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命的本质

 白发老头儿 2014-07-02
      生命起源于海洋 生命,这宇宙间最伟大,最奇妙的现象,在地球上的水形成之后,终于就要诞生了。就让我们一起,再去重温那激动人心的时刻 这还要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说起。1859年,伴随着达尔文《物种起源》一书的问世,让人们看到了一丝解开生命起源之谜的曙光。《物种起源》认为,物种是在优胜劣汰中,不断由低级生物向高级生物进化的。换句话说,生命可以由无生命的物质逐渐发展为最简单的原始生命,并最终进化为我们今天能看到的生机勃勃的万千物种。 在上一篇我们讨论水的形成时知道,地球早期的温度是比较高的,除了长期大雨带来的充沛的水,大气中还充满了很多还原性气体,而氧气的含量很少。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命是如何诞生的呢?美国学者米勒为我们模拟了这个过程的一部分细节。 1953年,米勒在一个密封的瓶子里面,充入氨气、氢气、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再倒进适量的水,然后在瓶子的内部两头接上金属电极,通上高压电源,让电火花在密封的瓶子里放电,几天之后发现,瓶子里产生了大量的氨基酸。这说明,我们已经把无机物合成了有机小分子!氨基酸、嘌呤、嘧啶等有机小分子是合成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大分子的必需材料,而蛋白质和核酸又是构成生命的基础物质。米勒的实验证明,生命是有可能在自然的环境下产生的。这一结果迅速传遍了全世界,掀起了探索生命起源的一股新的热潮。 1977年,克里斯在太平洋底部的热泉中,发现了大量的嗜热微生物。那里的温度高达二三百度,压力也有二三百个大气压大,而且在那里,确实有大量的还原性气体,如硫化氢、甲烷、氢气、一氧化碳等,这个环境与早期地球的环境非常相似。 这些微生物在高温下表现得异常活跃,它们在超过一百度的时候大量繁殖,而温度一旦降下来,它们马上就进入了休眠状态,无法再正常地生活。这些微生物也许就是地球上生命起源的时候,最早的原始生命。 2000年,澳大利亚科学家罗斯玛森,在澳大利亚距今大约32亿年前的火山沉积岩中发现了大量保存完好的丝状体。这说明在32亿年前,生命在热泉附近已经大量存在。生命起源于海底热泉,也就是俗称“黑烟囱”的附近,这是现在最新的,也可以说是迄今为止最科学的有关生命起源的假说。 因此,关于生命的起源,我们现在可以作出如下的描述:在40亿年前的地球上,一道耀眼的闪电之后,水中的无机分子合成了有机小分子,这种有机小分子不断产生,聚集在热泉口,或者火山口附近的热水中,通过聚合反应,最终形成了构成生物必需的有机大分子。这些有机大分子进行自我复制,自我选择,进而通过分子的自我组织,形成核酸和活性蛋白质。这样一个具有自我复制功能的原始生命,就在地球上产生了。 这个最原始的生命是什么呢?有人认为应该是象嗜热古细菌那样的单细胞生物,还有学者认为应该是最原始的病毒。我个人更倾向于后者。就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病毒。 病毒是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和自我复制等生命特征的微生物,它们是最微小的生命体,大多数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得到。病毒由遗传物质核酸及外面的蛋白质壳构成。有人曾剥去某种病毒的外壳而换上另一种蛋白质,经繁殖后的病毒却和原来的一模一样。这说明蛋白质外壳不是病毒的决定性因素,但它可以防止里面的核酸不受外界化学或物理作用的损害。也就是说,病毒的外壳虽然是蛋白质,而它们本身其实是一种核酸。当然也有例外,如一种马铃薯病毒就没有外壳。更极端的是羊的蹭痒病毒,干脆连核酸也没有,只有一个可把其它细胞体内的物质包括基因变成自己样子的“抑制物”,它大概是世界上最小的病毒。 不同意原始病毒是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的学者,有一个理由是: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靠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长繁殖。那么,原始的病毒寄生在哪里呢?原始的病毒是不需要寄生的,它们复制繁殖的原材料与能量都来自于大自然。既然无机物可以在自然的条件下转变为构成生命体所必须的有机大分子,原始病毒为什么就不能进化成最早的单细胞生物呢?难道是最早的单细胞生物进化成了比自己的结构还要简单的病毒?达尔文如果在天有灵,他也肯定不会同意这个观点。 所以,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应该就是原始的病毒。提起病毒,我们许多人都会有一种谈虎色变的感觉。病毒大概是我们这个地球上分布最广的微生物,人类的传染病有75%左右是由病毒引起的。我们最常见的感冒大多是由感冒病毒引起的;对艾滋病病毒,我们至今仍然束手无策;而2003年春夏之交的非典病毒,更是让我们胆战心惊。 病毒,这最原始的生命,在向我们昭示着什么呢?就是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 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呢?是复制与繁殖?是蛋白质与核酸的存在形式?我们有幸为人能够体验一次生命的旅程,如果连生命的本质是什么都不知道,那真可以用得上一个词——醉生梦死。 让我们再次重温生命起源的那伟大时刻。我们看到了什么?闪电!高温!生命! 这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生命的诞生离不开能量!生命的产生正是天地间物质与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 我们似乎明白了什么,生命,不就是能量吗?不就是能量的一种存在形式吗?再确切一点,生命,不就是能量的一种聚集形态吗? 对生命的本质,以河图、洛书为数学体系的中医理论,又有什么论述呢?