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旅遊》 王者之城 利馬 2 文、圖/雨文周06.29.14 - 05:50 am

 RK588 2014-07-05
古城區的大教堂。
古城區的大教堂。
愛情公園中的雕塑「吻」。
愛情公園中的雕塑「吻」。
廣場一側的市政廳為典型的西班牙殖民式建築:鮮艷的外牆加上別具一格的木雕陽台。
廣場一側的市政廳為典型的西班牙殖民式建築:鮮艷的外牆加上別具一格的木雕陽台。
利馬古城區最著名的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
利馬古城區最著名的聖弗朗西斯科修道院。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胡亞卡普拉納遺址。
男孩向女孩送花,念情書以表達愛意。
男孩向女孩送花,念情書以表達愛意。
利馬的古城區一景。
利馬的古城區一景。
利馬的中國城大紅燈籠高高掛。
利馬的中國城大紅燈籠高高掛。
利馬古城區全景。
利馬古城區全景。
米羅佛倫雷士沙灘。
米羅佛倫雷士沙灘。
利馬海灘。
利馬海灘。
古城區的總統府。
古城區的總統府。
中餐館的廣告牌上都打著「CHIFA」。
中餐館的廣告牌上都打著「CHIFA」。

《《 回上一頁閱讀前文

古城區是利馬引以為傲的城市地標,也是秘魯不可多得的文化瑰寶。這裡的建築之美、之多令人仿佛置身於一個浩大的建築博物館,其中尤以古城區的中央廣場為最(Plaza Mayor )。據文獻記載:繼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之後,西班牙的船隊越洋過海,源源不斷登陸美洲,其中有一個叫法蘭西斯科-皮澤羅的西班牙人率領不足兩百名的志願兵,憑藉長劍、火槍和62名騎兵,向印加人軟硬兼施,以計謀誘捕了印加國王,並且打敗了兩千名國王的護衛兵,使當時擁有八萬軍隊的印加帝國瞬間崩潰。在侵吞了印加國王用堆滿三個屋子的黃金和白銀作性命交換的贖金之後,皮澤羅並沒有釋放這位國王,最終將其吊死在廣場中心的絞刑架上,隨即宣佈建立屬於自己的王國——利馬。

如今,圍繞在廣場四周的大部分建築已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其中,位於廣場一側的天主大教堂(The Cathedral)和主教宮殿(Archbishop’s Palace)儼然是羅馬和西班牙新古典主義建築的經典代表;中央廣場前色彩豔麗的市政大樓和樓層外精雕細刻的木質陽臺則完全融入了殖民式建築的精髓;位於廣場中線的政府官邸和總統府(The Government Palace)的建築元素,則更多地傾向於凡爾賽風格。站在廣場中心的銅雕噴水池前作360度環視,呈現在眼前的每一棟建築似乎都蘊藏著一個故事,每一層通往內廊的臺階上似乎都記刻著一段歷史。就在利馬城建立六年之後的1541年6月,城市的創始者皮澤羅就是在總統府前,因分贓不均被他昔日的合夥人刺殺;200多年後,利馬人的英雄聖馬丁在大教堂前宣布利馬獨立,將這座被西班牙殖民者征服了幾個世紀的城市重新還回利馬人的手中;而廣場上,用於懲罰犯人和異教徒的火刑柱和絞刑架已經被象徵和平的噴水池所取代;曾經喋血的總統府在獨立之後幾易其主,坐在教皇宮殿中的主教們一批批老去,唯有廣場和廣場四周的這些建築,始終還是老樣子,靜默地注視著城市的風雲變幻和人世變遷。

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Convento de San Francisco)與中央廣場一街之隔,是古城保護區中頗為重要的一部分,也是利馬眾多教堂中最負盛名的一座祈神和修行的場所。修道院自1774年建成至今,在經歷了數次大地震後,大殿內的穹頂和壁畫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有些尚在修復中,有些卻已成為碎渣永遠無法復原。所幸的是修道院中最珍貴的兩樣寶物在大地震中倖免於難,其中之一是位於二樓的圖書館,館記憶體有2萬5000本中世紀藏書和字畫,包括西班牙皇家學院發行的第一本字典、15世紀修編印刷的聖經和西班牙宗教派畫家蘇巴郎的十多副聖經人物肖像畫,單單圖書館的這些藏品就已價值不菲。修道院還有一樣鎮館之寶是它的地下墓穴,與其他墓穴不同的是,墓穴的四壁和走道全部是由7萬多具人骨堆砌而成,這些被歲月的塵沙風乾的骨頭井然有序地排列著:骨節歸於骨節,骷髏疊於骷髏,別有一種奇特的視覺感。在墓穴的中央大廳,還有一座直徑差不多有三米長的圓形墓地,以骷髏和人骨構成一組形似太陽的幾何圖案,仿佛是一種符號,或是一種寓意。這其中是否蘊含著「地下天堂」的意思呢?答案無法考證也無人能知。沿著幽暗而狹長的通道,踮著腳尖、輕踩著幾百年前的人骨緩慢前行,這多少需要一點點勇氣。除了聽導遊解說,我們每個人都不敢大聲說話,唯恐驚動了在此長眠了幾百年的魂靈。

