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七十一讲 补阳药:巴戟天、淫羊藿、仙茅等

 湘韵斋 2014-07-05

关于补阳药,前面介绍了鹿茸是比较重要的,它兼有多方面的功效,是一个掌握的药。下面在教科书上,连续有三味补阳的药,巴戟天和下面的淫羊藿,还有仙茅这三味药,这三味药非常相似,它们都是补肾阳、强筋骨和祛风湿的药,所以它们的基本功效,都可以有这九个字,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

  那么这个巴戟天作为一个补肾阳的药,在这一组药当中,就是和后面两味药相比较,它是作用比较明显,但是温燥性最小的一味药,因为这一组药,它都兼有祛风湿的作用,那么祛风湿,它辛能祛风,苦能燥湿,都有一定的温燥之性,相比之下,这个巴戟天在这方面,这个温燥的性质最不明显,所以尽管这样,它也是属于偏于温燥的补阳的药,所以这一类的药,用于阳虚证,它更适合肾阳虚的筋骨痿软或者一些生殖功能低下,或者阳痿这样的一些病证,但是它容易耗伤肾精,所以这一类的药,一般都要求配伍补肾精的药或者补精血的药,这样子才能够达到我前面讲的不至于火起锅干,就是既予锅下添火,那么又予锅中加水,所以在配伍的时候,就是要适当地注意,单独用这一类的药,就有温燥之嫌,这是关于巴戟天的第一个功效,补肾阳。那么我们这个书上,巴戟天加了一个益肾精,这三个字可要,可不要,所以同学们可以打一个括号,能记你就记,不能记也没有关系,因为这一类的药,本身就是偏于温燥的,温燥的药,补肾精的作用,一般都不会强,如果说它补精的作用强,它就不会燥,一般不强,所以在过去的中药教科书里面,巴戟天没有这三个字,但是在文献记载,巴戟天有一部分的本草学里面,又谈到了它有一定的补精的作用,但是即使承认它这个功效,它也是比较微弱的,所以对这个药,这个益肾精三个字,它有那么一点作用,但是很不明显,也可以忽略,如果和现有的其它的教材,为了保持一致,那么我们就不要求记,并不是它的一个很主要的特征,那么强调它也不是完全没有意义,它的温燥性比较小,与它有一定的补精的作用,也是密切相关的,但是这个功效不重要。那么另外这个药,它又是个祛风湿的药,所以它也可以用于风湿痹证,所以它既是一个补虚的药,实际上也是一个祛邪的药,那么它是个辛温的,有的书上也是说辛、苦、温的,它既可以祛风,也可以散寒,还可以除湿。有一定的温燥之性,那么关于它的强筋骨,它既可以用于肾虚的筋骨痿软,这个肾藏精,肝藏血,精血同源,那么肾虚,肾精不足,往往也会影响到肝血的亏耗,那么这个时候它不仅仅是骨骼失养,那么筋也可能失掉了充养,表现出来是筋骨同时的痿软无力,所以单纯的肾阳虚,或者肝肾两虚,出现了这个筋骨痿软,那么它可以使用。这个风湿痹证日久,累及了肝肾引起了筋骨痿软,也可以用,这个就是我们在祛风湿药当中的第三节,兼有强筋骨的风湿药,五加皮、寄生或者狗脊,那么这一类的药,它们互相之间都有密切的关系,功用大同小异,只不过我们前面在祛风湿药当中学的哪几味药,一般称的是补肝肾、强筋骨,我们这里一般说的是补肾阳,就是它温补作用更明显一些,更主要是作用在肾,当然还有其它的原因,我们在讲后面药的时候再来提,所以这一类的药,可以和前面的五加皮、桑寄生那些药可以前后对照,它们都是既是补虚的药,又是祛风湿的药,既可以用于肾虚,或者肝肾两虚的筋骨痿软,比如说五加皮用于小儿发育不良的五迟、五软,那么桑寄生也可以用于肝肾亏虚的,甚至于胎动不安,现在甚至于肝阳上亢也可以使用,那么这一类的药,那么同样是这样的的情况,用于肾阳虚,也用于风湿痹证,兼有筋骨痿软,这是关于巴戟天。