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万小时定律

 春风杨柳荷香 2014-07-05

格拉德韦尔的新书《超常之辈:成功的故事》写的是与众不同的人:聪明人、有钱人、成功的人,在最边远的地方开展活动的人,包括罗伯特·奥本海默、比尔·盖茨、“披头士”等人。

  《时代》周刊说,他的目标是调整我们对成功道路的理解,成功过程不是天才儿童通过英勇奋斗在精英体制内变成成功的成年人,变得有钱、出名或实现人生目标。《超常之辈》讲的是成功需要的背景——家庭、文化、友谊、童年、出生、历史和地理上的偶然条件。“只问成功人士是什么样子的是不够的,只要问他们来自何方,我们就能破解成功与否背后的逻辑。”这本书被认为是对美国人白手起家的神话的正面攻击。
  格拉德韦尔一直致力于把心理学实验、社会学研究、法学论文,对飞机失事和古典音乐家、冰球运动员的统计调查改造成流畅、好懂的文字。比如他总结出了一个1万小时定律,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好像大脑需要这么长时间,以吸收达到精通所需要知道的东西。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90年代初在柏林音乐学院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都大约从5岁开始练习,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列维京说:“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反复出现。”1万小时当然是相当多的时间,要有父母的鼓励和支持,不需去做兼职,但有机会的话还是可能的。
  强调先天因素不只是近来科学上的趋势。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它不是一种能按照任何法则来学习的才能。‘天才’这个词可以推测是Genius(拉丁文)引申而来的,是一个特异的、在一个人诞生时赋予他守护和指导的神灵。”
  康德认为,绘画、音乐、诗歌等艺术跟科学不同:“一切科技是人们能学会的,在研究与思索的道路上按照法规可以达到的,但人不能巧妙地学会做好诗。在科学里面最伟大的发明家和最辛勤的追随者以及学徒只有程度上的差别,对美术获得天赋的人和他们却有种类上的区别。”
  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说,毕加索就是一个天才,他在会说话之前就会描画,10岁时,他就能画石膏像素描,画得像任何地方的美术老师一样好。“视觉艺术的天才儿童比音乐的少得多,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较不真实,其间的差异或许因为音乐比绘画更独立自足。耳朵可以独立地发展,眼睛的发展则有赖于人对看到的对象的了解。虽然如此,毕加索是天才儿童毋庸置疑。”
  格拉德韦尔则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练习的人,艺术领域也不例外,“练习不是你已经很优秀时做的事情,而是使你变得优秀的事情”。披头士乐队1960年到1962年去过德国汉堡5次,在红灯区演出了106个晚上,每晚至少5小时,为了吸引不停进进出出的顾客,乐队要一直唱,还要演唱各种风格的歌曲,这迫使他们探索新的演奏方式。到1964年,他们现场表演了1200多场,“今天大多数乐队一辈子也不会演出这么多场”。
  他说,比尔·盖茨在西雅图上初中和高中时,由于得到了9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幸运的机会而得以累积了他的1万小时:早在1968年,上八年级的时候,他就读的私立中学购置了一台最早的一批可以直接连接到大型计算机上的电脑终端机。小时候他家挨着华盛顿大学,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一台更高级的计算机。到盖茨大学二年级从哈佛大学辍学去开办自己的软件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万小时。
  “天分不是唯一重要的,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智商超过120,你就跟智商达170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一样大。”克里斯托弗·迈克尔·兰根的智商高达195(爱因斯坦是150),但他只能在密苏里乡下的一个马场工作。他为什么没有成为火箭科学家或脑外科医生?因为他成长的环境:一生中没有人帮他开发他的天分,他只能依靠自己。富家子弟奥本海默毒害他的物理老师未遂后,只被判了缓刑和接受心理分析,兰根小时候则经常遭受继父的毒打。

成功的一万小时法则

2009年09月30日 星期三 下午 03:01

艾瑞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结论是:
一,根本没有“命定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
二,根本没有“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

要成功,你必须在一件事上至少投入一万小时。
在学习的过程中,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存在一个练习最小临界量。事实上,研究者们就练习时长给出一个神奇的临界量:10,000小时。

“研究发现,任何一个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一万小时的训练,”神经科学者丹尼尔·莱维汀写道,“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溜冰选手、钢琴师、棋手,甚至江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一万小时这个神奇数字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出现。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从等量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位世界级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上的训练少于这个数字。大脑好像必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消化理解,才能达到极其精通的水平。”

成功的一万小时法则

1.Sun公司的天才创始人

1971年密歇根州立大学安娜堡分校的新计算机中心成立了。中心坐落在贝尔大街,是一座由砖混外墙和茶色玻璃前壁组成的奇特建筑。当时,巨大的电脑主机放置在一间白色房间中,计算机中心的一位工作人员回忆说,“那房间看上去有点像《2001太空漫游》最后一幕中的建筑”。在房间的一隅放置着几十台键控打孔机——这是那个年代电脑终端的必备硬件;然而一九七一年,这些仪器代表着世界最尖端的科技水平。密歇根州立大学的计算机系世界闻名,而在这里受过计算机教育的学生都曾频繁出入过那间白色的主机房。当年,在这些学生中有一个年龄十多岁、呆头呆脑的男孩,他就是后来享誉全球的计算机科学家比尔·乔伊[1]。

乔伊来密歇根大学的时候正值新计算机中心成立,那年他16岁。他又高又瘦,顶着一头乱糟糟的头发。乔伊高中毕业于底特律北法明顿中学,同学们认为他是书呆子,所以送他一个雅称:“最用功的学生”。意思是他从不跟女生约会。刚进大学的时候,乔伊想当一名生物学家,或是数学家;但是大学生活第一年还没过完,他就发现了计算机中心——从此他就迷上了计算机。

从那时起,计算机中心就成了乔伊生活的全部。他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学习编程;即便是放暑假,他也在一位计算机教授那里找到一份兼职,这样他整个暑假也能编程了。1975年乔伊考入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生院。在那儿他更是深陷计算机软件编程不能自拔。博士入学面试的时候,他在匆忙之中准备了一份结构复杂的演讲,正如他的一位传记作者所写,“那些考官被如此精彩的演讲完全震撼了,一个考官后来这样回忆说‘简直就是基督舌战群儒’。”

后来,乔伊参与了改造UNIX系统(由AT&T[2]首创,用于大型电脑主机的软件)的项目团队。经由乔伊团队改编的版本非常优秀,目前全世界正在运行的、数以百万计的服务器系统软件依然是他们的UNIX版本。

“在Mac系统[3]的一种模式下你依然能看到这些代码”,乔伊说,“那都是我25年前写的,至今也没什么变化。”还有,如果你好奇当初是谁编写了那么多软件,使我们现今网上冲浪成为时代潮流,我现在可以告诉你,也是比尔·乔伊。

从伯克利毕业以后,乔伊与合伙人在硅谷成立了太阳微系统公司(以下简称:Sun公司)。Sun公司是我们这个时代电脑科技的主要推手之一。公司成立以后,乔伊着手重写另一种计算机语言——Java,这种语言在当代如日中天。在硅谷圈内,乔伊享有和微软比尔·盖茨同等重要的地位,同行视他为“英特网的爱迪生”。耶鲁大学计算机科学家大卫·杰勒恩特说:“比尔·乔伊是对现代计算机历史影响最为深远的人。”

类似比尔·乔伊这样天才的故事我们已经听到过许多次,内容其实都差不多。计算机是一个纯知识精英的行业。计算机编程不是传统的校友关系网,你可以依靠金钱或者关系取得领先。计算机是一个充分开放的新兴行业,人们只根据成就和天分评价从事计算机行业的人;这里的成功人士都是最棒的,而乔伊无疑正是这些最优秀人中的一个。

如果不考虑我们第一章谈到的冰球和足球队的例子,人们很容易接受以上对天才的解释。然而计算机行业跟顶级冰球队的情况相当类似:这里也是精英荟萃的地方,超常之辈在某个特定领域,通过个人努力、机遇和主观优势的综合作用达到事业的顶峰。

有没有可能在这里也找到第一章中提到的特殊机会的作用呢?让我们回到比尔·乔伊的故事仔细找找看。

2.10,000小时有多久?

