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祝融与瑶族姓氏的关联探讨

 荷香月暖 2014-07-03

祝融与瑶族姓氏的关联探讨

——祝融与钟、雷等姓氏关系研究

广西  贺州   董全吉(网名:荷香月暖) 

《史记》从黄帝记起,不为伏羲作传。而把所有列为黄帝之后裔,然故《帝王世纪》、《水经注。若水》说:“生十年而佐少昊,十二而冠,二十登帝位”, 少昊末任帝禅位给外甥,进入颛顼高阳氏。对《史记》予以纠正。

东汉班固《汉书》突破《史记》的界限,将上古帝王从黄帝推至伏羲,伏羲开始登上官定正史。《旧志》《左传》注释:上古之人文字尚未固定统一,名尚且因不同地方口音不同致叫法也不同,取字是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才出现的事,所以,史前上古人物的字大都是后世腐儒所加,或以地,或以首领名称称呼。在秦代之前,即战国末期,楚人(即苗蛮)己经大量迁入江南的崇山地区了,故《尧典》有“放驩兜于崇山”之说,后学亦心领神会,说“崇山在澧县南”;同时《山海经》亦说:“驩头国在其南”。因为《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真正作者,前人有认为是禹、伯益,经西汉刘向、刘歆编校,才形成传世书籍,其神话既有战国神话(文化)之遗传,又有西汉时代的新编。

然祝融就更加古老了:位于湖南道州寿雁镇和广西贺州相邻的玉蟾岩遗址,俗称“蛤蟆洞”。距早在3万年以前,就有人生活的道州福岩洞古人类遗址。1988年发现的。1993年、1995年湖南省考古研究所的专家曾先后两次对这个遗址进行过发掘,出土了大量的旧石器向新石器时期过渡的文化遗物,如石器、棒器、动物骨头残骸、种子,最重要的是当时发现了栽培水稻的谷壳标本和陶器。玉蟾岩出土的陶片大约距今约1.4~2.1万年。玉蟾岩遗址还出土了几粒被证明是1.2万年前的古栽培稻,是发现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这几项重大考古发现表明,玉蟾岩遗址在世界稻作农业文明起源及人类制陶工业起源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人类起源与高原昆仑山给予有力的纠正,为人类起源与苍梧山(古昆仑)给予理论与事实的支持。距今11000-8000年前,彭头山、八十当等地的人就已形成了农耕聚落文化,距今6000年前,城头山人就已经建造出了华夏第一古城。考古发现却告诉我们:浙江省舟山群岛距今1万年前的嵊州小黄山的人,就制作出了丝纹器皿(浙江丝绸科学研究院原院长余涛著文说),距今7800年前的湖南高庙的人就绘出了《家蚕上簇图》,距今7000年前的浙江河姆渡人就创造出了成套的丝织工具。根据考古学家称:湖南会同高庙文化晚期(距今6300—5300年)墓葬,出土了全国尚属罕见的极其精美的玉钺,象征王权的三尖王冠。而人类从自然火发现,进行保管火种,到制造火是漫长过程,董正,董就是正,属于管理火,呼之欲出。祝融部落也成为最早的部落。

1、         祝融的不同称呼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和夔子都是祝融之后。而管理火,称呼重黎,又称呼鐘離。就是董父“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这“鬷(音钟)、鐘、重”三者音同字异乃文字书写造成。

《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郑,祝融之虚也。”。祝融部落原居今之河南省新郑县。他的后人分为八姓:己、董、彭、秃、妘、曹、斟、芈,所居住的地域散布很广,大致上包括今之河南许昌县、濮阳县、温县、范县、山东定陶县(祝融部落董姓之鬷夷族所居)、邹县,莒县、江苏徐州(彭姓氏族)等地,最远达到湖北。

由于祝融部落的分化,以地名或养殖的动物进行新的划分。而由于祝融部落从古以来一直从事火的祭祀,那祭祀的场合,是头戴物品的,像鬼?或另有巫术?疑惑妖术?在祝融某支系存在?从鬼方常与昆戎、洛泉、昆夷、绲夷、串夷等混用。以及鬼方的称呼在商朝称鬼方;西周称昆夷、玁狁”可知,后来也就昆吾部落,居住昆仑虚的昆夷、昆戎等以及季连之苗裔曰鬻熊 。“见于商周间者,曰鬼方、曰昆夷、曰獯鬻其在宗周之际,则曰严狁;入春秋后则始谓之戎,继曰狄;战国以降,又称之曰胡、曰匈奴。”了。

《山海经.大荒北经》:“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 这里的“厘姓”何出?厘即“黎”也,其声似,通假,故“苗民黎姓”之“黎”当源自“重黎”之“黎” ,故后来的上典的“犁”、“厘”通“重、黎”之“黎”。《风俗通义》“颛顼有子曰黎,为苗民”之论断是对的,黎即祝融,为苗蛮之祖(祖龙) 而九黎之“黎”亦源自重黎之“黎”,故苗、黎异名同实。故知,上典的“犁”、“厘”通“重、黎”之“黎。而“黎”是 “重黎”的“黎”。《国语.郑語》 “显天地之光明”的楚祖“祝融”。故,“苗民厘()姓”其意含是祝融为“苗民”之祖;也就是《国语.郑语》中的“蛮芈”之祖。所以楚人即苗蛮是也。《大荒南经》说:“鯀妻士敬,士敬子曰炎、融,生驩头。”。黄帝和炎帝并非历史上的真祖;而祝融则是楚人传统所祀的“人之先也”的“祖龙”(仅为图腾崇拜)。中原之南的“南蛮”、“荆蛮”,“楚蛮”,通称“蛮夷”,因此“蛮夷”即“苗蛮”,这就是楚国的建国民族和主体民族。楚,起于江汉,兴于江汉,因为苗、瑶、畬民族是从“荆蛮”、“楚蛮”之地南迁而来,迂至崇山地区,山区封闭,方能保存“蛮”的族性和甚多包括楚语在内的楚文化,这也是甚多专家学者公认的。楚人就是苗蛮(后含巴人),楚为苗族先民所建。因此,一些姓氏来源,言及少数民族的来源,是不适宜的。