那么这个药名称,现在不是很清楚,这个巴一般认为与这个产地,川东地区就是现在的重庆市和湖北的这个西部或者西北部的这个地方,一般过去称为与巴有关的(地方)。为什么叫戟天,这个也没有人把它解释清楚。那么这个药材,很主要的特征,它是用的根,这个根皮非常厚,那么有的时候是粗细很不均匀,一段一段的,就象我们见到的那个动物,包括猪那种大肠,好象有的一节,特别粗,中间又有一段很细,再一段很粗,它这个根皮很厚,里面的木质的心很细,就象讲远志那种情况,当然它比远志要粗一些,所以在药材当中,有要求去心的,也是因为它的木质部,占整个根的比例,并不是很多,所以现在的药材里面往往很多是不去心的,所以这个不是绝对的要求,这是关于这个巴戟天的药材,那临床上有时候常常用盐水来制,制了以后认为能增强它入肾补虚的作用,另外也降低它的燥性,所以一般作为一个补肾的药,那么一般是要求炮制的,如果主要用于祛风湿,那也可以生用。

  下面第二个药,淫羊藿,这个是以这个药的功效来命名的,它本身是这个小檗科的一种草本植物,最典型它有三个小的枝,每一个枝上,有三片小叶,所以有的把它叫作三枝九叶草,这个(是)它比较典型的外观的性状。那么我们上次讲这个藿香,这个藿就比较粗糙,豆类的叶,那么这个淫羊藿,也是这个叶片比较粗糙,类似于豆类的叶那样子,那么前人认为这个羊吃了这种草之后,交尾的能力增强,次数增多了,所以根据它的这样的一个现象,把它命名叫作淫羊藿,当然这个名称,过去有的认为它不是很文雅,所以给它了一个名称,叫作仙灵脾,但要注意有的人就把仙灵脾,误认为前面讲的威灵仙,那么威灵仙是一个祛风湿药,仙灵脾是我们这里要学的一个要补肾阳的药物,所以这是在药材方面,和它的名称需要搞清楚的。那么这个淫羊藿作为一个补肾阳的药,它基本作用也是补肾阳,但是在这一组药当中,它的壮阳作用相对比较明显,我们刚才说它的名称,就是根据这样一个作用来命名的。现在研究,这个淫羊藿,它能够使这个男性的精子的数目增多,而且精子的活力增强,所以男性的不育证当中,因为是精子的数目过少或者活力不够,那么这样子而引起的这种不育证,它有一定的治疗作用,而且对于阳萎,也有一定的改善,所以在中药当中,凡是强调它主要在针对肾阳虚的这个性功能下降或者生殖机能降低,就说肾阳不能很好地主生殖这方面的,那么往往加上一个壮字,把它称为壮阳药,壮阳药呢,就有一点狭义的,主要针对是肾阳虚的,这个性功能减退或者生殖机能降低,所以这个传统在用语上,有一个小小的区别。所以淫羊藿的这个作用,它强于巴戟天,所以巴戟天我们书上就没有要这个壮字,但是其它有的书上,也是有的,那么巴戟天在这方面也是有作用,常常也是用于阳痿、生殖机能低下这一类的证候的,它不如淫羊藿,这个是淫羊藿在我们书上,这个应用一的第一行后面,专门强调以壮阳见强,它能够补肾阳,以壮阳见强,主要就是从这个角度来强调,那么联系了它的名称来历,这很容易记往的。但是淫羊藿的温燥的性质,强于巴戟天,更加温燥,所以用淫羊藿来壮阳,来治疗这个不育、不孕或者阳痿,那么更要配伍补精血的药。因为这个肾阳,要以这个肾精作为物质基础,或者以精血作为物质基础,那么不能单纯地振奋功能,不然的话就容易进一步地耗伤肾精,所以用于肾阳虚的阳痿不育,宫寒不孕,这是指女性的,这是男性的,那么它都可以使用,但是注意和滋补的药配伍。另外它也能祛风湿,那么用于风寒湿痹。