中医理论对生命本质的论述,比我们上面的观点更大胆 河图讲:“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地球上首先形成的是水,第二个诞生的就是生命,这个生命是什么呢?是火,火就是生命!是不是比我们刚才的观点更让你接受不了? 火就是生命,生命就是火,就是能量积聚的一种特殊形态。这就是生命的本质。我们在后面会对此慢慢展开讨论,让你了解到中医理论的这个论点是多么的深刻和正确。 肾阳决定人的寿命 火在《黄帝内经》中也被称作阳气,《素问·生气通天论》讲:“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 人身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决定着人的寿命。张介宾进一步把这句话的意思阐述为:“天之大宝只此一轮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人的五脏各有自己不同的阳气,真正决定着人的寿命的这个阳气,其实是肾的阳气,因此后人又把肾阳叫做元阳。每个人的肾阳都是有限的,人的DNA决定了每个人肾阳的多少。通常情况下,肾阳可供人使用一百年左右,这也就是人的自然寿命。肾阳为人体其他脏器的工作提供原动力,因此把肾阳比喻为人体内的太阳。当然,作为肾阳本身,也有一个由小至盛,由盛变衰的过程。生命的过程,就是在肾阳的主宰下,不停地积聚和转化能量的过程。 人在婴幼儿时期,长得最快,这就是能量在迅速的积累,同时肾阳也在随之逐渐变盛,所以中医也把小儿称作纯阳之体,说的就是这个意思。到了成年,人体发育完全,能量的积累达到了极限,肾阳也达到了自己最强盛的时期。之后,肾阳渐渐衰减,至老年肾阳耗尽,生命随之终结。 所以中医理论认为,生命的存在,依赖于肾阳的存在,肾阳的多少,决定着寿命的长短。我们说人活一口气,讲的就是这个肾阳之气。对肾阳的上述变化规律,《黄帝内经》中有着非常精确的论述。: 《灵枢·天年》讲:“人生十岁,五藏始定,血气已通,其气在下,故好走。二十岁,血气始盛,肌肉方长,故好趋。三十岁,五藏大定,肌肉坚固,血脉盛满,故好步。四十岁,五藏六府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腠理始疏,荣华颓落,发颇斑白,平盛不摇,故好坐。五十岁,肝气始衰,肝叶始薄,胆汁始减,目始不明。六十岁,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情,故好卧。七十岁,脾气虚,皮肤枯。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九十岁,肾气焦,四藏经脉空虚。百岁,五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 上面这段经文说的五脏之气,其实就是不同的阳气。五脏之气以肾阳为工作动力,所以,五脏之气的盛衰规律,实际上反应了人身肾阳的变化规律。人生百年,肾阳的变化是以三十岁左右为界的。三十岁之前,肾阳由弱渐强至三十岁而盛满;三十岁以后,肾阳渐虚,至百岁肾阳耗尽而生命终结。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 “年四十,而阴气自半也,起居衰矣。” 这个阴气其实就是指人体的肾阳,肾阳之气藏在体内不易被察觉,相对于体表易于被察觉的阳气而言,就被称作阴气。阴阳是相对而言的,由此可见一斑。《素问·上古通天论》对人一生中肾阳的变化,有更精彩的论述。在那里,肾阳又被称作肾气,而且是男女分开论述的,感兴趣的可以买一本《黄帝内经》自己去看看,体味一下中医理论的简单和深刻。 肾阳的盛衰决定着生命的进程,肾阳的有无,决定了人的生死。既然肾阳主宰着人的寿命,有没有办法能够让人的肾阳不减少,或者减少地慢一些,从而延长寿命呢?_ 目前还没有办法让人的肾阳永保强盛。我们说生命其实就是能量的一种聚集形态,而这个聚集的能量是有一个限度的,这个限度由肾阳的最大值决定。这可以理解为人的身体,人体不可能无限地长大,到三十岁就长到头了,能量积聚到了尽头,肾阳也增长到了极限。三十岁之后,肾阳就开始逐渐减少,无法阻止。而降低肾阳衰减的速度,是有可能的,延年益寿也只能从这个角度去做。 生活方式平平淡淡的人往往长寿,就是因为他为人处事能够心平气和,他的肾阳消耗地就慢,从而就长寿。比较极端的例子是乌龟,我们说千年的王八万年的龟,就是因为乌龟能够长时间地静而不动,阳气消耗地就更慢,寿命也就更长。当然,我们不能为了长寿就去学乌龟,但在日常生活中,戒躁戒怒,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从而让自己的肾阳消耗地慢一些,是肯定能够延年益寿的。 人是最大的能量库 既然说生命的本质就是能量的一种聚集形态,那我们身体里的这个能量在哪里呢?就在我们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里。 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细胞的结构。不管是植物还是动物,都是由一个一个的细胞构成的。细胞的结构也大同小异,植物细胞外面是细胞壁,动物细胞外面是细胞膜,细胞的里面都有一个密集的细胞核。细胞的这种结构有点象鸡蛋,又象我们在第0章讨论过的原子的结构,还跟太阳系的结构相类似。 《灵枢·岁露论》讲:“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 这句话讲得是多么的深刻和正确。 太阳就像细胞中的细胞核,它既是太阳系的质量中心,也是太阳系的能量中心。同样的,细胞核也成了整个细胞质量的大股东,同时又是细胞的能量中心。 细胞核中有什么呢?细胞核中主要是染色体,染色体就是多重蜷缩的DNA,也就是核酸。核酸怎么是能量呢?核酸不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吗?一点不错,核酸既是生物的遗传物质,又是能量的聚集形式。 我们在开头谈到,地球上最初的生命是原始的病毒,而病毒其实就是一种核酸。核酸是物质和能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是能量储存的物质形式。所以,核酸本身是能量的聚集形式,而核酸的结构则代表了能量的储存方式,这就是一种信息,这种信息又控制着生物体的发育(也就是能量的积聚方式),因此又把核酸称为生物的遗传密码。