1.1、祝融、重黎、鐘離、吴回

祝融氏酋长燧人,在世界史上最早发明了钻木取火、最早创建了集市。祝融氏与伏羲氏(日)、女娲氏(月)、共工氏(水)同时,是崇拜自然中日、月、水、火的氏族。而人类最早从崇拜火开始。比神农氏(牛)、轩辕氏(猿)、三苗氏(蛇)、有熊氏(熊)、有虞氏(驺吾)、有妫氏(龟)等动物图腾的氏族还要早。

祝融是部落首领的称号,上古帝王,以火施化,本名重黎,号赤帝,后尊为火神、水火之神、南海神。他传下火种,教人类使用火的方法是传说中的古帝。汉王符《潜夫论·五德志》:“世传三皇五帝,多以为 伏羲 、神农为二皇,其一者或曰燧人,或曰祝融,或曰女娲,其是与非未可知也。”

祝融是一个古老的氏族,融是荧火虫,在黑夜象星一样明亮;祝是祭祀,祭火,祭光明,祭祀天帝。如楚国巫风盛行,喜欢举行祭祀活动,由巫女主持祭祀。祭祀时要奏乐、歌唱、跳舞以娱神。楚俗尊凤尚赤、崇火拜日、喜巫近鬼。由于祝融后裔沿袭祭祀的传统,《汉书·地理志》记载:“楚人信巫鬼,重淫祀。”世界上最早记载羽衣仙女故事的,是晋人干宝的《搜神记》、郭璞的《玄中记》和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江水》。而这些记载中故事发生的地点,就在楚地——湖北阳新与江西豫章。

因祭祀歌唱,《山海经·西次三经》:“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老童常在高山奏起悠扬动听的乐曲,名为《九天》,使黎民百姓精神振奋。”

祝融是楚祖祝融,融风之神。《左传·昭公二十九年》“火正曰祝融”下孔疏引贾逵曰:“夏阳气明朗。祝,甚也;融,明也;亦以夏气为之名耳。”这种名为祝融的夏气即是融风,《左传·昭公十八年》载:“夏五月,火始昏见。丙子,风。梓慎曰:'是谓融风,火之始也”’。 1988年,湖北荆门包山二号楚墓,出土的竹简有这样的记载:楚人的祖先是老童、祝融、媸酓(后详细论述)。

祝融在各个时期,被人的歌颂不同,开始是老童,之后称呼重黎管理火,又因为属于常祭祀,善于音乐,善于使用钟磬,司天属神也是钟磬齐鸣,又称呼“鐘離氏”(重黎氏);到了管理火,发展到冶炼技术的时候,吴回也就成为在帝高辛时期接替“鐘離氏”(重黎氏)担任火正祝融之官,“祝融”本是火正之官,也是掌管陶器、兵器制作的官职,并担任讨伐的职责,是“将军之祖”,后世也称为“雷神”。《世本》说:“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吴回。” 帝吴,又称为“天吴、大吴、吴回、吴雷、有虞回、康回”。而后,说“祝融子孙环附夏,至今楚越有神主”。从《包山竹简》等出土文物清晰表明,楚人的祖先“三楚先”是老童、祝融、鬻酓(熊),其实,都是祝融的不同称呼。《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楚人让之……秧,楚成得臣、斗宜申帅师灭之。”从古礼“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说来,楚人和夔子都是祝融之后。而管理火,称呼重黎,又称呼鐘離。就是董父“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这“鬷(音钟)、鐘、重”三者音同字异乃文字书写造成。

1.2吴回、“帝吴”、 “雷神”、 吴将军的演变

吴回,应该叫“吴同”,就是掌握了“火炼铜”技术而加工出锋利的“吴刀”而担任了“火正”和“祝融”。“吴刀”就是铜刀、吴钩、吴戈,吴回是真正意义上的“将军之祖”和新的“火神”。《山海经·海外东经》载:“朝阳之谷,有神曰天吴,是为水伯。其为兽也,人面八首八足八尾,皆(背)青黄”;《山海经·大荒西经》:“有人反臂,名曰天虞”、“有人名曰吴回,奇左,是无右臂”;《山海经·大荒东经》:“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天吴”。屈原《天问》记载“吴获迄古,南岳是止。” 吴就是吴回,吴回南征三苗,意思是吴回南征一直到了南岳才终止,获取了迄古未有的功绩。吴回功绩巨大,所以在帝尧陶唐氏(姞姓)之后被推举为“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称为“帝虞”、“帝吴”、“大吴”、“天吴”。上博楚简《容成氏》两次出现的“又吴迵”应当读为“有虞迵”,即帝吴;《容成氏》还说明,有虞氏和陶唐氏一起形成了“唐虞联盟”时期,互相交替担任华夏部落联盟首领。如:帝尧(陶唐氏)、帝吴(有虞氏)、帝丹朱(陶唐氏)、帝舜(有虞氏)。

苗族传说中的“雷老五”就是指的吴回。后世“铜”冶炼技术最先进的地区在昆吾(许昌)、宛城(河南南阳)、吴、越,都属于上古的南方,都是祝融的地盘。

1.3、祝融与“犬戎”