心理学界花了几乎整整一代人的时间争论一个大概很多普通人以为早已解决过的问题:到底存不存在生而固有的天分。很显然,答案是肯定的。并不是每一个生于一月份的球员最后都打到职业球队,只有一部分人能做到——一部分生来就有天分的人。可以说,成就是天分加上预备(Preparation)。但问题是,心理学家对天分研究越深入,就越发现,生而固有天分的作用其实很小,而后天预备的作用其实很大。

天才论争最著名的实验是心理学家K·安德斯·艾瑞森带领的科研团队1990年代对柏林高级音乐学院所做的研究。在校方的配合下,他们将小提琴班的学生分为三组。第一组由最优秀的明星学生组成,他们个个有发展成世界级独奏家的潜质。第二组是优秀组,第三组由那些将来不太可能做职业演奏家,只可能在学校当音乐教师的学生组成。所有这三组学生都被问及同一个问题:从第一次接触小提琴至今,练琴一共花了多少小时?

三组学生大约都在5岁时候第一次接触小提琴。在最初几年,所有组学生的练琴时间都大致相当,大约是每周2-3小时。但到了八岁,不同组的学生练琴时间开始产生差别。第一组学生练习时间开始比其他任何组学生都明显多起来;九岁时每周为6小时,十二岁时每周8小时,十四岁时每周16小时,这样随着年龄增长,练琴时间不断增长,到了二十岁上下(这个年纪的学生已经自觉,能够为了更加优秀而主动练习),他们每周练琴时间是30小时。实际上,到了二十岁左右,最好的演奏者在练琴上已经花了10,000小时了。作为对照,第二组学生练琴时长为8,000小时,未来的音乐教师们的练琴时间只有4,000小时多一点。

艾瑞森带领团队又研究业余组与职业组的区别,相同的情况出现了。业余组中的人在儿童时期练琴从未超过每周3小时,到了二十岁,练琴时间累计只有2,000小时。而职业组的练习时间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长,直到二十岁,那些将来的演奏大师们的练琴时间已经超过10,000小时。

艾瑞森的研究中最引人注目的结论是:一,根本没有“命定的天才”——花比别人少的时间就能达到比别人高的成就;二,根本没有“劳苦命”——一个人的努力程度比别人高却无法比别人更优秀。研究结果表明,一旦一个演奏者进入顶级音乐学校,唯一能使他出人头地的方法就是:刻苦练习;成功的要素在这个阶段变得简单明了。还有一点,那些顶级演奏家们,他们练琴比其他人练琴不只是更加努力,甚至不只是更加十倍努力,而是更加百倍努力。

在学习的过程中,完美掌握某项复杂技能存在一个练习最小临界量。事实上,研究者们就练习时长给出一个神奇的临界量:10,000小时。

“研究发现,任何一个世界级水平都需要起码一万小时的训练,”神经科学者丹尼尔·莱维汀写道,“随着研究不断深入,作曲家、篮球运动员、作家、溜冰选手、钢琴师、棋手,甚至江洋大盗,无论你是什么,一万小时这个神奇数字一而再,再而三地不断出现。当然,这并不能解释为什么有些人能从等量的训练中获得更好的训练效果。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还未发现任何一位世界级的专家在其专业领域上的训练少于这个数字。大脑好像必须花费那么长的时间消化理解,才能达到极其精通的水平。”

这一准则甚至适用于人们通常所说的“奇才”,比如莫扎特,六岁就开始作曲的音乐神童。心理学家迈克尔·豪在他的著作《天才释疑》中写道:

莫扎特成人以后,在真正成为职业作曲家的一开始,他的作品并不出色。他的早期作品很可能大多出自他父亲之手,只是后来得到不断修改罢了。沃尔夫冈[4]童年时期的多数作品,例如七首钢琴与管弦乐协奏曲,大部分是由其他作曲家捉刀。完全出自莫扎特之手,并被奉为他的第一部经典作品的,是第九号钢琴协奏曲K.271[5],然而这部作品是他在二十一岁时创作。那时候莫扎特作曲已有十个年头。

而音乐批评家哈罗德·施龙伯格[6]谈到莫扎特更是有过之无不及,认为莫扎特实际上是“大器晚成”,因为他从事了二十年作曲,才出了第一部经典作品。

成为国际象棋大师也需要大约十年时间。(国际象棋大师博比·费歇尔问鼎冠军宝座用的时间稍微少一些:他花了九年。)十年意味着什么?十年意味着,一个人大约可以投入一万小时对某一特定项目进行长期刻苦训练。10,000小时是铸就伟大成就的神奇数字。

现在我们可以运用这一理论解释捷克和加拿大国家队“年龄分级日”现象了。之前,你可能没有真正理解为什么花名册上没有一个队员生于九月一日以后。你本以为,肯定有为数不少的运动天才出生于下半年,他们的天分就可以支撑他们进入顶级队伍,不论他们生于一年中的哪一天。

但是,对于反对“天分第一论”的艾瑞森来说,这一现象一点都不奇怪。“晚出生”的天才们在八岁的时候没有被选入全明星队,原因是他们太小了,因此他们得不到强化训练。得不到强化训练,他们就很难达到一万小时的训练时间,从而无法在职业青年队选拔的时候入围。没有一万小时的训练打底,他们根本不能掌握与顶级队员竞争所需的足够技能。甚至是莫扎特——音乐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如果没有一万小时的训练也无法实现事业上的突飞猛进。练习,并不是你做一次就万事大吉了;你只有通过不断练习,才能把事情做好。

另一个关于一万小时的有趣现象是,一万小时的确是大量时间。人们在很年轻的时候的确很难依靠自己达到这一要求。你需要获得父母的鼓励与支持。你不能太穷,因为如果你必须依靠兼职维持生计的话,你根本没法在日常生活中获得足够时间做练习。事实上,人们要想获得如此大量的时间,必须依靠参加某些特定形式的训练课程(比如冰球中的全明星队),或者某些特定机遇让人们可以有机会去实施训练。

3.安娜堡计算机中心的日日夜夜

现在让我们回到比尔·乔伊的故事。1971年,十六岁的乔伊还是一个个头很高的懵懂少年。他数学特别好,应该是麻省理工、加州理工或滑铁卢大学[1]高材生的苗子。“当比尔还是小孩子的时候,他就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开始对许多事情的来龙去脉感兴趣了,”比尔的父亲威廉说,“我们能回答的就回答他,我们回答不了的,我们就给他书让他自己查。”到考大学的时候,比尔在SAT考试[2]数学部分中拿了满分。“那些考试并不特别难,”比尔坦率地说,“考试中我总能剩下时间检查两遍。”