核酸的结构越复杂,核酸中承载的信息也越多,每个细胞储存的能量就越多,在这种信息指导下的生物体发育的结构就越完善,从而让整个生物体聚集更多的能量。所以,生物体生长发育的过程,其实就是能量不断积聚的过程。 物种进化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就是能量的积聚在不断增加的过程。物种繁殖,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延续这种能量的积蓄。当一个物种的结构不足以容纳前辈所积聚的能量时,物种的遗传物质核酸就不得不改变自己的结构,以储存更多的能量,这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基因的变异。基因的变异由量变达到质变,就会有新物种的诞生,这就是生物的进化。 我们说,生物进化的原则是优胜劣汰,生物进化的动力其实是能量不断积聚的需求。能够积聚更多能量的生物就是优,就得以生存发展,否则就被淘汰。从这个角度来说,生命的意义,就是为了积聚能量。任何一个生物体,其实都是一个级别不同的能量库。 人是结构最复杂的动物,人的DNA中所承载的信息也最多。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细胞所储存的能量也是最多的,可以说人体就是地球上最大的能量库。人类天天在为能源发愁,却不知道自己就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 一颗大枣就是一条人命 人发育到成年以后,身体不再继续长大,能量也积聚到了最大值,生命的意义是不是也到头了呢?还没有,因为我们还要养育后代,把孩子抚养成人。 我们说,孩子是明天的太阳,孩子是未来的希望。就是希望自己辛辛苦苦积聚的能量,能够继续传下去,并在孩子那里发扬广大,继续增多。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让能量的代代相传,得到了更好的保障。从能量积聚相传的角度讲,古人所说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是有深刻的道理的。养育后代,不仅仅是为了养老,更重要的是延续整个家族所积聚的能量。而这一点,现代的所谓“丁克家族”,做的就非常不够,说得严重些,那就是对家族,对国家不负责任。 因为养儿育女,对国家民族而言,就是为了繁荣昌盛,就是为了延续整个民族积聚的能量。当然,过犹不及,所以计划生育也是必要的。 积聚能量是生物的本能,所以任何生物都会去想方设法获取能量,也就是获得食物,所以才会有自然界的弱肉强食。人类作为最高级的动物,也不能例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所以人才有贪婪的一面。由人组成的企业,民族,国家,从道理上来说,也是一样的,其行为都是为了让自己的这个团体获得更多的能量积聚。对一个企业,这主要表现为追求利润最大化。做企业的最高境界就是做人气,优秀的人才多了,积聚的能量就多,获得的利润自然就多。我们上一章说过水为财,利润本来是水,是阴,而能量是阳,是火,这也正体现了阴阳之间是以相互协调为主要关系的。就像夏天最热的时候,雨水也最多。阴阳协调,就是正常的表现,对生命如此,对企业、社会和国家也同样适用。 对国家而言,能量的积聚形式就更多样化一些。人口的增加,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都是能量积聚增加的表现。对一个国家而言,领土也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这一点,我们将在第五章中详细讨论。而对领土这种能量的争夺,往往会演变为国家间的战争。 不管是人,还是一个国家,其存在的终极目的都是为了积聚更多的能量,而不是消耗已有的能量。所以我们的一个传统美德是勤俭节约,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讲究超前消费,财政赤字居高不下,这就是与大自然的客观规律背道而驰,是野蛮与无知的表现,所以美国自己的能源不够用了,只好编造一个理由去侵略伊拉克。失道寡助,必遭天谴。 生物的本能为什么一定要是积聚能量,而不是消耗能量呢?这是因为,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任何事物的熵都是在逐渐增大的;熵是什么呢?熵代表了事物的有序状态,如果熵变得无限大,事物就是完全无序混乱的,就不会再有任何有序的变化,也就是事物已经死亡或消失。生物积蓄能量就是为了降低地球的熵,或着说是为了延缓地球熵的增大,从而维持地球环境的稳定,这主要表现为地球大气温度的稳定。只有地球大环境的稳定,生物才能继续生存下去,生物积聚的能量才能继续保存下去,生命才能生生不息,继续进化。 因此,生物所积聚的能量,并不是生物个体短暂的一生积聚下来的。这个能量的积聚,从地球上最初诞生的原始病毒那里,就开始积聚了,一代又一代,一个物种又一个物种,一直到今天,积聚能量最多的物种变成了万物之灵,也就是我们人类。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今天能见到的大多数生物,其实都是亿万年来,能量积累的一个结果。植物与其他动物的生命,与我们人类的生命相比,同样是历经艰辛进化,同样弥足珍贵。所以,我们不光要爱惜自己的生命,也要关爱世界上所有的生灵,我们在遥远的以前,也曾经以他们的生命形式存在过,这一点,在胎儿的早期发育过程中,表现得尤其明显。所以,关爱其他的生命,就是关爱我们过去的自己。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颗大枣也相当于一条人命。 《伤寒论》的炙甘草汤中用30颗大枣,而当归四逆汤中用25颗大枣。有些人就不理解,不就是差5颗大枣吗?有什么区别呀?如果我们从这个能量的角度来看,差这5颗大枣,那就相当于是5条人命的差别,你怎么能说没有区别呢?如果我们辨证准确,用药精到,即使是1颗大枣,也可能会使疗效有显著的差异。所以说,不是中医疗效不够好,而是我们医生的水平还不够高。 对此,《黄帝内经》也持相同的观点。 《灵枢·九针十二原》讲:“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F 善有善终 既然人活着是为了积聚能量,那么人为什么不长上一个电源插座,晚上睡觉的时候,插上电,即可以休息,又积聚了能量,一举两得,那该多么好。