《山海经·海内经》“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是为犬戎。”《山海经·海内北经》记载“有人曰大行伯,把戈。其东有犬封国。贰负之尸在大行伯东。犬封国曰犬戎国,状如犬。有一女子,方跪进柸食。有文马,缟身朱鬣,目若黄金,名曰吉量,乘之寿千岁。”从这些记载说明,犬戎部落从祝融部落分化而出。把“犬戎”和祝融变成黄帝管理下的部落,写成源于黄帝之子苗龙,见于有虞氏与摇民国 。摇民国的地望在有虞氏的控制区域。有虞氏的先祖本是昆仑山神陆吾,是姚姓白虎(狮子)图腾部族,虞、吴、吾都是“狮子吼”的模拟音。有虞氏一部跟随黄帝东征蚩尤,封地于山西蒲阪(今山西运城),称为“东虞”。这其实把时间颠倒了,炎帝祝融之子,长琴迁徙后,与炎帝逐步分庭抗礼,东虞一度被炎帝后裔伯陵灭国,所以,蒲阪又称为“姚墟”,姚墟就是帝舜的出生地。因此,瑶族一直以瑶族先祖盘瓠是与祝融重黎为同族,即同一氏族部落分化。

祝融一直以来就是颇有影响的部落,而从老童祝融后裔长琴迁徙之后,最早的发迹地也是在新郑等地。祝融,不少史书上都把他说成是神通广大的入神,他的后代也颇昌盛。《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郑,祝融之墟也。春秋时的郑国,是祝融族原来居住过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国语·周语上》说:有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崇山即嵩山。可见,在夏族开始兴盛的阶段,祝融族有一部份还在嵩山一带居住。嵩山与新郑同为郑国疆域,基本上属于一个地区。在新郑这块土地上,不仅距今4000年前,6000年前有人居住,而且在8000年前甚至更早一些时期。1993年至1995年考古工作者在郑州西山发现一座仰韶时期的古城遗址,。《中原文物》1900年第3期发表有论文,谈到西山古城兴废与祝融族的变迁有着密切的关系。引起学术界的极大关注。韩建业先生说:“秦王寨类型曾被推测为属于祝融部落,西山古城就应当是这个部落的一个重要据点。一般认为在今新郑,与西山古城相去不远。祝融八姓的分布地更是从山东、河南一直到两湖交界处,这正反映了祝融族形成和西山古城的兴建,随着祝融族的衰落和西方华夏集团势力的东进,西山三城遭到废弃”。如果把考古材料与古史文献结合起来,便不难看出,新郑一带建立了以农业为经济基础的文明社会。在古代是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化中心。而这远比黄帝时期要早。

有虞氏的虞幕在帝颛顼的帮助下复国,所以有虞氏尊帝颛顼为“祖”。有虞氏首领吴回在帝高辛时期接替“鐘離氏”担任火正祝融之官,“祝融”本是火正之官,到吴回之时,已是掌管陶器、兵器制作的官职,并担任讨伐的职责,是“将军之祖”,后世也称为“雷神”。 帝高辛时期大力南征三苗,有虞氏吴回就是先锋。所谓的“犬戎之将吴将军”乃是“征伐犬戎之将吴将军”即吴回。吴回在帝喾(帝高辛)之后担任华夏部落联盟首领,称为帝吴,姚姓(其实诶祝融部落制造陶器的窑,史书以窑变成姚称呼)有虞氏自此成为豪门巨族。

只是,部落的争斗的存在,帝喾高辛氏时期,面对祝融强大的部落,必须进行分化治理。对暂时归附的进行利诱,进而内部分化打压。在吴回强大之后,盘瓠 盘的古字“盤”,读音“搬”,觚是中国古代的一种葫芦形状的酒器,与“弧、葫”通假,见于《司馬相如·子虛賦》有“蓮藕觚盧”。盤、觚可以是陶器,也可以是青铜器;瓠、斛、葫、扈、觚、弧、古都是古代通假字。盘瓠就是盘葫、盘古。也是姚姓有虞氏的族人。姚姓有虞氏的支系“盘瓠”的勾姓有易氏也因此强大,成为北方大国。成为帝喾利用盘瓠打压吴回的工具:《后汉书·南蛮传》:“昔高辛氏有犬戎之寇,帝患其侵暴而征伐不克,乃访募天下有能得犬戎之将吴将军头者,赐黄金千镒、邑万家,又妻以少女。时帝有畜狗,其毛五色,名曰盘瓠。下令之后,盘瓠遂衔头造阙下,群臣怪而诊之,乃吴将军首也……帝不得已乃以女配盘瓠。盘瓠得女负而走入南山,止石室中,所处险绝,人迹不至……经三年,生子一十二人,六男六女,盘瓠死后因自相夫妻……其后滋蔓,号曰蛮夷……今长沙、武陵蛮是也”。 祝融后裔鬻酓,又称为鬻熊,在金文中“熊”字被写作“酓”字。然畲族是瑶族的一个分支,“”字衍化为族称,却是始于南宋时期,畲族的主姓有盘、蓝、雷、钟等四大姓。据记载:瑶族之中有盘瑶十二姓:盘、沈、冯、黄、李、邓、蒋、雷、唐、胡、周、赵,与畲族有相同的盘、雷二姓,广西、福建的瑶族中蓝姓、钟姓也是大姓。可见,瑶族与祝融的关联。

