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东阳木雕雕刻技法的大盘点(一)

 跋涉老者 2014-06-30
东阳木雕起源于佛像圆雕,却形成和发展于建筑雕饰,通过数百年的实践的升华,形成了以平面浮雕为基本技法的自成体系的雕刻技法。东阳木雕的表现手法十分丰富,极具独创性,又具全面性和多样性。

20世纪八九十年代,冯文土大师的论文《论东阳木雕的风格和技艺》(见《东阳木雕工艺论文集》)和华德韩先生的著作《东阳木雕》一书里对东阳木雕雕刻技法有过专门的总结归类。近年来,东阳木雕艺术水平日新月异,雕刻技法推陈出新,出现了诸多创新雕刻技法。按照不同的雕刻技法、雕刻深度或应用范围,当代的东阳木雕常用的雕刻技法可归纳为:平面浮雕(包括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多层叠雕)、圆雕、半圆雕、透空雕(包括双面透空雕、异型双面透空雕)、贴片雕、圆木浮雕、阴雕、彩木镶嵌雕、自形木雕(树皮雕)和火烧板拼雕等。其中平面浮雕和立体圆雕是最基本的两种雕刻技法,其他技法多是其变异、扩展或组合。

第一节 平面浮雕

平面浮雕是一种适当保留平面,以线面结合的方式雕刻出凹凸起伏图像的雕刻技法,是一种介于圆雕和绘画之间的艺术表现形式。浮雕相对圆雕的基本特征是经形体压缩处理后的二维也即平面特性。它的空间形态是介于绘画所具有的二维虚拟空间与圆雕所具有的二三维实体空间之间的所谓压缩空间——即雕刻深度。雕刻深度的不同,形成浮雕的两种基本形态——深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雕刻深度大,其空间构造和造型更接近于圆雕。浅浮雕雕刻深度小,平面感强,其空间构造和造型更接近于绘画。

平面浮雕是东阳木雕应用最广泛和最擅长的技法,按照雕刻的深浅和技法的不同,又可将其细分为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高浮雕、多层叠雕等。

浅浮雕和深浮雕作品在设计和雕刻技法上的要求有很大的不同:浅浮雕作品主要通过相对较多的留“地”(空白处,相当于中国画的“留白”)来衬托出主体图像,即通过剔地雕刻使纹饰图案凸显轮廓,形成一个大的层次,然后根据透视原理通过严谨的线条刻画来呈现立体感,讲究刀功,对艺人绘画线描功底,特别是线条表现和投影处理能力要求尤高。深浮雕作品以块面的半立体造型为主来表现图像,雕刻深度较深,其设计图稿稠密,以小面积留“地”为主。深‘浮雕作品特别讲究层次,通过不同深浅的层次凸显作品的纵深立体感,要求艺人具备造型和结构把握能力,镂空深雕,既要前后远近有序有据,又要上下左右穿插有致,保持牢同。

(1)薄浮雕也有称低浮雕的。一种以线为主,以面为辅,线面结合来表现图像的雌刻技法。竹工艺中的留青雕就是一种典型的薄浮雕。薄浮雕雕刻深度一般在5毫米以内,主要通过剔地雕刻将纹饰图像突起,轮廓清晰,物体略微凸显立体感,然后以严谨的线条刻画和透视投影等处理方式来造成抽象的立体图像,使画面呈现出层次和立体感。它既保持了一种书画式的平面性,又具有一定的体量感和起伏感,薄而有立体感,要求图案简约,刀法洗练。

(2)浅浮雕深度介于薄浮雕和深浮雕之间的一种技法,“地”比薄浮雕要深些,层次变化也多一些,其雕刻深度在5~20毫米之间。要求刻线严谨,以疏衬密,既浅又能凸现立体感。

(3)深浮雕也有称其为高浮雕、镂空雕的。上面往下(前面往后)看谓之“深”,下面上有所谓之“高”,以木雕作品的视角而言,称深浮雕更加妥帖。深浮雕是一种线面结合,以面为主来表现图像的雕刻技法。雕刻深度较深,一般不低于20毫米,深者可达100毫米。深浮雕通过立体造型,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深浮雕往往结合浅浮雕、镂空雕、圆雕手法交错应用。

特别需要说明的是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的细分只是一种相对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的深度标准,且与作品大小相关。尺幅小品,15毫米完全可以雕出深浮雕的效果,大型的作品,超过20毫米的雕刻深度,仍可视为浅浮雕作品潮州金漆木雕讲雕刻深度在10毫米左右的称浅浮雕,20毫米左右称中浮雕,30毫米以上称高(深)浮雕。

