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久病成医”不是医

 雨雪无睛 2014-07-03
“久病成医”不是医
“久病成医”不是医
    “久病成医”是很多人喜欢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何以能成医?答案是经验。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所以,便有了“久病成医”的俗语。但是,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来不得半点差错。特别是凭借老经验买药,老方子抓药,在某些情况下,可能是对自己身体的一种伤害。
    因为同一疾病在不同时期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而有些不明显却很重要的症状,则很容易被患者忽视,如果不能及时改变治疗方法,就会危害患者的健康。还有很多疾病,在不同的时期治疗方法也是不一样的,如不及时去医院和医生沟通,并进行相关检查,很可能导致疾病长期不愈或恶化。
    所以,久病成医的“医”并不是真正的医生,关乎身体和健康的事,还是应该谨慎些。
自我药疗须定期体检
    有些病人常会根据药品说明书购药,他们认为说明书上副作用罗列得少的、禁忌症少的药就可以“放心购买”。其实,这很有可能是由于说明书不规范或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药“浓缩”了副作用、禁忌症,这样反而存在更大的安全隐患。如果非要自行用药,应尽量了解药品的安全性,看清药品包装、使用说明书和有效日期,还要确认儿童和老人的剂量,切勿盲目服用。
    还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自我药疗应建立在正确诊断的基础上,而且服药后必须及时监测,定期到医院复查。身体如有不适,应马上停药并到医院检查。
    而且,有些药品在服用后会有一定的不良反应,这时要注意,不要把药物的不良反应误认为是疾病本身的加重,从而加大药物剂量,这样做可能会出现危险。正确的做法是,服药前先详细了解此种药物有哪些不良反应,在自己不能断定是否是药物的不良反应时,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以免出现更严重的后果。
颈椎病不能自诊自治 
    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脊柱微创外科贺石生教授提醒:颈椎疾病种类众多,切忌自我诊断、自我治疗,否则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按照症状特点,颈椎病可以分为以下多种类型:神经根型,这一类型最为常见,以肢体麻木、感觉障碍为主要表现;脊髓型,以脊髓受压缺血导致行走、大小便障碍为特征;椎动脉型,由于椎动脉受压,会出现头晕等症状;交感型,由于交感神经纤维受压,引起类似于心血管病、糖尿病的症状。此外,还有混合型颈椎病。
    许多人往往仅凭颈肩僵硬、疼痛、手指麻木等模糊、缺乏特异性的症状,就轻易给自己戴上颈椎病的“帽子”,在没有弄清病因的情况下随意接受按摩、热敷或理疗等治疗,极可能给颈椎健康带来隐患,严重者甚至有可能引发大小便失禁、瘫痪等。因此,出现颈肩不适、麻木等症状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请专业医生进行诊断,并进行对症治疗。
家长别把自己当大夫
    孩子有个感冒发烧是常有的事,如果是普通的感冒发烧,血象也不高,就完全没有必要输液,多饮水、注意休息、保持清淡饮食的同时,按时服用清热解毒的对症药物,基本上一周左右即可痊愈。而且,发烧时人体的免疫功能会被充分调动起来“消灭病原体”。一般来说,小孩子精神头很足、大一点的孩子自己不喊浑身难受、体温不超过38.5℃,就没有必要使用退烧药更没有必要输液。此时尝试一下温水浴、调节室温等物理降温方法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提醒家长,任何药物都有不良反应,所以当孩子生病需要接受治疗时,一定要遵医嘱用药。千万不要把输液治疗当做“万能药方”,也不能因为自己曾有过给孩子输液治疗成功的经历,就认为自己是“半个大夫”,更不要在治疗中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医生,或者在正式就诊前就自行给孩子用药,以免造成不良后果。
当心久病成医损健康
    很多中老年人患有一些慢性疾病,长期看病吃药使自己对病情多少懂得一些,当医生需要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才能够确定病情的时候,总是觉得没有必要,而且很不愿意配合,甚至让医生给自己开指定的药物,这样会给医生的诊断和治疗带来障碍,不利于疾病的康复。
    还有些中老年人因为心疼钱或出于其他考虑基本不去看病,即使去了医院,也只是轻描淡写地述说病情。有的患者甚至在初诊中已发现病情疑点,需要复查确诊时,还是选择拖着,最多自己买点药吃,结果是小疾酿成大病。
    医生提醒中老年人:千万不能自作主张说自己患有什么样的疾病,然后进行自疗。中老年人去看病的时候,一定要听从医生的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