战争的失败,吴回子孙分散到了南方建立苍梧国,苍梧国就是商代称为“虎方”的那个“南吴国”,包括江西、湖南、广西等地。延续了《汉书·地理志》记载的:“楚人信巫鬼,重淫祀”。《大荒南经》“帝尧、帝喾、帝舜葬于岳山”;《海外南经》“狄山,帝尧葬于阳,帝喾葬于阴”;《海内北经》“帝尧台、帝喾台、帝丹朱台、帝舜台,各二台,台四方,在昆仑东北”。在此经内,帝喾全部与帝尧联系在一起,表明帝尧、帝喾、帝丹朱、帝舜之间存在着某种特殊关系,而帝喾似乎年代在帝尧之后、帝丹朱与帝舜之前。这些战事在南方九嶷山(苍梧山)等地。罗振玉先生编撰的《三代吉金文存》一书介绍,青铜器《邾公釛钟》上刻有铭文 :“陆终之孙邾公釛作厥和钟。”铭文 上的“邾公”是安的儿子,而安就是陆终的第五个儿子,所以说,“邾公”就是陆终的孙子。这八个部落,再被分化成大小众多的部落,各自用不同的姓来标明自己的祖先的出处。但却永远也改变不了他们源自共同祖先“祝融”的事实。帝喾、帝尧、帝舜、大禹时期,延续黄帝“九黎乱德”的指导思想大力开拓南疆,帝舜甚至死于南征。《尚书·夏书·胤征》仲康时,羲和“废时乱日”以至“火炎昆冈,玉石俱焚 “舞干戚于三苗”,教化三苗民族“弃恶从善”,《国语·楚语下》:及少皞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韦昭注:方,别也。物,名也。说九黎部落人和神住在一起,无法分别谁是人谁是神。信奉巫教,杂拜鬼神,并编有刑法。《后汉书·张衡传》亦有人神杂扰,不可方物。直到大禹时期,完全退出汉水与淮水流域,退到长江以南的山区,在湖南武陵等地聚居。三苗集团成为苗族的前身。

2、文字演变的漫长过程与记载的混乱造成古字的通假

《山海经.大荒北经》:“颛顼生驩头,驩头生苗民,苗民厘姓” 这里的“厘姓”何出?厘即“黎”也,其声似,通假,故“苗民黎姓”之“黎”当源自“重黎”之“黎” ,故后来的上典的“犁”、“厘”通“重、黎”之“黎”。那么,重与厘实际为书写的上部人的差异,而重黎故时而为一人,时而分两人。祝融早于伏羲,而伏羲生有四子羲、和、重、黎。有的说是重,该、修、熙。是说由四大部落组成。《山海经·大荒南经》:东南海之外,甘水之间,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应作浴日)于甘渊。羲和者,帝俊之妻,生十日 《楚辞·离骚》:吾令羲和弭节兮。王逸注:羲和,日御也。《书.吕刑》:乃命重、黎。《传》曰:重即羲,黎即和”。那伏羲四子不是两子吗?而归结的也是祝融部落的重黎,是属于祝融部落联盟的两大支系。证明祝融部落属于伏羲时期的重要力量。

2.1祝融、重黎与九黎

伏羲四大部落羲、和、重、黎。有的说是重,该、修、熙。《传》曰:重即羲,黎即和”。那归结的也是祝融部落的重黎。那少昊氏属于伏羲之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少昊氏有四叔:重、该、脩、熙。”所谓“四叔”实指部落。少昊时,熙,分化为宧、已、熊、龟、鳖、鲧六个,都是在一个时期下的部落。可见:重即羲、熙;黎即和、该、修(脩)

重、熙则疑即重、黎。重、黎之名是可以分合的关系。分称重、黎也行,合称重黎也行,甚至单称黎而代表重黎也行,“重”字的文字学训释,叮以解释为上从“人”、中从“申”、下从“土什,但“申”上尚有一横画。“申”即“神”字,如果其上横画表示天,则“重“字正表示人通过“神”构通天地,恰为“绝地天通”的形象摹写。 “老童生重及黎”,这个“老童”是由重黎传说分引出来的。“黎’字的起源与农耕有关,初以“犁”字之义转来,作为族名则与古莱夷有关系,后又衍化出“黎民”等义。

有学者研究表明:“祝融之名,异写亦多,或作祝庸、祝诵、陆终,又分化出吴回、回禄等。重黎之名所代表的部族实体应即祝融部的嫡裔, “融”字占读如“黎”,“祝融”的重黎的黎之称演变“九黎”、 蚩尤作为部落联盟首领,东夷人方阳夷、风夷中的黑蛇支。这一支本作儵(音速即黑蛇或玄蛇),也和修、攸、即帝修、帝尤、帝攸或帝儵。同时又是女娲黑虎族——苗裔。是黑蛇黑虎部族。古代即虎,尤阚合文又作虎儵(音速或育),黑蛇,黑虎部族又作虓(音哮),这就是九黎族的来历。九既是蛇,又数九,因之又名九黎氏、九黎族。与“祝鸠”之名有关系,演化成“蚩尤”、“颛顼”之名。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这个“颛顼氏”不是帝颛顼,而是“老童”。老童之子“黎”担任帝颛顼的“火正祝融”之官。《包山竹简》“楚人的祖先是老童、祝融、鬻酓。”也说明了这一点。

大汶口文化晚期的陶器符号中,由“旧”、“火”两重符号或“日时、“火”、“山”三重符号组成,可能就是最古的“火历”符号。分歧说不是“火”字,而是表示月亮、云气、阴气或阳乌形象的;但与甲骨文字相对照,此符必为“火”字无疑,其他的解释都与字形不符。不过这个“火’字当不是指一般的火,也不是指太阳之火,而很可能是指大火星、“日”、“火”合符释为“灵’字是很合理的。《说文》云:“炅,见()也。”可能“炅”字是个会意字,正表示开春时节太阳落山时,大火星即出现在东方。对“员”字符不一定要求得天文学上的精确证明,它以“火甘置.日”下,也许仅在表明大火星从属于太阳而已。也表明祝融重黎部落在伏羲时期成为两大分支,开始从南方向东西两地转移。长琴率领祝融部落部分迁徙在山西安邑一带、豫中的嵩山地区(包括今新郑、新密、登封、郑州一带)。最后,迁徙于河南昆吾(今河南濮阳市)、滑县一带,山东濮城、菏泽、定陶等地、山西南部的鬷川(闻喜)、翼城、曲沃、绛县、垣曲、左邑、桐乡、襄汾、新田(山西侯马)等地以及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保持打猎、打仗的优势。并把东西方向迁移的原祝融部落融合,成为大的联盟。

