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互联网思维来了!智能交通领域企业挑大梁已成定局

 yangmill 2014-06-30

互联网思维来了!智能交通领域企业挑大梁已成定局
来源:中国科技网-科技日报作者:2014年06月30日 01:03
[导读] 近年来,互联网思维”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了大家热议的名词。他说,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互联网思维来了!

钱民峰 滕学蓓

 

 

 

近年来,“互联网思维”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成为了大家热议的名词。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百度公司。2011年,在百度的一个大型活动上,创始人李彦宏与传统产业的企业家探讨时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他说,企业家们今后要有互联网思维,可能你做的事情不是互联网,但你的思维方式要逐渐像互联网的方式去想问题。

几年过去了,“互联网思维”这个概念已经被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所认可。目前,虽无“互联网思维”的确切定义,但诸如“免费”“用户体验”“挖掘数据价值”等关键词却成为了“互联网思维”无可争议的基本特征。

就智能交通而言,“互联网思维”也越来越明显。这一趋势在6月10日至12日召开的第五届中国智能运输大会中初露端倪。

企业挑大梁已成定局

党的十八大提出,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这一定位对于智能交通产业而言同样如此。新形势下,政府和企业各应扮演什么角色呢?

交通运输部副部长王昌顺在给大会发去的书面致辞中强调,政府要更多地考虑政策创新,考虑政府信息公开,考虑完善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考虑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水平,而企业要更多地考虑技术发展和服务创新,探索商业模式创新,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

“企业要自己向前走了。”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总工程师、国家ITS中心主任王笑京在全体大会上分析说,在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初期,政府的引导和支持功不可没。但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企业的主体作用必须得到更充分地体现,才能推动ITS产业“更上一层楼”,这一点,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都有所表现。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理事长吴忠泽在致辞中则认为,政府应充分发挥金融市场的作用,鼓励和引导民营和社会资本参与智能交通的建设和运营。

其次还应健全智能交通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支持和引导智能交通领域里带动性强、集中度高的大企业以及拥有技术专长的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主体、研发投入的主体、科研组织的主体和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

国家ITS中心公共交通研究室主任刘冬梅在分论坛“公交都市智能化应用技术研讨会”上透露,交通运输部科技示范项目“政企合作模式的全国综合交通出行服务信息共享应用示范”日前正式启动,交通运输部正尝试以“政企合作”模式提升公众出行的智能化水平。

智能交通产业的发展吸引了大量企业投身其中。据统计,国内从事智能交通相关的企业已超过了2000家。预计到2020年,国内智能交通领域的投入将达到上千亿元。

免费环节越来越多

免费是“互联网思维”重要的特征。互联网企业中,阿里巴巴的淘宝开店免费、腾讯的QQ免费、360的杀毒软件免费都对自身成长产生了积极、甚至决定性作用。智能交通产业发展中,“免费大餐”或将越来越多。

今年年初,背靠腾讯和阿里巴巴这两棵大树,“滴滴打车”与“快的打车”展开了补贴大战,争夺用户。看惯了互联网领域的免费大餐,这一做法或许并不陌生,商业逻辑也并不难以理解。

“车联网的发展应积极借鉴互联网思维。”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教授成波在发言中提到,车联网终端与服务的销售无非是两种模式,即采用“互联网思维”的免费模式和传统汽车销售的收费模式,前者终端用户不需要自己买单,通过降低流通成本分享收益、广告推送第三方买单、挖掘数据资源新增收益等方式“消化”成本,而后者需要终端用户买单,通过提高汽车的便捷性、安全性、经济性、舒适性,让用户获得核心价值愿意买单。

“在市场导入期应采取免费策略,建立用户群;其次,通过提高车辆安全性、经济性的深度应用,让用户体验车联网的核心价值,提高用户忠诚度。只有在确立客户黏性后,车联网企业才能按服务深度分层收费。”成波建议道。

在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方面,江苏省的ETC用户在2013年已达110万,占全国用户总量的六分之一,OBU(车载终端)的用户数量从2010年开始每年翻一番。这一数据表明,江苏的ETC推广走在了全国前列。江苏交通控股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高速公路联网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崔小龙在介绍经验时认为,“OBU发行的免费策略对用户的快速增长起了积极作用。”

据了解,在江苏,车主预存一定现金就能免费获得OBU。而原售价达几百元的OBU成本由高速公路公司、银行共同承担,预存的资金通过资本运作产生收益抵消一定的成本。“高速公路必须帮助银行找到各方共赢的平衡点,这样才能可持续发展。”崔小龙补充认为。

用户体验是成败关键

互联网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体验型应用越来越渗透到智能交通领域,“用户体验引领智能交通发展”成为了领导和与会专家的共识。

王昌顺在大会书面致辞中指出,智能交通发展方式在发生变化,如智能终端和无线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服务越来越关注用户的体验。

“指尖上的应用将越来越多地进入ITS领域。”王笑京分析说,智能手机是最方便的人机接口之一。随着智能手机的快速发展,智能手机在ITS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早在2010年10月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7届ITS世界大会上,韩国发布报告说,在3G手机上,超过50%的应用(APP)与交通有关。