那么它这个强筋骨,同样可以用于肾虚的筋骨痿软,也可以用于风湿痹证兼有的筋骨痿软,而且这方面的作用,也是比较明显,在古代本草里面,淫羊藿有一个名称就叫弃杖草,好象筋骨痿软的时候离不开一个手杖,帮它在行路或爬山,运动的时候,那么用这个药,服用了以后,不需要有这个拐杖、手杖来帮忙了,弃就是丢弃,抛弃了,不需要了,用不着这个手杖了。意思就是使筋骨强健了,这个个体更加有力了,那么腰膝酸软改善了。所以现在在治疗很多骨质疏松,骨关节退化的这样的一些腰腿疼痛,淫羊藿出现的频率是比较高,还有人单独地研究也发现,它能够增强骨的密度,所以也是从实验研究来应证了淫羊藿是强筋骨的一个药物,现在用于老年性的骨质退化、骨质疏松,很多方里面,它也是配伍补肝肾的药在一起使用。那么另外在我们书上,加了一个祛痰止咳,这四个字,大家也是可以记,也可以不记。那么要求记,这个淫羊藿是近二、三十年,在临床应用的时候发现的,它可以治疗这个咳喘痰多,尤其通过药理实验的研究也得到了应证,所以也常常用于一些老年性的慢性支管炎、咳喘痰多的情况,尤其属于阳虚的这种患者,甚至于还发现了它能够降血压,比如治疗妇女更年期引起的血压偏高,这是当代对淫羊藿应用的一个发展,那么记住了它,我们知道了它的发展的一些动态,完全可以在临床上选择使用,又不能够硬性要求,是我们现在的其它版本的教材,对淫羊藿的这个功效,还没有及时地增补,在其它的书上,没有要求。所以基于这一点,如果在以其它的教材为准,考试的时候,可能就不会涉及到这个淫羊藿止咳平喘或者祛痰止咳的内容,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又不是严格地要求,但是从实用价值来讲,那么大家最好把它记住,这也是我们把它放在功效的正文里面的主要的理由,所以这个严格地讲淫羊藿和巴戟天一样,就是九个字,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所以这是完全相同的,只不过这个淫羊藿的温燥的性质,强于巴戟天,所以配伍的时候更加注意,尤其是在单用的时候,容易耗伤精血。

  下面的一个仙茅,这个仙茅也是补肾阳,也长于治疗阳痿或者生殖机能低下,性功能降低这一类的(证候)。那么最早的这个仙茅,是通过佛教,从印度在唐代传入到中国来的一个药,所以我们书上首先见于《海药本草》,李珣的,这个是唐代的一个专门以收载外来药为主的一个专门的本草。那么据史书里面的一些资料,或者本草文献里面的一些资料,在唐代以前,在宫廷里面,或者在一些士大夫这些里面,经常依靠服用一些矿物药、金石药,希望能够壮阳,能够增强性功能或者提高生殖的功能,或者其它的健身的(目的),所谓的服石的风气,服用矿物药,因为服用矿物药,比如说以丹砂,就是朱砂这些为主的,那么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后果,很多人都因为中毒,所以在这个时候,慢慢地认识到了那些矿物药的危害性,所以当时,这个佛教从印度、南亚地区来的一些人来传教的,那么就从南亚地区,带来了仙茅这种药,当时就是献给皇帝,最早就是唐明皇,唐玄宗李隆基,当时他就作为一个秘方保存,就秘而不传,宫外的人不许知道,那么就在宫中使用,后来安史之乱,这种记载就散落在民间,民间知道这种仙茅是一个壮阳的药,那时候就追风,民间就普遍地把它作为一个壮阳药来服用。同样它又是一个在补益药当中,唯一的一个有毒的(药),那么过用了,它会产生中毒的症状,那么比较轻的,可以出现麻木、舌头肿胀,严重的也可出现这个昏迷、昏厥,甚至引起更严重的,比如导致死亡这样的后果。