2.2祝融重黎字的通假

贾公彦周礼疏序引国语及尧典郑注,凡重、黎之'黎’皆作'犁’,明古字通用。重、黎之名,异说甚多。楚之先祖女禄字在先秦前和鹿,字是可以通假的...所以楚人的祖先女禄应该是九黎族的..颛顼的另一妻邹屠氏就是九黎,女禄是九黎很正常.。上文以《左传·僖公二十六年》:“夔子不祀祝融与鬻熊。”从古礼“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论证楚人和夔子都是祝融之后。

《史记·律书》: 亥者,该也。言阳气藏于下,故该也。《释名·释天》:亥,核也,收藏万物,与杜注蓐收义同。亥与豕古本一字,豕、耆、黎、夷,段玉裁并系于十五部,故例得通转。所以说,蓐收和黎也是一神之分化。又因为亥与豕古字同。

王国维先生考证当是畏族,与媿、隗等姓相通,是汉代隶定时写为鬼,鬼方即畏方,是一个分布很广的族群,鬼戎的是周人加的蔑称,其它如薰育、熏鬻、昆夷(夷也是诸夏所加)、绵夷、串夷、畎戎、大戎、猃狁,实际上是同一称呼不同时期不同的译写,王国维先生指出这些不同称谓:余谓皆畏与鬼之阳声……故鬼方、昆夷、薰育、猃狁,自系一语之变,亦即一族之称。

文献或传说中的畎夷、犬封、犬戎、狗王、犬王、狗明王、盘王、狗皇、高皇、盘瓠王等都为盘古氏,盘瓠之后裔。《后汉书·南蛮传》、 晋干宝 《搜神记》等书记载,远古帝喾 ( 高辛氏 )时,有老妇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茧。妇人盛于瓠中,覆之以盘,顷化为犬,其文五色,因名盘瓠

《山海经·大荒西经》:“老童生祝融。”此老童,又作耆童,《山海经·西次三经》:“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郭璞注:“耆童,老童。”《山海经·西山经》记载“又西一百九十里,曰騩山,其上多玉而无石,神耆童居之,其音常如钟磬,其下多积蛇。”耆与老、陆古字通假,童与董、重、钟、锺、螽、鬷也是通假字,因此,耆童就是老童、陆终、陆螽,统一称为“老钟”。钟也在黄帝时期是“钟山之神”黄帝后裔的标志。老钟善于使用钟磬,司天属神也是钟磬齐鸣,可见:“蕫、董、东、重、童、仲、钟、中、章”都出于“蕫”( 原字为花的上部下加童),东:《韩非子·说疑》作“董不识”,董,《说文》但作“蕫”( 原字为花的上部下加童”。)段注:“古童重通用”。 古代其实童就是董,重与董通,而东与重本一字。“蕫”字演变成:重、童等字,“蕫”部落,也演变分化出重氏、童氏等部落。

重黎之前的老童在同书《西次三经》中作“耆童”,耆之所以讹成老者,盖耆、老义同,且年代久远,字易漫漶缺损,耆脱下方之日遂讹为老。耆童与重黎乃一神之分化。重童、黎耆,古字音近字通。《礼记·檀弓下》:“与其邻重汪(原字为足右加奇)往。”郑注:重皆当为童。正如春(木)神句芒是借之于东方太阳神重一样,秋(金)神蓐收亦是借之于西方太阳神黎(耆),既然东方太阳神树扶桑由重、羲和掌管,西方神树若木(或细柳)则应该由黎(耆)掌管,其职责与重、羲和相反,当是迎接太阳,并护送其由若木(或细柳)下潜地底。

黎,在神话中即太阳(火)神祝融,《国语·郑语》:“夫黎为高辛氏火正,以淳耀敦大、天明地德,光照四海,故命之曰祝融,其功大矣。”《左传·昭二九》:“颛顼氏有子曰lí (原字为梨的繁体字),为祝融。”lí(原字为梨的繁体字)、黎古通。郝懿行云:史记五帝纪索隐引皇甫谧云:'黄帝使应龙杀蚩尤于凶黎之谷。即此。黎、犁古字通。祝融或为太阳神,或为火神,其实火神即太阳神,《风俗通义·三皇》:“火,太阳也。”我认为,黎应为西方太阳神。《方言》十二:“黎,老也。”《史记·卫将军骁骑列传》“迟明”,索隐:“黎,黑也。”。耆、黎字通。《说文》: “耆,老也。”《左传·宣十二》:“耆,昧也。”黎音离,离与雝通假,雝音“融”。离即离朱。重黎,记载为钟离,有记为“终黎”、 “鐘離”。钟離氏,是祝融鐘離的最直接后裔。包山竹简》“楚人的祖先是老童、祝融、鬻酓。”都是祝融的不同时期称呼。

老“蕫”→老童→陆终,老董→老童→陆终的声音是转化而来,老董与童老一样,童老再变成重黎的称呼,是祝融部落内的部落,都是火神或为太阳神。“老、黎、离、雝通假,雝音“融”。火燃烧旺盛形容的“董、董”的声音与东相同,也就用于管理火的活动即“董督”、“董正”。或简称为“正”。 从事保管,收藏、管理、监督火种,“蕫”也就衍伸出监督、管理、深藏、统率、主持、督察、古老久远等含义。后来,人们崇拜火,祭祀火的活动,也成为“董”主持祭祀的一部分。祝融:“祝”是持久,“融”是光明。“蕫”表示火的意象,而祝融表示火的特征含义。