(4)镂空雕是一种借圆雕技法通过镂空来表现图像立体感的雕刻技法,镂空雕刻和深空雕刻的共同点都是追求图像的三维立体,其不同之处在于垂直深挖的称深浮雕,将图案背面局部或大部挖空(但不挖通,如果把“地”挖通,就成为透空雕了)的称镂空雕。镂空雕和圆雕的不同在于圆雕是立体的,图像与实物的大小等比缩放,镂空雕仍属于平面浮雕范畴,其视角是单向性的,图像多作压缩变形处理,只要满足正(侧)面的视觉要求即可。镂空雕和深浮雕技法往往综合交错运用,确定一幅作品是镂空雕作品还是深浮雕作品并没有严格的标准.通常情况下如果主要或主体图案是镂空深雕的,就称镂空雕作品。

(5)高浮雕东阳木雕所称的高浮雕与雕塑界所称的高浮雕概念不同。百度网词条称“高浮雕:指所雕刻的图案花纹高凸出底面的刻法……高浮雕也可理解为一种下刀较深的平面阴刻,广义上说也是深刻浮雕或深刻透雕。”这里所说的高浮雕就是东阳木雕所指的深浮雕。

东阳木雕的高浮雕可以定义为:将图案外框平面和图案内的“地”设计在同一水平面上,

并使图案雕刻部分高出外框平面以达到凸显主题图像之艺术效果的一种雕刻技法。高浮雕要求画面构图匀称丰满,较少露“地”,图案整体性、连贯性要强,疏密得当,粗细相融。高浮雕最大的特点是凸显主题图像,实际效果有点类似于贴片雕。因此特别适合于视角高远的桁梁屋架上的雕饰。当代比较典型的高浮雕作品如陆光正的台屏《三英战吕布》等。

(6)多层叠雕是指一种在平面浮雕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将画面图案分割成组,分组雕刻,最后逐层叠加对接组装的创新工艺。若分组图案采用不同色泽的木材雕刻,使得作品成为彩色之“白木雕”,称为彩木多层叠雕。2003年杭州雷峰塔多层叠雕巨型系列壁挂《白蛇传的故事》的问世,标志着多层叠雕这一项新工艺的探索成功。

传统的平面浮雕,是先将雕材根据设计的尺寸要求接成整体平面花板,然后将设计图稿复制到花板上进行雕刻,最后配框组装。而多层叠雕技法则一反传统,采用先将图案分组“拆零”,分组雕刻,而后进行统一对接叠加组装。其技法要点简述如下:

①图像分组:在构图设计上,多层叠雕采用焦点透视与散点透视相结合的方法,将所有画面要素按照纵深层次分割成若干单元组。其中背远景必须采用横贯式平面分割(可以巧妙地利用云纹、水纹图案等作横向贯通中近景图案则分解成远近不同的若干单兀组。构图议计必须特别考虑图像分组的科学性、合理性,既要考虑排列组合的空间容量(特别是前后纵深厚度),又要考列组合的空间容量(特别是前后纵深厚度),又要考虑组与组之间穿插牵制的技术性牢度要求,更要号虑各单元组画面应当采用的雕刻技法,以及各种雕刻技法组合到一个画面后的统一和谐与整体视觉效果。多层叠雕绝不是简单的单元组图案的堆积叠加,所以分组分割、穿插叠加和图像雕刻技法的应用必须着眼整体,成竹在胸。

②分组雕刻:按照设计的分组(单元)图稿,分组取料,分组雕刻。其远(背)景单元组图像的雕刻组画面一般采用浅浮雕技法。而中近景立体单元组图像的雕刻,必须根据设计要求,综合运用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镂空雕、半圆雕、圆雕等多种技法雕刻成半立体单元组图像,特别是要求半圆雕、圆雕技法的应用要根据平面浮雕特定视角进行变形处理,强调各种技法服从服务于组装后的整体视觉效果,要求统一和谐。受多层叠雕纵深距离的限制和平面浮雕视角小于180。的制约,其中近景单元组图像实际上是平

扁型半立体的,不仅要对圆雕图像作平扁形变形处理,而且必须控制好立体单元组图像的厚度和穿插结合处的空间分配。

应当注意,远(背)景浅浮雕花板的两边要制成平行的斜切口,并在正面的斜切口上也雕上花纹,花板拼接时切口相互叠压呈鳞式排列。这时候鳞式排列的斜切口就成为花板的伸缩缝,当花板收缩时,露出的是带纹饰的正面切口,不会影响作品的视觉效果。

③拼接组装:常规平面浮雕直接在拼接好的花板上进行雕刻,而多层叠雕采用先“拆零’’后雕刻再组装的新工艺。多层叠雕将画面纵深主体分三大层次,即作为画面依托的叉格板底板框架、浅浮雕背景花板和中近景单元组图案花板。组装顺序为,首先根据设计的尺寸制作又格板整体框架,其框架的深度不能小于单元组花板叠加组装厚度。尔后将远(背)景横向分组的浅浮雕单元组由远及近(由上到下)鳞式排列固定到又格板框架上,两个单元组花板的接缝处叠交30~100毫米,作为木材伸缩缝。最后将中近景单元组图像由远(后)到近(前)分组穿插、逐层对接后固定到浅浮雕背景花板上或叉格板边框上,固定时要求单点(边)固定(即同定螺丝锲合在顺木纹的一条边上或一个点上),以避免木材收缩将单元组图像撕裂。