他的确才高八斗,但只有这个肯定不够。他的长足进步始于偶然在贝尔街发现的形状奇特的计算机中心大楼。

比尔学习计算机编程的1970年代,电脑的尺寸还跟房间大小相当。一台单机电脑(其运算能力和内存容量可能还不敌现在一台微波炉)动辄百万美元——还是七十年代的美元价值。电脑在那时非常稀罕。即便你能找到一台,你也必须想办法获得使用权;你要想办法获得使用权,你就得花大价钱租用电脑使用时段。

而且,那个时候电脑编程本身是件非常枯燥的事情。早期电脑编程必须使用键盘打孔机。程序代码必须用打孔机打在打孔卡上。一个复杂点的程序可能需要几百上千张卡,每张上面都密密麻麻排满了孔。程序员编好程序就带着打好的卡来到机房,交给电脑操作员。那个时候电脑只能单线程运行,操作员给你排个号。你要等多长时间取决于前边有多少其他程序员在排队,通常等代码运行结果需要几小时,有时候甚至要一天。这期间,你的程序如果有一点儿错误——哪怕是排版错误——你都必须拿回卡片,找到错误,然后重新来过。

在这种环境下任何人想成为程序专家都很困难,对二十岁刚出头的年轻人更是难上加难。如果在机房待一个小时只能用几分钟的计算机,怎样才能做足一万小时的训练?“在打孔卡上编程,训练的不是你的编程,”一位早年的计算机专家总结说,“训练的是你的校对和耐性。”

直到二十世纪60年代中期人们才找到提高计算机效率的解决方案。此时电脑性能已经大大提高,能够同时接受多个任务指派;专家们优化操作程序,主机可以同时处理上百个终端任务,人们实现了计算机使用时间共享。这就意味着程序员们不用再跑到机房把打孔卡交给操作员,取而代之的是数十个终端;所有终端都通过电话线与机房主机相连,程序员实现了联机协同工作。

以下是历史书对电脑实现主机共享技术意义的总结:

这不仅仅只是一项变革,这简直就是电脑新时代的启示录。不用操作员,不用卡片,不用等待。电脑主机共享意味着,你可以坐在自己的电传打字机前键入命令,并且马上得到结果。主机共享又是交互的:主机会要求程序员做出响应,等待你输入指令,并在你休息的时候继续工作,一直到算出最终结果。所有这些都是“实时的”。

密歇根大学是世界第一批实现电脑主机共享的高等学府。1967年主机共享原型机已经上线运行。到了1970年代早期,密歇根计算机系已经实现100人同时在线工作。“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时候,没有几个地方能达到密歇根大学的计算机水平,”密歇根计算机系始创人之一麦克·亚历山大说,“可能麻省理工,卡耐基·梅隆或者达特茅斯学院[3]有这样的能力,但其他地方都还没有。”

这就是1971年比尔·乔伊进入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时等待他的机遇。他并不是因为想学计算机才进密歇根的,他高中时代从未接触过什么电脑,他只对数学和工程感兴趣。但当他大学一年级第一次接触电脑并爱上编程以后,他惊喜地发现,他竟然置身于世界上仅有的几个只要想编程就有电脑供他使用的大学之中。

“你知道用打孔卡编程和主机共享编程的差别有多大么,”乔伊说,“它们的区别就好像写信下棋和下快棋的区别。”编程不再使人倍受挫折,编程变成一种享受。

“我住在学校北区,计算机中心也在北区,”乔伊继续说道,“我在那里花了多少时间?哦,那简直不计其数。计算机中心二十四小时开放。我经常在那里通宵,清晨才回宿舍。那些年里,我花在计算机中心的时间比花在课堂上的时间多。那时候经常在计算机中心上机的时候,突然发现自己忘了上课。当然,有更多的时候忘了还要续时登记。”

“那时候,学校发给每个学生一个使用账号,上机就充钱,所以你的上机时间是有限的。一旦你进入机房,你就得盘算好你运行程序需要多少时间。他们一般会给你一小时,那这一小时就是你的全部时间。不过,还是有同学发现了窍门,如果在‘上机时间’栏里填进等长度的错别字,他们就没法对你收费,”他笑着回忆道,“这是程序上的一个漏洞。这样只要你填个错别字,你就能一直待在机房上机了。”

现在,让我们理一理比尔·乔伊的机遇链条吧。他有幸考入计算机行业领跑者密歇根州立大学;有幸第一批使用主机共享技术,而且不是键盘打孔机;恰巧密歇根的机房管理系统有漏洞,他得以想学多长时间就学多长时间;又因为计算机中心全天24小时开放,所以他又得到机会可以夜以继日地工作;因此他获得了充分时间练习编程,所以当重写UNIX系统项目开始的时候,他顺理成章地进入项目组。比尔·乔伊的确聪明绝顶,他也愿意学习,这是他成功的一大因素。但是在他成为专家以前,他首先依靠运气获得的是,学习如何成为专家的机会。

“在密歇根的时候,我每天编程八到十小时,”他继续道,“到了伯克利,我就没日没夜地编程了。我在住处就有一台电脑终端,常常看看老电影,做一些编程,到晚上二、三点才睡觉。我经常趴在键盘上就睡着了。”——他做了一个趴在键盘睡觉的姿势——“你知道键盘要是被一直摁住,机器就会发出‘哔’、‘哔’、‘哔’的声音么?一般这样的情况发生三次,我就知道我该去睡觉了。我刚到伯克利的时候还有些东西做不到得心应手,然而到了第二年,我自己觉得已经很上手了。这也是为什么我那时编的程序,三十年后的今天依然没过时。”他停顿了一下在心里做了一道算术题——这花不了比尔·乔伊多少时间。1971年开始在密歇根,从二年级起正式学习编程,加上各年的暑假,再加上到伯克利后第一年的所有日夜。“所以,大概……一万小时吧,”他最后说道,“对的,没错儿。”

4.甲壳虫乐队的汉堡之行

一万小时法则适用于所有成功案例么?如果我们对所有成功案例进行深入分析的话,能否找到类似密歇根大学计算机系或是冰球全明星队——这些成就天才的特定训练机会呢?

让我们再找两个案例来检验这一法则。为了更有代表性,我举的例子都是大众名人:甲壳虫乐队,世界最有影响力的摇滚乐队;和比尔·盖茨,世界最富有的人。

甲壳虫乐队——约翰·列侬、保罗·麦卡特尼、乔治·哈里森、林格·斯塔尔——1964年2月来到美国,掀起了针对美国音乐界的所谓“英国入侵”,接连打破唱片销量纪录,改变了现代流行音乐的面貌。

我们关心甲壳虫乐队的第一个问题是,到美国之前乐队组建有多长时间了。列侬和麦卡特尼1957年第一次合作,也就是来美国的七年之前。(顺便插一句,这个时间距他们公认的最伟大作品——《佩伯军士的孤心俱乐部乐队》(Sgt.Pepper'sLonelyHeartsClubBand)和《甲壳虫【白色专辑】》(TheBeatles[WhiteAlbum])——正好十年。)如果你对他们这段时间做进一步发掘,你会发现他们有和顶级冰球队员、比尔·乔伊以及世界级小提琴家极其相似的地方。1960年,那时的甲壳虫还是支高中摇滚乐队,他们获得了一个德国汉堡的演出机会。

“那时的汉堡还没有摇滚乐队,只有脱衣舞夜总会,”甲壳虫传记《叫!》的作者菲利普·诺曼说,“当时有位酒吧老板叫布鲁诺,他打算邀请摇滚乐队在这里的每个酒吧跑场演出。布鲁诺以前开过马戏团,按马戏团那一套这种表演应该是不间断演出,游客熙熙攘攘涌进涌出,乐队要拼命演奏以吸引游客注意。在美国的红灯区,这种表演叫轮场脱衣秀。”

