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成为世界旅游强国要解决十个问题

 智慧旅游519 2014-07-04

  6月26日,南开大学兼职教授、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做了题为“中国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需要解决十个问题”的学术报告。本次报告会由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院长白长虹教授主持,南开大学党委书记薛进文首先致词欢迎邵琪伟局长前来做报告。

  报告一开始,邵琪伟局长从旅游人次数、旅游收入及旅游教育等角度分析了我国的旅游发展现状,并指出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旅游大国,但距离世界旅游强国还有一定的差距。研究认为,世界旅游强国应该是旅游业产业规模大、国际竞争力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明显促进作用、发展潜力大的国家,既是世界重要的旅游目的地,也是世界重要的客源地国家。邵琪伟指出,虽然我国旅游规模增长很快,但是在旅游业发展质量效益、现代化水平、国际竞争力等方面,我国和旅游发达国家还有较大差距。接下来,邵琪伟从旅游产业角度向大家分析了中国想要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需要解决的十大问题。

  一、 把旅游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把旅游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战略性支柱产业,重点要实现旅游业与三大产业的有机融合。一要推动旅游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我国自古以来是农业大国,很多主要的旅游资源集中在农村,因此要重点发展以藏家乐、渔家乐、牧家乐和台湾休闲农庄等为代表的乡村旅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同时推动旅游业与第一产业融合发展。二要推动旅游与第二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旅游装备制造业、旅游户外用品和旅游纪念品的开发与发展。三要推动旅游与文化产业、体育产业、信息产业、物流业、会展业、金融业、健康服务业和养老业等第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 把旅游培育成为名副其实的现代服务业

  建设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旅游业的运用,通过发展智慧旅游实现转型升级,全面提升旅游业的现代化水平。为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传统旅游业各要素的改造,传统的食住行游购娱各要素,都可以通过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实现现代化;二是积极培育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旅游新业态,继续发展在线旅游;三是把智慧旅游作为旅游业培育现代服务业的新载体,争取到“十三五”期末,显著提高信息技术在旅游业应用的广度和深度,基本建成覆盖全国的旅游基础信息数据库好旅游基础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平台。

  三、 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高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努力实现市场增长、产业发展和资源环境保护的协调。一方面要扩大旅游产业的规模,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另一方面要加大资源保护力度,在旅游业发展中要贯彻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服从于保护的原则。

  四、 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市场主体

  一方面支持旅游企业做大做强,无论在宾馆饭店领域、旅行社领,还是主题公园领域,积极引导和扶持新的创新主体,积极帮助传统业态向市场化、现代化过度,支持有条件的旅游企业“走出去”,推动旅游产业国家化布局;另一方面政府要营造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竞争环境,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不断完善市场规则,加强市场监管。

  五、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

  优化旅游产业内部结构体现在两个领域,一是酒店行业,二是旅行社领域。

  我国酒店行业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大问题,一是虽然五星级酒店规模较大,但是却出现了“五星级牌子、三星级价格、三星级服务”的困境;二是目前的酒店中为观光类、商务类占地比重大,休闲度假类占得比重少。针对这两大问题,邵局长也分别提出了解决对策,一方面要加强对五星级宾馆的审核,对五星级宾馆的数量进行控制;另一方面,在大力发展休闲度假产业的同时要着重建设休闲度假类酒店。

  另外,对于旅行社领域,要鼓励大型企业规模化、中型企业专业化、小型企业特色化发展,建立起合理分工的批零体系。

  六、全面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质量效益

  世界旅游强国的旅游业,不仅仅要有较大的产业规模,而且要有合理的产业结构和良好的综合效益和较高的满意度。全面提升旅游业的发展质量效益一方面体现在加强旅游市场秩序整治抓好《旅游法》的贯彻落实,加强旅游市场依法准入退出机制;其次要进一步提高游客满意度,通过游客评价的“倒逼机制”,促进旅游目的地改善旅游环境,提升旅游服务品质;同时既要提高旅游企业效益,又要努力发挥旅游业综合功能,不断提高旅游整体效益。

  七、 构建较为完整的法律和政策体系

  一方面,要在《旅游法》颁布实施之后,将继续出台《出境旅游条例》、《景区开放办法》、《旅游景区游客承载量核定工作导则》、《旅游规划办法等法律法规,为旅游业的健康发展创造健全的法律环境。其中在谈到景区游客承载量的问题上,邵局长举到了故宫和华山景区的例子。经科学计算,北京故宫的最大承载量为8万人次,但实际上在高峰期,故宫每天的游客接待量达到18万人次。华山景区曾多次因为游客数量过多导致几千人堵在山顶无法下山的状况。导致以故宫、华山为代表的著名景区游客数量过多现象的一大原因就是我国具有强大吸引力的景区过少,这也督促我国各大景区要做好景区建设和营销工作。

  另一方面,要构建旅游综合政策体系框架,包括土地、税收、金融和签证等政策。

  八、 形成较为完整的旅游教育体系和旅游人才队伍

  完整的旅游教育体系和旅游人才队伍是世界旅游强国的重要支撑。一要继续推动旅游教育发展,建立健全旅游职业教育体系,例如大力培养小语种、高素质导游;二要加大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抓好旅游经营管理人才、旅游行政管理人才、旅游服务人才、旅游开发建设人才的建设;三要优化旅游人才发展环境,包括健全相应的激励制度、开展旅游创业引领计划。

  九、 提升国家旅游形象和在世界旅游发展中的地位

  世界旅游强国之所以强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在全球旅游发展中具有良好的国家形象和有较大的国际影响力。一方面,通过实行离境退税政策、签证政策和与各国建立合作关系,以推动入境旅游平稳增长;另一方面,要全面提升国家旅游形象,包括将“美丽中国之旅”作为中国旅游形象,计划建设长江旅游带。

  十、 增强在全球旅游发展中的全球话语权和各类规则参与权

  世界旅游强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还体现为在全球有一定的话语权和规则参与权,能够影响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方向。一方面要制定立足全球视野的旅游发展战略;另一方面要积极参与国际组织活动,扩大中国在国际旅游组织中的影响力,支持云南省成立乡村旅游国际组织,支持黑龙江省成立冰雪国际旅游组织;同时,可通过借助出境旅游的市场力量增强在全球旅游发展中的全球话语权和各类规则参与权。

  在报告的最后,邵局长表达了对南开大学和旅游与服务学院的祝福,希望南开大学旅游与服务学院早日建成具有国际声誉的中国旅游教育领军学院。

  报告结束之后,来自业界和学界的听众积极向邵局长提问,并且得到了邵局长认真的解答,现场气氛活跃。

  之后,由白院长作总结致辞,他从全球视野、中国高度和学术研究价值三方面总结了邵局长的报告,具有点睛的作用。

  l 同学感想

  邵局长从旅游产业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在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道路上需要克服的是个困难,对于一名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讲,这是一堂获益匪浅的课程。它既使我从宏观角度认识了中国旅游的发展方向,也使我对与旅游相关的各个行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对于今后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就业方向的选择都有很大的启迪。

  l 邵琪伟简介

  邵琪伟毕业于中央党校在职研究生班政治学专业。1970年4月在云南参加工作,先后在国营东风农场、云南省委办公厅、昆明市委办公厅工作。历任昆明市五华区委书记,云南省外办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昆明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昆明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工委书记,云南省临沧地委副书记、行署专员、地委书记,云南省人民政府省长助理、副省长等职务,2005年3月任国家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