说回来,如果自己本身就处在这种状态下,又如何让别人去认同你,去承认你的能力。是真的无能吗,是真的一无是处吗,我看不尽然。从来不要过度的承认自己,同时也不要过度的去否定自己。归根结底,就是要认识自己,摆正自己,认清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做真实的自己。

很多人往往说话不经大脑去伤人,事后又希望获得别人的理解,以为这是他的坦率和个性,但别人又有什么义务受你的气还要陪你笑呢?以为只是有个性,其实只是幼稚和自私。

自身的定位:弱点:我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敢做,没有接触过的东西不敢碰,也许从小的生活环境,造就了一个优柔寡断的人。害怕失败,又害怕得不到别人认同,总是小心翼翼的活着,最后依然还是给人感觉不靠谱。

优点:对人没有小心思,真诚待人,虽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内心想法,有时对他们冷淡一些,别人需要帮忙从不退却。

定位:聆听者而不是表现者,认真的接受别人的意见和看法,而不是一味的去反驳别人,学会认同,学会包容,学会分享,更积极一些,更认真一些,计划、学习,思考,分析。

提高情商的方法:1、自我认知。2、同感与分享。3、人际交往。4、自我激励。5、竞争力与表现力。6、情绪管理。7、自我调节。8、专注于意志力。9、独立与适应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