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海经》作者

 负鹏载舟 2014-07-01

山海经》作者

《山海经》作者

《山海经》原创作者或者说源头作者应是大禹和益。

上古,大禹率众治水,跋千山,涉万水,足迹踏遍古代大半个中国。治水要察看地形地貌,水源走向及其水势,记山记水是他治水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也是他创作《山海经》的基础。首先,他是组织者、领导者。众人中哪个地方的人都有。不仅他记,而且有益辅佐,众人多方提供资料,有着资料的广泛来源;其次,那时已有了文字。从现时考古证明,河南偃师二里头文化就属夏代前后的文化。从那里出土的陶片上的文字符号,被如今的水族水书先生所破译。水书先生现时所使用的几十个文字属于上古文字,被称为古文字的活化石。大禹和益用文字记山记水已具备了这样的便利条件。治水成功后,《山海经》的创作也随之告成。《山海经》开始也许没有名字,或许后人添加,但山和水记载的资料就成了后人再创作的基础。开始的资料也许记的很簡单,由于不断地流传,经过历代补充、添加、修改,以及加上注释,冠以《山海经》之名,就成了一部内容丰富的书。沿着记山记水这个主线,历代都在增添新发现的山系和水系,除此之外,还不断增添朝代中发生的某些事件。经过夏代,有了夏后启及其它夏代内容;到了商代,便有了王亥等故事内容;到了周代,又有了周文王、西王母等周代故事内容;以及到了秦代、汉代,出现了郡、县地名。同时,增添很多关于黄帝、帝俊、蚩尤、夸父等更古的传说和神话。它涉及到地理、历史、动物、植物、矿物、医药等诸多方面,由簡单的山水记载汇集成了内容庞杂的鸿篇巨制。有如江河,开始只是涓涓细流,在流经地都有各个水脉水系加入,最后成为滔滔大河。

战国时代《列子》中说:“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汉哀帝时,刘秀上《山海经》表,说:“《山海经》者,出于唐虞之际。······禹别九州,任土作贡。而益等类物善恶,著《山海经》,皆圣贤之遗事,古文之著名者也。”东汉时王充也说:“禹主行水,益主记异物。海外山水,无所不至,以所记闻作《山海经》”上列古代名人所述不是妄传,可信。

由于历朝历代的添加、累积,大量新的内容的混入,加上文人的修饰,使得原创版面目皆非,很难搞清哪个是原创文字了。然而,在今本郭璞所注《山海经》中,古之残存一点都找不到吗?试举一、二例,与读者共商榷。《中山经第五·中此九经》第三段说崃山,“多药空夺”。空夺,按注疏所指是蛇蜕、蝉蜕之类。我以为空夺之夺,即是今空壳{ke}之壳的上古古音。《北山经第三》说伦山,有一种糜鹿,叫罴,“其{川}{州}在尾上”也是经过文人加以修饰过的文字,但存有原古之意。川与州在古文字中有些相类。古代后人不敢确定其一,并列在一起,供人选择。注解为“窍”或是“洞”。我以为是“州”。古文字多是象形文字。我以为写法应是这样“ ”,类似肛门。人们通常解释为“肛门长在尾巴上”或者解释为“尾巴上有窍”。这样的动物自古以来就是没有的。我看电视中有一种鹿属在某个年龄段,尾根处就有几根长毛,似是真的没有尾巴。那么,古人这句话应做何种解释呢?我的解释为:“罴”的肛门长在尾巴的位置上,尾巴让肛门占据了,肛门完全裸露在外。整个意思是“罴”没有尾巴。

