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秋赏月(张宇涵)【附评】

 江山携手 2014-07-01

总评:本文的结构非常清楚,能扣住“中秋”这一特定时间,突出这一夜月亮的特点,能抓住“赏”,做到景和情相融合。值得一提的是,主体内容中的一部分写月夜月亮升起的情景,写得异常柔美;一部分写自己的想象,符合儿童的特点。不足之处主要在于开头单调,缺少意味。七彩作文网指导老师:赵相杰

 今天是农历八月十五,一年一度的中秋节。中秋节最重要的习俗就是吃月饼、赏月了。中秋节的月亮是一年之中最美、最圆的月亮。这天的夜晚,在月光下吃着月饼,赏着月,便是中秋节最美妙的事情了。(这样的中秋习俗与情形,大家都知道。这样大众化的叙述作为开头,是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的。一篇作文好的开头很重要!作者哪怕是从期待中秋夜的心情来开头也比这好得多!)

 晚上七点钟,我便把桌子、凳子摆到阳台上,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等待着月亮得出现。这里最好写出等待明月出现的心情。)过了几分钟,只见天边薄薄的云层后面出现了一个若隐若现的倩影,为什么说是“倩影”?实实在在地写往往会比这样的矫情来得吸引人!)它似乎还有些害羞,躲在云层后面不肯出来。薄薄的云雾像一块面纱,遮住了月亮姑娘姣好的脸庞。月亮姑娘轻轻揭开面纱的一角,皎洁的月光便洒了出来。天上的星星似乎也被月亮的美丽给吸引住了,闪着半明半昧的星光。有了星星的陪伴,月亮似乎不再害羞了,终于轻轻地揭开了那一层薄薄的面纱。云雾退去,月亮姣好的面容露了出来,圣洁的清辉立即洒满了大地,身边的众星顿时显得黯淡无光起来。月亮的升起写得如此优美、贴切,而有生趣,不管是对周围景物的描写,还是对月亮的动态描写,都将人一下引入温柔的月夜。我吃着月饼,望着这轮皎洁的明月,不禁想起了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引用苏轼的诗句,增加了感染力,把文章推向了高潮,但引用的内容应用引号引起,且不需要这么多。只要与主题表达有关的一两句即可。中秋之夜,即使分隔两地的人,看到这轮明月,也一定会想到千里之外的亲人。月亮洁白如玉的脸上还有几点小小的瑕疵,那是不是广寒宫,嫦娥和玉兔是不是和他们一样,也在思念着自己的亲人(?)抒发思乡之情,让作者的想象显得瑰丽、有童趣得多。)我不禁浮想联翩。月亮身边飘着的薄雾仿佛是她身上披着的轻纱。静谧的夜空与皎洁的月光相映,让我不禁沉醉在这月夜中。终于,月亮姑娘又躲回了云雾的面纱中,只留给人们一个若隐若现的倩影,夜空又恢复了安然与宁静。(这对月的描写细致,情节设置比较好,再加小作者的丰富想象,让人读起来饶有趣味,让读者越来越觉得月亮不仅美丽,而且非常可爱。另外,这段其实讲的是三个方面的情景:月亮升起、自己的想象、月亮隐去,如围绕这些内容分为三段,更显层次感,也便于阅读。)

 中秋月夜,真美!

【注】本文原创作者张宇涵,系山西省介休市三中七年级328班学生。

作文批改老师: 赵相杰 陈墨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