为什么还需要我们每天这么麻烦地一日三餐去吃饭呢?因为电源的能量太低了,如果我们按照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去算一下,一粒大米需要多少能量才能变成呢?恐怕一个城市所有的电能也不够。而这粒大米是大自然的能量亿万年积累的结果,它蕴含的巨大能量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所以,我们暂时还只能按时去吃饭,来获取我们所必需的能量。 人的DNA指导着人体能量的积聚过程,反过来,生命在能量积聚的过程中,也在随时影响着自身DNA结构的变化。白头偕老的夫妻到老年会长得越来越像,就是因为两人长期共同生活和进餐,能量的积聚过程越来越同步,从而使两个人的DNA也变得越来越相似。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其实都是有结果的,这个结果就积累在我们自身DNA的变化上。农村如果有谁家的孩子考上了大学,邻居就会说,这一家一定是祖上积了阴德,这是有道理的。行善积德说的也是这个意思。善良美好的行为会促使人的DNA的结构向更合理更完善的方向发展,而这种变化的结果,不仅有益于自身,还会惠及后代。所以我们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这是千真万确的真理。 行善积德的人,往往会有善始善终。他在死亡的时候,会很平静。许多修行的老和尚都是在禅坐中无疾而终,就是例子。人都是怕死的,难道他们不怕吗?这需要我们首先明白什么是害怕。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在志为恐。”: 害怕就是恐惧,而恐为肾志。我们在前一章知道肾主水,水的特性是寒,寒就是能量的减少,所以害怕的本质,其实是人体能量的减少。我们在感到恐怖的时候,往往会觉得一股凉气由后背而生,就是这个原因。 人的死亡是什么呢?是人体肾阳的衰竭,是能量的消散。生命本来是能量的积聚过程,所以人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是对能量消散的一种本能的抵触。为什么初生牛犊不怕虎,就是因为它的阳气太盛,还感觉不到死亡的危险。 所以,面对死亡,人恐惧与否,取决于人体阳气的盛衰。病危的患者,阳气虚弱,害怕死亡的感觉就明显;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有一团勇于献身的爱国热情,面对死亡就会无所畏惧而慷慨就义。有些乐极生悲而死去的人,他也不会感到害怕,他是在浓浓的阳气中,在欢天喜地中死去的。行善积德之人,他的阳气即使在临终之际,仍然是富有的,所以他不会感到害怕。他的死亡是肾阳的瞬间消散,用一些神话中的话来讲就是,化作一道仙气而去。如果世上真有神仙存在,那神仙一定是更高一级的能量存在方式。 人都喜欢光明而害怕黑暗,也是一样的道理,都是生命积聚能量的一种本能的表现,这就像植物的趋光性。获取能量,积聚能量,是所有生物的本能。 心为君主之官 生命是能量的积聚过程,阳气就是积聚的能量在人体内的生理功能的表现。所以,人体最重要的就是这个阳气。《黄帝内经》对如此重要的阳气有什么论述呢? 《素问·五运行大论》讲:“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心生血,血生脾。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脉,在气为息,在藏为心。” 这个人体的火,也就是生命积聚的能量,它的功能是由心来主宰的。从西医的角度来看,心脏的搏动,把血液输送到全身每一个细胞,送去氧气带走代谢产物,这也是一个能量传送的过程。而在中医看来,心的功能还远不止如此。 《素问·灵兰秘典论》中讲:“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故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 心还是主神明的,也就是主管人的意识。人的意识不是大脑产生的吗?跟心脏有什么关系?中医讲的心,不完全是西医的心脏,中医的心,至少包含了西医的心和脑的功能。这一点,从思想的“思”字就可以看出来。“思”字的上面本来不是个田字,是什么呢?是囟门的“囟”字。囟门就是婴儿脑袋上还没有闭合的那个地方。所以,“思”字原来就是心和脑的组合。这说明古人对思维的产生机制是非常清楚的,思想是由心和脑共同产生的。所以我们说自己有什么想法时,就会讲,我心里是这么这么想的。我们天天在说“心想事成”,说的就是这个心主神明。现代医学认为人的意识只是大脑的产物,其实只是片面之言。 《素问·六节藏象论》讲:“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 心为什么主管神明呢?就是因为心是主管一身的阳气的。神明,也就是意识,就是人体阳气功能的一种表现。心为阳中之太阳,是人体最强盛的阳气,所以人身五脏六腑的阳气,都归心阳统帅,并把心阳比喻成一国之君,其他各个脏腑的阳气,那就是文武大臣了。一个国家的盛衰,关键在于君主是否圣明。人身也一样,五脏六腑能否正常地发挥各自的功能,也全靠心阳的正常主宰。所以说:“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十二官就是人体的五脏六腑等十二个器官。 其实人的五脏各有自己的阳气,并由此产生出各自的神气。 《素问·宣明五气》中也讲:“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是谓五脏所藏。” 为什么只有心产生的神明能够主宰人的意识呢?就是因为心阳最强盛。最强盛的阳气所产生的神气,就具有最高统帅权。阳气在人体表现为体温,我们摸一下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心脏的部位和头部温度最高呢?西医认为,热量是人体消耗氧气产生的,大脑的耗氧量占了人体全部耗氧量的一半以上。这就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中医的心确实包含了西医的心脏和大脑的功能。有些换了心脏的病人,他的生活习惯变得与心脏提供者有些相似了。甚至有报道说,移植了猪心的人,变得象猪一样喜欢拱垃圾了。