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路曲折,前途光明——财务自由活动的征文

 春风化雨点滴入土 2014-07-07
 
我的理财,就像我的减肥一样,理论是正确的,方法是多样的,实施是积极的,效果是待定的。

好在关于我理财观念最早也是影响最大的一系列书是大名鼎鼎的富爸爸穷爸爸系列,所以我还是相信只要我的方向正确,道路虽然曲折,前途必定光明。

 

附个人简介:

29岁,2004年工商管理专业毕业,职业经历杂乱,从事过写手、编辑、编剧、网站策划、游戏策划等职业,现为某出版社图书编辑,主攻社科,也涉足小说文艺类,窥视经管(我们的社科出版不含经管部分囧)。

 

财务状况:

1.旱涝保收,基本工资——可以培养你的理财习惯,但千万别依赖。

关于我现在的薪水,数字真是休提也羞提,虽然可以算得上非常稳定,但我始终不愿意它成为我收入的主流,不管是成分还是数字。

工作后,人们往往很在乎月薪,甚至逐渐形成依赖。但我从来很害怕自己过分依赖固定月薪,因为这类收入看似稳定,实际上控制权并不在你。如果过分依赖这份收入的话,那么一旦工作出现问题,你的财务系统将面临崩溃。

然而靠工资是我们大多数人继承父母而来的习惯,这种每月一发的薪水也给人稳定的假象,尤其是让人觉得“满意”的薪水——很多时候是因为你的薪水高于至少不低于你在市场上定价(如果觉得自己过分吃亏,往往就会寻求跳槽或者新的收入方式)。所以依赖于满意月薪的财务系统其实根基不稳,如果不能把这种被人操控的收入转化为主动收入例如大量投资,那么这个家庭的财务系统很难超越现金流里慢车道的层次。

但旱涝保收的薪水有一个很大的好处,就是培养一个人的理财习惯。

小时候我父母给我零花钱属于比较随意型,上大学后的生活费也没有限制我什么,基本属于缺钱就伸手的可耻型。很自然,我没养成什么好的理财习惯,毕业后前三年基本上没存下钱。后来开始理财了,又因为那时靠写稿过活,收入在零和万之间起伏不定,经常青黄不接,也很难系统地去规划一些定期存款、基金定投。而一笔笔的大投资又并不是我能负担的,理财计划接近搁浅。

后来因为老公生病住院敲了警钟,开始每个月强制存款,每个月存入三笔小钱,定期一年,一年到期后滚动增加。现在这个存款计划实行了差不多两年,我可以很有信心地说就算我们两人都失去所有收入,凭这个滚动到期的存款我们也可以活一年,即保证每个月有一笔“最低收入”。这个习惯,如果当初有固定月薪,可以更早的建立起来。而这种不管发生什么事情生活还是能安然无恙继续一年的信心,则是做很多事情的底气:不管是投资、创业还是其他什么事情。

 

2.兼职收入,多多益善——报酬未必在收入上

这个收入占了我现在收入的一半左右。

从毕业开始就有很多兼职,对职业发展有益的,也有没益的。不过在行有余力的情况下,多多发展兼职总是好的,尤其在职业生涯开始的初期,你未必能确定你所从事的工作会是你最喜爱或者最擅长的事,兼职则是很好的骑驴找马途径。

我比重最大的兼职跟写作有关,后来成了专业写手,干了两年半,瓶颈了,又跑出来做编辑,不过写作还是会继续进行下去。

如果有固定的收入和理财,那么这种不太固定的兼职收入则可以作一下安排:

作为家庭额外开支,如果定期可以得到兼职报酬的话,那么固定月薪不妨压缩“奢侈型”消费,而把兼职收入作为奖励,例如旅游,好处是可以激励你去做更多的收入项目开拓。

暂时没有什么特别用处时,存起来,至少存三个月定期,不要小看定期和活期的利息差;

一次性的小投资(或者几次定期存款加起来做一次投资),比如买个商铺,哪怕买点黄金也是好的。

 

3.剥削型收入——赚更多的钱

这方面我现在做得还很少,努力开拓中。

靠自己做事赚钱,终归有个限度。比如写书,一年就那么几本——别提韩寒郭敬明了,这和公务员里做到政治局里有一号几率差不多。就跟工作一样,想要往高处走,拿更多的薪水,绝大多数技术人才总归要走管理路线,把别人的劳动也算在自己的功劳簿上,你才有可能突破自己做事的极限。

