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羽因赤兔马老迈而被俘

 江山携手 2014-07-03

 只要熟读《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一匹千古名马:赤兔。这匹马几经易主,最终成为关羽的座骑。小说第三回,董卓为拉拢吕布,忍痛把赤兔马送给吕布时,有这样的精彩描述:

“此马日行千里,渡水登山,如履平地,名曰‘赤兔’:特献与贤弟,以助虎威。”布便令牵过来看。果然那马浑身上下,火炭般赤,无半根杂毛;从头至尾,长一丈;从蹄至项,高八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后人有诗单道赤兔马曰:“奔腾千里荡尘埃,渡水登山紫雾开。掣断丝缰摇玉辔,火龙飞下九天来。”

这样一匹神马,在以战马为最快作战工具的时代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极大的增强攻击力和作战能力。难怪吕布放话,只要有赤兔马和方天画戟,他谁也不怕!想当初,吕布的部下就是偷走方天画戟和赤兔马才得以抓住吕布而投降曹操的。

然而,在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我们却看不到这匹好马的优异表现,它不仅没有“渡水登山,如履平地”,而且被“长钩套索……绊倒”,导致了关公的被俘。

当然,关羽被俘,既有战争失败大势已去并且中了埋伏的原因,也有东吴军队用了绊马索的原因,但是,赤兔马反应迟钝也是重要原因,赤兔根本没有表现出“嘶喊咆哮,有腾空入海之状”的能力。

如果把作为宝马良驹的赤兔此时的表现和当年赵云在长坂坡混战中战马掉入陷马坑而能一冲而出的表现对比,就会发现赤兔很差劲,不仅没有表现出名马的超凡能力,而且甚至不能和赵云座下的那匹平常战马相比。

这到底是为什么?

要想知道原因,我们先来了解一下马的习性。相关资料显示,马的平均寿命为3035岁,最长可达60余岁;使役年龄为315岁,最长可达20岁。而当时赤兔马的年龄有多大呢?

在小说中,赤兔马的出现是在前面所说的董卓忍痛送给吕布的时候,大致年代为公元190年,我们假使这时的赤兔马风华正茂,刚刚满3岁,也就是说刚刚长成可用,而到关羽走麦城的时候,却已经是公元219年了。换句话说,就是那个时候赤兔马至少已经32岁了,而且,至少已经服役30个年头了。换句话说,它已经超期服役12年。它虽然是一匹好马,却已经是不折不扣的老马。它在关羽被擒的时候表现如此拙劣也就情有可原了。也就是说,关羽被俘很可能是由于赤兔马“超期服役”导致。

而让我们更加迷惑的是,作为依靠战马作战的将领是不可能不知道马的这一习性的。那么,导致关羽一直骑着老赤兔马的原因就只可能有两个:一是关羽舍不得离开赤兔,二是罗贯中先生的疏漏。如果是前者,那么就再一次表现出了关羽的仁义,如果是后者,对于作为文人的罗贯中来说有此疏漏也可以理解。

但是,当我们看到罗贯中先生在小说中专门描述,赤兔马因为关羽死后不吃不喝绝食而死的感人结局后,我更加倾向于相信这是关羽与赤兔马之间深厚的不离不弃的感情使得关羽一直使用着这匹传说中神奇的老马。其用意,当然只有一个,那就是渲染和塑造关羽“义薄云天”的伟大形象以及他与赤兔马之间“生死之交”的感情。其实,关羽对于赤兔马的感情,超过了赤兔马的任何一届主人,他任命周仓作为专门负责管理赤兔马的将领。由专门的将军为赤兔服务,对于一匹战马来说,这是何等的荣耀。关羽对赤兔马的感情,由此可见一斑。因此,完全可以这么说,即便是罗贯中先生的疏漏,那也是“有意的疏漏”,是出于人物形象塑造的疏漏,是“艺术和情感的疏漏”。

就这样,义薄云天的关羽与千古名马赤兔演绎出了一段关于人和马的伟大感情传奇。

 

相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