这又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心脏确实也是人的意识产生的来源之一。 《黄帝内经》还讲,心“通于夏气”。这是为什么呢?还是因为心阳是人体最强盛的阳气。根据中医理论中“天人相应”的原则,这个心阳也应该和自然界最强盛的阳气相互通应。自然界最强盛的阳气在哪里呢?从时间上来讲,在夏季。从地域上来讲,在南方。所以,心在中医理论中是与南方和夏季分不开的。夏季太阳带来的热量最多,而南方相对北方,任何时候都显得更热一些。 “南”字本身也有这方面的含义。南字,甲骨文象悬挂的敲击乐器形,上面是悬挂的绳结,下面是用来敲打的乐器。这种乐器是用来做什么的呢?是古人用来表示对太阳的崇拜的。太阳给地球带来热量,从而为大地带来生机,是非常重要而又令人高兴的大事,所以人们敲锣打鼓,隆重庆祝,以表达自己内心的喜悦之情。 “南”字,实际上是指太阳带给人们的欢乐。而太阳意味着能量,所以,喜悦就和能量,和阳气联系在了一起。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志为喜。” 我们中国人办喜事为什么要用红色?红色是火的颜色,就是能量和阳气的颜色。而人体最强盛的心阳,就是内心喜悦的来源。所以,我们用红色表达喜悦其实源自古人对太阳的崇拜。这也符合中医理论的论述。生命就是为了聚集能量,能量多了,阳气盛了,自然是好事,就好比我们加班饿的不行了,这时候老板请大家吃一顿丰盛的晚餐,哪有不高兴的道理。因此,《黄帝内经》讲心在志为喜。 所以在人体内,心为君主,心主火,就象南方的太阳一样,不停地给我们带来生气和欢乐。 水火也相容 心阳由于其在人体的重要作用,在中医理论中就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少阴君火”。火为阳,怎么称为少阴呢?少阴在中医理论中又指肾。我们已经知道,肾主水,水性寒,少阴不就是水吗?自古水火不相容,“少阴君火”岂不是把水火强行安排在一起,它们怎么相处呢? 我们先比较一下中医理论中肾与心的特点。 心主火,火性热,南方生热,通于夏气,在志为喜;肾主水,水性寒,北方生寒,通于冬气,在志为恐。 看来心与肾不仅是水火不相容,简直是针尖对麦芒,所有的特点都是势不两立,针锋相对。就是这样两个看起来不可能共处的心与肾,在《黄帝内经》中却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少阴”。就是说,心与肾确确实实是一家人,而且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心主火,是人体阳的代表;肾主水,是人体阴的代表。心肾的关系,其实就是水火的关系,就是阴阳的关系。而我们在前面其实已经讨论过了,阴阳虽然是性质对立的双方,但它们之间是以协调合作为主的。为什么呢?因为阴阳水火其实都反应了同一个问题,那就是阳气或者说能量的变化。能量释放出来,热量增多了,就是火,天热了,水也跟着多起来了;能量被吸收了,热量减少了,就是寒,天冷了,水也随之减少。所以,水与火之所以能如此和谐地同步变化,相互配合,是因为水火都在随着能量的变化而同步地变化着,只不过水火是从两个相反的方面在反映着这同一个变化,也可以说,水火是能量变化这同一现象的两种相反的表述方式。只不过,在增多的时候,我们用火作为代表来表示;在减少的时候,我们用水做代表来表示。 所以我们说生命的本质是能量的积聚形态,更确切的说,生命应该是能量在水中的积聚形态。这样说来,我们人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象一个核反应堆了。所以说人就是地球上最大的能量库应该不为过。 任何时候,人体内的水火其实都是同呼吸,共命运的,是协调变化,相濡以沫的恩爱夫妻。所以中医理论中又有一个词叫“心肾相交”,也被称作“水火既济,坎离交融”。人体其实就是一个水火和谐相容的共同体,这一点从易经八卦中坎离两卦的卦象来看,就更明显。心为离火,离中虚,火中藏有人身真阴;肾为坎水,坎中满,水中含有一点真阳。肾中这一点真阳与心之离火其实是相通的,心阳源自肾阳,本为一气,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不同的是,肾阳以收藏为主,以积聚能量为主,所以蕴于水中,藏而不露;心阳以显耀为功,为人体能量积聚的过程提供能量,所以火盛至极,为君主之官。肾阳收藏,故肾表现为阴多阳少而以水性为名;心阳显耀,故心表现为阳多阴少而以火性为名。心与肾,水与火,其实都是人体能量积聚过程中,能量的不同存在状态的表现。? 刘力红教授讲,阴气就是阳气的蓄积状态。我们从心肾水火的角度来分析,可以更直接地理解这一点。肾主水,水为阴,卦象为坎卦。坎中满,就是阳气充满在水中,水就是阳气蓄积的场所,也是能量储存转化的媒介。肾阳藏于水中,虽藏而不露,内蕴的能量却是巨大的,所以,肾阳是人体一身阳气的源泉,是阳气之本。心阳显耀不藏,统帅人体诸阳来完成生命积聚能量的使命,心阳的显耀,最终是为了使阳气转变为肾阳的收藏状态。所以,心阳之所以能在人体诸阳中八面风光,独领风骚而为君主之官,其实是因为有强大且藏而不露的肾阳作为后盾的。心阳的显耀也必须是为了肾阳的收藏而存在。否则,心阳便是失职而为病,从而损及肾阳。人体的阳气,在收藏状态,表现为肾阳;在未收藏状态,则表现为以心阳为代表的人体诸阳。 阴气是阳气的蓄积状态,从时间上来说,夜晚为阴,就是白天阳气的蓄积状态;冬季为阴,就是夏天阳气的蓄积状态。生命是能量的积聚状态,生命的过程就是能量积聚的过程。根据天人相应的原则,人体阳气蓄积的规律也与大自然阴阳的变化规律相一致。也就是说,白天人体进食摄入能量,晚上则蓄积能量,能量的积聚就是生长,而婴儿或植物也都是在晚上生长得最快;夏天人体能量消耗多,而冬天人体能量蓄积多,多数人夏天瘦一些而冬天胖一些,就是冬天能量积聚收藏的缘故。 正因为水火从两个相反的方面都反应了人体能量的变化规律,所以《黄帝内经》才教导我们要遵从这个变化规律去养生。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讲:“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 具体的来说,在夏季和冬季要按下面的经文来养生。 “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_, 所以古人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顺乎自然的作息规律,正是顺应了天地之间阳气也就是能量的自然变化规律,是非常科学的,要比我们今天朝九晚五的工作制度合理得多。