鬻酓,又称为鬻熊,在金文中“熊”字被写作“酓”字。鬻酓就是??酓、鬻雄、鬻熊、太偃酓,应该统一称为“鬻?”;鬻熊就是帝高阳管理下的部落,故以出自“己姓高阳氏”表示,名“酓”,称为“高阳酓”,是楚人的直系祖先,所以屈原有“帝高阳之苗裔”的诗句。春秋末叶青铜器《邾公釛钟》上有铭文“陆螽之孙,邾公釛作厥和钟。用敬恤盟祀,祈年眉寿。用乐我嘉宾,及我正卿。杨君令,君以万年。”另有《莒太史申鼎》铭曰“安之孙莒太史申”。古籍记载,邾、莒都是曹姓,先祖“安”一名“晏安”,安是陆螽的后裔;此鼎、钟也证明了这一点。邾、莒实际上都是“己姓”,而以“曹”为氏,与楚人的“芈”氏变为“芈”姓一样,“曹”氏变为“曹”姓。飂叔安就是高阳酓,也是曹姓的先祖晏安,飂叔安、晏安、鬻?是同一部落,是蓼、董、邾、莒、楚的共同祖先,应统一称为“?”。《左传·昭二十九年》记载“昔有飂叔安,有裔子曰董父实,甚好龙,以服事帝舜。帝赐之姓曰董氏,曰豢龙,封诸鬷川,鬷夷氏其后也。” 飂就是“高阳八恺”之一“庭坚”所在的曾经属于“己姓蓼国”管辖之下,董氏、豢龙氏、鬷(音钟)夷氏成为历史记载的均出自“己姓”之故。楚王族便以此出自“己姓高阳氏”,以“芈”为氏,此后年代久远,变成为“芈”姓。《左传·昭公十二年》楚灵王说“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就是承认楚的先祖与己姓昆吾是同族。

《山海经。大荒西经》:“有座芒山。有座桂山。有座榣山,山上有一个人,号称太子长琴。颛琐生了老童,老童生了祝融,祝融生了太子长琴,于是太子长琴住在榣山上,开始创作乐而风行世间。郭璞云:“世本云:'颛顼娶于滕〈王贲〉氏,谓之女禄,产老童也。’”楚之先祖女禄的禄字在先秦前和鹿字,黎字是可以通假的。认为楚人的祖先女禄应该是九黎族的,颛顼的另一妻邹屠氏就是九黎,女禄是九黎很正常。下文的9尊编钟上均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鹿君柏,作其行钟,童鹿之金”的铭文字样,也验证了(重)黎、(女)禄、陆(终)、陆)、老(童)、(童)鹿,離是部落首领的称呼,是重黎的不同称呼。“厘”通“重;黎、厘、禄、陆、老、鹿通假字;童、重、鐘、终、螽、也是通假字。

2.3、祝融董姓、豢龙氏的居住地与祝融鐘離

陆终生六子,少子季连。季连生附沮,附沮生穴熊。穴熊裔孙鬻熊,生活于周文王之时。陈氏乔枞今文尚书经说考云:“以五行官有火正,祝融则火官之号。若天地之官,据阴阳之位,对南正为文,则为北正。是黎一人居二官也。”朱氏芹十三经札记云:“盖重以木正兼掌天,南为阳位,故谓之南正;黎以火官兼掌地,北为阴位,故谓之北正。”皆本孔义。然则以本职言则曰火正,以兼官言则曰北正。《国语》于重称南正,于黎称火正,乃是互文。

有虞氏的本族图腾是“白虎”,支族图腾有盘瓠系的“白犬”图腾、帝舜系的象图腾,另外还有钟离氏祝融系的鹑鸟图腾等。后人把祝融当作南方集团的代表,不过这所指的是楚、是蛮芈、是夔、是邾等氏族。

2.3.1、钟离是祝融鐘離的最直接后裔

邾、莒、钟离、钟吾、纪、楚 武王伐纣,分封诸国,肢解东夷和淮夷东夷集团。皋陶后裔偃姓群舒封于大别山东部的六安、英山地区,也成为淮夷的一部分。邾国始封之君叫曹侠,邾国的地理位置在现今的山东省邹城、滕州等鲁南一带,以邹城为主。邾国又叫邾娄、邹。邾国都城邾城又俗名纪王城。

钟离,有记为终黎,应为重黎、鐘離,是祝融鐘離的最直接后裔。西周初,鐘離国封地在山东枣庄峄城,大约2600年前的春秋初期,受到东吴国的压迫,南迁到淮夷的根据地安徽凤阳,在此建有钟离城。史书载,周代钟离子国,春秋时位于吴楚之间,被两国反复争夺,直至战国末期钟离子国归楚。奄徐王族钟吾氏,也是鐘離的分支,在今江苏新沂、宿迁一带建立子爵钟吾国。春秋时期,于公元前512年钟吾被并入吴国,国灭。《史记·秦本纪》作“终黎”,嬴姓之国。一般说来是在西周的时候,由伯益的后代受封而建立,是西周、春秋时代的诸侯国之一,国君为嬴姓。《太平 寰宇记》引《世本》称:“钟离,赢姓,徐之别号也”,亦为淮夷之一支。鲁成公十五年(576)晋率齐、鲁、宋、卫、郑、邾等国大夫与吴人会于钟离,商讨共同对付楚国的办法。钟离,地处吴楚两国交界地方,难免成为争夺的战场。鲁昭公四年(538),《左传》称楚“箴尹宜 咎城钟离”以备吴。《荣梁传》称:“庆封封乎吴钟离”。后终因两国边邑“小童争桑,两家交怨相攻”爆发成为大战。吴于鲁昭公二十四年灭钟离。