“那时许多在汉堡演出的乐队都是从利物浦来的,”诺曼继续说道,“这其实源于一个意外。一开始布鲁诺到伦敦找乐队。在那里他结识一位来自利物浦的SOHO经理,这位经理在伦敦也纯属意外。他当时正在那里推荐几个乐队。一开始的联系就是这样建立的。最终甲壳虫不仅跟布鲁诺建立了联系,也跟其他酒吧老板们建立了联系,之后甲壳虫就常来这里,因为这里有喝不完的酒,还有见不完的姑娘。”

汉堡,对甲壳虫有什么特别之处呢?赚的钱多么?不是的。他们演得太陶醉?也不是。还是那里的听众独具慧眼知道甲壳虫未来会成功?这就更不可能了。汉堡对甲壳虫的正真关键之处在于:汉堡逼迫甲壳虫乐队超量演出。

以下是乐队解散后,列侬接受一家媒体采访,谈到的当年在汉堡脱衣舞酒吧英迪拉的演奏经历。

在那里我们的演技提高了,更自信了。我们通宵演奏不能自拔。作为外国人,我们的表演要加倍努力,全身心投入,必须克服我们自身的惰性。

在利物浦,我们演奏通常一小时一单元,我们只演奏最拿手的,而且翻来覆去就是那几首。而到了汉堡,我们一天演奏八小时,所以我们必须寻找新的演奏技巧,不然人们早听腻了。

八小时?

一度担任甲壳虫乐队鼓手的皮特·贝斯特说:“当时,只要轮到我们的演出,酒吧老板就把客人往演奏舞台聚。我们一周出场七个晚上。一开始我们不间歇的演奏到十二点半,也就是他们的关门时间。后来我们越演越好,酒吧里的人就一直听到凌晨两点。”

一周七天?

从1960年到1962年,甲壳虫五次到访汉堡。第一趟去演奏了106晚,每晚至少5小时。第二趟去演奏92次。第三趟演奏48次,上台172小时。最后两次汉堡之行在1962年11月和12月,一共演出90小时。这样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他们一共演出270晚。到1964年甲壳虫成名之旅之前,他们实际现场演出共计1,200场。这的确不同寻常!现在的流行乐队,在他们的整个职业生涯中演出也不会超过1,200场,正是在汉堡的超量训练才使甲壳虫乐队脱颖而出。

“他们去汉堡之前,舞台演出乏善可陈,但是到他们回来以后就变得非常出色了,”诺曼继续道,“他们练就的不仅仅是超长演奏时身体的耐受力,他们还学会了无论什么歌都得唱——从摇滚到爵士,你所能想到的所有种类。他们之前在舞台上并没有什么风格可言,但是他们回来以后,他们好像突然间脱胎换骨。汉堡之行造就了他们。”

5.1968年的电脑

现在,让我们把目光转向比尔·盖茨的成长历程。他的经历跟甲壳虫的经历一样,被大众津津乐道。数学才俊遇上了电脑编程,从哈佛辍学,与朋友开了一间小电脑公司,取名微软。在天才头脑和凌云壮志的合力作用下,微软以惊人的速度成为软件世界的中流砥柱。这是有关比尔·盖茨经历的通俗版本,让我们挖掘得更深入一些吧。

盖茨的父亲是西雅图知名律师,母亲出身富有的银行家。儿时的比尔身心早熟,对学校生活不屑一顾。七年级那年他从公立学校转入西雅图雷克萨得中学——一家服务于富人子弟的私立中学。盖茨到那里的第二年,学校开设了电脑俱乐部。

“学校组织的家长会每年都进行义卖,义卖的钱怎么用常让人大伤脑筋,”盖茨回忆道,“有时候会资助夏令营,让市区的贫民孩子来学校参观。有时则会做奖金奖励教学出色的教师。那年基金花了三千美元买来电脑终端,配备了专门的机房。后来,机房成了我们的天下。有电脑用真是一件令人惊喜的事儿。”

1968年,这样的经历当然令人惊喜,因为那个时候许多大学还没有电脑。还有一件事不得不提,那就是学校买的这台电脑的型号。学校并没有买一台实验室用的读卡计算机,虽然六十年代流行这种电脑。学校买的是一台ASR-33电传打字机。这台机器与西雅图计算机中心直接相连,并与主机电脑实时共享。“主机共享技术一直到1965年才发明,”盖茨继续说道,“我中学时代的老师竟然如此有远见。”比尔·乔伊1971年上大学一年级时非常幸运地通过主机共享学习编程,而比尔·盖茨,1968年才上8年级的他就通过主机共享学习电脑编程了。

从那时起,盖茨的生活就基本搬到电脑机房了。他和同学们开始自学如何使用这台古怪的机器。他们花钱买联机时间,当然,费用十分昂贵——即便对于富有的雷克萨得中学——没过多久家长会的3000美元基金就用完了。父母们追加经费,但很快又用完了。就在那时,华盛顿大学的一帮程序员们成立了一家名叫“电脑中心”(以下简称C-Cubed)的公司,专为当地企业提供主机联机时间租用服务。恰好,公司创始人之一——莫妮克·罗纳的儿子比盖茨大一岁,也在雷克萨得中学读书。当时罗纳正盘算着,能不能利用儿子学校的电脑,在周末空闲时间测试一些公司的程序,作为交换可以免费提供学校一些联机时间。他和学校一拍即合。从这以后,放了学的盖茨就坐公交车到C-Cubed公司,在那里他可以一直编程到晚上。

可惜C-Cubed公司最后倒闭了,所以盖茨和他的同学们就只能流连在华盛顿大学计算机中心门外。但不久,他们就联系到一家信息科技公司(以下简称ISI)。ISI雇佣学生编写企业薪资管理软件,而学生的工资是——免费上机。这样,在1971年的7个月时间里,盖茨在ISI公司主机房工作了1,575小时,平均每周七天,每天八小时。

“那段时间对我的影响两方面都有,”盖茨谈到他早年的高中经历时说,“我编程的确提高很多。我都是晚上到那儿,周末也全天学习。那时我周末的工作时间很少有低于二十或三十小时的。但后来,我和保罗·艾伦[1]却陷入另一桩麻烦。我们因为偷上机密码,并且搞崩溃了主机,被公司开除了。我有一个夏天没用上电脑。那个时候我十五、六岁。后来保罗在华盛顿大学找到一台可以免费使用的电脑。电脑放在学校医学中心物理实验室,本来是全天24小时使用,但我们发现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凌晨三点到六点电脑其实是空闲的。”盖茨笑道:“所以我总是在上床时间之后偷偷溜出家。华盛顿大学就在我家附近,我步行就能到,有时也乘公交车。这也是为什么后来我对华盛顿大学的捐助总是十分大方,因为他们给了我太多的上机时间。”(多年以后,盖茨的母亲曾说:“我们那个时候总是纳闷,为什么他早上起床那么费劲。”)

ISI公司的巴德·彭布鲁克当时与TRW公司有业务联系。当时TRW公司与华盛顿州南部的博纳维尔电厂签订合同,提供电厂管理系统软件。TRW公司因此急需招聘一批懂电厂工作流程的软件工程师。电脑行业早期,要找这样有专门经验的程序员非常困难。但是彭布鲁克知道该找谁,正是那些在ISI主机房上机超过数千小时,雷克萨得的中学生。那年盖茨已经读到毕业班,真不知道他当时使了什么手段让老师信任他,最终打着到博纳维尔实习的幌子在那里待了整整一个春季。这段时间,他在一位名叫约翰·诺顿的人的指导下编写程序代码。盖茨后来说,那个人在编程方面教给他的东西比任何人都多。