虽然我们暂时还无法象天安门国旗班的战士那样顺应天地的变化规律去上下班,然而我们至少还可以在衣着饮食方面做到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春夏养阳,就是夏天要少喝冷饮;秋冬养阴,就是冬天要少穿裙子。其实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保护人体或在外或收藏的阳气。V5 水火不相容的道理,被我们说成了水火也相容。大自然的道理,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许多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东西,深究下来,却与大自然的本质有着天渊之别。 治病即是护阳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要生病,何况今天的人们,山珍海味,能吃的敢吃,不能吃的也敢吃,生病就更难免了。据现代医学的统计,人类所患的疾病是越来越多,而西医真正能够治好的疾病好像还没有。所以我们老百姓就很担心,一句流行的口头语可以反应出这种心态:“没什么别没钱,有什么别有病。”一旦有了病,轻则耗财受痛,重则折生陨命。 能够享受公费或医保报销的患者还稍微幸福一些,毕竟有了病还有一点依靠,还能看得起;而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却是可怜得多,小病忍,大病抗,抗不住了才进药房。每每想起这些,就忍不住一阵阵地心酸。尽管国家已经采取了种种措施来完善医疗保障制度,然而面对日益高涨的医药费用,仍然显得杯水车薪。为什么自视高傲的现代医学却无法让广大劳动人民都享受到完善的医疗保障?就因为现代医学根本还不明白什么叫“病”。只有把“病”的本质弄清楚了,才会有的放矢,才能以最小的代价获取最佳的疗效。许多在西医那里花了数万金钱而毫无效果的疾病,到了中医这里,可能几十块钱的中药就好了。所以,要想让全国人民都享受到较好的医疗保障,单纯靠西医是不可能的,再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也经不起西医的瞎折腾,唯一的出路就是大力发展中医,靠中医的低成本和高疗效来应对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 那么,中医是怎么来认识这个“病”的呢?我们来看“病”的造字。“病”由“疒”和“丙”组成。“疒”的甲骨文是一个人躺在床上的样子,是病的本字。为什么还要加上一个“丙”字呢?“丙”字的甲骨文没有上面那一横,象是古人烙饼用的鏊子,烙饼要用火,所以丙就被引申指火。“丙”字发展到篆文的时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样子了。《说文·丙部》讲:“丙,位南方,万物成炳然。阴气初起,阳气将亏,从一入冂。一者,阳也。”丙上面这一横,《说文》解释为阳气,那冂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冂就是远郊区的意思。也就是说,阳气离开我们,到远处去了,这就是丙,发生在人身上,那就是病。+7_ 你看,不管“丙”字怎么解释,它和火是分不开的。也就是说,病和火,病和阳气是分不开的。中医理论认为,病就是人体的阳气不能正常地发挥它固有的功能了,就是阳气不能正常地收藏了,这就是病的本质。而治病,其实就是在围绕着人体的这个阳气在作文章,说得通俗一点,治病其实就是在护卫人体的阳气。^ 中医理论对疾病本质的论述,可谓入木三分,精彩绝伦。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讲:“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是什么呢?刚才讨论过了,阴是阳的蓄积状态。蓄积的阳在内藏而不出,是守家的,所以讲阴在内是阳之守也;还没有蓄积的阳气则在外,它的功能是把能量聚集起来,把能量变成蓄积的阳,也就是把阳变为阴储存起来。这个在外的阳,就像出门在外打工的民工,挣了钱都要带回家的,所以讲阳在外是阴之使也。 阴阳虽然分而为二,其实是讲了同一个阳气的两种不同的状态,本质上是一家人,是一回事。所以,阴阳和谐,就是阳气的运化正常,就是健康;阴阳不协调了,就是阳气的运化出了问题,就是疾病。 《素问·生气通天论》讲:“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人体的阳气一定要以收藏密固为最重要的原则。如果阳气太要强,一味发散,不知收藏,那就好比败家子挥霍家产一样,人体积攒的阴气就会因此散绝。而一旦阴阳离决,生命也就结束了,就好比挥霍一空,家破人亡一样的道理。 因此,中医在治病的过程中,时时都在顾护这个人体的阳气。人活一口气,活的也就是这个阳气。 人体的阳气一旦生病,病情轻重不同,表现也不一样。其中脾阳跟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最密切。脾阳是管消化的,我们的一日三餐吃进去的食物,全靠脾阳来消化吸收。说到脾就离不开胃,消化不好我们也说脾胃不好,所以我们也把脾阳消化吸收的这个功能称作“胃气”。一个病人病情的好坏,全看有没有胃气,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有胃气说明阳气在体内还能正常地运化,就还有治愈的希望;没有胃气说明阳气已经无法在体内正常地运化了,那就是快要阴阳离决了,治愈生还的希望就很渺茫。金代名医李东垣甚至据此写出了一本《脾胃论》,专门论述顾护人体脾胃的重要性。 我们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为什么如此丰富多彩?就是为了能够从方方面面都照顾好我们体内这个阳气。肉要炖烂,汤要煲浓,水要温,饭要熟。总之一句话,不能生冷伤阳。再看看我们一直认为是高雅和富于营养的西餐,饮料要加冰,鱼菜都要生,不把我们有限的阳气折腾完誓不罢休。从这一点来说,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人,是没有文化底蕴的,他们的行为准则是野蛮和无知的,根本不值得我们去效仿。所以,除非你实在是钱多得没地方花,否则最好不要到西餐厅去做这种即破财又伤身体的事情。 