所以一直到了宋代,那么仙茅作为一个壮阳药,长期地使用,它的毒副反应,在民间也普遍地知道了,所以这个风气慢慢地也就这样子淡下来了。所以在这个《证类本草》,就引用了当时一首诗,叫作《仙茅诗》,那么也就是指出仙茅有很明显的毒副反应的,其中《证类本草》引用了两句,就是“昨日才持仙茅去,今日人來乞墓銘”。就是昨天你在要求服用仙茅,但是今天就听说你就在找人给你写墓志铭了,就已经引起了死亡,当然这个是一种形容,那么也是说告诫人们要注意仙茅这个不良反应,尤其作为一个壮阳药,不能轻易地乱用、长期服用,所以我们这里,仙茅作为一个一般了解的药物,它是补虚药当中,有明显毒副性的,尤其是(有)毒性的,可以说是唯一的一个药,那么它的基本功效,仍然是九个字,补肾阳、强筋骨、祛风湿。它的应用,那么和这个巴戟天、淫羊藿完全是一样,但是它的温燥性更强,比淫羊藿还要强,而且有一定的毒性,所以使用的时候,就更需要配伍这个补精的药物。所以这三个药物,大家可以联系在一起,因为它们的功效完全一样,那么温燥性,按照我们讲义上的顺序,是逐步增强的,至于它们不同的地方,我们仅供参考,比如说这个巴戟天的补肾精,淫羊藿的这个祛痰止咳,供参考,不强行地要求,这是这三味药。

  然后下边我们介绍四味种子类的药材,都是植物的种子类的药,那么这四味药,就是补骨脂、益智仁、菟丝子和这个沙苑子。这四味药,就是兼有固肾气作用的补阳药,这四味药,它既能够补肾阳,又能够固涩肾气,这个固肾气是广义的,肾气不固,表现出来是尿频、遗尿,那么它就能够缩尿。表现出遗精、滑精,它就能够固精。表现出来是妇女白带过多,那么它就应该是止带,它能够固精、缩尿,止带。所以它们既是补阳药,又是收涩药,这是一个特征。第二个这四味药,可以说又是脾肾双补的药。它既能够补肾阳,同时还能够温脾阳。治疗脾肾阳虚的一些证候,所以把这些共性抓住,这四味药,也是很容易理解和记忆的。

  那么这四味药当中,第一个我们要介绍的,也是要求掌握的,比较重要的一味药,叫作补骨脂。这个补骨脂,也是唐代外来的药,也与佛教有关的一味药,所以它的出处首先记载是《药性论》,这个《药性论》是唐代早期甄权的一本药学专著,也是开始在唐代使用。那这个补骨脂,是一个音译,根据当时传入的这个梵文的发音,它读音类似于补骨脂,所以这个药,在古代文献里面,它所使用的汉字,不统一,反正发音大同小异,比如说有的写破故子,就是竹木这个破破,这个破,故呢有故事的故,破故子,也有把它写成破故纸,纸张的纸,破烂的破,破故纸,类似的发音,有多种,那么就因为这个名称的原因,所以很长的时间,就导致了这个同名异物,引起了补骨脂在药材使用上的一些错误,因为这个补骨脂,用的是音译,它其中有一种写法,就是破故纸,就是破烂的破,故事的故,纸张的纸,破故纸。那么我们另外有一种紫葳科的一个种子类的药材叫作木蝴蝶,叫作木蝴蝶,那么木蝴蝶这种药材,它这个药材中间有两枚种子,周围有一个种翅,翅膀,这个果翅很薄,就象纸张一样,好象比较厚的纸撕成了碎片,所以它也叫破布纸,那么前人把那个木蝴蝶又叫千张纸或破布纸的这个药,常常就误用为补骨脂,有的人还能找到理论依据,因为那个千张纸的里面,两枚种子,对称的在果实的两边,那么就象人的两个肾脏,在人的腰部的两边,就说根据这个形状,它就是一个补肾的药。所以过去有的临床的医生,那么告诉他千张纸不是补骨脂,他还不服气,他说这个本身就应该补肾,因为里面的两枚种子,就象人的肾的形状是一样的,它肯定是能补肾。