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奴隶到“满清第一功臣”(3)

 黄建伟882 2014-07-01

 

  范文程知道自己是汉人,对满清而言总是一奴才。为此他坚守“明哲保身”的原则,他从不居功自傲,不参与权力之争,处处小心谨慎,避免“功高震主”,以求“安身避祸”。但他也不是无原则地一味退让,在对“剃发令”的态度上,范文程与多尔衮意见相左。随着剃发令的强制实施,民族矛盾迅速激化,清统治者露出了其奴隶主野蛮残酷本性,血腥镇压汉民。目睹百姓“安居乐业”的局面付之东流,范文程痛心疾首,心存不满。对多尔衮便采取了不合作的态度,进行消极对抗,因而被多尔衮冷漠。

 

  顺治三年,多尔衮以范文程“素有疾,毋过劳”为名,削弱了范文程的一些权力。顺治五年,多尔衮命范文程、刚林、祁充格等删改《清太祖实录》。范文程深知此事关系重大,一旦政局有变,恐有杀头之祸。于是以养病为由,闭门不出。事情正如范文程所料,顺治七年多尔衮死后,即有臣参奏范文程等人妄改《太祖实录》之罪。顺治帝批示:“范文程曾效力太宗朝,在盛京时,又不曾预贝子硕讬之罪,后知睿王所行悖逆,托疾家居,众亦共知。”结果刚林、祁充格以妄改《清太宗实录》罪被杀,范文程因没有成为多尔衮私党,闭门避祸,躲过一次灭顶之灾。不久得到复官,顺治九年复进世职为一等子,授议政大臣,任《太宗实录》总裁官。

 

  顺治十年(1653年),范文程促使了清庭用人制度由任人唯亲向任人唯贤方面的转化,在举荐人才方面对满汉官僚做到了一视同仁,使汉族官员在举荐人才这一重大事项中与满族官员享受了同等的待遇,从而克服了汉官受歧视的自卑感,更加勤于为朝廷效命,洪承畴就是例证。后来清政府进一步规定:不必分别满、汉,谁的官街在前,就由谁管印。至于奏事,也要求满、汉官员“公同来奏”,不许“只有满臣,不见汉臣。”

 

  顺治十一年,顺治皇帝特加范文程为少保兼太子太保,九月,再进为太傅兼太子太师,对他“礼遇甚厚”。《清史稿·范文程传》记:“文程疾,尝亲调药饵以赐;遣画工就第图其像,藏之内府;赉御用服物,多不胜纪;又以文程形貌颀伟,命特制衣冠,求其称体。”但是,范文程却急流勇退见好就收。他上疏称谢的同时,以体弱多病为由请求退休。顺治皇帝温谕慰勉,不让退休,只同意“暂令解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