于我来说,我做写手一年写也只能写这么点,做编辑编也只能编这么点,想要赚更多,最好让别人来写,也让别人来编,我在中间剥削点劳动力。

虽然可能一笔生意赚得不多,但是上轨道后占的时间精力少,可以靠着规模效应近乎无限的扩大自己的收入。

做管理,未必是兴趣,但因为对钱有兴趣,不得不走这一步。

做管理程度越高,越需要自己亲力亲为的事情就越少,就可以慢慢转向投资——财务自由之路了。

等我做老板,估计还有些年生,但靠别人为你赚钱的方式并不只有这一种,有一些现在就可以做起来。

比如基金,虽然我现在亏损着,但我继续相信年薪百万的基金经理们比我专业,小小地投一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还有很多事情可以投资,但缺乏第一桶金,只能滴水滴水地存着。

慢慢来,不找点事情做,漫长人生如何打发。

人要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赚钱、数钱也是很美好的事情啊,沙子一袋子,金子一屋子,哦耶。

 

4.现阶段我的理财方案

月薪:生活费,每月固定存款,发展基金定投,希望过几年有能力增加赡养父母的内容;

兼职收入:奢侈型花销,定期存款,近几年内不打算私人买车,如果有余钱希望投资商铺或房产,出于女性爱好,可能会买几件黄金首饰。

剥削型收入:暂无,投时间精力的开创期。

tips

弄一个理财软件,哪怕excle做一个呢。虽然用处不大,因为我从高中到现在十多年从未间断过记账,还是没养成很好的理财习惯,但可以想象没这个习惯更糟.

买一份医疗保险,一旦生大病的时候你会觉得超级物有所值,据说买一份医保买一份商业保险有人住院两边佩服最后还能赚钱,崇拜;

 在不影响生活的前提下多做些只问耕耘不问收获的投资,也许有一天会得到惊喜;

包里有很多零钱的时候拿一些扔到个盒子里,别数,过一段时间拿出来数数会很有成就感,并且能在你缺零钱的时候应急,这个方法还可以避免一张一百换成零钱后很快花掉的问题(事实上一半都被你存起来了);时不时把五十一百或者

些零钱找个地方藏起来,有钱的时候这些钱不会影响你的生活,缺钱的时候你会觉得自己太有先见之明了。格林童话里面有一篇女主人公说:“当你富裕时节约了什么,你缺东西时候就有什么。”大意如此;

 每张卡上存几百,然后忘记它,避免被收取小额账户管理费,同时在你缺钱时会发现自己拥有的比你想的多;

别把所有钱存一个定期,分成几小笔,免得需要取用部分的时候损失利息;

 别排斥信用卡、会员卡、积分卡和商场打折活动,善于运用会帮你占不少小便宜,我现在厨房里的杯具洗具几乎全是各种赠品,花得精也是本事;

做任何事都要有预算,如果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那就加一笔机动预算。

 

 

个人意见部分:

 除非工作需要,别买车,纯粹地亏本买卖,有需要现在租车服务很方便。据说香港某富豪说,作为代步工具,车上的花销不应该超过资产的1%,作为玩物,也不应该超过3%

房产是个不错的东西,别太过计较20年回报期或者房价高峰低谷,我觉得投资房产的意义在于以后很长一段时间你知道自己基本上每个月都有几千块可收,几十万存款很难给你这个信心;

别为别人的眼光花钱,如果你不在乎,比如不保值的钻戒;

如果缺钱,我宁可信用卡取现,手续费和利息对你言是一个教训,提醒你你的财务系统出了问题,另外避免让你欠人情债,借钱能毁掉很多东西,而无需估计人情的债务会消磨你挣更多钱去还钱的积极性;

男人女人的思想终归不同,在一定限额内,不要去管对方的花钱方式;

别省小钱,莫名的生活拮据感会让你觉得一切都没意义,吝啬会减小一个人的气度和胸襟,这跟节约是两回事;

理财的目的在于能让我们过更好的日子而不是存款的增加,不要因为计划约束了自己对生活的享受,如果奢侈一次比增加一笔定期存款更让你快乐,那就让理财计划去死吧,我们的目的是生活快乐,而非成为富翁或者成功者。

 

写完了自己看一遍,发现自己是很没有安全感的人,一半的方法目的都在于积谷防饥,包括努力开拓其实也是因为对现状没有安全感。

不过韩特说的:“压箱底的东西总是越多越好。”

不管是技能,还是资产。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