从8年级到中学毕业的五年,是比尔盖茨的汉堡。无论以哪种标准,到目前他的一系列机遇比比尔·乔伊更加幸运。

机遇之一,盖茨转校进入雷克萨得中学。1968年世界上有哪所高中能有主机共享电脑终端?机遇之二,学校的家长会基金足够支付学校的电脑费用。机遇之三,学校经费用完以后,一位同学家长开的公司(C-Cubed)正巧需要周末检查程序代码,既然周末在工作,也就不在乎是否工作到周末晚上。机遇之四,盖茨恰巧找到ISI公司,公司恰巧需要人员编写工资管理软件。机遇之五,盖茨的家正好在华盛顿大学步行范围内。机遇之六,华盛顿大学的计算机恰好每天凌晨三点到六点空闲。机遇之七,TRW正巧与巴德·彭布鲁克有业务关系。机遇之八,优秀的程序员彭布鲁克在需要解决特定问题的时候想到了这两个中学生。机遇之九,雷克萨得竟然同意学生们远行到外地,花一个春季的时间编写电脑程序。

所有这些机会难道都是稀疏平常的吗?然而所有这些机会都给了比尔·盖茨额外的练习时间。当盖茨大学二年级从哈佛辍学自己开公司的时候,他已经不间断地学习编程技术七年了。全世界有多少不到二十岁的少年有盖茨这样的经历?“全世界不可能超过50个,”比尔盖茨自己说,“我为C-Cubed公司工作过,写过工资单程序,然后是TRW公司——所有这一切都是一起来的。我认为我在非常年轻的时候就对软件开发有着比同龄人深刻得多的认识。我获得的这一切都是一系列不可思议运气的累积。”

6.时势造成功

现在将冰球明星、甲壳虫,比尔·乔伊和比尔·盖茨的故事串起来,我们便能拼凑出通向成功更加完整的图景。乔伊,盖茨和甲壳虫无疑都深具天赋。列侬和麦卡特尼的音乐才能给音乐届带来整整一个时代的繁荣;而比尔·乔伊,请不要忘记,匆忙之中准备的演讲也震撼了考官教授。可见他们个个才华横溢。

但是,使他们如此出色的不是他们非凡的才能,而是他们非凡的机遇。甲壳虫乐队,对他们来说非凡的机遇就是应邀去了汉堡。如果没有在汉堡的历练,甲壳虫也许会走另一条完全不同的路。“我非常幸运,”比尔·盖茨在我们的采访一开始就这样说。这并不意味着他不是电脑天才或非凡企业家,这样说只是代表他心里十分清楚,是1968年读雷克萨得高中给他带来了非凡的机遇。

到目前为止,这本书所列举的所有超常之辈都是某种独特机遇的受惠者。幸运的机遇对于软件业亿万富翁、摇滚巨星和体育明星并非偶然,而是一种规律。

1万小时定律——值得学习

标签定律 学习 2009-06-19 16:59

这段时间看一本书,原版名为《Outliers》,中译版名为《幸福的方法》,副标题为“成功的故事”。对作者Malcolm Gladwell总结的一个“1万小时定律”挺有感触,给同事分享了一下,也认为这定律很值得人们深思,今天就特别推荐一下这个“1万小时定律”,希望对你也一样启示。
什么是1万小时定律呢?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万小时——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好像大脑需要这么长时间,以吸收达到精通所需要知道的东西。

书中说到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90年代初在柏林音乐学院做过调查,学小提琴的都大约从5岁开始练习,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 30多小时,共1万小时。神经科学家丹尼尔·列维京说:“无论是在对作曲家、篮球运动员、小说家、钢琴家还是象棋选手的研究中,这个数字反复出现。

而且他对天赋(天分)的观点也很有意思:“天分不是唯一重要的,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智商超过120,你就跟智商达170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一样大。他觉得他只是找到了取得成功的共同点:比同辈人更努力地练习的机会,选择跟自己的文化传统匹配的探索领域。

他认为:练习不是你已经很优秀时做的事情,而是使你变得优秀的事情”.实际上每个人都知道勤奋是好事,但大多数人都有懒惰的心理,很难坚持下去.
但这本书并不是说只要练习10000小时就能成功,而是指出一个成功的人,离不开内在潜质(就是1万小时的训练)、家庭环境、文化背景和时代机遇的综合因素。不只苦练还需要机遇,就是说一个准备充分的人+合适的机会=成功.

《纽约客》杂志有个正式撰稿人,名叫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他是牙买加一个非洲黑奴和一个白人种植园主的后代。他自己生长在加拿大,如今因一连出了三本改变因袭观点的畅销书而在美国出了名。最新一本书名为《超凡者》(Outliers),与其说是其自传,不如说是一册励志书,尤其在成功天才等概念上发表了独特见解。

一般人都认为成功主要来自天赋才能,没有天才就不会有成功。格拉德威尔则认为,生来的才能和一定的知识固然重要,但天才并非唯一或最为重要的东西,真正有用的是普通的实践经验。

格拉德威尔将所有人的成功都归之于一万小时准则”(the 10,000──Hour Rule),也即任何领域中成功的关键都与天才无关,要的只是实践,一万个小时的实践,──十年一周二十小时的长期磨练。

   这个说法我也觉得有一定道理,记得上小学时班任留作业的本事可不是一般的,他常常让一个字写几十遍。一道题做几遍。正是因为她的这种训练方法,以至于有段时间只要她说留哪一页的哪一道题,我不用翻书就能全部写完。

还有就是生字表正背,倒背都可以了。

   初中的生物老师,政治老师,历史老师都是如此,考试前我们要背卷子,

以至于有一次我赌气背完整六套卷子去讲台那让老师考,最后背的老师崩溃了,

估计她一次考六套卷子也是很劳累的。不过她这种方法让我在生物结业时早早就跑出考场,并且得到很高分数而且是所有学科学的最好的一门。

   还有就是长这么大以来我最用功的一段时期就是第二次高考前在考前班学画的时候,从没有正式训练开始学到新年,大概是4个月。每天在画室呆上一整天,而且还故意在午休时很晚离开,原因也是跟当初的指导老师赌气。弄得那个老师有几天都是午休时跟我一个人在画室耗到很晚才去吃饭,现在想起也不知道当年他在人多粮少的食堂有没有吃上午饭。

   这些在我从小到大训练过我和其他同学的老师们,我当时虽然和他们赌气,但是并没有记恨他们,现在有时会跟朋友们当笑话说起。因为有他们这种训练方法,以至于让我有些事情做得很是顺利,也有点用处。也许我现在仍然可以再使用这种训练方式学习一点东西。

    不过也许这种方式有时也要因人而已,因为这种重复训练,会引起有些人的反感,也许会物极必反。所以这种办法不一定适用所有人。不过有些事情似乎还是有些天赋的

葛拉威爾(Malcolm Gladwell)的《引爆趨勢》與《決戰2秒間》,可不只是暢銷書,已成為每位想走在知識尖端的人的必讀之作。

他的新作《異數》(Outliers,暫譯)用了許多與前兩本書類似的技巧:將系列的趣事軼聞,與學術研究、個案巧妙無縫地結合,來闡述似乎挑戰傳統想法的觀念。

書的主軸闡明,偉大的成功很少只來自超群的內在天分,而必須搭配其他因素,如運氣、時機、特殊的機會,與愛好平淡辛苦的工作;另一主軸闡述,我們每個人,都只是文化背景下的產物。

他以加拿大冰上曲棍球球員菁英的例子開場。幾乎所有的球員,都是在一年的前三個月出生的。葛拉威爾問:當選擇的過程完全依憑實力,這樣的事怎麼可能發生?

