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国策论四:假如曹爽不自投罗网

 在野匹夫 2014-06-30
公元239年正月魏明帝曹叡病死,年仅8岁的曹芳即位,是为魏少帝。曹叡临终前托大将军曹爽、太尉司马懿共同辅政,此后便出现了曹爽与司马懿的权力斗争。公元249年正月,曹爽随少帝出洛阳谒明帝高平陵,司马懿在洛阳发动政变,诱杀了曹爽及其党羽亲族,史称“高平陵事件”。高平陵事件后,司马懿掌握了曹魏大权。懿死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先后专权。曹魏政权逐渐旁落到司马氏手中,并最终为司马氏所灭。因此,高平陵事件是曹魏灭亡的肇始,司马懿则被视为西晋王朝的奠基人,被追谥为“晋宣帝”。
     在高平陵事件中,后人多痛惜曹爽怯懦无能,不敢起兵与争;反欲苟且偷安,而自投罗网,遂使曹魏近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作为策论,本文就要探讨“假如曹爽起兵争斗结果如何”?其中还牵涉两个问题:一是“曹爽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二是“司马懿是否真有篡魏的野心”?
     司马懿和曹爽的权力斗争 
 曹爽和司马懿共同辅政,前后整整10年。在前几年,两人还能和睦相处,史言“宣王(即司马懿)以()爽魏之肺腑,每推先之”;曹爽也以司马懿“年位素高,常父事之,每事谘访,不敢专行”。但一山难容二虎,时间一长,两人的矛盾逐渐激化。
     司马懿为曹魏四朝元老,位列三公(时为太尉,正一品)老谋深算,战功卓著,有匡扶社稷之勋,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势力很大。曹爽在辅政前只不过是一个武卫将军(汉魏时的杂牌将军之一,为四品官),年轻德薄,既无功勋于社稷,也无名望于朝野,只因为是皇族,才被任命为首辅大臣。曹爽为了增加自己的权势,与司马懿抗衡,在辅政后,开始任命培植亲信,任命弟弟曹羲为中领军(禁卫军首领),曹训为武卫将军(禁卫军之武卫营首领),曹彦散骑常侍侍讲(属于皇帝侍从,多用来提拔后备干部),又重用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夏侯玄等。以何晏为吏部尚书(相当于组织部长),毕轨为司隶校尉(相当于首都政法委书记兼首都卫戍司令),李胜为河南尹(相当于首都市委书记),桓范为大司农(相当于农业部长),夏侯玄为征西将军(相当于西部军区司令员),邓飏、丁谧为尚书(曹魏时丞相、三公只是虚职,真正的政治权力掌握在尚书台,台中的尚书掌管各地奏章的处理,上报皇帝,以及皇帝召令的下发,权力很大),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
     曹爽派的邓飏、李胜等欲令曹爽建立功名,以震慑百官,劝曹爽伐蜀。司马懿止之,无效。公元244年,曹爽、夏侯玄发兵10万进攻蜀国,被蜀大将军费袆破于三岭,大败而还。公元245年,曹爽撤销京师军队的中垒、中坚两营建制,将兵归属弟弟曹羲统领,以加强对京城军队的控制。司马懿以先帝旧制禁之,无效。公元247年,曹爽将小皇帝和太后分开,以加强对皇帝的控制,专擅朝政,司马懿又反对,无效。于是司马懿与曹爽的矛盾激化,懿诈称有病,不问政事,暗中与其子司马师、司马昭策划清除曹爽势力的兵变。
     曹爽派对司马懿的称病,亦有怀疑,就派李胜去刺探。司马懿装成病入膏肓的样子,骗过了李胜,李胜回报曹爽说那老东西看样子已经没有几天活头儿了。曹爽原来对司马懿戒备甚严,闻报,大喜,就不再提防。