这个跟很多年,作了很多工作,现在慢慢地统一起来了,慢慢统一了,所以这个药材上,再发生这种误用的情况下,近年来是比较少,早在上个世纪的五、六十年代,一直到七十年代,是非常普遍,在很多地方,很多省区,这个都发生了误用,所以在当时,为了避免他们名称的混淆,这个补骨脂是一个豆科植物,这个豆科植物很特殊,它这个豆荚非常小,每一个豆荚里面只有一枚种子,小小的,比这个绿豆还要小,好象半个绿豆那么大点,那个外面的豆荚,就是那个果壳,干了以后,它是黑的,附着在这个种子上面,所以它作为商品药材是果实,外面它有果肉,这个黑的是果壳,所以有的地方说补骨脂是种子,不对,它因为果皮比较薄,完全附着在种子的表面,并没有把它去掉的,所以实际上入药的(是)果实,而不是种子,所以在有的中药教材上写种子是不准确的。因为它果皮在面上,是黑的,为了避免用药的错误,有的就要求写处方的时候,把它写(为)黑故子,一点也不会发生混乱,但是现在既然都不存在名称的这个混乱了,基本上不存在,这个也就失掉了意义。但它的正名,我们现在是用的这三个字,补骨脂,尽管它最早是发音,现在没有什么明确的汉字的含义。这个补骨脂作为一个补肾阳的药,那么它的温性,是比较明显的,所以它一般都是用于肾阳虚,而这个寒象也比较明显,但这个特征有一点,所以有的书上不是说的温性,而把这个补骨脂写为了热性的也有,总之一句话,它的温性是比较明显的一个药,所以它比较适合于肾阳虚而有寒象的一些病证,也有一定的温燥性质,关键是这个药,它既能够补肾阳,又能够固肾气。那么固肾气就表现在缩尿固精或者止带,甚至于止血,当代把它用来治疗这个妇女崩漏,或者这个功能性的子宫出血,或者月经过多,它有一点收敛的作用,减少出血。那么更主要的是肾阳虚兼有尿频、遗尿,用它来缩尿,兼有遗精、滑精,又用它来固精。单纯的肾阳虚,没有肾气不固,就表现在畏寒身冷,或者生殖机能降低,补骨脂完全可以用,既有肾阳虚,又有明显的肾气不固,当然它更适合用,它既是补阳药,又是收涩药,这是它很重要的一个特征。另外我们刚才讲了,这一组药,它又是脾肾双补,除了温肾阳,它又能温脾阳,在温脾阳的同时,它又有收敛性,能够温脾止泻,所以这个药,常常就用于肾阳虚或者脾阳虚引起的腹泻,尤其是脾肾阳虚引起的久泻不止,所谓的黎明泻、五更泻,那么这个脾肾阳虚的居多,这也是我们讲骨碎补的时候谈到了这个脾不伤不泻,肾不伤不久泻,那么这个脾肾两虚以后,久泻不止,这个补骨脂,它又温肾阳,同时又温脾阳,而且它药性偏于温燥,能够除湿,更主要能够止泻,所以就是治疗这种脾肾阳虚的虚寒性久泻很重要的一个药物,那么有代表性(的),就是二神丸,或者四神丸,二神丸最早两味药,那么就是补骨脂和肉豆蔻,补骨脂就是温补脾肾,同时能够收敛止泻,那么加上这个肉豆蔻,我们后面收涩药要学,它本身也是一个温里祛寒的药,又能够涩肠止泻,所以两个药配伍在一起,从这个温阳散寒和这个收敛止泻方面都互相增强,那么这个作用很好,所以称为二神丸,后来再加上了能够补肾的五味子,也能够收敛止泻,再加上了一个温里散寒、燥湿止痛的吴茱萸,那么就成为了四神丸,那么这里呢,大家简单知道,它是治疗脾肾阳虚,久泻不止的一个重要的药物,这个二神丸、四神丸的主要的药,是补骨脂。这个就体现了这方面的特征,另外这个药,也能够祛痰平喘止咳,这个也是一个现代研究为主的,古代有这方面的意思,但是不是很强调,也不是非常明确,那么现代也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尤其是属于这个阳虚证的,兼有咳喘痰多,和淫羊藿一样,甚至于可以两个药配伍在一起,所以这个补骨脂,大家就记住它主要的两方面,它既是补阳药,又是收涩药,它既能够温肾阳,又能固肾气。所以主要用于肾阳虚兼有肾气不固的一些证候,同时它是脾肾双补,所以兼有温脾阳的作用,那么它是个收涩药,在脾就表现在止泻,所以是治疗脾肾阳虚的很重要的一个药物,这是关于补骨脂的简单情况。

