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苏州传统失蜡铸造工艺新生记

 苏迷 2014-06-29
历时5年,复原8项核心技艺,总结63个技术要点
苏州传统失蜡铸造工艺新生记
 方彝仿古铜器作品
 方彝 花纹成套模版
 觥 仿古铜器作品
 鸮卣 仿古铜器作品
 觥(生坑)仿古铜器作品
 完整的方彝蜡模造型
  首席记者 李婷
  2014年6月5日,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苏州传统失蜡铸造工艺的挖掘与传承研究》 在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验收。6月23日,该项目负责人、工艺美院环境艺术系基础教研室主任、古法铸造研究工作室主任王汉卿收到了发自文化部的“项目验收证书”。历时5年,项目组人员挖掘并复活了苏州传统失蜡铸造工艺的8项核心技艺,复原了9道关键工艺流程和相关的古法器具,总结出各环节63个技术要点和相应的工艺制作要诀158句,成功复活了“贴蜡法”技艺。

  “苏州贴蜡法”: 中国古代铸造技术巅峰之作

  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世界公认的顶级艺术品,制作青铜器的陶范铸造、金属范铸造和失蜡铸造法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铸造技术。春秋时期,为了适应从形制到纹饰上都更趋于繁褥、复杂的青铜器制作要求,在陶范铸造的基础上,工匠们发明了以蜡为模,以泥范材料为铸型、又毋需分范的熔模铸造技术——失蜡法。
  苏州传统失蜡铸造工艺孕育于春秋,雏形于北宋,其中的重要元素就是木模版的出现。木模版是传统失蜡铸造工艺在贴蜡制模中专用的木质雕版,亦称“木刻版”,简称“模版”或“木版”,其上刻有原器纹饰和铭文的凹型浮雕。木模版与用蜡片压印出的纹饰或铭文完全一致,但方向相反,二者呈现镜面对称。有了更加精准的木模版与蜡片,再以泥范材料为铸型,结合成熟的失蜡、烘范、熔炼、浇注和铸后加工技术,就诞生了极具苏州工艺特色的“苏州贴蜡法”,这种技艺不仅“精绝”可至“乱真”,而且因为模版的使用无须雕塑蜡模,既便捷又较易成批生产,深受文物界、收藏界和艺术界的青睐。
  民国时期,古董商人曾将各地仿古铜器按制作地称为“苏州造”、“潍县造”、“西安造”、“北京造”等,以苏州造最佳,成为天下名牌。苏州仿古铜器仿制业以周梅谷、刘俊卿、蒋圣宝、骆齐月等为代表,周梅谷作坊用贴蜡法铸造的仿古铜器作品更是其中翘楚。周梅谷在开办作坊的过程中,招贤纳才,广积技术,特别是其雕刻模版方法科学严谨:先从原器上拓下纹饰和铭文,再配板样,刻成模版;如果没有拓片的,也从印本摹勒样稿后,准确测量尺寸,直至仿制品尺寸与原器尺寸做到丝毫无误方可镌刻。周梅谷组织吴地仿古铜器业和刻版业各路高手,并与他们通力合作,每道工艺分合有序,从而形成了科学合理的仿古铜器制作工艺流程,使苏州贴蜡法铸造技艺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
  据说,曾有一件周梅谷作坊制作的“车马猎纹方口壶”被美国芝加哥艺术博物馆收藏,并收入容庚、张维持著的《殷周青铜器通论》的图录,被发现后又特意插页说明,足见周氏用贴蜡法铸造仿制青铜器的水平之高。

  5年艰苦探索 “取得数倍于项目要求之成果”

