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的水墨画是如何画成的?

 dongchang 2014-07-06
 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上,清雅的乐声中,画轴缓缓打开,几位黑衣舞者,时而演出舒展的舞蹈,时而匍匐在舞蹈区域的画纸上,勾勒出一些纹路。音乐终了,画纸缓缓立起,是一幅水墨写意的《千里江山图》。
  完全展开的画卷其实是一个长147米、宽22米的液晶显示屏。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地面高清晰度液晶屏,而且分辨率高达7025×1056,是普通电脑的5倍。液晶屏的图象显示采用了无线遥控的方式,由于要显示和处理的数据很庞大,液晶屏采用了5台电脑进行同步控制。这样,我们才看到了在大屏幕上缓缓游移的历朝名画,比如《仕女簪花图》和《清明上河图》。
  和画卷相比,画轴似有更奥妙的玄机。两根造型源自中国书画的卷轴,由特种铝合金制成,长22米,直径为2米,截面由祥云图案演变而来,像盛开的花朵。结构形式上采取了分段布置的方法:画轴两段用于表现造型,中间的圆筒结构里则藏着配套设备。轴面上还装有扫描频率达600赫兹以上的液晶条,这样通过图像显示,就能实现画轴滚动的效果。
  由于画轴要打开70多米,液晶电源和显示控制采用了“随轴近供”的方式,画轴内藏着电池,留着空隙,演出时工作人员就藏在画轴里操作控制。
  画卷中间,是长20米,宽11米,厚20毫米,重达800公斤的画纸——这可并非一般宣纸,而是用航空材料制成,是由总装工程设计研究总院专为这次开幕式研制的,期间经过了4次改进。开幕式期间,这张纸要时而铺在地上,时而悬于空中——这就要求它不能太重,又要有相当高的韧性。
  最终上场的画纸的基材是一种蜂窝板,由1.2米长、2.4米宽的小板拼合而成。两侧则采用了真空技术压上的高分子合成板,面上又粘了一层无纺布。纸的“吊点”选择是一个难题,研究人员进行了大量的力学计算和分析,各种因素均要考虑到,比如,除了各种形式下纸自身的重量分布,还需要对受风情况进行模拟演算。
  当然,若不是经过了这样考虑周详的设计,这张纸怎么能够既做演出平台让舞蹈演员们奔跑跳跃,再做画布让舞蹈演员和孩子们分别涂抹上线条和色彩,最后又成为开幕式的重要道具,供来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踩踏,哦不,留下他们斑斓的脚印并汇集成彩虹,最后还可能被收藏进奥林匹克博物馆呐?
  不过,这张纸虽然精密厚实还能承重,却也娇贵得很,怕冷又怕晒,遭遇到高温高湿,还很容易出现局部的亮点闪烁甚至部分屏幕整条变黑。开幕式的主创人员准备了两张纸,一张作训练用,大概一个多月,包括7月30号以及4号、5号的带观众彩排都是用那张旧纸——新纸舍不得用,因为一画上去就很难擦掉。直到最后关头,也就是开幕式当天,这个新纸才和大家见面。
  有报道形容表演环节:“舞蹈演员以身体为笔作画”。很多观众不约而同想到了周星驰在1993年拍摄的电影《唐伯虎点秋香》。电影中,周星驰饰演的唐伯虎将上门求画的祝枝山全身泼满浓墨,一顿腾挪摔打,居然炮制成了价值30万两银子的巨幅山水写意《雄鹰展翅气吞天下图》。
  但严肃点,这可是奥运会开幕式。更何况,这和电影里倒霉的祝枝山“前足成云,后足成山”的肢体作画还是不小的差别的。
  和前面提到的制作精密的画纸相比,“水墨画”的作画过程虽引人遐思,但手法并不复杂。
  虽然被称为“形体作画”,其实奥秘却在那些舞蹈演员的右手上。眼力不错的观众会发现,演员的右手上缠戴了一个类似手套的黑色玩意——特制的墨就藏在里面。这藏了墨的“手套”就像吸饱了水的抹布,任由演员在画纸上挥洒。藏了多少墨?总够画好这一幅写意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