人们说《山海经》荒诞离奇。应该说《山海经》作者以某种好奇的目光看待世界,以一种神秘的笔触追求着奇特,虽历经朝代更迭,但这种基调并未改变,较客观地反映出原始人的某些天性。若说有荒诞离奇的话,除神话及少数无法解释的事物外,我以为大多实有所指。之所以有荒诞离奇之感,一是文中描述表象有特写和夸张。如:毕方鸟,一足。这只是提供者描述的一时的表象而成为特写。今天所见长腿之鸟很多能独脚站立很长时间,而另一只腿则踡缩在腹部羽毛中。踡缩时,古人没有见到。还有《西山经》提到的鸓鸟,“赤黑而两首四足”。实际就是两只鸟并在一起,侧面观看,只见一身,可见两首和四足。这是观察者在某一时刻,由于观察角度上有遮挡部份没有看到,造成视觉上的错误所致。也是一种特写镜头。《中山经第五》说是放皋之山,“有兽焉,其状如蜂,枝尾而反舌,善呼,其名曰文文”。指的就是牛虻,和蜜蜂相似,嗡嗡地叫。然而,却称它为兽。也许是由于它的凶猛,敢釘牛和人的皮肤吸血。这一点足以让今人理解上发生岐义。《海外西经第七》说白民国有乘黄,“其状如狐,其背上有角,乘之寿两千岁。”说的就是骆驼,浅棕黄色,能骑,其面部表情和眼神有如狐狸一般狡黠。背上之角,指的驼峰。“乘之寿两千岁”就令人不好理解。骆驼在沙漠中能辨别方向,能找到水源。人乘骆驼行走沙漠有个依靠,不会因迷失方向发生意外,而过早死去。也许基于这点,古人夸张为乘它能延长寿命。《山海经》对事物描述夸张成份事例很多,令人觉得荒诞。不过,我们从中也能窥视到古人的思维方式和方法,如何将一件实事夸张成神话。其次,古人在对事物的表述方式上与今人的理解方式上存在着很大差异。《山海经》中古人常把表象写成实质,而这正是今人所厌烦的一点。今人从实质衡量表象,一旦认定是荒诞,便认为是胡说和不存在而加以否定。《山海经》中提到一个“不死民”和“不死民国”。不死民,本意为死后复苏者,意即没有死。也许古时这个部落多发生这种怪病,因之,落此“不死民国”称呼。而今人是从实质上理解,永远长生的人是不存在的,斥之为荒诞。诸如此类很多。如《交胫国》,通常人们理解两小腿交叉走路。实际是指两小腿交叉盘腿而坐。这种风俗在今印度、泰国等南亚国家,仍有沿习。我以为将表象写成实质,并非是原始作者的本意,当时,很可能就记一个名字。而后人在注释中妄加猜测。在传抄过程中,这种注释被揽入正文,恰恰起到了某种误导作用。如:“贯匈国在其东。其为人匈有窍,一曰在臷国东”我以为“其为人匈有窍·····”等语就是后人没有根据的注释添加。贯匈,今时有人说指穿衣服,我以为是。贯匈,指上衣下衣连体,一直到匈部。与《贯匈国》相联系的是《结匈国》、《穿匈国》。我以为结匈,是指用腰带在胸前结扎。穿匈,我以为在人的上衣胸部前后挖洞,不加裢缀。根据这些穿着习俗,古人予以起名。还有《羽民国》《毛民国》。《羽民国》指穿鸟羽毛衣服之民。《毛民国》指穿动物毛衣服之民等等。再其次,《山海经》中把古代部落图腾、纹身,以及身体和头部装饰,以真假混同的写法描述成真人真事,令人产生荒诞之感。如《大荒北经第十七》文中提到相繇,九首蛇身,被大禹杀死。蛇身指相繇有蛇纹身。九首,指他剥削九个部族供他吃喝,把他吃九处之事,说成他有九个脑袋。还有《一目国》,该部落人戴假面具。整个假面只有眼睛处留一条缝,犹如一目,并非整个部落的人都长一只眼睛。

有人论证《山海经》为春秋时代墨子的学生、印度人隋巢子所作。若论起整部《山海经》来,恐怕他一人难以胜任。《山海经》中山名、水名、地名,让一人列出来就很困难。《山海经》涉及面如此广泛,内容这样丰富庞杂,由他一人完成这样的著作,是不太可能的事。《山海经》中也有可能有他的篇章。

中国汉文化中有个特殊现象,就是给事物起名字包括地名山名,多是一字、二字、三字,四个字绝少出现,这是从古文化中因袭下来的。然而《山海经》中给山起名字,有些地方是四个字。从字面上分析没有任何含义,只是字的音译。尤以《大荒东经第十四》为最集中。如:大荒之中有山,名曰猗天苏门。类同“苏门答腊”之印度尼西亚语。《大荒西经第十一》“曼兑,一曰挺木牙交”,似是泰国、缅甸等古语。如果有所证实隋巢子作《山海经》,有可能指的《大荒东经第十四》之类的某个篇章,不会指整部《山海经》

《山海经》作者不是一人,有一点还可以证明。按东西南北座标分析,不同的篇章有不同的座标。在《大荒北经第十七》提到肃慎国。肃慎氏是个古老的民族,是今天满族的祖先,生活在今长白山一带。无独有偶,在《海外西经第七》中也提到肃慎国。如果把座标中心点设在古代中原的话,把肃慎国安排在“大荒北经”还说得过去,安排在“海外西经”就有些离谱。两个肃慎国一个位于我国现在的东北,一个位于我国现在的西北。难道古代真的有两个肃慎国不成?如果将两个肃慎国合而为一,必须把座标中心点东移至今日本一带。站在日本看肃慎国,才可称得上“海外西经”。难道《大荒西经第七》作者是个古代日本人?

《山海经》内容博大精深,要想彻底弄懂弄通,并非易事,需要众人之力和智慧,齐心协力,才有可能达到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