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料的形成环境决定了玉料的结构,玉料结构决定特性,所以以玉料的结构作为玉料产地的判断依据是其合理性的。但要说明的是:即使同一产地的玉料,其形成条件也不会完全一样,结构也不尽相同,有时还要综合来做判断。 一、和田玉籽料: 1、 均匀分布的云絮状 纹理类似天空中的白云,呈细密的絮状均匀分布。这种纹理主要出现在新疆产优质仔料中,如下图。 ![]() 2、颗粒度很细小的毡状及纤维交织结构,这种结构会有柔和的反光,同时你如果放大看表面,会发现表面的起伏是圆润柔和的,所以手感会较油润。里面的面都是交织在一起,分布均匀而边界模糊。 ![]() ![]() ![]() ![]() ![]() ![]() 3、不均匀分布的云絮状 内部纹理虽呈云絮状,但分布不均匀。这种纹理主要出现在新疆产一般仔料中 ![]() 二、戈壁料: 戈壁料结构以细颗粒为主,油性好,但有颗粒感,里面往往会有非常非常细小的白色点状杂质。戈壁料外面的风化皮越细,里面的玉质就越佳,极品的细皮戈壁白玉并不亚于白玉籽料的。戈壁料的颗粒结构注定了他是不会有絮状棉结构。 戈壁料没有透光照,下图是一张戈壁料的原石,感觉下吧。 ![]() 三、普通新疆和田玉山料: 具乳质感的半透明状在侧光照射下,呈混浊的半透明状,类似于稀释的牛奶,有时可有透明度相对较差的细小团块。这种现象在新疆产山料中常见。 ![]() 四、和田玉于田料: 定向分布的不规则条带 在具乳质感的半透明基底中有不规则条带定向分布。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新疆于田矿区产的山料中。 是一种呈层状分布的纤维交织结构,颗粒也较小,反映在结构上也较油润,它的层状结构较有规则,所以感觉会较和田料稍透一些,同它层状的结构往往会有特殊的层状断面,层与层之间的断面很易往里面钻。95于田料是于田料中的上品,层与层之间的解理不明显,白度高,细腻油润,不比仔料差的。95于田料不太容易与仔料区分,但也不必区分,因为价格是差不多的。其他的可以根据层状结构来判断。 ![]() 五、俄罗斯玉: 粒状镶嵌结构 透明度各异的不规则粒状彼此镶嵌分布,这种现象主要出现在俄罗斯产白玉中。 俄料具有粒状和纤维状结构,颗粒比和田稍大一些,也有很细的,也有一定的油性,纤维交织发育不完全,里面的絮状棉较生硬,边界明显。 粒状和纤维状结构决定了它的特性:要么过透,透度合适就会显干,无糯性,感觉熟度不够。它的结构还决定了较难抛光,抛光后易产生斑驳感。 ![]() ![]() 六、青海玉: “糖粒状结构” 侧光照明下,类似于聚集在一起的许多糖粒,“糖粒”内部比较透明,“糖粒”间为不透明的絮状物充填。这种现象常见于青海产白玉中。 青海料颗粒状结构为主,颗粒中大。颗粒状结构分布均匀,所以相对较透,不具有云絮状的交织结构,里面往往会有孤立的大颗粒白棉(直径2毫米左右)。抛光后表面易产生突起点。手感较干涩,除非抛玻璃光,否则表面是以一系列的颗粒断面组成,所以较干涩。 ![]() 七、韩料: 韩料一般都泛黄,或者泛青黄,也有高白的料子是几乎看不见黄色的,主要还是得通过结构来区分的。韩料结构较疏松,颗粒大,用肉眼就可以看出其结构的,透光度高,硬度也较新疆料低些,其次,韩料一般看起来不是很油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