     曹爽对司马懿疏于防范以外,执政稍久,骄傲自满的情绪也与日俱增,饮食衣服比照皇帝,擅取皇家珍玩,私用皇帝伎乐,引起大臣反感,又给自己留下口实。在朝政方面,为了自己专权的需要,提拔亲信,疏远旧臣,“擅改旧制”,引起元老大臣的反对,朝中部分大臣如高柔、刘放、孙资、傅嘏、卢毓、孙礼、王观等逐渐倒向司马懿一边,是为司马派。
     公元249年正月初六,魏少帝往谒明帝高平陵。曹爽和他的弟弟曹羲、曹训、曹彦都跟随前去。于是司马懿紧急调集军队,关闭洛阳城门,占领储存兵器的武库,并亲自率军出屯洛水浮桥,阻断曹爽归路。同时命令司徒高柔行大将军事,占据曹爽大将军营;太仆王观行中领军事,占据曹羲中领军营,兼并了曹爽、曹羲的兵马。司马懿上奏郭太后,历数曹爽罪状,如“背弃顾命,败乱国典,内则僭拟,外专威权”,离间皇帝与太后等,请求将曹爽及其弟弟曹羲、曹训免官,解除兵权。太后畏懿兵势,允奏。于是司马懿又上奏皇帝。
     时皇帝在曹爽手中。曹爽得到司马懿的奏章后,知司马懿兵变,不敢上报皇帝,窘迫不知所为,于是把皇帝留在伊水南岸住宿,砍伐树木为鹿角,调发附近屯田兵数千人充当警卫。
     司马懿在屯兵震慑之外,又施招诱之计,令侍中许允、尚书陈泰往说曹爽速归认罪。又使曹爽所信任的殿中校尉尹大目告诉曹爽,说司马懿与太尉蒋济指洛水为誓,只免他的官位,决不杀害他。曹爽听了之后,犹豫起来。
     这时曹爽派人物大司农桓范从洛阳城中逃出,来见曹爽,说千万别上司马懿的当,赶快带着皇帝去就近的许昌,许昌武库有很多武器,足以装备军队,唯一所缺的就是粮食,但我已经把大司农的印章带来了,可以调集兵粮。你们兄弟手中掌握着皇帝,在许昌站稳之后,给四方军队发布皇帝的命令,号召起兵勤王,谁敢不听?这样足以同司马懿对抗。曹爽不答,唯唏嘘流涕而已。至五更,投刀于地说,太傅(指司马懿)必不会食言害我,遂决定归城认罪,天真地以为:自己虽然被免官,但仍“不失做富家翁”。桓范气得说,现在这个形势,你们兄弟即使想如一介平民而苟活哪里可能呢?况且一介小民劫持人质,都想着求生,你们手里握着皇帝,能够号令天下,怎么能自投罗网呢?曹爽不听。
     曹爽归罪后,司马懿让他回家,派人看守起来。为治曹爽于死地,司马懿秘密逮捕了曹爽派的官员张当,让张当诬告欲与曹爽等人谋反。四天以后,便以谋反罪处死了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丁谧、毕轨、李胜、桓范、张当等,并夷三族。可叹曹爽,以为自己认输投降就可活命,岂知政治斗争是你死我活的较量,不成王便成寇,不仅断送了自己的性命,也断送了曹魏的百年基业。
     曹爽失败的原因 
 从上面看,曹爽派失败的原因:一是疏于防范,从而给了司马懿兵变的机会;二是怯懦无能,不敢起兵抗争;三是缺乏政治斗争的经验,自投罗网,使政敌轻易地获得了胜利。实际上,上述原因只是表象,曹爽派失败还有深层次的原因:一是曹爽派的人物大部分都是“公子哥儿”,浮华虚妄,在朝野没有根基,根本不是老谋深算的司马懿的对手;二是曹爽派在政治上失去了人心,失去了大部分官员的拥护。否则司马懿兵变,不会有那么多官员响应;曹爽被诛,曹魏举国不会没有任何反应(至于“淮南三叛”,那是以后的事情,并不表明反叛者支持曹爽)。
     先看曹爽派的人物。曹爽及其两个弟弟就不用说了,三人从小养在宫中,没见过世面。至于何晏、邓飏、李胜、丁谧、毕轨等人,“咸有名声,进趣于时,明帝以其浮华,皆抑黜之”。他们都当过不大的官儿,但因为浮华,不务实,都没有得到重用,既没有威望,也没有功名,更缺乏政治经验。只有一个桓范,年高资深,足智多谋,号称“智囊”,但与曹爽并不亲近。譬如桓范曾劝曹爽:汝兄弟“总万机,典禁兵,不宜并出,若有闭城门,谁复纳入者?”意思是说你们兄弟手握兵权,不宜一下子都出城,总要留一个在城内镇守的,以防有人兵变,关闭城门,但曹爽不听,结果不幸被其言中。而司马派的人物,多是曹魏的元老,对曹魏的政治、经济、军事做过很多贡献,在朝野当中有很大的影响力。司马懿就不用说了,曾抗拒诸葛亮,征伐辽东,击退东吴,屡立战功,为朝中柱石。其余的如高柔,从曹操时代就掌管刑狱,曾为廷尉(相当于最高法院院长),时任司徒,位列三公。刘放、孙资曹操时代为秘书郎,后官至中书监、令,掌握机要,是皇帝的心腹大臣,政治实权在尚书台之上。孙礼,时为并州刺史,久经战阵,在扬州刺史任上曾击败东吴大将全琮的入侵。其他人物也均有政绩。两相一比,强弱自然分明。