  在现代工业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之下,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出现,苏州传统失蜡铸造工艺已逐渐被世人遗忘,其中,雕刻木模版的核心技艺至今已失传了80多年,而捏坯形、贴蜡片、敷泥型等核心技艺也已经失传近40年了。加上传统失蜡法工艺相对繁杂、制作周期较长、生产成本高、经济效益低,难以在工业化环境中生存而濒临失传,如何尽快抢救与保护这项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工艺,使之作为一项文化遗产保存下来,已是迫在眉睫的艰巨任务。
  2009年月7月,由江苏省文化厅申报的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承担的2009年度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苏州传统失蜡铸造工艺的挖掘与传承研究》 被确定为文化部重点攻关项目。王汉卿成为项目负责人。
  通过5年不断的实验和研究,该项目的一系列成绩受到了验收专家们的高度评价——“取得数倍于项目要求之成果”。
  通过多方努力,项目组人员先临摹周梅谷作坊遗存旧模版,再选取殷商时期馆藏青铜器为样稿进行雕刻木模版试验,成功研发1套《刘鼎》木模版,复活了“贴蜡法”选样定稿、刻版制模等2道核心技术,明确了木模版与泥范制作、贴蜡制模和失蜡铸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工艺要求。后又选取3套遗存的木模版,经过不断的探索试验,成功研制4件仿古铜器作品,复活了塑造内范、贴蜡制模、制作外范、烘焙浇注、表面修整、铜器着色等6道核心技术。
  在完成上述8项核心技艺之后,项目组还复原了9道关键工艺流程和相关的古法器具,完成了相应的工艺测试数据和理论研究,总结出各环节63个技术要点和相应的工艺制作要诀158句,特别是158句工艺制作要诀获得了验收专家组的好评——“这些简明扼要的口诀在具体的生产实践和传承中,是最可宝贵的财富资源”。
  与此同时,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的“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和传统工艺美术传承模式也进行了良好的融合:在三间180平方米空间环境中,建立了传统失蜡法铜器制作流水线生产的古法铸造工作室;配置了现代化的铸造设备、环保安全设施、劳保用品和教学用具;设置的工位可供约10名项目组人员进行科学实验与产品研发,同时可容纳约20名学生开展实训教学。

  恢复古法只是第一步 科学化、产业化是未来方向

  作为一个雕塑专业教师,王汉卿与贴蜡法铸造技艺的缘分也令人叹服。
  王汉卿的父亲是原苏州农业药械厂钣金工(白铁工)方面的技术骨干,“我小时候,父亲只要有空就会手把手地教我学习测量、剪裁、敲打、成型等钣金工基本技法,所以我从小对金属钣材加工技艺已有了一定的基础。考入工艺美校之前,我一边自学美术,一边跟着父亲外出生产实践。”子承父业几乎是少年王汉卿最重要的一个人生方向。
  1983年,王汉卿考入苏州工艺美校,开始系统学习雕塑专业,并接触到金属雕塑、金属工艺的相关课程。1986年王汉卿毕业留校执教至今,期间,在校内创建了以锻造、鏨刻、焊接、铆接为主的金属工艺工作室,在校外相关企业建立金属铸造实训基地,编著并出版的《金属装饰艺术教程》获2003年全国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该教材同时也成为全国相关艺术院校金属艺术课程方面的主要教科书。
  接受“苏州传统失蜡铸造工艺的挖掘与传承研究”课题后,王汉卿主动放弃行政职务,回到环境艺术系担任专任教师,担当科研项目和教学工作,以学校工作室为家,潜心于教科研工作。从每道工序的选材配方、器具的使用到每一环节工艺要求,他都亲力亲为、认真探索,遇到疑难问题,在学者专家和名师名匠的及时指导下,他反复做实验寻找方法并逐一解决。“这5年可以说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段经历了。”
  项目结题之后,王汉卿又开始了新的探索:“传统手工艺是先人的智慧结晶,由于种种原因,这些技艺的具体细节容易出现似是而非,模糊不清,甚至讹误偏差等不足,因此在今天的技术条件下,我们既要全面揭示传统‘贴蜡法’技术与工艺的科学内涵,又要结合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进行改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实现工艺技术的不断优化与提升。积极探索从口传身授到科学定性、定量,实现将工匠的传统经验上升为科学理论,进而全面推动现代科学技术和传统工艺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传统手工艺才能在现代生活中找到新的生存空间和产业化方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