人体的阳气病得厉害了,就会损及体内的肾阳,这是阳气的底线了,是绝不能失守的,一旦肾阳消散,那生命就随之结束了。所以医圣张仲景在《伤寒论》中用四逆汤来回阳救逆,起死回生。四逆汤只有三味药,就是甘草、附子、干姜。甘草和干姜大家都熟悉,附子跟干姜有点类似,也是大辛大热的一味药。这么普普通通的三味药,怎么会有起死回生的功能呢?许多人可能不大相信,那我就举一个真实的病例给大家看。 这是伤寒名家范中林老先生的一个病案。 黄××,男,11岁。原四川成都市学生。1948年秋发病,神志昏迷,高热至40℃以上,腹泻。当时正值肠伤寒流行季节,原四川省立医院确诊为“正伤寒”,某专家认为,病已发展至极期,全身性中毒过重,已属不治之症。 [初诊]患儿连日来昏迷踡卧,面色灰白乌暗,形体枯瘦。脉伏微细欲绝,唯以细灯草试双鼻孔,尚有丝微气息。四肢厥逆,手冷过肘,足冷过膝,甚至通体肢肤厥冷。范老先生辨证此为病邪已由阳入阴,发展为少阴阴寒极盛,阳气倾刻欲脱之险恶阶段。急用驱阴回阳,和中固脱之法,以大剂通脉四逆汤一剂灌服急救。 处方: 川附片120克(久煎)干姜120克炙甘草60克, [二诊]上方,连夜频频灌服,至翌日凌晨,患儿家长慌忙赶来连声说:“坏了坏了,服药后鼻中出血了!”范老立即回答:“好了好了,小儿有救了!”遂再诊。患儿外形、病状虽与昨日相似,但呼吸已稍见接续、均匀,初露回生之兆。宜继守原法,以通脉四逆倍加用量再服。 处方: 川附片500克干姜500克炙甘草250克 先以肥母鸡一只熬汤,另以鸡汤煎附片一个半小时,再入姜、草。服药后约两小时,患儿忽从鼻中流出紫黑色凝血两条,约三寸长,口中亦吐出若干血块。这时缓缓睁开双眼,神志开始清醒,并开口说:“我要吃白糕!”全家顿时破涕为笑,皆大欢喜。遂遵原方,再进四剂。 [三诊]患儿神志已完全清醒,语言自如,每日可进少量鸡汤等流质。面色青暗。舌质淡白,乌暗,无苔。上肢可活动,开始端碗进食,下肢僵硬,不能屈伸,四肢仍厥冷。病已开始好转,阳气渐复;但阴寒凝聚已深,尤以下肢为甚。原方稍加大曲酒为引,再服。 上方又服一剂后,次日下肢即可慢慢屈伸。再服两剂,能下床缓步而行。服至十三剂,逐渐康复。 患者于1978年12月26日来函说:“三十年前,范老治好我的病以后,我于1953年参军,在***还立了两次三等功,现在机械配件厂当钳工,身体一直很好。” 四逆汤再加干姜一倍,即本例所用之通脉四逆汤。干姜佐附子,更能除六腑之沉寒,回三阴之厥逆,救肾中元阳,脉气欲绝者。倍干姜,尤能增辛热以逐寒邪,取辛温而散之义,加强荡涤阴邪,迎阳归舍之效。灌服后,患儿忽然鼻孔出血,家长惊慌失措,以为误用姜附必死无疑!殊不知此病后期一派阴气弥漫,复进苦寒退热之品,犹如冰上加霜,周身气血趋于凝聚。此时转投大剂通脉四逆汤,回阳返本,峻逐阴寒,冰伏凝聚之血脉为之温通;阳药运行,阴邪渐化,血从上窍而出,实为通脉四逆推墙倒壁之功,初见起死回生之兆,何惊骇之有?此时此刻,又抓住转机,当机立断,在原方大剂量基础上再加倍翻番,姜、附均增至500克,凝结之血条血块,均被温通而逐出。正邪相搏出现新的突破,患儿终于转危为安。!E6c 或问:本例患儿在半月之内,每剂附子用量250-500克,累计6500克,经过三十年之检验,预后良好。附子的有效量和中毒量问题,是否值得重新探讨?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认为,上述问题如何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努力运用现代科学手段深入研究,对发掘祖国医药学的伟大宝库,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西医束手无策之时,中医辨证准确,用三味药即可起死回生。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中医理论的深刻和正确,说明中医理论对生命和疾病本质的认识要比西医理论深刻和完善得多。所以说,关键时刻,西医是靠不住的,还得靠中医,就因为中医的理论比西医的理论更深刻,对疾病的本质把握得更准确,治疗的手段更全面,所以疗效才更出色。这又牵扯到医案中也提到的一个问题,那就是中药的用量的问题。我们国家的药典,严格规定了各种中药的用量范围,以确保人民的用药安全。这种规定,是模仿西药的用药规则而制定的,并不符合中医临床用药的需求。如果这个孩子不幸是在今天发病,估计绝无生还的希望。因为附子用到如此大的剂量,早已违反了国家药典的规定,就是治好了,也是违法。所以重新探讨如何规定中药的用量问题,实际上不仅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中医的生死存亡。用并不完善的现代医学规则来约束博大精深的中医的发展,实在不是明智之举。 从中医治病以顾护人体的阳气为主,又让我们想起了最原始的生命病毒。中医讲,生命就是火,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病毒就是火。只不过病毒这个火,不是我们所需要的正火,而是一种邪火,是要驱除出去的。自然界中,什么能灭火?水能灭火,水性寒凉,所以治疗病毒引起的发烧发炎,都需要用寒凉的药物来扑灭这个邪火。然而人体正气也是火,扑灭病毒邪火的同时,人体正气之火同样也会遭到伤害。感染病毒引起的疾病难治,就难在这里。这就需要掌握一个火候的问题,既要把病毒邪火扑灭除掉,又要尽量减少对人体正气正火的损害。中医治病是在时时顾护着人体的这个阳气,有这条原则做底线,所以才能驱邪而不伤正,才能两全。 西医碰上病毒性疾病,那几乎完全没有办法,只会用抗生素和激素。抗生素一派寒凉,大剂量应用,病毒邪火与人体正火一同都被重伤;激素则扇风点火,耗散人体正气,与抗生素合用,无异于雪上加霜。这一点在2003年抗击非典的过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不少非典患者因为接受了大剂量的抗生素和激素治疗,最终造成了股骨头坏死,再也不能正常地行走,令人心疼。然而,我们不能去怪西医,没有全体医务人员的舍身相救,非典也不会那么快地平息下去。我们只能叹息西医理论的浅薄,因为西医根本不懂得要顾护人体的阳气。在中医看来,这种后果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只是我们这个社会被西医欺骗得太久了,反而不信中医了。 人的生命以阳气为主线,疾病即是人体阳气的异常,治疗也应以护卫人体阳气为主。