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林塘有个“非遗达人”

 向春阁 2014-07-06
三林塘有个“非遗达人”
曹琪能身怀浓浓的乡土情结,努力寻找、挖掘、保护着三林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徐网林/摄
“城隍出巡”深受三林当地居民欢迎,每逢活动,中老年居民更是踊跃报名,体验亲身参与的快乐。 □本报记者徐网林/摄
随着《舌尖2》的热播,三林本帮馆食客云集。□本报记者徐网林/摄
  ■本版撰稿本报记者  章磊

  “当蓝天、白云做了广阔深远的背景,纽带般的三林塘在晨曦中,充满了热情的生命,它强壮的身躯,奔放的笑脸,告诉我,三林塘是多么可爱,我爱我的三林塘。” 

  这段文字,最近出现在曹琪能的微信朋友圈上。53岁的曹琪能,是土生土长的三林塘人。近10年来,他投身于记录、传承三林的民俗文化,让包括三林舞龙、刺绣、庙会、本帮菜在内的多个传统文化项目获评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因为突出的贡献,曹琪能被公认为三林的“非遗达人”。不过,用他自己的话来说,这只是一种“乡土情结”——对家乡的热爱与责任感,让他希望家乡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用文字记录传统文化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曹琪能投入保护、传承三林镇传统文化的工作。虽然文化水平不高,但热情和努力,让他写出了多本关于三林传统文化的书籍。

  2005年,当时的曹琪能还只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三林镇上举办了一个刺绣展,于是借着下班后的时间去参观了一下。“到了现场一看,发现展出的展品都还没有家里留着的一些东西好。”他回忆道。 

  这可不是曹琪能夸海口——他是浦东杨氏刺绣的第五代传人,祖上的杨公顺斋,清朝同治年间在浦西小东门一带开绣庄;祖母杨林宝当年曾操着洋泾浜英语与洋行做刺绣生意。曹琪能家中,有不少祖上留下来的老绣品,件件都是宝贝。 

  曹琪能对展品的点评头头是道,让工作人员一下子注意到了他。“他们当场跟我说:‘你好像很懂,要不帮我们写写关于三林刺绣的历史?’”回到家后,他马上写了两篇文章。 

  展方看了文章后,给出了评语:“专业。”得知曹琪能是刺绣世家后,更是立刻产生了揽才的念头。就这样,曹琪能进入了三林文化中心,开始更加投入地参与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2005年,我国开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摸底、普查,浦东新区则被列为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试点。热衷记录三林传统文化的曹琪能,更加热火朝天地忙碌起来,每天蹬着自行车,在三林镇到处跑。 

  曹琪能的文化水平并不高,甚至没有上过中学。但这并不影响他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热情和努力。泡图书馆、与老百姓聊天,他用各种办法搜集资料。不擅长用电脑,他就找人把收集来的资料整理录入,再打印出来。 

  曹琪能告诉记者,自己记录各种传统文化,已经用掉了几百支笔。“这些笔,我一支都没有丢掉,打算以后做一个笔冢。”他半开玩笑地说道。 

  就是在2005年,三林刺绣被上海市政府确定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不过,曹琪能有更大的愿望——让其成为国家级的“非遗”项目。 

  为了这个目标,他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整理家传的刺绣针法资料,挖掘更多的针法,并且一个个寻找当年的绣娘,听她们讲述故事…… 

  整整一年后,曹琪能完成了《三林刺绣考》这本书。200多页的原本,不仅记录了三林刺绣的历史、工艺流程、绣娘介绍,还有文人墨客咏叹三林刺绣的诗词。 

  “这本书现在还没有出版,如果三林刺绣能获批国家级非遗,到时一定出版。”曹琪能有着这样的打算。事实上,从他手中已经诞生了《三林古镇》、《三林风情》等多本书。 

  对曹琪能,三林镇党委宣传委员吴志俊的评价不低:“可以说,我从来没见过这么一个人,虽然只有小学文化,却很有文采,还会写诗。更难能可贵的是,没有他,三林镇传统文化的整理、挖掘工作就无法如此顺利地展开。” 

  三林镇宣传部门曾在2012年为曹琪能拍摄过一部人物宣传片,名字叫做《一个乡土文化的守望者》。吴志俊甚至表示,自己到三林任职后,了解当地历史文化的“第一任老师”就是曹琪能。 