“百度综合交通出行服务全面支持公交、驾车、步行,导航等综合交通出行服务外,拥有准确全面的各类生活服务类信息。”百度公司LBS事业部政企合作总监朱晖介绍说,为使用户体验得更好,百度在出行服务中除了基本的交通信息外,还加入了气象、餐饮、旅馆、旅游设施、修车、加油,甚至是医疗、教育等信息。集成应用的目的,是为用户提供“一站式”信息服务。

此外,电子商务也开始与智能交通逐步融合,使得人们的出行体验与购物、消费等服务结合在一起。王笑京认为,这是智能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

数据价值日益彰显

用数据分析驱动运营也是“互联网思维”的重要特征。智能交通发展到今天,信息的“交互参与”特征表现得越来越充分,也让数据的挖掘利用成为了可能。

“交互参与”特征是指,以往的信息传播具有一定的单向性,但在互联网产生之后,信息的使用者同时又是提供者,信息的传播呈现双向性。

“用户行为已经成为实时和智能服务的基石。”腾讯公司地图平台部助理总经理张弦发言说,腾讯很多实时和智能服务最基本的来源,是来源于用户行为的收集。腾讯的定位平台,每天可以搜到50亿次的定位请求,而这些定位请求都是带有经纬度、时间、速度和方向的,对这些信息作进一步挖掘就能产生很多“有意思的分析”。

朱晖则介绍说,百度的APP应用大概有2亿多的用户,每天有近亿的活跃度,所有这些用户都在与百度进行实时交互。据了解,今年年初,百度曾用数据分析,成功预测了春节之后的人群流动,成为了“大数据”在交通运输行业应用的典型案例。

信息的“交互参与”也让企业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王笑京说,信息的“交互参与”特征让通信运营商、互联网公司、运输公司、汽车制造商“惊奇”发现,交通信息服务不需要绑在政府管理部门上了,交通信息可以直接来自交通的参与者,只要将智能手机、车载导航器、不停车收费车载机、运输公司的车辆信息、时刻表和售票信息集成在一起,就可以为出行者提供较好的服务。移动互联和宽带移动通信,为智能交通中许多服务跨越政府和基础设施管理者的“藩篱”提供了条件。

并从中选拔一名优秀学生作为大陆地区唯一代表获得2016年世界智能交通大会杰出学生奖学金。

2015年,南京见!

“明年欢迎大家到南京相聚。”江苏省交通运输厅总工程师金凌在会上透露,第十四届亚太智能交通论坛将于2015年4月27日在南京召开。目前,论文征集工作正在火热进行中,论文提交截止时间为2014年12月1日。

值得关注的是,为积蓄青年科研力量,鼓励学生投身智能交通建设,大会将特地设立青年论坛。根据主办方安排,35岁以下论文作者将有机会在青年论坛现场作报告;针对大陆地区全日制学生将设立中国智能交通学生论文奖三名,并从中选拔一名优秀学生作为大陆地区唯一代表获得2016年世界智能交通大会杰出学生奖学金。

行业观察

BAT齐亮相,跑马圈地已开始?

在我国目前的互联网领域,流传着“BAT三巨头”这一说法,BAT三个字母分别代表百度(Baidu)、阿里巴巴(Alibaba)、腾讯(Tencent)。三家巨头能拥有今天的地位,某种程度上都离不开对“互联网思维”的深刻理解和积极践行。在此次大会上,三家互联网巨头均有亮相,开始“跑马圈地”分割智能交通这块大蛋糕。

在6月10日下午举行的全体大会上,腾讯公司地图平台部助理总经理张弦以《移动互联网交通的需求与实践》为题,分享了腾讯在智能交通领域的布局与最新思考。张弦还特地提到,未来为更方便获取地理信息,腾讯和苹果、google等公司一样,正在考察投资“小卫星”。据了解,小卫星体积小、成本低,国外已有应用。

百度公司LBS事业部政企合作总监朱晖在分论坛作了《基于地图云平台的百度公交信息服务》的发言。朱晖说,未来百度愿意把现有的技术,包括成熟的体系拿出来与各级政府部门合作,共同致力于中国智能交通水平的提升。

阿里巴巴的全资子公司高德地图带着“轨迹云服务”在会上惊艳亮相。根据交通运输部相关政策要求,“两客一危”车辆必须安装GPS,并接入合格的监控平台。而企业自建监控平台不仅建设时需要耗费大量成本,日后的维护、服务器升级同样也需要花费成本。为此,高德地图基于“云计算”思维开发了“轨迹云”服务。

“使用轨迹云服务,企业不必购置服务器,不用自己开发监控平台,就可轻松实现实时车辆位置查询、车辆历史轨迹查询等功能,轨迹数据还能离线下载。”高德地图政企服务事业部销售主管张虓钢介绍说。

此外,依托阿里巴巴的“阿里云”存储技术,高德地图的轨迹云服务还拥有安全稳定、高性能、超大容量存储等优点。

点击下载:
[责任编辑:wn154]分享到:    相关阅读:
·互联网思维来了! 2014.06.30 ·粤港澳大学生移动互联网创新大赛落幕 48个项目突围2014.06.26 ·O2O模式:互联网“虚、实”结合的新思维 2014.06.23 ·互联网让创意变生意 2014.06.17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国科技网 www.
原文链接:http://www./shouye/gn/201406/t20140630_759197.shtml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