④彩木多层叠雕:一般选用三四种颜色不同的木材为雕材,如以绢白清雅的椴木远山背景主色调,以浅绛色的红榉木作中景山体,以深红的红花梨作近处苍松主景。需要注意的是色种类不宜过多,色泽对比不能太强烈,主色调应当保持主导地位,因为毕竟东阳木雕以“清水白木雕”为自己的艺术特征,太过花哨,反显小气,弄巧成拙。

多层叠雕虽然单元组图像是立体圆雕图像,而且画面雕刻深度远远超过深浮雕作品,但仍然属于平面浮雌范畴,是平面浮雕诸多技法中的一种。平面浮雕和圆雕的区别主要在于平面浮雕是二维的(平面雕刻、小于180。视角单向观赏),圆雕是三维的(立体雕刻、四面观赏),多层叠雕单元组图像虽然是立体雕刻,但是经过平扁形变形处理的,组装后的效果相当于镂空雕的延伸,而更重要的是多层叠雕作品的视角仍然是平面浮雕的单向视角,只是在效果上远远超过了通常平面浮雕作品。

较之传统的平面浮雕,多层叠雕的优点显而易见:

首先是采用鳞式排列分组拼接和单点(边)固定之工艺,为木材的收缩伸张给以充足的余地,从根本上解决了东阳木雕作品因木材伸缩而开裂变形的千古难题,大大地拓展了东阳木雕的市场空间。从2003年以来,多层叠雕作品北到干燥寒冷的北京,南在潮湿高热的广州,经受了春夏秋冬的时间考验。

其次是极大地丰富了画面层次,强化了纵深感,达到了平面浮雕的立体三维艺术效果。东阳木雕以平面浮雕见长,但限于工具和视角,目前最深的雕刻深度只能达到80毫米左右,而多层叠雕则完全可以突破技术层面的纵深度制约,少则二层,多则已经达到七层,其深度可以超过300毫米,加上可以综合运用多种雕刻技法,给予了充分施展技艺的平台,能够创作出大气恢宏的传世精品。

再次是十分适宜创作表现宏大壮丽场景的超大型作品。解决了变形开裂问题,没有了使用过程中的返工之虞;由于分组雕刻组装,可容纳众多的雕工同时开工,大大地缩短了制作工期;可以散件运到现场组装,解决了大型作品运输和入门上楼的难题;在选材上受木料大小限制较少,方便取材,提高木材利用率。陆光正创作室为杭州雷峰塔创作的一组8幅多层叠雕系列壁挂《白蛇传的故事》,每幅长7.7米,高l-4米;为深圳宝安区政府创作的多层叠雕落地屏《锦绣中华》长13.8米,高4米;人民大会堂浙江厅创作的多层叠雕壁挂《锦绣西湖》的画面面积超过20平方米.都是超大型的东阳木雕巨作。

第二节圆雕

圆雕,又称立体雕,是一种立体造型、三维空间的雕刻,圆雕可以多角度欣赏。圆雕属于东阳木雕传统雕刻技法之一。早期的东阳木雕主要应用于以佛像为代表的宗教用品,圆雕是其主要的雕刻技法。与平面浮雕不同,平面浮雕讲究层次,圆雕讲究立体造型。圆雕作品的创作与平面浮雕作品创作技法不同,因为圆雕作品雕刻不可能像平面浮雕雕刻一样将图稿直接复制(粘贴)到花板上进行雕刻。所以圆雕作品创作要先根据图稿塑成泥坯稿,再根据泥坯稿进行立体“定点”(即局部的最高和最低点),然后以“点”为基准深浅进行雕刻。

东阳木雕对圆雕技法的应用除了立体作品(配件)的制作外,更多地是将圆雕技法穿插糅合到镂空雕、多层叠雕技法之中,以强化作品的三维立体效果。因此东阳木雕的圆雕技法更多的时候是一种经过变形处理的“半圆雕。之所以要进行变形处理,其原因在于平面浮雕的视角要求与圆雕的不同和花板厚度的限制。圆雕作品360。视角(四面观赏),必须按照实物形态等比例缩小或放大,才不至于因为视角的变换而导致作品的变形。而平面浮雕作品的视角要小于180。(半圆雕作品的视角等于180。,视角最大的是牛腿,其视角大约在270。左右,因此牛腿下部的人物、狮鹿类造型比较接近圆雕技法),因此图像的背面是“看不见”的,加上花板的厚度限制,通常要将作品进行压缩变形处理(相当于压扁后的圆雕作品的前半个)。

 

思考题

1.为什么说平面浮雕和立体圆雕是中国木雕的两种基本技法,其他技法多是其变异、扩展或组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