  曹琪能则感叹道:“社会进步快,农村转型,许多传统的东西正在消失,年轻人不知道,也不喜欢,让人担忧。要记录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推广“舌尖上的三林”

  随着《舌尖2》的热播,三林本帮菜成为话题。早在2008年,曹琪能已经帮三林本帮菜成功申请区级“非遗”。每一道菜,他都能说出典故、特色。

  在曹琪能的努力下,包括舞龙、刺绣、瓷刻、庙会、崩瓜等在内,三林镇已经拥有了不同级别的8个“非遗”项目。 

  这其中,三林本帮菜近日的风头最劲。随着《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播出,以扣三丝为代表的三林本帮菜成为坊间谈论最多的美食话题。位于三林老街上的三林本帮馆,更是一夜暴红。 

  这家只有约140平方米的小店,食客云集,每天中午都要翻台好几次,即使预约,也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才能够得飨美食。 

  不过,曹琪能却拥有“特权”——这里的老板专门给了他一个包间,让他自行安排。 

  当然,曹琪能是无功不受禄。央视《舌尖2》剧组前来拍摄三林本帮菜时,他奔前跑后,帮忙提供了大量资料。 

  其实,早在2008年,曹琪能已经帮助三林本帮菜成功申请了浦东新区的区级非遗项目。“当时为了申报这个项目,每天都跑出去,去一户一户人家问,晚上吃过饭没事了,就跑出去挖掘故事。”曹琪能说。 

  如今,虽然不会亲手做扣三丝等本帮名菜,但谈起这些菜的典故,曹琪能俨然是一本“活辞典”。几乎每一道菜,他都能讲出些所以然来。 

  “比如说走油肉,里面就有个婆媳之间的故事。以前有一对婆媳,关系不太好,两人经常吵架。一天,婆婆外出,吩咐媳妇煮个红烧肉。媳妇欺负婆婆牙口不好,成心把肉放在油里炸,想把肉煮得硬一些,没想到婆婆突然回来了,媳妇急急忙忙把肉捞出来,放上酱油装作煮红烧肉,结果没想到烧出来的肉还特别好吃。两人之间的关系也因此改善了许多。” 

  最近,三林镇以深度推介本帮菜为主旨,以三林本帮馆和品悦酒店为核心,联合区域内和周边的餐饮酒店,共同举办“舌尖上的三林塘”活动。 

  曹琪能也没有闲着,开始陆续在朋友圈上推出“舌尖上的三林”系列美食介绍。扣三丝篇、肉皮篇、崩瓜篇、酱菜篇,一个个三林传统特产得以展现。 

  “三林古镇以传统的三宝——酱瓜、崩瓜、标布而享誉沪上,又以崩瓜为之最。据清同治《上海县治》载,沪郊西瓜最有名的还数三林塘崩瓜,形状与圆形的一般西瓜不同,呈长椭圆形……瓜熟时弹指可破,传说每当雷雨过后或在瓜田埂上走路,脚步稍重,该瓜常崩裂满地,故名崩瓜。” 

  曹琪能不是瓜农,这段文字,都是他跑图书馆搜资料、跑瓜田找老农聊了之后得来的。除此之外,他还义务担任了广告宣传的角色。“老街上供应,几年前的老价钿,120元一箱,有两只也有三只”,最后还不忘加上一句,“过了这个村,就找不到这个店了”。 

  曹琪能说,其实每个地方都会有自己的特产,重点在于如何传承,同时通过宣传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进而产生兴趣。甚至他的微信名“五月蚕豆”,也在为三林的这种特产做宣传。 

  “五月是我出生的月份,蚕豆也是三林的特产,而且就是这个月份的最好吃,又香又嫩,比一般的蚕豆要好吃许多。” 

  为搞活动年三十可以不在家 

  曹琪能还积极举办各种民俗活动,最繁忙的时候一个月要办38场。体现古老民俗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当地居民,也被专家称赞为需要传承的真正民俗。 