     再看看曹爽的政治举措。辅政以后,不知道任用贤能,提拔的人物均是自己的亲信,华而不实;又专权妄断,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屡改旧制,引起很多大臣的反对,将其推到司马懿的一边,不能不说是重大失策。如刘放、孙资虽同司马懿交好,但一开始还是拥护曹爽的。刘、孙二人多受曹爽父亲曹真的恩遇,曹叡死前,正是刘、孙二人的推荐,曹爽才由一个小小的武卫将军一跃而成为大将军、首辅大臣。刘、孙二人是朝廷的领袖人物,曹爽若能采取适当的政治举措,取得二人的支持,是完全可以抑制司马懿的势力的。但据史言:大将军爽专事,多变易旧章,资叹曰“吾累世蒙宠,加以豫闻嘱托,今纵不能匡弼时事,可以坐受素餐之禄邪?”遂固称疾,也就是撤销了对曹爽的支持。及至高平陵事件后,才又出山担任中书监、令。再如孙礼,史载“明帝临崩之时,以曹爽为大将军,宜得良佐,于床下受诏,拜礼大将军长史,加散骑常侍”。也就是说,曹叡死前曾下诏让孙礼辅佐曹爽。但“礼亮直不挠,爽弗便也,以为扬州刺史”,就是说曹爽因为孙礼不肯趋炎附势,就把他打发出京城,到边远的扬州去了,这样又失去了一个能干的大臣的支持。及至后来,孙礼任冀州牧,因所属两郡划界问题得罪了曹爽,曹爽判处孙礼五年有期徒刑,缓期执行,最终把孙礼推到司马懿的一边。由于曹爽倒行逆施,失去了朝廷众多大臣的拥护,故高平陵事件中,司马懿诛杀曹爽及其亲信,得到大部分朝臣的支持,可见曹爽失人心之甚。
 假如曹爽不自投罗网? 
     分析清楚了曹爽失败的原因,再来看“假如曹爽不自投罗网”的问题,结论就很明白了。曹爽即使跑到许昌,以皇帝的命令号召四方之兵勤王,有谁会响应呢?虽然曹爽劫持着天子,可司马懿这边手里握着太后,在政治号令上基本打成平手,那么决定性的就是朝臣的支持了。由于曹爽失去人心,能够响应他的命令勤王的只有他的死党。当时曹魏的军队主要分布在京城洛阳和四方的边境,京城洛阳的军队已被司马懿控制,四方的军队则在“四征将军”手中。当时征北将军程喜都督河北(幽州、冀州、并州)兵马,征南将军王昶都督荆州、豫州兵马,征西将军夏侯玄都督雍州、凉州兵马,原征东将军王凌时为车骑将军都督淮南兵马(应统辖扬州、徐州或许还有兖州)。这“四征将军”当中,只有夏侯玄是曹爽一党,但其兵马远在关中,远水不解近渴。程喜、王昶不满曹爽专权,不会响应。王凌虽然不愿意看到司马懿专权,但也不满曹爽的政治,不会支持曹爽,顶多会趁乱取事。因此桓范所说“诏四方兵勤王”的设想也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况且曹爽即使想撤到许昌,招募新兵自保,也来不及。当时司马懿控制的军队远远多于曹爽所带的军队,司马懿只要率军疾追,曹爽是逃不掉的。司马懿之所以采取诱降之计,而不是派兵攻打曹爽,是不想在政治上陷入被动,留下骂名,不想在自己掌权后失去朝臣的支持。仅从这一件事,就可以看出司马懿在政治手腕上,要比曹爽高明得多。
 因此,假如曹爽不自投罗网,结果还是一样。曹爽想了大半夜,最后决定投降请罪,可能是到这个时候他才意识到自己倒行逆施带来的后果,但悔之晚矣。以当时的形势,他战是死,降也是死,结果没有区别,但曹爽作为首辅大臣,不管结果如何,应该一战,这样才对得起曹叡死前的重托,也才能抓住最后的机会为自己挽回一点儿名声。但曹爽只求活命,根本没有这样的觉悟。只能叹息曹叡临死前所托非人,遂使百年基业毁于一旦。
     时已深夜,至于“司马懿是否真有篡权的野心”这一问题,放到以后讨论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