答案與星座命定完全無關,而與每個學校都將一月一日後出生,設定為曲棍球員的選拔資格有關。年初出生的男孩們,在身材與力氣上都比晚出生的人佔優勢,因此他們就會被較好的隊伍挑中。也有機會多參加幾場比賽,接受最好的訓練。到了青春期,他們真的就成為比其他月份出生的男孩更好的球員了。

這故事的重點是,雖然天生能力很重要,但其他的因素,在決定成功上,佔了更重要的位置。

葛拉威爾發現,在對的時間,位於正確位置,有著適當條件(富裕、關懷的父母是很大的幫助),並且掌握大量練習的機會(他稱之為一萬小時定律),跟天分一樣重要。他的觀察是,你必須聰明,但只要具備成功所需的聰明就好。

書的第二部份,葛拉威爾則專注於闡述文化的傳承,以及文化傳承如何幫助或者阻礙一個人的成功。依據幾千年來的數學資質與工作態度,來評斷種植稻米的成效,就是個有趣的假設。稻米的生長,有賴於農夫複雜的計算,及日日的辛勤工作。這與歐洲農業較不緊湊的季節性節奏不同。雖然中國人與日本人,平均智商並不比西方人高,但他們的數學比較好,也沒有放長假的傳統。

《異數》與葛拉威爾其他作品相較,沒有那樣的創新。卻傳達了一個重要的訊息:了解人成功的因素,我們應該能產生出更多成功(及快樂)的人。(謝明玲譯)

一万小时定律

阅读() 评论() 发表时间:2009年02月19日 13:16

本文地址:http://qzone.qq.com/blog/631775766-1235020581

本文标签: 拉德 威尔 出类拔萃 Malcolm 定律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

  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纽约城有多的令人吃惊的最强势和成功的公司律师们有着大多相同的简历——他们都是犹太人,都生于1930年代的布朗克斯或者布鲁克林区,他们的父母大多是在制衣厂里工作的移民。
  还有一些类似的现象,为什么有大到不成比例的专业曲棍球和足球运动员都是生于一月二月或三月?为什么有一些年份出生的人很容易成为软件企业家?为什么在另外一些年份里出生的人们又很容易发财致富?
  你可以将之成为是一种巧合。或者你可以问一下——就像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所做的那样——这样的背景跟一个人成为非常非常成功的律师非常非常成功的运动员有什么关系?
  在夏天的巴黎,人们感受到的气温是介于温暖和很热之间。但想象一下,假如在八月中的一天里,气温突然变成了零度以下,这一天就是一个局外事件 (或者说叫“黑天鹅”),为什么我们夏天巴黎的气候是温暖或者炎热的知识是如此之多,而我们关于为什么夏天巴黎的气候变成零度的知识却是如此之少?
  通过回答类似这些问题,你可以获得很多知识。而早在我们之前,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这个有着长长头发的《纽约客》怪才撰稿人已经给这些问题找到了答案,并写成了一本书。
  这是一本定于11月18日出版的还没有中文译名的书,英文原名叫做——outliers。你可以将之叫做《出类拔萃之辈》。
  在《出类拔萃的人》(outliers)是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的第三本书,在书中他着眼于那些在自己领域里有着出类拔萃能力的人——他还分析了在能力之外,这些人的生活同样受到意外的好运气的影 响。他的出版人布朗将这本书的首印数字定为了令人咋舌的6万4千本。因为这位奇才的前两本书——《引爆点》和《颠覆》都成为了美国的畅销书。这位45岁的 格拉德威尔先生先正居住在纽约,是《纽约客》杂志的长期撰稿人。
  而在这本书中,作者感兴趣的就是那些“局外人”,那些出于一系列原因而变得如此有才能,如此的不同寻常而又如此的与以往的经验格格不入的男男女女们。他们就是巴黎八月里的零度天,就是“出类拔萃之辈”。
  格拉德威尔写作的动力来自他对于自己头脑中问题的解答。当他总是在脑子中反复思考同一个主题时,他很可能就写作一本书。
  写作《出类拔萃之辈》是因为,“我发现自己很难找到一宗方式去解释真正成功的人背后的成功秘密。你知道人们说比尔盖茨或者摇滚明星或者其他出类 拔萃之辈时候的说法——‘他们尤其聪明,’或者‘他们真的有野心?’而问题是,我认识很多非常聪明也很有野心的人,但是他们并不值600亿美元。这使我认 识到我们对于成功的理解是非常原始的——而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值得发掘的领域,你可以得出一种更好的解释。”他说。
  在格拉德威尔看来,之所以要写作另外一本有关于成功的书,是因为我们之前对这个问题思考了如此之多,但得到的东西又是如此之少。所以即使早在三十多年前,戴维·哈尔伯斯坦就已经写作过同题的一本书。他还是不惜再给这个问题的研究领域再添上一本。
  他说,我们对这个话题并不是漠不关心。假如你去书店看看的话,你能够找到数以百计的成功手册,或者是有关于著名人物的传记,或者是那些承诺用六个(或者七个)步骤就能够达到成功的自助心灵鸡汤。在这个问题上,我们都是诡辩家。
  他在写作这本书的时候认识到的是,“我们并没有真正认真的关注过个体。”

作者: Malcolm Gladwell
副标题: The Story of Success
ISBN: 9781846141218
定价: GBP 16.99
出版社: Allen Lane
装帧: Hardcover
出版年: 2008-11-18

而这正是问题所在,因为想要理解他们的话,你必须去仔细观察他们——他们的文化、生活的空间、家庭和代际。我们只是看到了那些高高的大树,但为我们应该看一看森林。
  他正是通过描写那些走在世界之前好久的拥有独特的特征、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得到了这一认识。
  《出类拔萃之辈》中,作者引导着读者们对那些个人的成功故事进行反思,“那些人不是凭空出现的,”他写道。“他们受惠于那些不显见的优势、格外的好运气以及文化上的遗产,这使得他们掌握真知,工作勤奋并且以一种前人所没有过的方式理解世界。”
  这跟戴维几十年前的那本同题的描写人物历史的书籍不同,或许引用一下作者的原文更有助于我们说明问题,“在美国,要成功,要飞黄腾达,必须依靠 某种推动力,才干本身有用处,但除了极少数的例外,光靠才干是不够的。金钱有用处,家族关系和社会关系都有用处。对于没有还生条件的人来说,成为权贵的道路看来就太远,太渺茫了。罗德斯奖学金往往是进升之阶,是每个青年不是不知道的青云直上的途径,它将使得他们今后的生活顺利得多。别人的大门将为之大开, 请帖将纷至踏来,电话的铃声将响个不停。因此,有一个被带到罗德斯奖学金委员会那里去的年轻的申请人,在口试的末尾问到他在他的墓碑上的铭文要怎么写的时 候,他迅速地回答道:‘ 罗德斯奖学金获得者’,于是他就获得了这个奖学金。”
  那本书中的人物之所以变得出类拔萃是因为他们的出身和和种种个人的努力。格拉德威尔在第二个原因上与之类似,但第一点原因在他那里看来,却有着很大的问题。
  在作者关于比尔盖茨的论述中,他强调说他能够获得一台电脑是一件如此幸运的事情。他同意偶然的运气在很多人的生活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而这就是自然的法则,一些人就是比另外一些人得到的东西要多。比尔盖茨的的好运气就是——幸运总是一次一次又一次的伴随着他。
  但好运气还是来自一些特殊的环境。假如你在一所精英的私立学校里,你才可能得到一台计算机。而总是存在着这么一个“假如”作为前提条件。而这也是理解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格拉德威尔则希望这本书能够让我们了解到群体在人们成功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当出类拔萃者真的变得不同凡响时,这并不仅仅是他们自身的原因。有 太多的人和太多的环境因素也在里面起了作用——而这也意味着,跟先前所想的不同,人们做为一个社会对谁能够成功,有多少人能够成功有着更大发言权。
  “这是一种令人感到惊奇的希望,也的确很提气。”他说。
————————————————————————
「1万小时的努力+宁为鸡首」是自古以来成功定律 (2008-11-03 10:18:41)