  下面的一个药益智仁,益智仁它的药材来源和砂仁、草果、草豆蔻这些有相似的地方,它都是来源于姜科植物。这种益智成熟的果实,这个益智仁的形状,和那个带壳的砂仁,外观非常相象,形状都很相近似的。这个益智仁,它作为一个补阳的药,那么它和前面的补骨脂一样,它又是一个固肾气的药,所以对于肾阳虚而兼有肾气不固,同样可以使用,但是不论在温阳,或者固肾气的方面,它都不如补骨脂,作用要弱一些,所以在临床上,也就少用一点,显得比较次要一些,但就它本身而言,在温肾阳、固肾气当中,长于缩尿,所以对于肾阳虚这个尿频、遗尿,尤其是有的小儿,肾气不固,有遗尿的,常常也用这个益智仁,相对来说,它这方面的作用要好一些,比较常用,在其它的肾阳虚,兼有肾气不固的,用的不很多。那么它作为一个脾肾双补的药,它又能够温脾阳,在温脾阳方面,它类似于砂仁、草豆蔻这一类的药,它能够温中,也能够止泻,比如说这个胃寒引起的胃脘疼痛、食欲不振、便溏腹泻,它可以象砂仁、草豆蔻这一组药同样的使用,但是这个不是益智仁的特长,它可以用,但不常用。那么在温脾的同时,它有一个重要的摄唾(效果),减少唾液。中医理论认为脾阳虚,运化失常,水湿内停,水温内停了以后,这个湿浊那么它就常常通过经络,可以从这个廉泉穴,口腔当中的廉泉穴,这个津液不能散布在全身,集中就从口腔里面涌出来,就形成了这个涎唾,形成了涎唾,所以就是有的人,这个脾胃虚寒,或者脾肾虚寒以后有这种症状,涎唾不止,那么它能够有效地减少脾这种虚寒(证)所形成的这个唾液分泌过多。那么小儿,在这个半岁以后到一岁多,有唾液很多,那个可能大量的是属于胃热,那不是脾胃的虚寒。所以那种情况也不一定适用,所以这个益智仁,在温肾阳、固涩肾气当中,它长于是缩尿的,在温脾阳,用于脾阳虚的诸证当中,它的特长是摄涎唾,这个在所有的中药里面,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尤其要加以强调,这是它的特殊性。

  第三个种子类的药,菟丝子,这个菟丝子它来源于一年生的旋花科的草本植物,这个菟丝或者叫菟丝子,就是我们见到的象丝状的,丝线状的,这个是一个寄生性的草本植物,那么它刚刚从地里面长出来以后,马上就靠近地面的部分就断掉了,根就没有了,所以这个菟丝子,在很多本草书里面,尤其是一些草药书里面,叫作无根藤,没有根,无根藤,有的书上把它叫没娘藤,也就是无根的意思,没有娘。它完全靠缠绕在一些草本植物上面,用它的表皮吸收养分,它也是没有叶的,叶退化了,它的藤没有绿色,它有淡黄色的或者淡红色的,就象那种彩色的胶线,很细,它成熟的种子,收集起来就作为菟丝子使用。这个菟丝子,作为一个补阳药,同样它也兼有固肾气的作用,所以也比较适合于这个肾阳虚,兼有肾气不固的尿频、遗尿,或者遗精、滑精。这个菟丝子,它的温性是比较微弱的,温性是很弱的,而且不燥,不象补骨脂这样偏于燥性,尽管它是一个性温的,一个补阳的药物,在有的治疗肾阴虚兼有肾气不固的,有时候也可以配伍使用,在补阴药比较多的情况下,加一点菟丝子。所以我们过去的教材,比如说五版教材,六版教材,说这个菟丝子,既能补肾阳,又能补肾阴,这种说法不准确,本身菟丝子是一个补肾阳的药,它可以在治疗肾阴虚的复方当中使用,为什么它可以使用,因为它的温燥性不强,加上它有补肾精的作用。