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谈玉文化(三)

 MSAAA 2014-06-28

    当历史的车轮推动社会从一个王朝走向另一个王朝时,中国的玉文化在继承前代智慧的基础上,又有了全新的含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诸侯纷争,周代一分为二,从西周走到了东周。在这样一个充满血腥变革的时代,文化却因为政局的动荡而走向了交流和融合,当时活跃在各诸侯国间的诸子百家,纷纷创立自己的学说,在这种学术争鸣的氛围中,玉文化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影响后世数千年的儒家学说——君子玉德说。

    学说的创立源于一次谈话。有一天,孔子的学生请教孔子,说为什么现在大家都重视玉而轻视像玉的石头呢?孔子回答说,大家这么做,并不是因为玉石少而像玉石一样漂亮的石头多,更重要的原因是由于玉石凝聚了上天赋予它的一些特性,而这些特性与君子美好的品德是相符的。这次简短的对话被后世的追随者们反复引用,并加以诠释和论述。正因为玉石象征着君子的美好品德,君子佩玉之风由此盛行,而天然玉石被人为赋予的品德也成了后人的共识。因为儒家是提倡德治的,所以它就选择了玉作为它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的载体,赋予了玉许多美德,此后玉就被人格化、道德化了。

    其实,在西周时期就有《诗云》:“言念君子,温如其玉”,将君子喻为玉一样温文而纯洁。人们讲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有德,玉也有德,两者可媲美。

    孔子改造了西周时期玉文化的内涵,为后世开创了一套关于玉的全新的理念,这是一种笼罩在人文主义光芒下的思想,洋溢着高尚的道德感和丰富的伦理精神。孔子和后世的追随者是这样阐述玉和君子的关系的: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谈玉文化(三)


诎然,乐也。瑕不揜瑜,瑜不揜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意思是说:光明磊落的君子应该具有玉一样的品德,玉器温润而散发出光泽,这是它的仁义;清澈而有细密的纹理,纯净而不杂乱,这是它的智慧;做人既廉洁奉公、对周围的亲朋好友又不伤义气,这是它的道义;礼仪谦让别人而且自尊自爱,俯首向下,这是它的礼仪。敲打它时能发出清亮高扬、响彻四周的声音,这是它乐观向上的精神;缺点和优点都毫不保留的呈现出来,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敢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做到自知之明,光明正大,这是它的忠诚;内外一致。表里如一、内美和外美相交辉映,这是它的诚实;气质如白虹有通天之灵气,这是它宽广的气度;玉孕育于山川,精神世界充实自信如山川大地,这是它像大地一样的胸怀;像圭璋一样有大志、干大事、立大业,这是它的品德;天下莫不把玉视为瑰宝,如同尊重应该遵循的道理一样。这就是以玉之性比人之德的道理。作为君子,具备这些品德是他终生的追求,而天然的玉器,由于上天的恩赐,已经凝聚了这些特性,这正是君子需要比照和学习的最高境界。因此,古人总结说,君子比德于玉,说的就是这种关系。

    在儒家玉文化观念的影响下,春秋战国时期,君子佩玉的风气极为盛行,玉佩饰不仅是身份等级的象征,也成了君子品行高洁的代表。从考古出土的文物来看,周代的玉器半数以上都是玉佩饰。从小到1cm的小玉坠,到由几十件甚至上百件玉器组合而成的组玉佩,古代先人们在他们崇尚的礼仪规范中,享受着身为君子的荣耀。

 当身为君子的先民们佩挂上这些玉饰,他们的举止也更加庄严和恭敬起来。史书上说,他们的每一个动作都要符合礼的规范,姿态不能太过倨傲,走路的步幅也不能太大,而最理想的境界是,在举手投足间,让玉器相互碰撞出清脆而有节律的声音,这声音不仅集中君子的注意力,同时也告诉周围的人们:君子来去光明正大,从不偷看偷听别人的言谈举动,这便又成为君子行动光明磊落的标志,并传达出最高的礼的内涵,社会的规范就在这种有节律的声音中,走向了和谐和有序。

    将玉的美与人的品德的融为一体,玉的品质代表一个人的品德、人格。后来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崇高牺牲精神,即是以玉的纯洁、高尚为喻,宁可粉身碎骨,也不愿做丑陋小人。

    今天,虽然以玉比德的风气大大淡化,佩玉者多数已说不出玉有那么多的道德内涵,但佩玉作为一种有道德修养和文化品位的象征,依然为了解玉文化的人所认同和追捧。特别是“君子比德于玉”的传统,在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中依然随处可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