疾病的轻重发展也往往随着自然界和人体阳气的盛衰变化而同步变化着。 《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讲:“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所以中医往往会据此预测出患者的疾病何时会加重,何时会痊愈,这并非是神乎其神的事情,而是根据中医理论作出的科学结论。这一点,医圣张仲景在其《伤寒论》中阐述六经病欲愈时这一规律时,有着更加系统而准确的论述。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在上一章中,我们已经讨论过,天地之间不离于五。五就是所有事物的运动变化规律。作为地球上第2个出现的火,它自身的运动变化规律,也就是火的特性,自然就是2+5也就是7了。 河图讲:“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与1和6是水的生数成数一样,2和7就是火的生数成数。火有那些特性呢? 《素问·金匮真言论》讲:“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其数七,其臭焦。” 火的气味是焦,焦是什么味呢?就是烧糊了,烤焦了的气味。我们常说“水流湿,火就燥”,说的就是火的这个去湿的功能。电视剧中男女主角在一场大雨中把衣服淋湿了,他们会怎么办呢?会生一堆火,把衣服烤干。火旺在哪里,哪里的水气就会被火赶走,变得干燥起来。如果人体的阳气太盛了,也会把人体的体液蒸干。高烧的时候,我们觉得嘴唇焦干,口渴欲饮,就是最明显的例子。 那么,这个水被火赶走之后,跑到哪里去了呢?其实水是离不开火的,它并没有走远,水变成了水气,也就是湿气,它还在火的周围转悠。我们还以在空房子里烤衣服为例,衣服放在火上烤的时候,水气从衣服上升腾而出,衣服烤干了,房间的窗户上却挂满了细小的水滴。原来,水气从火所在的中心位置跑到了离火较远的周围。火所在的地方就干燥,离火稍微远一些的地方就潮湿,水与火这种形影不离的特性在自然当中也随处可见。青岛的夏天洗一件衣服晾出去,几天都干不了,为什么呢?夏天海边的湿气太重了,衣服中的湿气根本没处去,怎么会干呢?夏天热,火盛,所以湿气也多;冬天冷,热少,湿气也少了,衣服就容易晾干。水火相辅相成,协调变化的规律再次得到了验证。 当然,如果火太少了,少得成了寒冷,那水湿也随之少得成了干燥。这在北方最明显了。冬天的北方除了冷,还有一点让南方人受不了,那就是干。我第一次到北京的冬天,就被这个干燥来了个下马威,嘴唇干得裂开出血,都不敢大声说话。当然,火就燥的干燥和冬天寒冷引起的干燥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但是缺少湿气却是一样的。所以中医在治疗燥症为病的时候,一定要辨清楚到底是凉燥还是热燥,它们的治法完全相反。西医可不管这一套,不管燥症是热盛引起的,还是寒盛引起的,反正都是缺水了,那就挂吊瓶补液呗。所以,西医治病很多时候是治标不治本,就是因为西医对疾病的认识太肤浅,还自以为科学高深,听不进半句阴阳五行的至理名言,所以疗效就不行。 火盛了,就会除去阴寒,带来温暖。火的这个特性就被完全包含在2和7这两个数字当中。凡是属于火性的事物,它的数字属性必然与2和7密切相关。反过来,凡是与数字2和7相关的事物,也必定具有火的特性。 《伤寒论》第7条讲:“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以阳数七,阴数六故也。” 阳数七,阴数六,讲的就是水火之数。火为阳,其数7,水为阴,其数6。 冬天我们受寒感冒了,高烧不退还冻得打哆嗦,中医认为这就是寒邪束表,需要辛温发散,驱逐寒邪。用什么方子呢?用麻黄汤。 麻黄汤中有四味药:麻黄,桂枝,杏仁,甘草。杏仁的用量,《伤寒论》的原方用的是70枚。这其实是不准确的,张仲景最初的杏仁用量应该是72枚。为什么会出现这种误差呢?因为《伤寒论》在汉代成书之后,接下来就是三国争雄,天下战乱,《伤寒论》在民间流传的过程中,难免错简掉字,把“七十二”传为“七十”也不足为奇,再加上后人不一定能领会张仲景杏仁用72枚的深意,在传抄之中,把“七十二”省作“七十”也有可能。@:YSt 为什么说麻黄汤中杏仁的用量一定是72枚呢?因为有确凿的证据在这里。《伤寒论》中还有两个方子叫桂枝麻黄各半汤和桂枝二麻黄一汤。它们都是由桂枝汤和麻黄汤按比例严格组合而成的。为了说明方便,我把原方中的药物用量全部换算为铢来表示。铢是个什么概念呢?古人抓药都是几两几钱,金文“两”字是两个钱币相并之形,即两个钱币的重量为一两。一个钱币是12铢,一两自然就是24铢。我们看一下这几个方子之间的药量关系:} 桂枝汤:桂枝72芍药72甘草48生姜72大枣12 麻黄汤:桂枝48甘草24杏仁70麻黄72@ 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汤×1/3+麻黄汤×1/3 各半汤:桂枝40芍药24甘草24生姜24大枣4杏仁24麻黄24 桂枝二麻黄一汤=桂枝汤×15/36+麻黄汤×8/36 二一汤:桂枝41芍药30甘草26生姜30大枣5杏仁16麻黄16 后面这两个合方中桂枝的用量仅差1铢,大枣仅差1枚,可以看出张仲景用药是多么的严谨。而杏仁的用量,我们根据公式可以推算出,它是以72为基数计算出来的,由此就证明了,麻黄汤中杏仁的原用量应该是72枚而不是现在所说的70枚。 为了2枚杏仁,费这么大的劲,有什么意义吗?这个意义太大了。72是个什么数字呢?是火的生数2与成数7组成的数字,用72枚杏仁,那这杏仁就具有了火的特性,就能更好地治疗我们所感受的这个寒邪,70枚杏仁的效果肯定就差了不少。麻黄汤中麻黄用多少呢?用三两,也就是72铢。又是72,又是火。所以,刘力红教授在《思考中医》中说,麻黄汤可以在人体内模拟出一个夏天的环境,目的就是为了驱散体内的这个寒邪。如果麻黄汤中麻黄不用72铢,杏仁不用72枚,那麻黄汤还有没有模拟夏天的这个功能呢?肯定要大打折扣。 张仲景为什么被后人尊称为医圣?就因为他洞彻了天地间阴阳变化的道理。他在《伤寒论》中说的每一句话,那都是真理。《伤寒论》中的每一个方子,那也都是内含了阴阳变化的客观规律。所以,真正的中医名家,也必定是伤寒大家,必定是张仲景的追随者。 为了寻找生命的火种,我们一路走到了这里,现在是不是对生命的真谛已经有了另一种感受呢?节约能源,珍爱生命。如果你能有这样的感悟,那就是真的已经理解了生命的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