查阅《钟氏源流》出自嬴姓钟离国和伯州逃到了楚国的钟离(今安徽凤阳临淮关)定居,称钟离氏。其实,都与上文论及的钟离有关。

20081011日《新安晚报》报道:蚌埠双墩考古领队、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阚绪杭介绍,出土的9尊编钟上均刻有惟王正月初吉,丁亥童鹿君柏,作其行钟,童鹿之金的铭文字样,这可以证实这些编钟应为钟离国国君柏专用,另外此前凤阳出土的圆形墓葬主人的身份也得以确定,即是钟离国国君柏的小儿子——康。童与重通假,鹿与黎通假,童鹿就是重黎,重黎又记鐘離,而应该就是康回《世本》说:“老童(即卷章)生重黎及吴回。” 帝吴,又称为“天吴、大吴、吴回、吴雷、有虞回、康回”。这都证明,鐘離,出于祝融(重黎)部落。凤阳县古称钟离国、濠州,明朝洪武七年改为凤阳县,终黎国都在今凤阳县临淮关镇东3公里李二庄乡小卞庄西钟离古城遗址。

《通志·氏族略·以邑为氏》记载,“周代宋国伯宗在晋国做官,为三却所杀,他的儿子州犁逃奔到楚国,被封在钟离(安徽凤阳东北),其后世子孙以钟离为姓,称钟离氏”。而其中的州犁、钟离都是音转而已。而后,大致于汉晋之际,则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以迁入颖川的钟氏从此成为望族。

2.3.2、河南颖川是祝融董氏早期居住地

祝融一直以来就是颇有影响的部落,而从老童祝融后裔长琴迁徙之后,最早的发迹地也是在新郑等地。祝融,不少史书上都把他说成是神通广大的入神,他的后代也颇昌盛。《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郑,祝融之墟也。春秋时的郑国,是祝融族原来居住过的地方,即今河南新郑县一带。《国语·周语上》说:有夏之兴也,融降于崇山。崇山即嵩山。可见,在夏族开始兴盛的阶段,祝融族有一部份还在嵩山一带居住。嵩山与新郑同为郑国疆域,基本上属于一个地区。左权县故城遗址考古,见于北宋《九域志》载:辽阳城乃颛顼之子祝融所建。清《辽州志》载:古辽阳城在今城之北,相传为颛顼帝子祝融所建

《寰宇记》云:“今长葛西四十里,临颖县有豢龙城,豢龙氏邑也。而汝之龙兴东南五十里,又有豢龙城,长垣东南龙城,灵宝西南七里有豢龙坟。”;《九州要纪》云:“董父好龙,舜遣豢龙于陶丘,为豢龙氏。”;《国名纪》丙卷:“董姓豢龙在滑之韦城。古城内有豢龙井。”又曰:“豢龙井在韦故城内,有古记云'左右直殳上日汩木下八十一口’。”; 曹南的《文献录》云:“范县南三十里龙王庄相传为刘累豢龙处。”盖因刘累迁鲁,其后封于也,故范县南二十里,亦有故豢龙城。又云:“观城县亦有豕韦城。”然韦乡古国,终以在滑县者为是,故豢龙氏初封之地,亦当在滑之古豕韦国。

史籍《元和姓纂》记载:“吴回有个儿子名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所以叫陆终。陆终有个儿子叫参胡,因住董地(今山东濮城),其后裔子孙就以居邑名称为姓氏,称董氏,世代相传至今”;《国名纪》丙卷:“已姓,樊之国卫,是澶之濮阳,昆吾氏之虚也。”《史记·殷本纪》:“昆吾氏为乱《正义》注云:'帝喾时,陆终之长子封于昆吾。夏之昆吾,即其后也’。”《后汉书·郡国志》云:“濮阳,古昆吾国也。”《晋书·地理志》云:“濮阳古昆吾国。”《隋书·地理志》云:“开皇十六年,分濮阳,置昆吾县,属滑州。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复置昆吾县,属濮州。八年,仍省入濮阳。”唐《括地志》云:“濮阳县古昆吾国也,故城在濮州西八十六里,濮阳西三十里,昆吾台在县西百步,相传夏昆吾氏所筑。”

临颖县有豢龙城,河南省临颍县地处中原腹地,黄淮海平原南部,因濒临颍水而得名,秦时属颍川郡;从各种资料考证,祝融董国分布跨越在山西、河南、山东等地。于汉晋之际,则以河南为其繁衍中心,迁入颖川的钟氏成为望族,都与祝融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3、祝融重黎、九黎、与雷、李等姓氏关系

3.1吴回、吴雷与雷氏

据《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所载,相传方雷氏是炎帝神农氏的九世孙,因战功被黄帝封于方山(在河南省中北部嵩山一带),建立诸侯国。其子孙以国名为氏,为复姓方雷氏,后又分为两支,一支姓方氏,一支姓雷氏。今壮、苗、彝、瑶、水、阿昌、畲、羌、土家、蒙古、回等民族的得姓始祖:方雷。炎帝神农氏的第九代孙名雷,黄帝伐蚩尤时,双方激战于涿鹿,雷奋勇杀敌,将生死置之度外,佐黄帝剿除蚩尤立下大功。战争胜利后,黄帝论功行赏,雷被封于方山(大致为今河南省叶县南、方城县东北一带),其族称方雷氏,为古诸侯国之一,方雷氏的后代有以国为氏者,称雷姓。他们尊方雷为雷姓的得姓始祖。至于罗列在炎帝九世孙,那也只是很多代的后裔而已。不论是否少数民族,这方山的雷,属于雷氏来源。而上文论及属于祝融吴回,吴雷。

2014419日我在《祝融八姓与祝融文化》对61多个姓氏来源与祝融,进行了归纳。

同时,上文论及重黎的黎,是祝融的一大分支部落,黎与九夷、九黎有关。吴回又称为吴雷,而瑶族与瑶族分支畲族,畲族的主姓有盘、蓝、雷、钟等四大姓;瑶族之中有:盘、沈、冯、黄、李、邓、蒋、雷、唐、胡、周、赵盘瑶十二姓,与畲族有相同的盘、雷二姓。都证明祝融、九黎、瑶族、钟离、钟、雷、李等有关联。