这个肾精是肾阴、肾阳的物质基础,那么它在配伍补阴药的同时,它就可以治疗肾阴虚,本身它不是一个补肾阴的(药),如果说要理解为(是)一个补肾阴的(药),那么这里指的阴就是指的精,如果是精气来分阴阳,气属阳,这个精就属阴,这个菟丝子如果说它补阴,实际上也就是补肾精,它不是真正的清补药,不是治疗虚热证那种的补阴药,这是不同的。所以在治疗肾阴虚的一些方当中,由于它的温燥性不强,而且它能够补肾精,所以也是可以用,但是不是它的主流,它主要是用于治疗肾阳虚的兼有肾气不固,这个和前面两味药一样。那么这个药,也是脾肾双补,也能够补脾止泻,但是它的温燥性不强,那么脾是喜温燥的,所以它相对而言,对于这个脾阳虚的久泻不止,它没有前面两味就是补骨脂和益智仁的作用好,所以我们这里,我们这个教材,只提到了它止泻,它温脾阳,就淡化了,这个在其它的教材上,五版、六版都提到它是补脾的,补脾止泻,这个补脾实际上是温脾阳,它本身有温脾阳的作用,但在同类药当中,它不是很强的,所以可以淡化它,但是归经里面,同样保留了脾经,其实也是承认它是温脾阳的药,所以这个药也是脾肾双补的,兼有收涩的(作用),本身就有涩味,所以这些药不但有甘味,也有涩味,用于这个脾肾两虚的久泻不止。另外菟丝子通过补肾精,又可以明目,虽然肝开窍于目,那么因为肝肾同源,肾精充沛了以后,它可以化生肝血,这个肝肾精血是相生的,所以它通过补益肾精,有利于改善视力,所以菟丝子在很多治疗肝肾亏虚或者肾虚,视力降低、视物昏花的一些方里面,也是很普遍地使用,当然这个功效,有的书上就说菟丝子补肝肾,因为它明目,所以也能补肝,这个完全可以。但是在补肝肾的药当中,在中药当中,现在很难处理的一个问题,是什么问题呢?比如说这个药物补肝肾,菟丝子,它补肾,它是补的肾精,补的肾阳,补肝是补肝的什么,不好回答,因为我们现在肝的脏腑辨证里面,肝阴虚,肝血虚,补肝阴、补肝血,没有什么肝阳虚、肝气虚,那么还不好说它补肝阳、补肝气。那么如果菟丝子还可以说它补肝血,它通过补精血来明目,但是实际上还是有问题,如象我们前面学的鹿茸,能够补精血,它可以单独地用于血虚证,能够表现出它是个补血药的基本作用出来,那么有的药,菟丝子还勉勉强强可以,有的在血虚证当中使用,不是不可以的。那么有一些偏于温燥的,这个就包括我们回到了讲祛风湿药,当时不好提,这个五加皮补肝肾,这个补肝的什么,包括了这个桑寄生,还有我们后面要讲的杜仲、续断,长期以来都是补肝肾,那么我们现在说它可以补肾阳,落实到肝,气、血、阴、阳,它不外乎就是气、血、阴、阳,它到底是补的那一种,没有办法回答,所以这个补肝肾,就面临一个很严峻的问题,就是怎么落实它的补肝。那么对于菟丝子,如果同学们记,它能够补肝明目完全可以,它通过精血相生,补益肾精,有利于补肝,本身也可以说它养肝血,它比较滋润的,称为补肝血,也不是不可以,但有的这个温燥的药,称为补肝血可能就不太恰当,比如说后面的杜仲那一类,问题就要大一些,所以这是关于这个菟丝子在明目的这个问题上,可以认为补肝明目,也可以认为是通过补肾精,这种精血相生以后的肝肾同源而收到的明目的效果,这个也是顺理成章,也能够解释的。另外菟丝子通过它补肾精,固肾气,有利于安胎,所以对于这个肾虚,精气亏耗、胎动不安的,在很多方里面,都是有效,也比较常用的,比如说象什么泰山磐石饮这一类,这个寿胎丸,里面都用到了这个药,(安胎)也可以称为一种功效,这是关于菟丝子。那么了解了菟丝子以后,下面的一个药,沙苑子。这个不要求,大纲里面不要求,它和这个菟丝子,大同小异,都是补肾阳,又能固肾气,同时又能够补肾精,也能够明目的,只不过沙苑子对于脾的作用不明显,所以一般这个温脾止泻,没有这个功效,如果要比较的话,就这么一点区别,其它方面和菟丝子相似,经常同用,但是它没有温脾止泻的作用,所以这个脾阳虚的腹泻,一般用菟丝子,而不用沙苑子,那么不要求这个药了,但是今后处方里面会经常碰到。这是四味药,就我们刚才讲的,它同一组,实际上我们只要求三味,这三味,就是既是补阳药,又是收涩药;既是补肾阳的,又是补脾阳的,脾肾双补(的药),主要就有这两方面的特征。

