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耳朵使用说明

 東泰山人 2014-07-03

使用说明

大洋新闻 时间: 2014-03-02

  使用不当耳朵易“受伤”

  耳朵是最脆弱的器官之一,耳鸣、耳痛、耳胀……很多人都经历过一系列耳朵的问题,但往往都是在问题出现后才对症治疗。

  其实是因为一些不良习惯让耳疾有机可乘。如何健康用耳?请参照使用说明。

  使用指导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刘绮明

  本版撰文:

  本报记者 魏静红

  通讯员 许咏怡

  本版插图:童金花

  无论用何种掏耳工具,都不建议随意掏耳朵,这样容易导致耳道感染发炎。耳道中的分泌物耵聍(简称耳屎)可以阻碍异物进入耳道,保护耳膜,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如经常掏耳,容易诱发炎症,严重的还会损伤听力。

  感冒时鼻涕直流用力捏紧双鼻擤鼻涕,鼻子通畅了。貌似舒服了,但这一动作其实已经伤害了耳朵,容易使鼻涕进入中耳,造成中耳炎。据统计,80%以上的中耳炎都是由感冒导致的,而不正确的擤鼻涕是一大诱因。

  有的老年人很新潮喜欢戴上耳机听音乐,这可苦了一双耳朵了,因为耳内的听毛会被长期的高分贝音量导致震落,长此以往,便再也长不出来了,会对听力造成损伤。若要使用耳机,不要超过半个小时,音量应低于60分贝。

  在乘飞机时,由于气压改变,我们的耳朵会有闷胀感,于是会用双手捂住耳朵。这样做不但没有效果反而让鼓膜两边气压失衡,带来气压损伤性中耳炎。当气压改变时,咽口水才有效。因为咽口水能打开耳咽管,让空气从鼻子进入耳朵,起到调整气压的作用。

  据了解,目前得知药物及化学制剂物质能致聋的至少有90多种,药物致聋屡见不鲜。常见的一些抗菌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利尿药、抗肿瘤药等,都会对耳朵造成损害。因此,需要长期服用药物的患者,一定要了解清楚其对耳朵是否带来伤害。

  老人年纪大了耳朵不好使,身边的人会不自觉地提高声量与老人说话,这样的做法未必有效。因为耳朵是负责接收信号的器官,有些老人只是大脑没来得及分析信号而出现“耳背”,这时如果是放大声音谈话,会给其听力带来负面影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