“祝融”本是火正之官,也是掌管陶器、兵器制作的官职,并担任讨伐的职责,是“将军之祖”,后世也称为“雷神”。雷姓从此而来。

3.2、三苗九黎的黎与狸、理、李、俚,通假谐音作李

查阅李氏来源: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五帝”时代的高阳氏颛项,出自赢姓。颛项氏族属于东夷族,最早活动于今河南东部,后来北迁到帝丘,即今河南濮阳西南。到了唐尧时代,颛项部落已分为八个氏族,其一为庭坚,其首领皋陶,为尧帝的大理官,即法官。其子伯益掌管火种和驯养兽鸟,协助大禹治水,获姓赢。治水成功,颛顼氏族也得到了发展。皋陶的子孙一直作大理之官,至夏朝时,其子孙以官名为氏,即理氏。商朝末,大臣理征因正直敢言得罪了纣王,被害。其子理利贞出逃,隐于今河南西部嵩县的伊水旁。因靠树上的果子(木子)充饥才得以存活,遂改理氏为李氏。

  而少昊原来是九黎部落首领。黄帝之后,少昊取得了部落联盟的大首领。祝融重黎当时被分成”。上文也论及:《帝王世纪》、《水经注。若水》说:“生十年而佐少昊,十二而冠,二十登帝位”, 少昊末任帝禅位给外甥,进入颛顼高阳氏。《帝王世纪》上说皋陶生于曲阜少昊之墟。曲阜,偃地,舜帝因而赐皋陶为偃姓,即嬴(山东莱芜)姓。皋陶在舜帝时,当上了大理之官,负责氏族政权的刑罚、监狱、法治。后世传说他字庭坚,并传他是颛顼帝与邹屠皇后的第七子。后来,李唐皇朝也认皋陶为李姓始祖,唐玄宗于天宝二年(公元743)追封其为“德明皇帝”,即“大唐德明皇帝”,简称“唐德明帝”生于山东曲阜,亡于皋城(今安徽六安市)

资料介绍:嬴姓,名聩(一说皋陶偃姓,清文字考据学者段玉裁谓偃乃嬴语之转,也有可能是后人趋炎附会)逝世地为皋城(今安徽六安市)。“皋陶卒,葬之于六。禹封其少子于六,以奉其祀。”(《帝王世纪》)“繇,封之于皋,卒崩于皋。”(《钦定四科全书》)故六安古称皋城。

《左传》昭公十七年说:“郑,祝融之虚也。”他的后人分为八姓所居住的地域散布很广,古代的黄河在下游地区分为东西二渠从豫北向东北方向流入海。东渠在濮阳以北的内黄县。今县内有黄河故渎,这条故渎虽然不一定是夏商时期的河道,但夏商河道当距此不远。所以,祝融八姓基本上都处在黄河下游一带,也就是黄河在几千年来经常改道的地方。鲧居住的东面是祝融八姓所控制的区域。以鲧为首的部落在共地(今芮城县)用堵的方法防止洪水的入侵,使得黄河无法从北向的支流泄洪,导致河水改道,泛滥成灾。首先受难的,是处于黄河中下游的祝融系统诸部落。于是,以昆吾、豕韦等为首的祝融氏族,从濮阳西攻,最后流放了鲧到郯城县。《山海经·南山经》:“又东三百五十里,曰羽山,其下多水,其上多雨,无草木,多蝮虫。”。《山海经·海内经》对此也有记载,其云:“洪水滔天,鲧窃帝之息壤以堙洪水,不待帝命。帝令祝融杀鲧于羽郊。鲧复生禹,帝乃命禹卒布土以定九州”。高阳氏之世有才子八人,也就是八人作为各部落首领。苍舒、颓凯、捣戭、大临、■降、庭坚、仲容、叔达,天下之人谓之八凯。故有蓼 ①古蓼国之都。在今河南唐河县南。蓼为已姓国,祝融的后裔。周时居此。春秋时期灭于楚,改称湖阳。汉置湖阳县,属南阳郡。郡该地后世有湖阳城。②古蓼国之都。在今河南固始县东北。蓼为偃姓国,皋陶的后裔。或说为姬姓国,高阳氏才子庭坚的后裔。《史记楚世家》:“穆王立,以其太子宫予潘崇,使为太师,掌国事。穆王三年,灭江(注:“江国,伯益之后代”)。四年,灭六、蓼。 六、蓼,皋陶之后(注:“六国、蓼国,皋陶之后代”)。八年,伐陈。十二年,卒。子庄王侣立”。其实,都属于黎的后裔因此,《国语。卷第十六》记载:“董姓,己姓之别受氏为国者也。有飂叔安之子曰董父,以扰龙服事帝舜,赐姓曰董,氏曰豢龙,封之鬷川,当夏之兴,别封鬷夷。”。祝融的黎多从牛作犂,从厘从黍作黎或厘;而三苗九黎的黎则从虎作狸、李、俚等,又混作黎。

李姓是九黎的黎演化,“老童生重及黎”,黎音離,離与雝通假,雝音“融”。離即離朱。因此,少昊曾经成为九黎部落首领。之后,颛顼高阳氏之后,原有部落的首领也发生改变。《左传》昭公二十九年说:“少昊氏有四叔:重、该、脩、熙。”所谓“四叔”实指部落。然,九黎的九既是蛇,又数九,“祝融”的重黎的黎之称演变“九黎”,《左传》昭公二十九年:“颛顼氏有子曰犁,为祝融。”老童之子“黎”担任帝颛顼的“火正祝融”之官。

 

201473日荷香月暖(QQ353159928)作于广西贺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