【好书】出类拔萃之辈成功的秘密

知名畅销作家Malcolm Gladwell(本文就以「盖兄」称)于2000年出版《引爆趋势》(The Tipping Point),以及在2005年出版《决断2秒间》

《Outliers : The story of success》,到了这星期,关于这本书的评论也在欧美各杂志达到了顶点,包括http://www./2008/11/0 ... f.html?_r=1&;ref=business&oref=slogin' target='_blank'>< &>、泰唔士报等都有讨论。
盖兄的写作风格就是他会引用大量的各种数字,许多是读者从未听过的,然后一段一段的串成整本书的逻辑,读他的书好玩的应是在读这些一段一段的定律,各自就有各自的领悟。但这种写法也为他带来很大争议,许多人无论是真的科学家或是记者们,都觉得盖兄只是在玩弄「通俗科学」,我的想法则是,我们都需要更多的数据与事实,盖兄帮我们挖出来,至少建议了一个解释,比让它们石沉大海还好。
那么,盖兄这次又想告诉我们什么有趣的数字、事实?这次他想讨论的是大家都很关心的「成功学」,而且他发现了一个很特别的结论──「成功并不是偶然的」。我还不知道是谁会在台湾出版这本书,也没办法先拿来一读,但单单从各处报导捕风捉影一番,已经得到了很惊人的「成功学」:

一、宁为鸡首,不为牛后:盖兄在这本书中即将举出一些现象,譬如,曲棍球是加拿大的国技,奇怪的是,史上最强的加拿大曲棍球员似乎都是1、2、3月出生的, 原来,曲棍球比赛从小「分班」的方式是依出生年份,同一年出生的就在一起比赛,因此,一月一日就是班上最年老的,十二月三十一日就是班上最年轻的,年老的 虽然只老了几个月,他们的力量强一点点、身高高一点点、智慧多一点点,让他们一路下来较容易当「小明星球员」,自信心有了,之后也顺了。这点亦被经济学家 认同,他们早就发现,在年尾出生的小朋友比较无法进入好大学,也和这种分班方式有关。这也带给父母一个启示,有些父母很急着让孩子小小年纪就送去上学、跳级,盖兄认为,除非保证孩子真的天生智商180,不然早读、早学反而容易毁了他前途,请三思。
那,选学校要不要选「好区」、「好学校」?盖兄另外再举了例,大律师Joe Flom是在1930年代于纽约当年烂区Garment District出生、受教育,就是因为从烂区出生,他反而有机会去轻松取得其它人的东西,也在这过程中,在心理、实力上面不断的往上积累。重要的是,这 位律师后来虽然学成,但遭到当时美国种族排挤,无法进入正常的事务所,所以他竟然也理所当然的就另辟道路,反而让他开出一条新路(或许在烂学校中他已习惯 自创道路并成功,所以他敢继续这样干),后来盖兄还发现,Joe Flom不是唯一的一个成功的,那年代有好几个律师竟然都是1930出生、在Garment长大的犹太人!也就是说,那个年代、那个烂区,竟然是成功的摇篮!
二、「一万小时定律」:盖兄说,每一个成功的人,都是努力了十年而来。这十年间每天他都练习3小时,3 x 365 x 10,一万个小时之后才会成功。他举例,钢琴家许多都是5岁弹琴,到了15岁就已经和别人不同;小网球选手都是6岁开始训练,到了16岁就已经和别人不同。这点我非常赞同,先前也想写过一本「默默耕耘十年间」,最后只出了《抢先布局十年后》。
以上两点,告诉我们的是「努力是有效果的」,问题是说,你相信吗?
我自己小时候,是在一所很普通的公立学校念书,公立学校再烂也有「人情班」,但我的父母并没有去要求去念人情班,父母认为家庭教育远比人情班重要,结果他 们对了,我在家很努力的读书,到了学校,我的努力也马上显示在考试的分数上,一路都是第一名。后来到加拿大,开始碰到一些「天才」,让我非常沮丧;我念了 这么多、想了这么久,人家一下子就想通了!但,由于儿时「努力就会成功」的经验,让我就算受挫也从来不曾放弃努力,所以,虽然有一段期间曾被「天才」们打 败了,但在后来只要一有机会,就可以< strong>窜出来、窜出来。
1万个小时,不会白花的,但只是你相信或不相信?若不相信,去作个「鸡首」看看,就会相信,相信以后就请记得一辈子。
Malcolm Gladwell这本书和他其他书,甚至其它欧美书都很是不同,他打算这么直接的点出成功就是「10000个小时、宁为鸡首」,这是每个人都可以直接对自己、对孩子做的决定,或许还不必拿到书,今天就可先开始做了。


读后记

    之一:

    从小的时候一直以为自己很是聪明,而小时候的学习成绩,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学习成绩也确实让我不得不以为我很聪明,看了Malcolm Gladwell的高论,我豁然明白了一个事实,其实我并不聪明,我天资也并不聪颖、甚至我的天资还是比较愚钝的那一种,绝对不会超过中等水平。那么,为什么我小时候的学习成绩确实有那么好呢?而我那时候也并不见得比别人用功多少的啊。道理原来在于,我家姊妹多,我是最小的一个,也就是说,我出生下来的时候,我姐姐们都开始上初小了,等我到了4~5岁开始需要启蒙的时候,她们上了初中,是他们在平时的有意无意中,用一些知识和道理启蒙了我,而我肯定在有意无意中会发出许多质问,也是她们在持续的开导我、启发我,使我在上学之前就能够得益于她们的教育。所以我在开始上学的阶段积累了别人没有幸运具有的优势,使我小学阶段的学习可以轻轻松松的遥遥领先。更重要的是,这种开始阶段的成功和优越感,以及积累起来的信心会进一步激发我对学习的兴趣,使我更加喜欢学习,从而为以后的继续保持领先提供了内在的动力,所以后来初中乃至高中仍能够有很好的学习成绩。
    我明白了,原来我并不聪明,我小的时候上学只不过是比别人启蒙的早了一些,我只不过得益于一些大家都没有注意到或者还没有察觉到的优势而已。
    不过,我仍然感谢命运所给予我的照顾和幸运。没有这样的幸运,不知道我现在的命运又将如何。所以啊,人,成功了或者飞黄腾达了,或者青云直上了,或者富贵了,千万不要以为真的是自己有了多大的能力,有多大的力量和天赋,或者是自己本身在某一方面有超乎寻常的能力,实际上,我们更应该感谢机会和幸运,感谢一系列的机缘的恩赐,感谢上帝。我们要对我们的命运时刻怀着一颗感恩的心。
    没有了幸运,莫扎特或许也不过就是一个在富人家的宴会上弹钢琴的普通钢琴家。
    而有了幸运,或许哪一个街头画画的乞丐也会成为毕加索。