修道院的主殿位於地下墓穴之上,這裡全然是另一番景象。我們參觀的那天真逢主日,又恰巧是利馬一年一度的康得拉利亞聖母節,燈火通明的殿堂內座無虛席,牧師在主講臺上高聲誦讀著經文,信徒們虔誠地跪拜起應,詩班天籟般的獻唱不絕於耳。而聖法蘭西斯科修道院的廣場上飛鴿盤旋,人影攢動。來自秘魯喀喀湖地區的民間歌舞團和穿著盛裝的當地居民聚集於此,等待鐘聲響起,共慶這個神聖的節日。

利馬的中國城

利馬人沉浸在屬於他們的節日之中,當地的中國城同樣洋溢著一片喜慶的氣氛。2月2日正月初三,是中國農曆新年的第三天,中國城的城門口大紅燈籠高高掛,城內城外的每家商鋪都張貼了象徵「福祿壽泰」的對聯和大紅喜帖,以這種最傳統的方式來祈福年年富足、歲歲平安。今年又是甲午馬年,「馬到成功一路發」為主題的字元也就特別搶眼。走在中國城鋪著十二生肖圖案的人行道上,很多來此觀光的華人都不會忘記在「馬」前留影,希望這匹利馬的吉祥馬可以助他們前程似錦。

看罷中國城別具一格的「中國風」,到這裡的中餐館品嘗一下「舌尖上的中國」自然也是必不可少的。利馬的很多中餐館都有一個共同的特性,飯店門口都打著大字招牌「CHIFA」,看上去既不像英文也不似西語,原來「CHIFA」是漢語中「吃飯」的諧音。如果你走在街頭,詢問利馬人「哪里有中國餐?」他們立刻就會告訴你:有「CHIFA」的地方就是中國餐館了。

提起「CHIFA」的來歷也頗有趣,說是有個利馬人,隔壁家住著一對中國夫妻,每當晌午,總會聽到女人扯著嗓子,朝在院子裡做工的男人喊:「CHIFA」。這人聽著好奇,就去問何意?女人不會西語,一個勁兒地扒拉著飯粒往嘴裡送,一邊指著碗說「CHIFA」,那人方才明白過來。之後,鸚鵡學舌一傳十,十傳百,「CHIFA」就這麼叫開了。

中國城吃飯的地方很多,風味不盡相同,其中尤以粵菜最為出名。因早期移民多來自中國的南方,他們在異域打拼,卻依然承襲著傳統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他們從遙遠的家鄉帶來了種子和配方,也帶來了獨一無二的烹飪技術,並且因地制宜,結合秘魯土著的印加風味來迎合當地人的喜好,使得中餐在當地迅速風靡。利馬的中餐雖多,價格卻參差不齊,一份海鮮炒麵便宜的只要12索(1美金等於2.8 索),但在諸如SAN JOY LOU這樣的百年老店,就會賣到38-48索,其中的區別在於掌勺的廚師是不是正宗的中國面孔。不過,價格雖然千差萬別,每份的餐量卻非常豐厚,一般一道主菜就足以吃撐一個大胃王了,我想這也是中餐在當地倍受歡迎的原因之一吧。

當初,利馬始創者皮澤羅在建城的時候,將城市的名字定為「Ciudad de Los Reyes」,意指「王者之城」(City of King),而利馬(Lima)這個詞,在當地的古文中卻是「黃花」的意思。究竟是什麼時候,又是什麼原因使得這座「王者之城」逐漸被「黃花」所取代的呢?至今還是一個謎。但是我想:這座昔日的王者之城不會只是「昨日黃花」,它必將在時光的凝練中,散發它固有的光彩,在南半球太平洋的西岸,重現它的王者風範。

《《 回上一頁閱讀前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