  在这四种种子类的药材之间,我们教材上三百五十八页,有一个药肉苁蓉,这又是另外一个类型的了,它是补肾阳、益肾精的药物,那么有一点类似于鹿茸,这个是一个寄生性的草本植物,它也没有绿叶,是肉质的,那么因为这个药,它整个这个植物,整个这个茎,是肉质的,很鲜嫩,那么有的地方,把它炖肉吃,味道有一点象肉的味道,又是肉质的,所以这个就是肉苁蓉的肉的来历,这个植物它的茎是肉质的,而且类似于肉的味道,动物的肉的味道。那么苁蓉,是它作为一个补肾阳的药,它的作用比较平和,比较缓慢,前人说它从容不迫,后来加上了一个草字头,这个苁蓉是说明它的药效的特征,它虽然是一个温阳的药,但它不偏于燥热,所以是一个比较缓和的,一种缓补的药物。这个药物,它既能补肾阳,又能益肾精,所以一般的肾阳虚,都可以配伍使用,它没有这个温燥的性质。就是属于肾精亏损,在临床上辨证,没有明显的寒象,它不属于肾阳虚证的,(是)肾精不足证,那么和这个鹿茸讲的情况一样,在配伍的情况下,配伍一些比较平和的,甚至于补阴的药,对于肾精不足证,也是可以(使用)。近年来,这个肉苁蓉,作为这个治疗这种肾精亏损证,用得很多,这种肾精亏损,或者说这个肝肾亏损,实际上就是一种早衰,那么现在主要把它作为一个抗衰老(药)在使用,用它来益寿延年,延缓衰老,所以在近年来,这个肉苁蓉的资源破坏很大,现在常常供不应求。这个药除了这个补虚,还能润肠能便,尤其是阳虚或者精血亏耗,兼有肠燥便秘,在老年人比较多用,是比较好的滋补品,前人说它不象有的(药)那么滋腻,比如说地黄;也不象有的那么温燥,比如说前面我们学过的补骨脂这一类。所以是比较受欢迎的,尤其适合于长期服用,作为一个抗衰老,延缓衰老的一个药物。它的药材,(是)一般(生长)在北方的沙漠或者半沙漠地方的一种寄生性的草本植物,当地把它采收起来,有的就把它淹埋在沙当中,一半露在外面,那么温度高,很容易就干燥了。如果它采收的季节是阴雨天,那么当地就把它放在那个盐水湖里面,有的那个湖泊里面,含盐分很高,那么就相当于这个泡泡菜,放在那个盐分很高的水里面,它不会腐烂,不会变质,就把它保存起来,那么这样的就称为盐苁蓉。那么这个盐苁蓉,也就象我们前面讲附子的时候,盐附子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权宜之计,并不是为了增强它的入肾的功能,有意地把它丢到盐水湖里面去,实际上在用的时候,也要把这个盐苁蓉,要用水来漂,把里面的盐味把它漂去,仍然要用这个淡苁蓉,它不是为了增强入肾,是为了保护不腐烂而采取的一种不得已的方法,这个肉苁蓉比较简单,所以就了解它这两方面的功效。

  另外我们书上有一味药,大纲不要求,就是在教科书上的三百六十六页的锁阳,锁阳和肉苁蓉是一样的,只不过作用更加缓和,在没有肉苁蓉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用这个锁阳来代替,所以我们知道了肉苁蓉,也就知道了锁阳,所以对于锁阳这个药,就没有要求,就不再介绍它,这一节课就讲到这个地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