    
    之二:

    从前,家里养过两只小鸡,才买来的时候两只小鸡是差不多大的,不过,仔细看看有一小鸡还是大一点点的。
    平时我是一样喂食的,饭放在碗里随它们吃。而一个月没过再看这两只小鸡的时候,那只大的小鸡已经有小的两倍大了。
    为什么呢?
    因为“竞争”?,因为“先发优势”?也可以这么说。
    因为大的小鸡开始的时候凭借一点点的优势,总是比小的小鸡抢先吃完食,每次捕食的机会也总是比小的大一点点,久而久之,他吃的总是比小的小鸡多,长的更大也就理所当然了,而且两只小鸡之间身材的差距也越来越大了。
    鸡尚如此,何况人乎?
    宁为鸡头,莫为牛后。高中之事,可以为鉴。
    眼下是找工作的时候,各位想清楚了吗?
    对于医学来说,还有什么比实践的机会更加重要呢?
    对于人生来说,还有什么比进身的机会更加重要呢?
    容易进身,才会出类拔萃。
    想“出人于一头之地”,难啊!!!


    之三:

    成功之道,古人说,今人说,所有的人都在说,而真正能够成功的又有几人?
    司马迁“通古今之变”却终不免腐刑。
    有许多成功学的大师总是在哪里滔滔不绝,口若悬河,那他们又算得了几成的成功?不过是靠了演讲或者出书忽悠大家,赚了我辈愚昧者的几个大钱而已。
    人生之路,还是伸展自如一点好。
    不可不追求,但又不可强求。
    可退可进,可攻可守,不可负气逞强把自己置于死地。虽说“置之死地而后生”,但人生之事,变化莫测、一言难尽,又加机缘巧合、不测风云,倘若“不生”又将如何?
    不可求“满”,不可求“全”,不可求“完美”。
    “缺”是常态。“不满意”是常态。要学会在常态下“知足”,但“不满足”。
      什么时候你觉得“心满意足”了,什么时候你觉得你达到“完美”了,什么时候你觉得“十全十美”了,那你可要小心了。小心惨痛的结局可能就会接踵而来。
      如果什么时候你“心想事成”了,或者接二连三的“心想事成”了,这个时候你可要小心了。因为这不是常态,坏事情会接二连三的,而通常好事情是不会接二连三的。命运不会那么眷顾于你。而古人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命运就是按照这些奇怪而复杂的逻辑在发生转换的。在这样的命运逻辑面前,你除了“适性”,还能做什么?所为者,不过修炼你的内心和作为,时刻做好准备罢了。
      
      人生要像水,因器而赋形。
      人生要像水,因势而成力。
      人生要像水,至柔才能进。

琅采论语>>>

这仿佛是个证明“熟能生巧”或“勤能补拙”的定律。但如今的社会没有他假设得那样简单。根据差别不大的教育方式(至少科目全世界都相差无几),用差不多的时间——除了概率极低的通过hot-housing method(填鸭式集训)成功的幸运儿(通常是少年甚至儿童运动员、所谓的小科学家等)外——只有更聪明或家教更好的孩子能够创造并掌握更恰当的学习方法,而他们无疑比死读书创造10000小时的孩子成功率大。在外界因素相差不多的今天,基因是能说明一定问题的。而不是单单的10000小时。

如果只是片面地掌握10000小时定律而不联系实际,大规模小学奥数卷土重来继续猖狂就更加有恃无恐了,与如今社会意向背道而驰。科技的确是人人努力去学总会掌握的。但人一辈子有多少10000小时?而且科学贵在钻研和创新,由已知求未知。在人类有限的的时间内做出可观的科研成果,恐怕热情努力便是必要非充分条件了。

同样,艺术也不例外。近20年来,靠功利和疯狂读书拿状元的人越来越多,选秀明星和网络作家也层出不穷。但为什么中国当代文艺界偏偏出不了像季羡林、梅兰芳一类的“大师”?如果只有单纯的时间定律,那一切作品都缺少了灵魂,缺少了人文的天分和美感。机器人工作10000小时也能完成,何必非要人呢?

人类需要天才。但天才更需要正确的外部和自我培养。当今世界需要肯钻研10000小时耐得住寂寞的天才。

到底有没有天才

——10000小时定律

青年文摘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说:“美的艺术是天才的艺术,它不是一种能按照任何法则来学习的才能。天才这个字可以推测是genius(拉丁文)引申而来的,是一个特异的,在一个人诞生时赋予他守护和指导的神灵。”

康德认为,绘画、音乐、诗歌等艺术跟科学不同,“一切科技是人们能学会的,在研究与思索的道路上按照法规可以达到的,但人不能巧妙地学会做好诗。在科学里面最伟大的发明家和最辛勤的追随者和学徒只有程度上的差别,获得美术天赋的人和他们却有种类上的区别。”

英国艺术史家约翰·伯格说,毕加索就是一个天才。他在会说话之前就会描画。10岁时,他就能画石膏像素描,画得像任何地方的美术老师一样好。“视觉艺术的天才儿童比音乐的少得多,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较不真实。其间的差异或许因为音乐比绘画更独立自主。耳朵可以独立地发展;眼睛的发展则有赖于人对看到的对象的了解。虽然如此,毕加索是天才儿童毋庸置疑。”

《纽约客》专职作家格拉德威尔则认为,天才不过是做了足够多的练习的人,艺术领域也不例外。他总结出了一个10000小时定律。研究显示,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的关键跟天分无关。只是练习的问题,需要练习10000小时——10年内,每周练习20小时,大概每天3小时。好像大脑需要这么长时间,以吸收达到精通需要知道的东西。

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上世纪90年代初在柏林音乐学院作过调查,学小提琴的都大约从5岁开始练习,起初每个人都是每周练习两三个小时,但从8岁起,那些最优秀的学生练习时间最长,9岁时每周6小时,12岁8小时,14岁时16小时,直到20岁时每周30多小时,共1万小时。 

比如比尔·盖茨,他在西雅图上初中和高中时,由于得到了9个令人难以置信的幸运的机会而得以累积了他的10000小时:早在1968年,上八年级的时候,他就读的私立中学购置了一台最早的一批可以直接连接到大型计算机上的电脑终端机。小时候他家挨着华盛顿大学,在那里他可以接触到一台更高级的计算机。到盖茨大学二年级从哈佛大学辍学去开办自己的软件公司时,他已经连续练习了7年的程序设计,超过了10000小时。

莫扎特6岁就开始作曲。但是心理学家麦克尔·豪说,按照成熟的作曲家的标准,莫扎特小时候的作品并不突出。他小时候的作品可能是他父亲记下来并做了改进的。莫扎特童年的很多作品都只是对别的作曲家的作品的重组。他直到21岁才写出堪称伟大的作品,到那时他刚好已经写了10年。

“天分不是唯一重要的,更不是最重要的。只要智商超过120,你就跟智商达170的人成功的可能性一样大。”克里斯托弗·迈克尔·兰根的智商高达195(爱因斯坦是150),但他只能在密苏里乡下的一个马场工作。他为什么没有成为火箭科学家或脑外科医生?

因为他成长的环境:一生中没有人帮他开发他的天分,他只能依靠自己。富家子弟奥本海默毒害他的物理老师未遂后,只被判了缓刑和接受心理分析,兰根小时候则经常遭受继父的毒打。

(贝小戎 《三联生活周刊》编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