  除了文字记录各种传统文化,曹琪能还积极举办各种民俗活动。每年举办上元初灯、三月半庙会、城隍出巡、中秋祭月等民俗活动,已经成为了一种惯例。 

  最繁忙的时候,曹琪能一个月要在三林老街举办38场活动,一天要翻好几场,并且场场内容不同。 

  “城隍出巡”,曾经是风行上海的民俗活动。一次偶然的机会,曹琪能听到同济大学的一些民俗专家建议,在上海的几个古镇同时举办这个民俗活动。闻者有心,他就开始行动起来。 

  困难在于,如何还原这个古老的民俗活动。曹琪能想到的办法,是找以前的会首,向他们了解情况,如果会首已经不在了,就找他们的后代。 

  相比之下,召集参与者要简单许多。当地居民听到有这样的活动,踊跃报名。曹琪能告诉记者,“中老年居民尤其喜欢,轮不到还不高兴呢,甚至还有人拿着礼物上门,要我让她家老头参加。”

  盛情难却,虽然项目不够,曹琪能还是想出了办法:给多出来的人发一面旗帜,跟在队伍后面一起“出巡”。即使这样,参与者还都很高兴。曹琪能告诉记者:“有人对我说,他一辈子没上过台,参加‘城隍出巡’能让观众看到,脸上也有光。” 

  也有人质疑,类似“城隍出巡”等民俗活动,是不是有封建迷信之嫌。对此,曹琪能并不认同。“我希望让更多人能够亲眼看到我们的民俗、传统文化,尤其是年轻人。这种乡土味浓厚的展示,才是活态的传承。” 

  曹琪能的这一做法,得到了不少赞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民俗学会荣誉会长刘魁立去年6月到上海,听了曹琪能介绍的“城隍出巡”后,说了这么一句话:“好!一定要保存,这是真正的民俗,一定要传承下去!” 

  作为三林塘开发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曹琪能为传承三林传统文化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 

  在寻找、挖掘、保护三林传统文化以及申报“非遗”的过程中,曹琪能尝遍了酸甜苦辣。 

  就拿“城隍出巡”这个活动来说,行街表演队伍人数多达几百人,分成民俗风情、文艺表演、道教仪仗队等多个版块。各个版块又由多个项目组成,例如民俗风情版块有头牌、牛头马面、鱼叉等;文艺表演版块有腰鼓、海派秧歌等;道教仪仗队版块有拜香、城隍大老爷轿、护驾星宿旗等。 

  活动道具,大多需要曹琪能想办法。“舞龙需要稻草龙,是我从大团镇找来的,其他包括滑竿、鱼叉等道具,一般人家里根本找不到。后来,我还是在新场找到的鱼叉,滑竿则是从苏州买来的。” 

  算上置办道具的费用,以及为参加的表演者准备的简单早餐——一个面包和一瓶矿泉水,曹琪能花费了近2万元,办成了那场“城隍出巡”。相对于他每个月3000多元的收入来说,是一笔不菲的开支了。 

  幸运的是,家里人十分支持他,尤其是曹琪能的妻子。在三林镇宣传部门为曹琪能拍摄的宣传片中,她说道:“为了搞各种活动,他甚至连年三十都可以不在家里过。不过,只要他喜欢,我们就会支持他。” 

  曹琪能则表示,“作为一个三林塘人,我就是想用文字的方式,把传统的东西保留下来,让后代知道,原来的三林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这是对家乡的一种热爱,也是一种责任吧。”

  记者手记

  保护“非遗”尚需努力

  扣三丝是幸运的,因为有了《舌尖2》,让更多人知道了“非遗”的魅力;三林塘的众多传统文化也是幸运的,因为有一个曹琪能在尽力保护、传承。 

  其实,除了三林,浦东其他街镇也有许多需要“抢救”的传统文化。就好像打铁、制秤、修伞等老手艺,已经濒临消失的边缘。 

  据了解,我国平均每天都有一名老艺人过世,一些“非遗”项目正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抢救和保护“非遗”,已经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这样的任务,需要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事实上,在保护“非遗”方面,浦东新区已经出台了不少好措施,例如建立“非遗”传承基地、“非遗”展示馆等。6月14日是第9个世界文化遗产日,浦东也将举行各种活动,传承发扬“非遗”项目。 

  除了政府部门的努力,我们也期待民间涌现出更多像曹琪能这样的“非遗达人”,让传统文化能够延绵不绝,让我们的后代能够感受“古董”文化的味道。

浦东时报2014/6/13A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