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9 月 1 日之后,债券交易所中 AA

 yulynn 2014-06-30
9 月 1 日之后,债券交易所中 AA- 的投资者可能只有机构了

Alex,个人微信公众号:paoyingcpi

信用评级,是指专业资信评级公司按照一定程序和方法,对债券发行人如期还本付息能力和偿债意愿进行综合评价,并以信用等级划分方法来标识的信用风险级别。

按照国际惯例,长期债券 BBB 以上的为投资级债券。

中国的债券市场长期债券信用等级划分为三等、九级。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 。除了 AAA 和 CCC 级以下等级外,每一个信用等级可以用“+”、“-”符号进行微调以表示略高或略低于本等级。

简单介绍两个级别的含义:

BBB 级:偿还债务能力一般,受不利经济环境影响较大,违约风险一般。
A 级:偿还债务能力较强,较易受不利经济环境的影响,违约风险较低。

2014 年 6 月 17 日,中国交易所宣布:

评级 AA- 级以下(含),或前一年亏损且最近一年预告亏损的债券,将被实施风险警示,在名称前加“ST”字样。 个人投资者如想买这些 ST 债券,证券账户上必须至少有 500 万的资产。

具体如下表:

具备下列条件的个人投资者,可以申请成为专业投资者:

(一)证券账户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 50 万元;
(二)具备债券投资基础知识,并通过相关测试;
(三)最近 3 年内具有 10 笔以上的债券交易成交记录;
(四)与会员书面签署《债券市场专业投资者风险揭示书》,作出相关承诺;
(五)不存在严重不良诚信记录。

此规定一出,对公司债券市场影响重大,主要在于公司债市场目前的主要参与者之一就是小散户,500 万的起点将让众多小散户无法再参与这个市场,这对于原本就流动性不好的交易所公司债券来说,可谓雪上加霜。 因此,在今年 9 月 1 日正式实施该规定后,评级为 AA- 级以下的债券,将成为高净值客户和机构才能专享的高大上投资工具。

对于目前已经持有的这些评级相对较低的投资者来说,会有哪些影响?

首先,需要知道的是这一规定的是否实施,和这些债券本身的偿付能力之间并没有什么直接关系。也就是说,这些规定是否出台,不会提升也不会降低这些债券发行人的偿付能力,发行人的偿付能力和交易所的监管升级是两个独立事件。当然,并非毫无关系:这一规定会导致带上“ST”帽子的债券发行人发行新债变的更加困难,也会促使发行人更加努力摘掉帽子。

其次,对于证券账户资产不足 500 万的投资者,卖出债券后将无法买回,因此过往屡试不爽的避税操作将打折扣,但仍然一定程度有效。比如 XX 债,目前离回售的剩余期限为 1.72 年,级 2016 年 3 月 7 日可以回售。则在 2015 年 3 月 7 日前,不能卖出该债券(除非届时该债券评级已经恢复为 AA 级),因为卖出后就无法买回,当然如果届时债券价格已经较高不想继续持另当别论。而在 2016 年 3 月 7 日前,如果该债券处于正常交易状态,则我可以提前几天卖出避税。也就是说两次利息税我只能避开一次。

第三,买入的投资者面临未来债券流动性恶化的风险:可能会出现有价无市、卖出无人接盘的情形,或得低价才能卖出的情形。

第四,由于 9 月 1 日后将不再有机会买入,未来不足 3 个月时间将成为有限的入场时机。

第五,6 月份是债券评级调整的密集期,后续一些债券的评级下调,加上今天新规定的出台所带来的流动性担忧及避税效果的折扣,将可能导致债券价格短期继续下跌。

面对交易所放出的这只黑天鹅,该如何应对呢?

1、注意投资资金的期限和债券剩余期限的匹配。目前我组合中债券的期限主要以 0.8 年到 1.8 年间为主,只有一个 3 年以上的债券。 这里说注意匹配,并非要求完全匹配。比如一个投资者投资期限为 1.3 年,那么 XX 债我认为也是可以的(假如也认为该债券违约风险低且能承受的情况下)。可以反推:一个债券如果剩余期限已经短于一年,则其价格往往会接近 100 元。比如 XX 债如果再过 1.3 年,则届时的剩余期限为 0.42 年,其价格估价也将接近 100 元。当然,现在考虑到流动性风险,价格上可能得比以往低一些才能卖出去,更悲观的情况是你得持有满 1.72 年回售给公司。所以,如果投资期限能够接近或覆盖持有的债券剩余期限是比较理想的。

2、优先选择期限较短、离回售日较近的债券。期限短的债券,起码到时候可以较早回售给公司,不需要过于担忧流动性风险。

3、优先选择债券基本面可能改善的公司。比如 XX 债,在 2014 年可能扭亏为盈,则到了 2015 年公布年报后、债券评级上调后,公司将摘掉“ST”的帽子,届时可以如鱼得水,因为非 ST 债券流动性会比以往更好。当然 XX 债是否能够扭亏为盈,并非确定的事情。

4、注意违约风险的管理。 违约风险是最大风险,需要认证分析。当然违约风险和交易所新规基本没关系。只有能够承受一定概率的违约风险才能做债券投资。

5、对于坚定看好某些债券不会违约、组合投资期限比较匹配的投资者来说,其实短期的波动都是浮云:以一个确定的价格买入持有到期,中间的价格波动实际上没什么意义,重要的是公司的偿付能力。

6、对于少数对近期债券下跌以及相关负面消息产生极大恐慌,且心理难以平复的投资者,可以考虑转化为纯债基金

总之,我认为近期的黑天鹅事件,和我最关心的债券的违约风险本身是两码事。我还是要将主要精力集中在债券的违约风险研究。流动性风险固然重要,但对于投资期限匹配的投资者来说其实意义不大。 当然,我认为只有能够愿意接受极端的情况的投资者,才能安心的持有。比如 XX 债,我可能根据大量资料分析认为该债券违约风险只有 2%。只有这个 2%的违约事件真的发生也能够接受的投资者,才该买入该债券。 所谓的“也能够接受“,一个是心理上你是否在真的发生了情况下坦然接受,另一个是客观上,是否能够接受。比如,拿一年后要买房的钱或买孩子奶粉的钱去博弈这样的机会,显然是不合理的。

———————————————

发自知乎专栏「价值发现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